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以描写主人公罗迪翁·罗曼诺维奇·罗斯托夫斯基的心路历程而闻名于世。
本书通过对罗斯托夫斯基罪行与内心痛苦的描绘,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以下是对《罪与罚》的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罪行与良心的摧毁本书以罗斯托夫斯基的罪行为起点,展开了整个故事的叙述。
主人公杀害了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妹妹,为了实现自己的理念和目的。
然而,罗斯托夫斯基在犯罪之后陷入了巨大的内心痛苦之中。
作者通过描写罗斯托夫斯基内心的痛苦和良心的摧毁,勾勒出一个罪犯的心理世界。
罗斯托夫斯基对自己罪行的思考和解释,显示出他对于人性和道德的复杂认知。
他不断试图为自己正当化,同时又感到自己的罪行无法被原谅。
这种痛苦的矛盾推动着他的内心不断地扭曲和摧毁。
第二部分:罗斯托夫斯基的心理斗争在第二部分中,罗斯托夫斯基在经历了犯罪之后,与警方、社会以及自己的内心展开了一场复杂的心理斗争。
作者通过描写罗斯托夫斯基与警方的对峙,展现了他内心强烈的自卑感和对自由的渴望。
他将自己压抑的罪行带给了警方的包围和审判,试图通过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的解释来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平静。
同时,罗斯托夫斯基还面临着社会的眼光和压力。
他的罪行被曝光后,他被斥为社会的败类和罪人。
这种来自外界的责备和诋毁对他心理的打击和折磨更加加深了他的内心痛苦和矛盾。
第三部分:罪恶与救赎的边界在第三部分中,罗斯托夫斯基最终面对了自己罪行的后果和判决。
他被判处流放,并且需要在流放地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流放地成为了罗斯托夫斯基反思和内心救赎的场所。
这里没有了外界的压力和批判,只剩下他自己和自我的对话。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罪行的严重性,并且开始主动接受自己的罚罪。
通过对自己身份的转变和对罪行的认知,罗斯托夫斯基开始展现出一个重生的可能性。
他接受了自己的罪,同时也愿意承担起对罪行的后果。
这种内心的觉悟和救赎意味着他从罪恶中走向了人性的边界,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的可能性。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5篇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范文(1)在学外国文学半年以来,我最喜欢的作品便是《罪与罚》,这是一部俄国小说,作者是费奥多.陀斯妥耶夫斯基。
该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读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
他的妹妹杜涅奇卡为了让他从新走进大学校园,不得不试图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0多岁的在彼得堡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名叫卢仁的男人。
主人公由于受到西方传统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用斧头砍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穷凶极恶的老太婆,恰巧又被老太婆的妹妹善良的利扎薇塔看见,被迫之下,他又用斧头将利扎薇塔砍死在地......杀人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意识到自己犯罪了,但他一方面又认为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他在善与恶·罪与罚,两极之间苦苦挣扎,良心备受谴责......最后,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选择自首。
主人公在杀人之后,精神恍惚,恐惧如同一个黑洞将他吞噬。
更讽刺的是他所做的梦: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杀死老太婆的房子里,屋里一切依旧。
但是地板上的一滩血迹,引起他的注意,突然那个被他杀死了的老太婆又复活了,她狰狞狰狞着面孔,大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举起斧头向老太婆砍去,但是斧头砍在老太婆头上,头都会复原,老太婆依旧狞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手拿斧头疯狂地向她砍去,可是不管砍多少次,老太婆总会复原......最终,他在梦中惊醒。
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当时极度紧张的情绪,以及在良心谴责下他痛苦地挣扎。
拉斯科尔尼科夫无时无刻不处在罪与罚的深渊中苦苦挣扎,这种源自内心的惩罚,使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只有在自首的那一刻,他才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救赎。
那我们又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所获得的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因受到生活沉重的压力,而去做违背良心`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事,因为那将会让你走向罪与罚的无尽炼狱之中,你会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几近崩溃,堕入深渊!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范文(2)开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点像论文,而不是小说。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四篇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四篇第一次读陀翁的书,然而对他的名却是如雷贯耳,始终心怯不敢轻易打开,读了长长的两百四十多页的序后,还是雪藏了几个月,再次读序,看正文。
