【禁毒宣传】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对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禁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对小学生禁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毒品基本知识我国《禁毒法》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鸦片,俗称大烟。

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风干,变成棕褐色的粘稠状物,就是鸦片。

有毒性,容易成瘾,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疾病。

鸦片类毒品的原植物是罂粟,我国严禁非法种植罂粟。

割过浆的罂粟壳也是国家规定管制的一种麻醉药品。

海洛因,学名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

它是鸦片的衍生物,是吗啡与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成瘾。

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剂量过大可致死。

冰毒,学名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因其形状像碎冰而得名。

冰毒对人的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奋作用,多次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因发生精神分裂症而自杀、自残。

“成瘾性极强,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引起焦虑和紧张,易产生错觉及被迫害的感觉而引发暴力行为。

麻古,系泰语音译,是冰毒的片剂。

摇头丸,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

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精神依赖性很强,使用后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氯胺酮,俗称K粉,易导致迷幻,产生错觉。

在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易发生氯胺酮的滥用现象。

大麻,吸食大麻会产生错觉,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会产生焦虑猜疑,倦怠昏睡。

吸食过量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常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传统毒品种类1、鸦片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

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

禁毒知识宣传内容

禁毒知识宣传内容

禁毒知识宣传内容
禁毒知识宣传内容如下:
1. 禁毒防毒,人人有责:毒品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禁毒工作,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打赢禁毒防毒这场仗。

2.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做到不吸毒、不吸烟、不参与毒品犯罪。

3. 吸毒成瘾,家破人亡:吸毒会导致成瘾,使家庭陷入绝境,甚至导致家破人亡。

我们要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拒绝吸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参与禁毒,从我做起:参与禁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宣传禁毒知识,鼓励身边的人也加入禁毒行列,共同打击毒品犯罪。

5. 禁毒防毒,共同守护家园:禁毒防毒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

我们要共同守护家园,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共同打赢禁毒防毒这场仗。

总之,禁毒知识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公民的禁毒意识,减少毒品犯罪的发生,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什么叫毒品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

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三、毒品的特征一般说来,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四、什么是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_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_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学⽣禁毒知识宣传_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宣传禁毒知识对于⼩学⽣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那么你对⼩学⽣禁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学⽣禁毒知识宣传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学⽣禁毒知识 1、什么是毒品? 答:毒品是指鸦⽚、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管制的其他能够使⼈形成瘾癖的⿇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⑴具有依赖性。

⑵具有危害性。

⑶具有⾮法性。

⑷具有耐受性 3、什么是毒品犯罪? 答: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事罚处罚的犯罪⾏为。

4、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答:⑴已满16岁的⼈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5、什么是⾛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答:⾛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故意违反禁毒管制法规,进⾏⾛私,贩卖、运输、制造的⾏为。

6、什么是⾮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答:⾮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数量较⼤的⾏为。

7、毒品违法⾏为主要包括哪些? 答:⑴⾮法持有毒品的违法⾏为;⑵⾮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为;⑶吸⾷、注射毒品的违法⾏为;⑷⾮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幼苗的违法⾏为; 8、什么是吸毒? 答:吸毒,就是⾮法吸⾷、注射毒品的⾏为。

9、吸毒的⽅式有哪些? 答:吸⾷毒品的⽅式主要有:烟吸、烫吸、⿐嗅、⼝服、注射五种常见⽅式。

10、吸毒会对⾝体造成哪些损害? 答:吸毒严重损害⼈的⾝体健康,造成:⑴营养不良。

⑵损害呼吸道。

⑶损害免疫系统,引起许多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⑷损伤⾎管。

⑸损害神经系统。

⑹造成性功能障碍,男性多表现为阳萎、早泄、射精困难;⼥性多表现为闭经、痛经、性欲缺乏和不孕。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防毒品意识,培养小学生面临灾难时的自信心、判断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那么你对小学生毒品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小学生毒品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什么是毒品?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有哪些危害?1、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大量或者长期使用毒品,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

