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厚度公差

合集下载

厚度公差附加值规定

厚度公差附加值规定
0
-0.80~+0.80
0
>15-25
-0.5~+1.00
0.25
-0.65~+1.15
+0.25
-0.30~+1.00
+0.45
-0.30~+1.50
+0.60
0~+1.50
+0.75
0~+1.80
0.90
-0.75~+0.75
0
-0.90~+0.90
0
>25-40
-0.55~+1.05
+0.25
+0.810
0~+1.80
+0.90
0~+2.20
1.10
-0.90~+0.90
0
-1.10~+1.10
0
>60-100
-0.7~1.05
+0.40
-0.85~+1.75
+0.45
-0.30~+1.80
+0.75
-0.30~+2.30
+1.00
0~+2.20
+1.10
0~+2.60
1.30
-1.10~+1.10
国标GB/T709-2006厚度公差附加值规定
根据BG/709-2006重量计算方式,轧制偏差为N关公差时,其理计重量厚度为钢板公称尺寸厚度:轧制偏差为:A/B/C类公差其理论计重所采取的厚度为允许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具体各品种、规格板的厚度公差范围及厚度附加值如下表:
(有关单位自2007年7月1日之日起认真执行)

钢板厚度偏差

钢板厚度偏差

钢板厚度偏差因为8mm钢板一般是热轧状态的,按轧制精度分较高精度(A)和普通精度(B)两极。

厚度公差又按钢板的宽度来确定。

如8mm的较高精度:宽度600-1000的允许偏差为+0.10,-0.70;宽度1000-2000的允许偏差为+0.20,-0.70;宽度2000-2300的允许偏差为+0.25,-0.70;而普通精度:宽度600-1000的允许偏差为+0.20,-0.80;宽度1000-750的允许偏差为+0.30,-0.80;宽度1500-2000的允许偏差为+0.35,-0.80;宽度2000-2300的允许偏差为+0.45,-0.80;宽度23000-2700的允许偏差为+0.6,-0.8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热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 Q/BQB 301-2003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代替Q/BQB 301-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公司生产的热连轧钢带以及由钢带横切成的钢板及纵切成的纵切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3 术语和定义3.1 酸洗表面用盐酸将热轧钢板及钢带上的氧化铁皮清除后得到的表面。

4 分类和代号4.1 按边缘状态分为切边 EC不切边 EM4.2 按轧制精度分为普通厚度精度 PT.A较高厚度精度 PT.B4.3 按表面处理方式分为酸洗表面非酸洗表面如未说明表面处理方式时,是指非酸洗表面。

4.4 按产品类别分为热轧钢带(简称:钢带)热轧钢板(简称:钢板)热轧纵切钢带(简称:纵切钢带)5 尺寸5.1 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尺寸范围列于表1。