开篇的序写得特别详细,译者简述了西方文学史的进展;陀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生平,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个人思想转变的过程。
在了解了这些状况后再读书就似乎找到了小说在整体框架下的一个进展基本点。
《罪与罚》,关于内容和的创作精神,看到有些书友书评写得很棒,自叹不如,就不复述。
对于小说的整体感觉,添加几个看法,说不定会对还没读此书的伴侣增加点爱好:一,这是一本心理大战书,看到聪慧人之间的唇枪舌战、斗智斗勇,实在很过瘾。
二,这是一本悬疑推理书,故事情节紧凑,规律缜密,看似无意的情节设计往往会令读者意外到惊讶。
三,这还是一部多幕长篇戏剧式悲剧。
陀翁把地点集中在彼得堡的几个场景点,故事主线明朗,中心人物集中,围绕两个人物而绽开故事情节: 罗佳和他的妹妹杜尼娅。
陀翁的书,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缓一缓,其次本连续。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最近在看一本书叫《罪与罚》,刚看完两章而已,对其中人物的悲剧人生就已经让我心生难受了,先抛开仆人公不谈,说说马尔梅拉多夫此人,他曾经是一个九等文官(相当于军队中的大尉),因酗酒丢了工作,致使家徒四壁,甚至自己十几岁的女儿为了救济一家,成为了妓女,可即便如此他照旧死不悔改,只要家中还有一点钱或物,都要拿去换酒。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人,内心深知自己为家庭带来了什么灾难,愧疚、难受、苦痛、后悔,但就是没有方法戒酒像戒毒一样困难,读这个人物让我深感无力,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能就是说他了吧。
但是认真想想,每个人可能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瘾难以戒掉吧,明知道这是不好的。
比如烟酒毒瘾也许是最常见的瘾,也是全世界痛恨的瘾,这些基本上都是触犯法律的,许多国家会明令禁止、法律掌握。
由于这他们危害巨大。
比如追小说,电视剧等等,间或的消遣可以,但若是没完没了的追剧,时间、工作、学习等都会受到影响。
《罪与罚》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

《罪与罚》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罪与罚》是由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6年写的,小说以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内心的“罪罚观念”为中心,体现了沙俄当时社会动荡、秩序的混乱。
那么罪与罚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一和读托尔斯泰的那些作品一样,读《罪与罚》的目的是能够让我感受生活以及增长眼界。
但这件作品却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做事时的代价和价值。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位因贫穷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曾发表过一篇令人称颂的文章,大体内容是有很多伟人,至少是令后人称颂的人都是在杀戮了很多人,例如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才掌握了权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进步。
正是在他内心深处有这样那个一个看法,所以他认为毁掉一些像人渣这一类的人以让自己能够获得机会升值从而为以后做出价值提供基础是正确的,于是他策划了一件谋杀案。
本文主要描写了谋杀成功后他的生活境遇,描写了他为这起谋杀案而付出的精神上的痛苦。
不过虽然不知道主人公以后的命运如何,但就结局而言,正面人物的结局是令人满意的,而这一原因就是爱的力量。
就像《圣女贞德》一样,我觉得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描写了一种大爱,一种对人类、对世界的爱,是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关心怎样推动人类的进步,而不仅仅顾及那些卑微的生命,至少是那些不应该活着的人。
凯撒、拿破仑为了权利杀戮了很多人,也被当时很多人痛恨和辱骂,但后人却大家称赞他们,因为他们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而那些很小的“错误”被他们的光辉给掩埋的一点都看不见了。
而男主人公正是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才策划了这场谋杀案。
但同时要看到,拉斯科利尼科夫因此受了很大精神上的折磨。
所以,不管别人的生命怎样卑微,我们一定要尊敬别人,尊敬别人生存的权利。
看《复活》,我对监狱生活有很多了解,看了《罪与罚》,我了解了犯罪人的心理。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读《罪与罚》是比较长的一本书,我分为三个阶段去读。
第一阶段是对主人公的情感认识,第二阶段是对事件的开始和发展的理解和推进,第三阶段是最终结局和故事的反思。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及感悟。
阶段一:对主人公的情感认识看到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个主人公,我不太能理解他的心理。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一开始,我认为他可能是一个被压迫和孤独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杀人,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对他的认识不断加深。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他既想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又有强烈的报复欲望。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违反伦理道德的,但他又觉得自己是为了正义而行动。
这让我想起了人性复杂性,一个人并非只有单一的面孔,而是有多种不同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阶段二:对事件的发展理解和推进故事的场景是在19世纪的俄国,社会矛盾激烈,贫富分化严重。
拉斯科尔尼科夫制定了计划,去杀一个拥有钱财的女人和她的妹妹。
他想用这些钱去救助穷人,但他的计划满是漏洞,最终被警方抓住。