如神经障碍,很多人吸食毒品以后,可以引发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甚至有些类似于精神病躁狂那种性质,甚至出现自杀现象;记忆损伤,滥用毒品以后,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逐渐减退,使人思维迟钝,像呆子似的;有的使人精神错乱、坐立不安、颤抖、易怒、失眠,很多人到了最后可能出现心脏方面的疾患,过度损伤心脏功能,会出现心率不齐、腹部痉挛,甚至抽风,甚至痉挛性死亡。

2、毒品会使人倾家荡产。

染上毒品之后会产生依赖性,上瘾之后就不顾一切,倾家荡产去购买。

3、毒品使人走上犯罪道路。

贩卖毒品以及非法持有或使用毒品都是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小学生怎样防毒?1、小学生不可吸烟、不可饮酒,因为一旦染上了吸烟、饮酒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容易沾染毒品。

2、不要对毒品产生好奇心。

看到别人吸烟,觉得很好玩,也想试试,弄得不好就让坏人钻了空子,引诱你吸上掺有毒品的香烟,那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吸毒成瘾。

实际上,根据戒毒所的统计,53%的青少年吸毒者是由于好奇心引起沾染毒品的。

3、遇到挫折受到打击的时候,容易消极下来,非常烦闷。

这时,坏人就会对你说,抽根烟吧,来解解闷,抽完这根烟,你的忧愁就全忘了。

如果你吸了第一支掺有毒品的烟,以后就会吸毒成瘾。

小学生禁毒教育宣传资料

小学生禁毒教育宣传资料

小学生禁毒教育宣传资料概述小学生禁毒教育宣传资料的目的是向小学生传达禁毒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远离毒品的危害。

本资料将介绍禁毒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的宣传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小学生禁毒宣传活动。

禁毒教育的重点内容1. 认识毒品: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各种常见的毒品,如冰毒、大麻等,以及它们的危害和影响。

2. 强调拒绝毒品的重要性:向小学生灌输拒绝毒品的坚定态度和自我保护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到毒品对身体和心智的损害。

3. 社会危害教育:教导小学生毒品犯罪的种类和后果,提醒他们意识到毒品犯罪对社会、家庭和自己的危害。

有效的宣传策略1. 制作多媒体资料:利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制作生动有趣的禁毒宣传资料,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2. 开展互动活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加深小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并增强他们的参与欲望。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邀请毒品预防专家或警察等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向小学生传授禁毒知识和经验。

4. 利用宣传材料:将制作好的禁毒宣传资料分发给学生、家长和教师,让他们能够反复阅读和讨论。

小学生禁毒宣传活动的实施1. 在课堂上进行禁毒教育:将禁毒知识融入小学生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禁毒的关注和理解。

2. 组织禁毒主题班会:开展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他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班级合作,加深对禁毒的认识。

3. 举办禁毒知识竞赛:组织禁毒知识竞赛,激发小学生研究禁毒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为他们提供研究之外的禁毒宣传活动。

4. 邀请禁毒专家进行讲座:与当地警方或禁毒协会合作,邀请禁毒专家进行校园讲座,向小学生普及禁毒知识。

通过以上策略和活动,我们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的禁毒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远离毒品的危害。

注意事项:这份资料的内容纯属参考,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禁毒教育宣传资料

禁毒教育宣传资料

禁毒教育宣传资料毒品,是一种危害社会健康和稳定的物质。

它们会侵害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摧毁家庭和谐,破坏社会和谐。

为了预防毒品危害,保护我们的健康和未来,我们需要加强禁毒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含有致幻、镇静、兴奋、麻木等作用物质的物质,它们可以改变人的意识、感觉和思维。

常见的毒品包括大麻、海洛因、冰毒、K粉等。

二、毒品的危害毒品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当我们使用毒品时,它们会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传播到我们的大脑和其他器官。

这些物质会损害我们的脑细胞,破坏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使我们的行为变得混乱和无法控制。

长期使用毒品会导致依赖性,戒断后会出现剧烈的身体和精神反应,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

毒品的使用不仅会对个人产生长期危害,也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用药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甚至会因此破产。

用毒者的工作能力下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失去工作。

毒品使用者往往会与坏人为伍,涉足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威胁。

三、如何防止毒品危害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人们性格形成的最初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预防孩子滥用毒品的重要保障。

