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土灰土桩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六章土方与基坑工程6-1-8 土方机械化施工

6-1-8土方机械化施工6-1-8-1 土方机械的选择土方机械化开挖应根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开挖深度、地质、地下水情况、土方量、运距、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工期要求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等合理选择挖土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加速工程进度。
土方机械化施工常用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包括正铲、反铲、拉铲、抓铲等)装载机等,一般常用土方机械的选择可参考表6-47。
常用土方机械的选择表6-47一般讲,深度不大的大面积基坑开挖,宜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推土、装土,用自卸汽车运土;对长度和宽度均较大的大面积土方一次开挖,可用铲运机铲土、运土、卸土、填筑作业;对面积较深的基础多采用0.5m3或1.0m3斗容量的液压正铲挖掘机,上层土方也可用铲运机或推土机进行;如操作面狭窄,且有地下水,土体湿度大,可采用液压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在地下水中挖土,可用拉铲,效率较高;对地下水位较深,采取不排水时,亦可分层用不同机械开挖,先用正铲挖土机挖地下水位以上土方,再用拉铲或反铲挖地下水位以下土方,用自卸汽车将土方运出。
6-1-8-2 常用土方机械1.推土机常用推土机型号及技术性能见表6-48。
常用推土机型号及技术性能表6-482.铲运机常用铲运机型号及技术性能见表6-49。
铲运机的技术性能和规格表6-493.挖掘机(1)正铲挖掘机常用液压正铲挖掘机的型号及技术性能见表6-50。
液压挖掘机主要技术性能与规格表6-50(2)反铲挖掘机常用液压反铲挖掘机的型号及技术性能见表6-50。
(3)抓铲挖掘机常用抓铲挖掘机型号及技术性能见表6-51。
抓铲挖掘机型号及技术性能表6-514.装载机常用铰接式轮胎装载机型号及技术性能见表6-52。
铰接式轮胎装载机主要技术性能与规格表6-52注:1.WZ2A型带反铲,斗容量0.2m3,最大挖掘深度4.0m,挖掘半径5.25m,卸料高度2.99m。
2.转向方式均为铰接液压缸。
灰土桩施工方案

灰土桩施工方案1. 引言灰土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地基软弱、沉降大或者抗震要求较高的情况。
本文档将介绍灰土桩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步骤、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2.1 地质勘察在进行灰土桩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以了解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
地质勘察应包括采样、测试和分析,确定灰土桩施工的合适参数。
2.2 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编制详细的灰土桩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桩的类型、长度、直径、间距等参数,以及桩的布置方案。
2.3 施工图纸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灰土桩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应包括桩的位置、尺寸、标高等信息,用于指导施工操作。
2.4 设备和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常用的设备包括挖掘机、钻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常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矿渣、砂轮和钢筋等。
3. 施工步骤3.1 基坑开挖根据灰土桩的设计方案,开挖基坑。
基坑的尺寸和形状应满足桩的布置要求。
开挖基坑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3.2 桩孔钻探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桩孔钻探。
桩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桩孔钻探可以采用常用的旋转式钻机或者振动式钻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3 灰土桩灌注桩孔钻探完成后,进行灰土桩的灌注。
灌注过程需要控制好灌注速度和灌注压力,以保证灰土桩的质量。
在灌注过程中,可以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提高桩体的密实度。
3.4 灰土桩头处理灰土桩灌注完成后,进行桩头的处理。
桩头的处理包括修整桩顶平面和安装桩帽等工作。
桩帽的尺寸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灰土桩质量检验完成灰土桩施工后,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对桩的尺寸、强度和密实度等进行检测,以确保灰土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 质量控制在灰土桩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4.1 施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经验和技术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灰土桩的质量要点

