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是这个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自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
而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体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技能目标:(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水平。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
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稀奇。
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
把握学生这个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实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逻辑推理)。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通用3篇)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通用3篇)《开花和结果》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
而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技能目标:(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
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稀奇。
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
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逻辑推理)。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内容看似简单,但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体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水平。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4、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二、说学情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从本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思维活跃,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认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牢牢抓住学生的特点,更多的运用自主探究以及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说教法(1)教学方法:学生虽然已有一些花的故有知识,但较片面,缺乏客观性、系统性。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思维习惯和心理特点,以及学情、学生学习方法的分析,本节主要采用“导学式”教学模式,并结合探究式教学。
《开花和结果》七年级同步生物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七年级同步生物说课稿《开花和结果》七年级同步生物说课稿初中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是避风的港湾,而是拼搏的战场。
初中的学习更紧张,竞争更激烈,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特此xx为大家整理的《开花和结果》七年级同步生物说课稿,供您学习参考!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
而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技能目标:(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
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稀奇。
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
开花与结果的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的说课稿武安市第五中学一、说教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内容看似简单,但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2、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四、说教法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
本节课在知识的学习上,我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学习过程,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点拨的教学理念。
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而这两个过程比较抽象,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具体,进而使难点简单化。
学生对花和果实种子都比较熟悉,我主要让学生对比花和果实种子的图片,进而明白花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出新课我给学生准备了《中国十大名花》的图片,上课开始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图片,再听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
《开花和结果》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七年级生物说课稿《开花和结果》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一篇《开花和结果》七年级生物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
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设计理念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遵循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强调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物不仅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内容看似简单,但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王文霞

《开花和结果》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编排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的第三节。
“开花”是被子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解答了种子的由来,回应了第一节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对花进行解剖观察,提高动手能力。
(2)能说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三)重难点的确立:根据本节知识点多、涉及范围广和七年级学生对事物好奇的心理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二、教学设计(一)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稀奇.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二)教学内容安排:1、内容结构:三部分知识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和随堂练习。
2、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法和学法分析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因此我用flash动画、视频资料、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讲述重点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开花和结果》 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之后,进一步探讨植物的生殖过程,是对植物生殖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分类和进化打下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植物生殖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初中生物学中关于生殖和发育的关键部分。
通过对开花和结果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植物的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植物的生殖过程还比较陌生。
2、能力水平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获取信息,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的生物学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3、学习兴趣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充满好奇,对观察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等实验活动具有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花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分析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珍惜果实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
(2)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教学难点(1)理解受精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本文由理综学习网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
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设计理念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遵循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强调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物不仅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内容看似简单,但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4、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
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四、说教法根据学生的以上特点,以及教材的结构,我将教学方法定为如下:1.在第一部分花的结构中,我大胆地使用了探究性试验,我认为生物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进而达到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达到对花的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2、在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中,传粉的过程比较直观,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同时打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进而理解传粉。
而受精这一过程比较抽象,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具体,进而易化难点。
3、在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学生对花和果实种子都比较熟悉,我主要让学生对比花和果实种子的图片,进而明白花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五、说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则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上的探究活动,共同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1、花的结构教师首先打出《十大名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问题为什么开花后一定会结构呢?花和果实到底有什么关系? 那就从花的结构开始研究吧,从而引入花的结构这一部分的学习。
然后,学生以4个人为单位,对照课本上的图片,对百合花进行解剖,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本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探究的基础上认识花的结构。
再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各部分结构,以补充实验的不足,加强知识内容的直观性,达成第一个知识目标概述花的结
构。
并讨论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通过进一步探究:假设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再通过一个想一想:这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
2、传粉和受精用教授法引出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就是传粉。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中材料来了解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区别,用课件对比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区别,再用幻灯片播放出图片让学生正确判断出虫媒花和风媒花,然后创设情境:如果遇到阴雨天,虫和风的作用就不大了,会出现缺粒现象,该怎么办呢? 从而引出人工辅助授粉。
课本中将人工辅助授粉安排在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讲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将其安排在传粉这一部分来讲解。
受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首先利用放大的子房纵剖图复习前面刚学到的雌蕊的结构,让学生对受精的过程有一个结构上的认识基础。
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受精的过程,首先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它能够让学生对受精的过程有个理性的认识。
接下来,教师在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受精的过程,最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描述受精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一部分,学生对花和果实种子都很熟悉,他们可能不能明白展开的花是怎么样跟果实和种子扯上关系的。
因此我主要在大屏幕中放出花和果实种子的对比图,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进而明白花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从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这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探索──整合的教学法,由创设情境入手,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小组互动交流,得到问题的答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整合,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各种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2、不足之处本课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知识点比较多,活动多,教师需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探究时,有些学生喜欢探究,在参与教学中表现得活跃、主动,但有些学生却不喜欢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时,总干一些不相干的事,比较难以控制,在这一点上本人做得还不够。
因此,今后要下功夫了解每一个学生,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引导、善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