整个事件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还验证了人性的弱点,即贪欲、自私和善恶之间的冲突。
人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追求更大的价值,但却忽视了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了最终灾难性的后果。
阶段三:最终结局和故事反思最终结局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我拷问和内心痛苦的剖析。
他坦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
这种坦白和反思,是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的必要条件。
拉斯科尔尼科夫不再是一个徘徊在自我为中心的人,而是一个善良、真诚和坚定的人。
同时,这个结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人们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和自我情感,而应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时刻尊重他人以及社会的规则和准则。
总的来说,《罪与罚》是一本充满思考性和启示性的小说。
它通过一件事件的展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道德约束的重要性、反思和改变的必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坦诚地观察自己的内心,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和选择,尊重他人和社会,成为一个真实而有价值的人。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情节概括主要情节是讲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全书的人名真的难记,俄语翻译太难了?)因为穷,不想要妹妹为了钱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嫁给卢仁,就这样在事情的步步推动下用斧头杀了阿廖娜伊凡若夫娜,而由于忘记关门了,刚刚杀完阿廖娜后,丽扎韦塔恰好进来了,于是又杀了她。
拉斯柯尔尼科夫在种种巧合之下成功逃脱了。
插一段无关的话,因为最近在上编剧课,真的觉得这里的情节设计得非常巧妙。
就是杀人本来是犯法,一般都希望赶紧抓住凶手,可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非常希望凶手能够逃脱的,在他杀人的时候也替他心惊胆战,怕他被人发现。
然后他把从老太婆那里拿来的钱看都没看就藏起来了。
之后他就感觉神经不是很正常,紧张兮兮的,但同时又是非常清醒的。
后来他生病了,躺在床上,拉祖米兴一直照顾他。
而母亲和妹妹也来到了彼得堡,他和她们的关系也变得很紧张,他并不是很想看见自己的家人,就赶走了他们。
他常常在街上一个人走来走去。
还有他遇见的一个朋友马尔美拉多夫,后来死了,他们家特别穷,于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给了马尔美拉多夫的妻子卡杰琳娜,而他们家的女儿索尼雅与他产生了爱情。
反正他们后来交往密切,拉斯柯尔尼科夫把自己是杀人凶手的秘密告诉了她,却被另一个欺负他妹妹的人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偷听到了,并且他以此来威胁主人公的妹妹杜尼雅,想要强奸她,但杜尼雅掏出了抢,最后逃走了。
而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最后拿这把枪自杀了。
而拉斯柯尔尼科夫最后也选择了自首,就被流放了,索尼雅也跟着一起去了,一直照顾着他。
而他的母亲最后也死了。
2.人物觉得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
他是有着想要成为像拿破仑那样的人的理想,不满于现实,其实他可以靠家教谋生,但却不愿意,觉得现实种种不如意。
而在他杀完人后,感觉他犯罪的动机真的很奇怪,说是为了钱但最后钱一分也没用,可能是出于良心上的不安?文中有关于他对犯罪的看法,他写过一篇犯罪的文章。
说实话,看的时候,有一点点洗脑,就觉得犯罪没什么,犯罪是为了伟大的事业,当犯罪成功了成为了统治者修订法律,那就不叫犯罪。
罪与罚读书笔记(2篇)

罪与罚读书笔记我还是非常推荐这本书的。
开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点像论文,而不是小说。
不过看完一半以后,故事情节就陆续出来了,开始显得有些趣味了。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一半的话,不要因为枯燥,而把它停下。
因为精彩的在后面。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杀了一个放高利息借贷的老太婆,行凶以后,被她的妹妹发现了,所以他连着她妹妹也杀了。
之后,凶手陷于痛苦之中。
但是他不断地为自己辩护,认为他杀了那个老太婆是为了行侠仗义,是合理的,也是公义的。
他想办法逃脱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却无法得到平安。
他写了论文说明他是属于那类改变世界的,不服从律法的人。
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
他只有向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子索尼雅忏悔过。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告诉了她一切。
随着案情的发展,他逐渐逃离了警方的调查。
证据都显得对他的逃脱有利。
但是,他最后决定自首,去服苦役。
因为他坦白承认,又因为他犯罪以前表现良好,才被判了____年。
不过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间,他开始并没有悔改,还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他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不应该自首。
索尼雅在这段时间里面,常常去探望他。
最后,他发现他爱上索尼雅了。
从此以后,他开始了正确的反思,比起之后永远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____年的苦役就没什么了。
在监狱里,他开始阅读索尼雅给他的那本福音书。
整本小说里面还卷入了很多人和事。
有爱他的母亲和纯洁善良的妹妹,也有阴险的彼得比特罗维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这本小说给了我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为自己辩护,你的良心并不会轻易放过你。