灰土桩的质量要点学习灰土桩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我理解啊,灰土桩的质量要点第一个就是材料的配比得合适。
灰土嘛,是石灰和土混合起来的,这个石灰和土的比例非常重要。
就像是做菜,盐放多放少那味道完全不一样。
我记得有次做实验,石灰比例稍微高了点儿,结果桩体的强度虽然上去了,但是韧性好像就没那么好。
我总结啊,这个配比一定得按照标准来。
一般来说是3 : 7或者2 : 8这样的比例比较常见。
还有桩孔的深度也是质量要点哦。
这个深度要是不够,那灰土桩的承载能力肯定不行。
我打个比方,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要是挖得浅了,房子就不稳。
比如说我们做过一个小工程的模拟,本来设计桩孔深度是5米,结果因为测量有点偏差,有的只打到了4米8,在测试承载能力的时候就表现出明显不足。
对了还有个要点,桩孔的垂直度要保证。
要是桩孔歪歪斜斜的,就像种树没有挖直坑一样,那这树长大了也容易倒啊。
这在施工当中,就需要用到一些专门的设备和检测手段来保证。
成桩的夯实度也超级重要。
这个我理解就是把土和石灰混合好以后,要实实在在地夯实到桩孔里。
要是夯不实,就像咱们蒸馒头,面没有揉好就上锅蒸,蒸出来的馒头肯定松松垮垮的。
以前我经常疑惑,这个夯实度怎么判断呢?后来才知道可以通过标准贯入试验这些手段来进行检测。
在学习灰土桩质量要点的时候,特别容易混淆各项标准啊。
我有时候就在想,这么多数据怎么才能记得住呢?后来我就自己编了一些小口诀来帮忙记忆。
例如为了记住石灰土配比和一些参数,就编成“灰三土七牢牢记,桩深垂直别忘记,夯实更要使力气”。
另外参考资料也帮了我大忙,像一些工程施工标准手册里面就有很详细的关于灰土桩质量控制的内容。
我在学习过程中会对照着实际中的例子去看这些资料,这样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
再一个就是桩顶的处理。
桩顶一方面要平整,另一方面要保证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
我觉得这个就像是给积木搭了个整齐的封顶,如果桩顶凹凸不平或者高度不对,那整个灰土桩体系在受力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
灰土桩施工方法

灰土桩施工灰土挤密桩作为路基加固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独特的作用在加固路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
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
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材料准备1 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 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使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2 石灰: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块灰,使用前4~7天浇水充分消解并过筛,颗粒直径应小于5mm,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块。
灰土配合比按设计要求采用厂拌。
经试验确定土料合理含水率,该含水率能使经拌合后的灰土基本达到最佳含水率的要求。
每天施工前核定土的含水率是否为合理值,以保证拌和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过24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的灰土(水泥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
下雨期间不进行灰土拌制。
三七灰土施工中,石灰的比例不宜太大,否则会夯不实;黏土的比例也不宜太大太大,否则承载力无法保证。
灰土挤密桩需要的设备主要有打桩机,行走式夹杆锤,洛阳铲等等。
施工准备⑴复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或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由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变更设计。
⑵进行填料的轻型击实试验,确定施工用的相关参数,如最佳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注意实际施工时的最佳含水量低于轻型击实试验做出的最佳含水量)、配合比等。
⑶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
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那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⑷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⑸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⑹施工前进行土方、成孔、夯填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技术参数,并对试桩进行测试承载力和挤密效果等,对含水率较大的(如大于塑限含水率)应特别关注缩孔的问题,因缩孔影响桩长和桩径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予以解决。
灰土桩施工工艺流程

灰土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放样:在经过整平处理的设计路段,按照设计桩心距采用三角形布置桩位,桩位处以白灰或小木桩标注,并对每排起始桩进行栓桩处理。
备料:施工前将施工所用的土和生石灰准备妥当,土料宜为天然的黄土状亚粘或轻亚粘土,石灰应使用消解的石灰粉,粒径不大于5mm。
施工工艺:施工前进行成孔、夯填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每次下灰厚度、数量、落锤高度、夯击次数等,作为以后施工时的参照依据。
成孔: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分层填夯灰土:成孔后应检查孔深、孔径、孔壁,确认合格后进行分层填夯灰土。
成桩:达到设计深度后,在孔口上部的孔壁四周对称均匀回填并夯实20cm厚的灰土,即可成桩。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六章土方与基坑工程6-1-9 土方回填

6-1-9 土方回填6-1-9-1 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3)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碾压)质量,在夯实(碾压)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或碾压)遍数。
含水量过小,夯压(碾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各种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参考数值见表6-55。
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围内(使用振动碾时,可控制在-6%~+2%范围内)。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表6-55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应以现场实际达到的数字为准;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项测定。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每1m 3铺好的土层需要补充水量(L )按下式计算:)(1w w wV op w-+=ρ (6-24)式中 V ——单位体积内需要补充的水量(L );w ——土的天然含水量(%)(以小数计); w op ——土的最优含水量(%)(以小数计);ρw——填土碾压前的密度(kg/m3)。
当含水量小时,亦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平土和碾压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当填料为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时,碾压前应充分洒水湿透,以提高压实效果。
6-1-9-2 基底处理1.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砂桩、土桩、灰土桩

