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实验室检测及结果解释
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

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HIV抗体确证检测
检测对象:XXX
检测方法:基于免疫酶联试验(ELISA)
检测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检测结果:
XXX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患者感染HIV病毒,但未来免疫状态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检测。
解释说明: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病毒,可以导致艾滋病(AIDS),是一种能导致严重免疫功能损害的急性与慢性自身免疫疾病。
HIV感染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或完全失去,从而使机体多种宿主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应素,易于导致一系列的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等传染病。
病毒抗体确证检测是一种流行病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血清样本中的病毒抗体,用以确定是否感染其中一种病毒,及病毒的类型。
主要病毒抗体检测项目包括HIV抗体检测,乙型肝炎抗体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疱疹病毒抗体检测,HBsAg和HBsAb抗体检测,弓形虫抗体检测等。
综上,本报告确定XXX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患者感染HIV病毒。
5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结果解释与报告制度

1 目的:为了保证对检测结果的正确解释;为了及时对检测结果赋予文字性报告。
2 范围:适用于快检点的结果与报告。
3 内容:
3.1 实验室检测人员有义务配合临床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检测后咨询工作。
3.2 实验室应按时出具检测报告,阴性反应报告为“HIV抗体阴性(-)”;阳性反应报告为“HIV 抗体待复检”送朝阳疾控中心确认。
3.3 如需送上级实验室进行复检,需要核对身份,补充个人信息(如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必要时采集第二份血样,持“HIV抗体复检化验单”送确证实验室复检。
3.4 “HIV抗体复检化验单”一律为电子版本,在填写过程中不得缺项、漏项。
4 参考文献
4.1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4.2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 293-2008)
1。
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检测及解释

加样:吸取0.05mL血清(浆)放在卡片圈中, 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内
加抗原:将抗原轻轻摇匀,用9号针头加1滴抗原
反应:水平旋转仪旋转8分钟(23 ℃ -29 ℃) , 亮光下观察结果
60滴/mL,1滴=17ul
非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操作要点
3、定量试验
稀释夜准备:在反应纸板圈内加入50uL生理盐水(根据需要确定圈数),勿将盐水涂开 加样:吸取50uL血清(浆)与各圈中盐水作系列稀释,并涂布整个圈内。 下同定性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临床意义
早期梅毒(一期、二期)经足量规则抗梅毒治疗
后
• 一期梅毒1年后转为阴性
•
•
二期梅毒2年后转为阴性。
晚期梅毒 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缓慢,2年后
约50%病人血清反应仍为阳性。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临床意义
•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 法简单、快速、敏感性和特异
梅毒 病期 敏感性 (%)
(3)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DRL)等。
• 基本成分是心磷脂 卵磷脂和胆固醇
•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凝集成网状沉淀颗粒 被肉眼所见 • 上述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基本相似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示意图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操作要点
1、仪器:水平旋转仪,转速?转 幅?
2、定性试验
•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TPPA
• TPPA试验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与人血清
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凝集反
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TPPA是目前WHO公认的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
疾控中心HIV实验室检验结果解释与报告

疾控中心HIV实验室检验结果解释与报告
1.目的:为HIV实验室各技术人员统一实验操作程序,保证实验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
3.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
4.相关器材设备:计算机。
5.操作步骤:
5.1.1 初筛试验结果的报告
对HIV抗体筛查试验,呈阴性反应者可出具“HIV 抗体阴性”报告(附表1);对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者不能出阳性报告,可出具“HIV抗体待复查”报告(附表1)。
5.1.2 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样品的转送
如需送上级实验室进行复测或确认,需要填写“HIV 抗体复检化验单”(附表2),经1名检验人员和1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审核签字。
送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
5.1.3 对筛查阴性和阳性者,均需做好检测后咨询。
5.2 HIV抗体确认试验及确认试验结果报告
确认试验由确认实验室根据检测结果出具“HIV
抗体确认检测报告单”(附表3),报告HIV抗体阳性(+)、HIV抗体阴性(-)及HIV抗体不确定(±)。
6 附件
6.1 HIV抗体筛查报告单
6.2 HIV抗体复检化验单
6.3 HIV抗体确认报告单
6.4 HIV抗体筛查阳性送检登记表。
HIV抗体的实验室检测

