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中林冲与洪教头的背景及性格特点。
2.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1. 林冲与洪教头的背景及性格特点。
2. 故事情节的分析。
教学难点:1. 理解林冲为何要棒打洪教头。
2. 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1. 教材《水浒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水浒传》背景及主要人物。
2.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林冲与洪教头的背景及性格特点。
3.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林冲为何要棒打洪教头。
4. 讨论林冲的英雄形象,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课后作业: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英雄人物的看法。
第二章:林冲的困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林冲在故事中的困境。
2. 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教学重点:1. 林冲在故事中的困境。
2. 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教学难点:1. 理解林冲为何要忍受困境。
2. 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教学准备:1. 教材《水浒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林冲在故事中的困境。
2.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林冲为何要忍受困境。
3. 讨论林冲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课后作业:1.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林冲困境的看法。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
第三章:洪教头的挑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洪教头为何要挑战林冲。
2. 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教学重点:1. 洪教头挑战林冲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洪教头为何要挑战林冲。
2. 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教学准备:1. 教材《水浒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洪教头挑战林冲的原因。
2. 分析洪教头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洪教头为何要挑战林冲。
3. 讨论洪教头的恶劣行为,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情节。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运用思维导图或其他工具,整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理解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正义最终会得到胜利的主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林冲是梁山好汉之一,因为被奸人陷害而流落江湖。
在一家酒店中,林冲遇到了洪教头,两人因误会而发生冲突。
林冲用棒子打败了洪教头,最终两人化解误会,成为好友。
2.2 人物分析:林冲:勇猛、正直、有正义感,但也有急躁和冲动的一面。
洪教头:傲慢、自大、欺软怕硬,但最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引导学生思考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3.2 教学难点:理解林冲为什么选择用棒子打败洪教头,而不是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洪教头为什么会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接受林冲的友谊。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4.2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评估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5.2 评估标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人物动机和故事背后的主题。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材料:《水浒传》原著或改编版本的书籍。
小学语文教案:林冲棒打洪教头.doc

小学语文教案:林冲棒打洪教头窦桂梅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正校长。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提名十杰教师。
从三个超越的实践理念,到主题教学的理论提升,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获相关奖项。
出版个人专著:《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激情与思想》《和教师一起成长》《和学生一起成长》《创造生命的课堂》《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玫瑰与教育》。
主编、参编多部著作。
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
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
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洪教头全不理睬。
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
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
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月亮已经上来了,照得厅堂外面如白昼。
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能够把握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2. 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林冲棒打洪教头》。
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介绍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主题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将《林冲棒打洪教头》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如《水浒传》中的其他故事。
(2)学生分析不同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异同。
2. 文化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武侠文化,如武侠小说的特点、侠义精神等。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武侠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表演。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5篇)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5篇)第一篇: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2、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听《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这是什么歌?什么人才是好汉?你们班有好汉吗?为什么说他是好汉?一、激发情感、概括故事今天我们继续走近好汉林冲,学习23课(齐读课题《林冲棒打洪教头》)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你能借助这些词语说说吗?出示:发配、偶遇、挑衅、棒打、败于无冤无仇、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怎么就打起来了呢?读到这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生: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林冲是怎样棒打洪教头的,结果怎能样?二、朗读品味、体会个性特点(一)林冲为什么棒打洪教头?1、事出必有因,被林冲棒打的洪教头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要了解一个人得从哪些方面来看?生: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
2、过渡: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走入文本。
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自然段,圈画相关语句,写下你的感受。
(可用“我从________中读到了一个____洪教头”的句式。
)(提示:我们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读,可要注意读书的姿势哟。
)过渡:同学们面带笑容,学得如此自信,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引导学生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 “我偏不信他”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从洪教头的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抓住“我偏不信他”。
什么叫“偏不信”?体会洪教头就是故意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样子。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中林冲的形象和故事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学内容:1. 简单介绍《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梗概。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相关知识。
2. 学生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梗概。
作业:1. 学生课后阅读《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全文。