所以,与其争辩,不如谦卑下来,决心悔改。
当人决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负担都会立刻消失。
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认罪。
罪与罚读书笔记(2)《罪与罚》读书笔记《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罗迪翁·罗曼诺维奇·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路历程和道德挣扎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悖论。
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罪与罚》是由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本小说以人物罗德·热申科为中心展开,以犯罪、自我惩罚和救赎为主题。
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伦理的深度。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受触动,下面是我对《罪与罚》的读书笔记。
首先,《罪与罚》通过罗德·热申科的故事讨论了人性的探索。
小说中的主人公罗德是一个贫穷的学生,由于经济困难和虚荣心驱使,他杀害了一位老妇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罗德的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深入地探讨了人性中隐藏的邪恶和混乱。
罗德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读者反思了自身的道德准则和选择。
本书同时揭示了犯罪行为对个人的影响。
在犯下罪行后,罗德开始陷入内疚和焦虑的境地。
他意识到他的罪行是错误的,并且对他自己的行为感到极度的悔恨。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细腻且真实的描写展示了罗德的痛苦和心理斗争。
通过罗德的例子,读者被迫思考犯罪行为对人心灵的摧残和破坏。
此外,小说也探讨了自我惩罚和救赎的重要性。
在罪行之后,罗德感到内心的不安和压力,他决定通过自我惩罚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他认为只有通过忍受痛苦和自我折磨,才能得到救赎和内心的平静。
这一主题提醒着读者关于罪行后的修复和重新开始的重要性。
救赎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它给予人们的希望和力量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己的生活,并摆脱罪行的阴影。
此外,《罪与罚》还通过描绘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犯罪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中展示了贫穷和社会不公的现实。
这些环境因素导致罗德的犯罪行为,同时也使他的内心与社会价值观相冲突。
通过这些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表达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使读者对现实中的不公正有所反思。
总结起来,《罪与罚》是一部充满深度和思考的小说。
它通过罗德·热申科的故事,剖析了人性的罪恶和自我救赎的问题。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人物刻画,陀思妥耶夫斯基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个体负面行为的根源和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后感《罪与罚》,一部最具有影响力的俄国小说之一,描写了一个贫困法律系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受罚和救赎的全过程,整本书以他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谴责和道德的惩罚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心灵上的煎熬和痛苦。
读完此书,我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我想,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也会像他一样的。
即使是后来莫名其妙的自首入狱,他都不觉得自己有罪,他说:“只要以完全独立、全面摆脱世俗观念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我的思想当然就根本不是那么奇怪了。
”可是,这只是一种最幼稚的想法。
他不懂为什么自己要自责,不懂为什么要忧虑,为什么没有人理解。
或许这只是成长的烦恼。
小说最后,说他是因为爱情获得了新生,而我认为他只是找到了新的希望罢了。
正如他所说有希望的人就是“不平凡的人”。
在我看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具有一颗敏感的心,聪慧而不甘平庸的头脑,也正是他的敏锐洞察力和思考让他陷入“罪”,他认为现实社会需要一个“伟人”来创建一个更好的未来。
在他的眼里,“伟人”拥有极大权力,可以在建设美好社会的过程中犯罪;在他的意识形态里,社会上的一些邪恶势力,只是邪恶力量的载体。
然而,拉斯科尔尼科夫却忽略了其人体形态。
他的这种思想也让他犯下了不可弥补的过错,从而受到了“惩罚”。
这部小说耐人寻味,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索。
如果精神上不够强大,社会只会给你的生活给予打击,让你陷入迷惘和焦虑。
在通往解救的道路上,人生必定会充满许多的纠结与挣扎,矛盾和犹豫。
然而,是什么足以让人不畏惧通往救赎道路的艰辛和苦楚呢?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心和爱,是心中的信念,就像拉斯科尔尼科夫感受到索尼亚和妹妹杜妮亚的爱后,他勇敢的走出了心中的阴影,走向解放和光明,也因为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他消除了心中的恐惧,战胜了自己。
在人的一生中,人最难的就是战胜自己。
但是,拉斯科尔尼克夫却做到了。
这也告诉我们,要想追求美好的生活,首先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