抗原的使用 , 特异度 和敏感度 有所 提高。但是 , 组抗原由于 重
有时含有载体的组分 出现假 阳性反 应 , 多肽抗原 缺乏合适 的
立体构象可能使敏感度下降 。19 9 2年 , 国研 制出第三代 试 美
剂, 与第一代和第二代试剂的简介检测法不 同, 采用双抗原 夹 心法检测抗 体。这种试 剂可 以检 出针对 H V抗 原 的所 有 抗 I
26 9.
殊材 料( 通常用金或硒) 标记的 H V抗原 , I 在检 测区和对 照区
包被重组 或多肽 H V抗原 。如果待测标本 中含有 HI I V抗体 ,
则抗体首先与标记 的抗 原结 合形 成抗原 抗体 复合物 , 由于层 析作用复合物 向前移动 , 与检测 区的抗 原形成 标记 H V抗 原 I H V抗体复合物 或多 肽 H V抗原抗 体 复合 物而 显色 。如 I I
HV抗体 的 实 验 室检 测 I
辛梅平 林瑞 生 王君 ( 山东省安丘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山东 , 安丘 , 2 0 ) 2 10 6 H V抗体检测是 H V感染 的诊 断、 I I 监测 和血 液筛查 的常 规方法 , 是艾滋病早期诊断 的主要依据 。我 国常规 的 H V抗 I 体检测 程序 分为筛查试验 和确认试验 。艾滋病实验室诊 断技 如果只有对照 区出现一条 红线 , 判定 H V抗体 阴性 ; 则 I 如果
G 6 G 4 、 P2 , 同时检测 H V—l H V一 。由于纯化 3 、 P 1G I0 能 I 和 I 2
长 , 价昂贵等缺点。尿液 H V一1抗体检 测试剂 在 19 售 I 9 6年
由美国 F A首次批准 , D 赵立关 等…进行 的一项尿 液试 剂评价 表明 : a pe 尿液试剂盒 E II C l tT y M LSA法 的灵 敏度 达 10 , 0 % 特异
HIV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步骤

HIV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步骤HIV,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能导致艾滋病的病毒。
HIV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步骤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感染HIV的个体。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步骤的详细说明。
1.预处理和登记在进行HIV实验室检测之前,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和登记。
预处理包括标识样本的相关信息,如样本编号和患者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结果记录和跟踪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还需检查样本的适应性和完整性。
2.血液样本采集3.血清分离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血清分离。
这可以通过离心来分离血液的不同成分,例如血红蛋白和血清。
离心速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实验室设备和协议进行调整。
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最常用的HIV实验室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这种方法使用特定的抗体来检测血液中特定的抗原。
根据ELISA方法的不同,可检测HIV抗原或抗体。
实验室技术人员将患者血清样本加入到已包含HIV相关抗原或抗体的试剂盘中,然后根据试剂盘的建议操作,包括孵育时间、温度和洗涤步骤。
任何与接触抗原或抗体反应的特异性颜色改变,都可作为阳性结果。
否则,结果被视为阴性。
5.确认试验在进行HIV检测的初步结果后,通常会进行一个或多个确认试验。
确认试验的目的是统一确定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常用的确认试验包括HIV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西方印迹法(Western blot)。
这些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的HIV特异性抗体,以确保先前的结果的准确性。
6.分子检测有时,为了获得更加可靠和敏感的结果,实验室会使用分子检测方法,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CR可以检测和放大病毒的基因或核酸,以确定HIV感染的存在和病毒的数量。
7.结果解读和记录HIV实验室检测结束后,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解读并记录结果。
阳性结果意味着存在HIV感染,而阴性结果则表示未检测到HIV感染。
针对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样本类型,结果的解释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结果解读和记录时,实验室人员需要严密遵循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HIV实验室检测技术