第4章砂桩、土桩、灰土桩4.1 砂桩4.1.1 概述采用砂桩处理软弱地基,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欧洲。
由于长期缺少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砂桩的应用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对砂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最初,砂桩是用于处理松散砂土地基的。
如今,在软弱粘性土中也有使用实践。
砂桩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在工业、交通、水利等建设工程中都得到了应用。
近十年来,在应用砂桩处理可液化的松散砂土地基方面也取得一些成就,解决了一些实际工程问题。
砂桩法处理软土地基与排水砂井法有类似之处,但排水砂井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加速固结,砂桩法的主要作用在于置换。
因此砂桩较之于砂井有直径大、排列密、灌砂密度大的特点。
所以其用砂量大得多。
4.1.2 作用原理砂桩法原用于处理松散砂土地基,因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挤密砂桩和振密砂桩两种,主要是为了防止地基中砂土液化。
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其作用原理是砂桩的置换作用、压密桩间土作用及加速排水固结作用。
1、砂桩在松散砂土中的作用由于下沉桩管的方法和成桩方法不同,砂桩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砂层会产生挤密作用,或同时也产生振密作用。
(1)挤密作用采用冲击法或振动法往砂层中下沉桩管并采用一次拔管法成桩时,桩管对周围砂层会产生很大的横向挤压力,砂层中体积与桩管体积相等的砂就挤向桩管周围的砂层,从而使其密度增大,孔隙比减小。
这个作用称为“挤密作用”。
挤密砂桩的有效挤密影响范围可达3~4倍桩管直径。
成桩后地面一般有不同程度的隆起。
(2)振密作用 采用振动法往砂层中下沉桩管并采用逐步拔管法成桩时,下沉桩管过程会对周围砂层起挤密作用,而逐步拔管成桩过程则对周围砂层起振密作用。
有效振密范围可达6倍桩管直径左右。
成桩后地面一般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砂桩在软弱粘性土中的作用在透水性差的饱和粘性土中下沉桩管时,由于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不能很快消散,所以横向挤压力虽然很大也不能使桩管周围的土体发生瞬时挤密,反而会使其天然结构破坏,强度降低。
灰土桩施工工艺过程

灰土桩施工工艺过程灰土桩施工是一种常见的桩基处理方式,用于加固地基和提高土壤承载能力。
在灰土桩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工序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灰土桩施工的工艺过程。
首先,在进行灰土桩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勘测和设计工作。
勘测包括土壤测试和地基基础勘察,以确定桩基的位置和桩的类型。
设计工作则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桩的尺寸、深度和间距等参数。
这些勘测和设计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接下来是桩基设备的准备和安装。
灰土桩施工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振动锤、洗桩机和桩基验收仪等。
在施工过程中,这些设备需要稳定可靠地安装在施工场地。
同时,需要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施工工作。
第三步是进行桩基材料的准备。
灰土桩施工主要采用的材料是混凝土和灰土。
混凝土通常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包括水泥、砂石和水的投料比例等。
灰土则需要进行筛分和干燥处理,以提高其工作性能和加固效果。
然后是桩基的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一般包括打桩和盖帽两个阶段。
在打桩阶段,首先需要进行桩侧土的清理工作,以清除桩侧的松散土和碎石。
然后,通过振动锤或冲击锤等设备对桩材进行沉桩处理,将桩材嵌入地下。
同时,需要进行桩深和垂直度的测量和调整,以确保桩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盖帽阶段,需要对已经完成的桩基进行修整和加固。
首先,需要对桩基进行修整,包括切割、处理和清理等工作。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灌浆、封孔和压缩等操作,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需要进行桩顶标高的测量和调整,以确保桩顶的水平和平整。
最后一个阶段是桩基验收和质量保证。
在桩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桩基验收工作,以检查桩的质量和合格性。
验收内容包括桩基尺寸、深度、间距和垂直度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还需要进行密实度和强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评估。
如果验收结果符合要求,则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工程施工。
总的来说,灰土桩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工艺过程,需要经过勘测、设计、设备准备、材料准备、施工工序、验收和质量保证等多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