父母应该关心和了解孩子的生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并向他们传递禁毒的重要性。

2. 提高个人意识:每个人都要增强毒品危害的意识,要有拒绝毒品的勇气和决心。

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与毒品相关的环境和朋友接触,不要为了逃避问题或寻求短暂的快乐而使用毒品。

3.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生活观的重要场所,应该加强禁毒教育的力度,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并通过案例分析、演讲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反毒意识和能力。

4. 社会宣传: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禁毒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毒品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咨询,帮助有需要的人戒毒和康复。

小学生禁毒手抄报内容资料

小学生禁毒手抄报内容资料

小学生禁毒手抄报内容资料
——在娱乐服务场所要提高警惕:在娱乐场所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留意易拉罐等饮料是否有被注射的针眼和开封的迹象,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和食品,避免因误食毒品而上瘾或遭到性侵犯。

怀疑场所内有人吸毒时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惊慌而加重对方的不正常反应,同时及时抽身报警,避免伤害类事件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确提出“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民也应当依法履行禁毒职责或义务。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护,自觉远离毒品。

——争当禁毒志愿者。

——不歧视身边的吸毒人员,帮助他们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会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猜你喜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宣传】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什么叫毒品?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
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
因”。

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毒品的特征
一般说来,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 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 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 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

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所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能力,是指毒品犯罪行为人能够正确辩认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1)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吸毒的危害
滥用毒品直接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明显的。

吸毒不仅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使吸毒者染上多种疾病,而且使人精神颓废、错乱,丧失人格尊严。

吸毒成瘾者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的能力逐渐削弱,乃至最后完全丧失,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废人,更为严重的则导致死亡。

在这方面,各国一般都有统计材料。

在美国,1985年全国因吸食海洛因造成死亡的人数达1360人;1986年因吸食兴奋剂而死亡的146人,同年,因吸
食五氯苯酚和麦角酸二乙酰胺(均系致幻药)而造成死亡的人数达206人,造成送医院紧急抢救的达4695人。

在德国有十几万吸毒者,1989年(原西德地区)警方记录在案的就有975名瘾君子因吸毒而死亡,比1988年的670人增加45%,1990年,吸毒死亡人数达1300人。

在瑞士,1988年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数达205人。

据原苏联内务部统计,50%的吸毒者不到30岁即死亡,开始吸毒后平均寿命不到25岁。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1980~1989年10年中,全世界吸毒至少造成10万人死亡。

青少年是最易受到毒品侵袭的高发人群,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绝大多数吸毒者初始的吸毒年龄是20~25岁。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好奇心驱使及同伴的诱惑。

(2)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吸毒是“派”的表现。

(3)一些毒品贩子暗中以“享受”为诱饵来迷惑无知的年青人,使他们纷纷堕入罪恶的深渊。

这些青年一旦染上毒瘾,在个人的行为上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原本勤奋变得懒散,彬彬有礼变得孤僻自私、脾气暴躁、不关心他人。

对学习工作兴趣减低,而对黑如金的鸦片、白如银的海洛因醉心如痴。

他们沉溺于毒雾中消磨宝贵青春。

长期吸食毒品还使得青年人整日无精打采、面色晦暗、身体瘦弱、形容枯槁。

总之,一旦一个孩子吸毒成瘾就会酿成一个家庭的不幸,有的父母爱子心切,看到孩子戒断的痛苦就想方设法为孩子购买毒品,不惜倾家荡产,忍受着无穷无尽的煎熬和折磨。

而已婚的青年一旦吸毒成瘾工作必定受到影响,由于工作能力受损,常导致失业,继而引起经济问题甚至破坏婚姻关系,使家庭破裂。

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

艾滋病(AIDS)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

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了HIV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便会发展为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通常死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所导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且死亡率极高。

据调查我国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滥用毒品(静脉注射)来传播流行。

云南艾滋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在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重灾区,吸毒群体艾滋病感染率竟高达68%……。

”例如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目前对于控制艾滋病泛滥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

不参予吸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但上瘾,戒除是较为困难的。

因毒品的欣快感会使其难以忘情,即使经过急性脱瘾治疗后,消除了体瘾,但“心瘾”或其他一些原因会促使他再次吸毒。

据目前报道的资料,复吸率达90%以上。

在防复吸上,全世界医学界同仁都在研究探索这一课题,至今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能防止终身不吸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