HIV实验室检测技术
30
操作方法
• 实验准备:试验开始前将试剂和样品放置在 室温(18~23℃), 按实验室SOP做好试剂准 备。
• 备好试剂盒、待检样品和外部对照质控血 清后,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以及质控和安全 防护要求进行筛查检测.
1/3/2021
HIV实验室检测技术
31
注意事项
• ELISA 是目前公认的抗-HIV 较佳的筛选方 法,但在实际工作中,ELISA抗-HIV的检测 受诸多因素影响。
艾滋病期:保持和发展AIDS早期症状,出现多种机 会性感染,神经细胞和功能损伤的表现,易发生 多种肿瘤
* AIDS的病程通常2年
1/3/2021
HIV实验室检测技术
2
关于检测抗-HIV的残余危险度
含义:在目前条件下,筛查后仍具感染性的机率 称为残余危险度。
影响因素: * 窗口期和检测时机的选择问题 * 实验室质控 * 个别人免疫功能低下,对HIV无反应 * 试剂质量和保存问题 * 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 * 试验操作错误:标本或结果登记的差错、仪器校准否、 错误的操作
第4代试剂
•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试剂是很完美的,但其 敏感度和特异度尚需通过大量的临床评估加 以确认。在初筛诊断试剂上还发展了特异的 HIV IgA,用作围产期儿童诊断,敏感度达 93.1%,特异度在1月龄以上的婴儿可达 100%。此外,在对抗HIV IgM的诊断也正在 积极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形中可 缩短窗口期7—10天。
B
± ±或 + 再次采样,做确证实验
C
±-
报告抗-HIV阴性
D
- 不必复检 报告抗-HIV阴性
1/3/2021
HIV实验室检测技术
梅毒、 艾滋病、乙肝的实验室检测