第二章:分析故事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洪教头的背景和性格特点。
2. 分析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矛盾。
教学内容:1. 分析洪教头的背景和性格特点。
2. 分析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矛盾。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洪教头的背景和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矛盾。
作业:1. 学生课后总结洪教头的背景和性格特点。
2. 学生课后分析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解读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2.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教学内容:1. 解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2.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作业:1. 学生课后总结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2. 学生课后分析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第四章:探讨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英勇正义、反抗压迫。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
教学内容:1. 探讨故事主题:英勇正义、反抗压迫。
2. 从故事中汲取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从故事中汲取的启示。
作业:1. 学生课后总结故事主题。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教学内容: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拓展阅读和思考。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3)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机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选段。
2.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水浒传》的封面和简介,引导学生回顾对《水浒传》的了解。
(2)简要介绍《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要求学生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词语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水浒传》原著或相关选段。
3. 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4. 网络资源(如有需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3. 运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3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3一、教材分析此教案教学内容为《水浒传》中的一节故事,主要涉及的人物包括林冲和洪教头。
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林冲在流放途中的经历,体会林冲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的勇气和决心。
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武功要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也许在练习时可能会有些痛苦,但必须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故事了解到人物背景和故事情节;2.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角色形象及其动机;3.让学生明白只有勇气和坚持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这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教师自备黑板或白板、粉笔或马克笔等,以便于授课;2.准备好相关展示材料和小组讨论材料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3.打印故事文本作为课堂讲解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1.案例式教学方法:利用故事中的具体场景和人物,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深入剖析其中的道理,探讨其中的教育意义;2.问答式教学方法:透过老师的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3.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解读、解析、讨论水浒传等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引入: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老师引出勇气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2.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观看一段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视频,以此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3.学习故事情节:老师讲述故事情节,并展示相关画面。
通过导入背景、主要人物、情节发展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4.深入探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学生可以从文本中定位相关情节进行解析,开展研讨和交流;5.评价总结:让学生分组,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峰回路转、教育意义等方面展开评价和总结;六、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通过对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估,以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2.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或个人解析进行评估,以此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3.评估学生的参与度,看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林冲棒打洪
教头
一、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说人物:
(一)洪教头: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还心胸狭窄的人,“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便竟上首坐了。
”我觉得洪教头是个自不量力的人。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林冲寻思……全不理睬。
”从这看出林冲很谦虚,但是洪教头摆出一付唯我独尊的样子,对林冲全不理睬……“洪教头恼恨林冲……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从这里可以看出洪教头不但想赢了林冲,显显自己的本事,还想赢得那锭银子。
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小肚鸡肠。
“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
”这句话看出来洪教头以为他不会枪棒,就越是要跟人家较劲。
洪教头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就越发要跟他交手。
”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洪教头才是一个柴大官人的师父,就看不起林冲,他却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比他厉害的人多着呢!
(二)说林冲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把火烧天”是把棒高高举起,棒朝着天。
他这种招式一摆,必然露出了破绽——脚露出来了。
林冲“拨草寻蛇”打他的脚,这就是林冲的聪明机智。
对不对?(生齐答:对)给他掌声!(生鼓掌)林冲是机智的,我看这位女孩也很机智,你也是机智的女孩,说得好。
还有不同的吗?
林冲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
“林冲寻思……洪教头也不相让。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虽然洪教头心胸狭窄,对林冲不理不睬的,但林冲丝毫没有和他斤斤计较。
林冲是一个勇敢的人。
第七段中的“洪教头跳起来大叫:来!来!来!”这两句可以看出,那样气势汹汹,那样仗势吓人,但是林冲没有害怕,仍然沉着应战,这就看出他——非常勇敢。
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从“林冲寻思……这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
”看出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因为“洪教头一棒落空……又举起了棒。
”林冲见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
从这几句话感觉到林冲善于观察,能够很快地捕捉对方的破绽。
这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
林冲还是一个镇定自若的人。
“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人。
他更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
洪教头使出了浑身的功夫,把火朝天,劈头打来,如果这一棒打在林冲的头上,会置人于死地。
林冲仅仅打了一下洪教头的小腿骨,这在武打里面,武林高手叫——点到为止。
“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
万禁军教头。
”
三、说语言训练点
(一)开头:()林冲棒打()洪教头
(二)结尾: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
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四、说板书
()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傲慢无礼
沉稳急躁
武艺高强狂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