钢铁钢板用厚度公差

钢铁钢板用厚度公差

目录ASTM A6/A6M – 07 (3)ASTM A20/A20M – 06 (4)ASTM A542/A542M – 99(2004) (5)ASTM A573/A573M – 05 (5)API Spec 2H-2006 (5)API Spec 2Y-2006 (6)API Spec 2W-2006 (6)EN10028-1:2007 (6)JIS G3115:2005 (6)JIS G3136:2005 (6)JIS G3193:2005 (7)JIS G4051:2005 (9)GB 713-2008 (9)Q/WTB007-2008 (9)Q/WTB008-2008 (9)Q/WTB018-2008 (9)Q/WTB019-2008 (9)Q/WTB021-2008 (9)Q/WTB025-2008 (9)ASTM A36/A36M-05 (10)ASTM A131/A131M-07 (10)ASTM A283/A283M-03 (10)ASTM A299/A299M-04 (10)ASTM A387/A387M-06a (10)ASTM A514/A514M-05 (10)ASTM A515/A515M-03 (10)ASTM A516/A516M-06 (10)ASTM A517/A517M-06 (11)ASTM A537/A537M-06 (11)ASTM A572/A572M-07 (11)ASTM A588/A588M-05 (11)ASTM A612/A612M-03 (11)ASTM A633/A633M-01 (11)ASTM A673/A673M-07 (11)ASTM A709/A709M-07 (11)ASTM A841/A841M-03a (12)ASTM A852/A852M-03 (12)ASTM A871/A871M-03 (12)EN 10025-4:2004 (12)EN 10028-5:2003 (12)GB712-2000 (12)GB714-2000 (12)GB/T3274-2007 (12)GB/T4171-2000 (13)GB/T4172-2000 (13)GB/T21237-2007 (13)GB/T 709-2006 (13)GB/T 700-2006 (14)Q/WTB22-2006 (14)Q/WTB23-2007 (14)EN 10025-3:2004 (14)EN 10025-5:2004 (14)EN 10025-6:2004 (14)EN 10029:1991 (14)ASTM A829/A829M-95 (15)BS4360-1986 (15)DIN1543-1981 (16)DIN17155-1983 (16)GB711-88 (16)GB/T1591-94 (16)GB3531-1996 (16)GB 11251-89 (18)GB/T16270-1996 (18)GB 19189-2003 (18)GB/T 19879-2005 (18)YB/T107-1997 (18)YB/T4137-2005 (18)JIS G3101-2004 (18)JIS G3103-2003 (18)JIS G3106-2004 (19)JIS G3136-1994 (19)JIS G4051-1919 (19)DIN 17100-80 (19)ASTM A203/A203M-97 (20)ASTM A204/A204M-03 (20)ASTM A285/A285M-03 (20)ASTM A662/A662M-03 (20)ASTM A830/A830M-02 (20)EN10025-1:2004 (20)EN10025-2:2004 (20)EN10028-2:2003 (20)EN10028-3:2003 (21)厚度公差汇总ASTM A6/A6M – 071.厚度不在距纵边缘10~20mm位置测量时,允许的最大正偏差应增大75%,圆整到最近的0.1mm。

厚度公差附加值表

厚度公差附加值表
0
>
100-150
0.90~+1.90
+0.50
1.05~+2.15
+0.55
0.30~+2.50
+1.10
0.30~+2.90
+1.30
0~+2.80
+1.40
0~+3.20
+1.60
1.40~+1.40
0
1.60~+1.60
0
z向性能钢板
同相应品种
注:如顾客有特殊要求,正负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且平均公差要求限制正偏差时,其理论计重厚度为允许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0.45
0~+1.20
+0.60
0~+1.50
+0.75
0.60~+1.60
0
0.75~+0.75
0
>8-15
0.45~+0.85
+0.20
0.55~+1.05
+0.25
0.30~+1.00
+0.35
0.30~+1.30
+0.50
0~+1.30
+0.65
0~+1.60
+0.80
0.65~+0.65
>1500-2500
>2500-2600
公差
范围
厚度附
加值
公差
范围
厚度附
加值
公差
范围
厚度附
加值
公差
范围
厚度附

不锈钢板厚度公差标准

不锈钢板厚度公差标准

不锈钢板厚度公差标准一、厚度允许偏差不锈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根据不同规格和用途,厚度允许偏差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不锈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为±0.1mm。

二、厚度测量点数量在检测不锈钢板的厚度时,应至少选取5个测量点进行测量,以便更全面地评估厚度的偏差情况。

三、厚度测量点位置厚度测量点的位置应选择在不锈钢板的四个角和中心处,以避免因钢板变形或弯曲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四、厚度测量方法不锈钢板的厚度测量方法可以采用千分尺、测厚仪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应将测量头垂直于被测表面,并确保测量头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五、厚度合格判定根据不同标准和设计要求,不锈钢板的厚度合格判定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5个测量点的厚度偏差都在允许范围内,则可以判定该不锈钢板的厚度合格。

六、厚度波动范围不锈钢板的厚度波动范围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不锈钢板的厚度波动范围应不超过±0.1mm。

七、厚度检验规则不锈钢板的厚度检验规则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制定。

一般来说,每批不锈钢板都需要进行厚度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如有不合格品,应进行追溯和处理。