三期梅毒
. 流行病学:多数有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多性伴史;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上。
. 临床表现:晚期良性梅毒:结节性梅毒疹、马鞍鼻,梅毒性骨关节损坏,眼梅毒,神经梅毒及心血管梅毒。
. 实验室检查:
1、血清检查:
特异性抗体: 阳性
非特异性抗体: 阳性
.
有明确的不安全性行为史,而2年前无不安全性行为史。
.
有过符合一期或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但当时未得到诊断和治疗者。
.
性伴有明确的早期梅毒感染史。
晚期隐性梅毒:感染时间在2年以上。无法判断感染时间者亦视为晚期隐性梅毒。既往无明确的梅毒诊
断和治疗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性的临床表现。 1、血清检查:
特异性抗体: 阳性 非特异性抗体: 阳性 2、脑脊液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用于排除无症状神经梅毒)
• 因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阴性,故可作为 疗效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特异性梅毒抗体
.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 梅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RT) .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 所有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在出生后6周或3个月未接受EID检测者,应进行 HIV抗体检测。检测时间: • 满12月龄 和 • 满18月龄(必要时,见HIV抗体检测流程)
• 出生后3个月EID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儿童也应接受HIV抗体检测
满18月龄HIV抗体检测阳性,可确认儿童HIV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注:√ = 符合;√ / ‒ = 符合或未做。
二期梅毒诊断标准
疑似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暗视野/镀银/PCR √ √ √ √ √ √ 确诊诊断 √ √ √
非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抗体
√
√
√
√
√/‒
√/‒
注:√ = 符合;√ / ‒ = 符合或未做。
三期梅毒诊断标准
13
艾滋病上报流程
(市级以上CDC确证实验室)
初筛阳性,上报邓州市疾控中心
邓州市疾控中心统一上报南阳市疾控中心
南阳市疾控中心确证实验室发最终报告。 医院填报传染病上报卡。
前后可能需要7-10天时间
14
邓州肿瘤医院
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与报告
检验输血科 田晶晶
诊断依据
生化学检查异常:
急性期多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有胆红素升高
HIV抗体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筛 查 试 验
第三代试剂:检测抗体(目前普遍采用)
第四代试剂:检测抗体和HIV-1 p24抗原
快速方法:金标法 化学发光法
确 证 试 验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
6
HIV抗体检测程序
样品
筛查试剂
初筛试验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筛 查 实 验 室
均阳性反应
确证实验室
原有试剂+另一不同原理 或厂家初筛试剂
复检试验 一阴一阳 均阴性反应 报告阴性 HIV抗体 不确定
确证试验 HIV抗体 阳 性
HIV抗体 阴 性
7
HIV检测 “窗口期”
太好了, 我没有感染! 现在还不能下结论,等过了
窗口期再来检查…….
8
HIV“窗口期”时间?
人体对艾滋病毒的免疫应答:
主工作区
消毒灭菌区
3
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诊断 HIV抗体 筛查试验 辅助诊断
HIV-1抗原
HIV核酸
病毒分离 CD4检测
确证试验
疗效、病程监测 耐药性检测、科研
4
HIV实验室检类
筛查实验室: 设置:疾控中心、医疗机 构、采供血机构等。必须取 得HIV抗体筛查资格。 职能:
1、HIV抗体筛查检测。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 及结果解释
检验输血科
HIV实验室检测意义
• • • • • • • 1. 临床诊断 2. 安全输血(献血员) 3. 流行病学调查、高危人群监测 4. 自愿咨询检测(VCT) 5. 抗病毒治疗后效果检测 6. 抗病毒治疗耐药性检测 7. 免疫功能测定
2
我院检验科HIV筛查实验室情况
阳性
阴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诊断原则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生化检查
+
抗-HCV阳性
临床诊断
HCV RNA阳性
• • • • 暴露时间 HCV RNA及抗体出现时间顺序 肝组织学和影像学 其他辅助检查
确诊
急性
慢性
肝硬化
丙肝传染病上报
传染病报告要求:
报告责任人
• 属地化管理 • 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人员
2、可发放“HIV抗体阴 性”、“HIV抗体待复查” 报告。
确证实验室: 设置:直辖市级以上疾控中心。 职能: 1、对自愿咨询者进行HIV抗体 筛查、确证检测。 2、对筛查实验室上送样品进行 HIV抗体复检、确证检测。 3、CD4、HIV-1抗原、HIV核 酸检测。 4、可发放“HIV抗体阴性”、 “HIV抗体不确定”、婴幼儿 “HIV抗体待复查”、“HIV-1抗 5 体阳性”报告。
邓州肿瘤医院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报告
检验输血科 田晶晶
梅毒分期依据
流行病学史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 √ √ 临床表现 √ √ √ 实验室检查 √ √ √
潜伏梅毒
先天梅毒
√
√
√
√
√
√
一期梅毒诊断标准
疑似诊断 确诊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暗视野/镀银/PCR 非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抗体
√ √
部分慢性丙肝和肝硬化患者有ALT、AST及胆红素升高
实验室检 查
血液抗-HCV阳性
血液HCV RNA阳性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抗-HCV 阳性 HCV RNA 阳性 临床意义 HCV现症感染 提示既往感染,或治疗后HCV清除 1. 急性HCV感染早期 2. 免疫功能低下的HCV感染者 未感染HCV
10
筛查试验结果的解释
阳 性 结 果
① 感染HIV引起的阳性反应; 筛查阳性结果不 能判定对方已被 HIV感染,只可解 释为标本待复检 或待确认,须进 一步做确证试验 方能下最终判断。
② 生物假阳性,体内存在与 HIV蛋白产生交叉反应的其它蛋 白引起;
③ 技术假阳性,由于试剂质量 或人为操作不当引起。
一般5天至9天,或1周至2周机体可产生抗体。
一般不超过6周。
9
筛查试验结果的解释
阴 性 结 果
• 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可认为没有感染HIV; • 核实最后一次高危行为已过“窗口期”, 可以认为没有感染HIV; • 如果没有渡过“窗口期”,不能排除HIV感 染的可能,应在“窗口期”过后再进行复 查。
疑似诊断 确诊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抗体 组织病理 脑脊液异常
√ √
√
√ √
√ √
√
√ √
√ √ √/‒ √/‒
√
√
注:√ = 符合;√ / ‒ = 符合或未做。
隐性(潜伏)梅毒诊断标准
疑似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抗体 √ √ √ √ √ 确诊诊断 √ √ √
特异性抗体
注:√ = 符合。
√
√
诊断分类
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任意一种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单阳)
确诊病例
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双阳) /查见梅毒螺旋体
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的诊断
特殊,专门规定
提高传染病防护意识 保障你我健康
谢 谢!
报告方式
• 网络直报,无条件者报属地县级疾控中心
报告时限(乙类)
• 诊断后24小时内
丙肝病例报告中存在的注意问题
●HCV抗体阳性,未做HCV RNA检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HCV抗体阳性,同时HCV RNA阳性,符合确诊病例标准。
仅HCV抗阳性,未做HCV RNA检测,不符合确诊病例标准, 按临床诊断病例报告。
HIV母婴传播率5.7%,小于18M的婴儿,抗体可 能来自于母亲,建议其十八个月后再进行检测。
11
HIV初筛检测结果的报告和处理
筛查试验阴性(-)• 筛查试验呈阴反应,可直接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
12
HIV初筛检测结果的报告和处理
筛查试验阳性(+)
• 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可出具“HIV抗体待复查”报告,不 能出阳性报告。 • 并进行以下处理 (1)核对身份,补充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住 址和联系方式等)。 (2)尽可能重新采集受检者的血样。 (3)上报疫情管理部门,保留血样待送当地艾滋病确认实 验室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