八、厚度合格证书对于厚度合格的不锈钢板,应出具厚度合格证书。

合格证书上应注明产品的规格、尺寸、生产日期和批号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和使用。

九、厚度标记与标示不锈钢板的厚度标记与标示应在产品上明显标注,以便后续使用和追溯。

标注的内容应包括产品的规格、尺寸、生产日期和批号等信息。

十、厚度检验工具及设备要求进行不锈钢板厚度检验的设备和工具应当精确和可靠,以满足检验要求的精度。

例如:千分尺、测厚仪等。

这些工具应当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钢板厚度公差标准国标

钢板厚度公差标准国标

钢板厚度公差标准国标钢板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由于生产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误差,所以钢板的厚度公差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国家标准对钢板厚度公差进行了规定。

国标规定了四个等级的钢板厚度公差:A、B、C、D级。

其中A级为最高标准,D级为最低标准。

这四个等级的公差范围如下:A级:钢板厚度≤6mm,公差范围为±0.05mm;6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10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15mm。

B级:钢板厚度≤6mm,公差范围为±0.10mm;6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15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20mm。

C级:钢板厚度≤6mm,公差范围为±0.15mm;6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20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25mm。

D级:钢板厚度≤6mm,公差范围为±0.20mm;6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30mm;钢板厚度>12mm,公差范围为±0.40mm。

从上述规定可知,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公差范围的宽度也增加。

这是因为钢板的制造难度和误差也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钢板厚度公差的标准化,有益于保证钢板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此外,它不仅适用于钢板制造商,也适用于钢板用户。

钢板用户可以根据国标规定的公差范围,对购买的钢板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总之,国标规定了钢板厚度公差的标准,这些标准在钢板生产和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和使用钢板时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钢板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nm450钢板厚度公差

nm450钢板厚度公差

nm450钢板厚度公差
NM450钢板厚度的公差标准一般按照国家标准GB/T 709-2019中的规定执行,其公差范围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协商确定。

以下是GB/T 709-2019中关于NM450钢板厚度公差
的一些常见规定:
- NM450钢板厚度的公差分为四个等级:A、B、C、D。

公差
等级越高,允许的厚度偏差范围越大。

- 标准公差等级A的允许厚度偏差范围为正负0.05mm。

- 标准公差等级B的允许厚度偏差范围为正负0.10mm。

- 标准公差等级C的允许厚度偏差范围为正负0.15mm。

- 标准公差等级D的允许厚度偏差范围为正负0.20m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仅为一般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具体的钢板厚度要求和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确定。

实际制造中,还可能会根据生产设备、工艺和材料的特性等因素进行调整。

因此,使用者在选择和使用钢板时,最好与供应商进行明确沟通,以确认具体的公差标准和技术要求。

国标钢板厚度标准

国标钢板厚度标准

国标钢板厚度标准钢板是现代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建筑、航空、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而钢板的厚度则是决定其性能和用途的重要参数之一。

为了保证钢板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钢板厚度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标钢板厚度标准。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和实施的强制性技术规范。

在钢板厚度方面,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GB/T 708-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该标准规定了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公差、重量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钢板的厚度范围为0.18mm-4.0mm,公差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

2. GB/T 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该标准规定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厚度、公差、重量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钢板的厚度范围为6mm-200mm,公差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

3. GB/T 3274-2007《热轧钢板和钢带》该标准规定了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公差、重量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钢板的厚度范围为1.2mm-25.4mm,公差按照表1的要求进行。

4.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该标准规定了碳素结构钢的厚度、公差、重量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钢板的厚度范围为1.5mm-200mm,公差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

5. GB/T 1591-2018《高强度钢板和带材》该标准规定了高强度钢板和带材的厚度、公差、重量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钢板的厚度范围为6mm-150mm,公差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

二、国际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国际标准也对钢板厚度进行了规定。

以下是两个主要的国际标准:1. ASTM A36该标准规定了一种普通碳素结构钢的厚度、公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钢板的厚度范围为1.5mm-200mm,公差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

2. EN 10025该标准规定了非合金结构钢的厚度、公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钢板的厚度范围为1.5mm-200mm,公差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