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B类项目第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竞赛B类项目第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竞赛B类项目第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竞赛B类项目第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竞赛B类项目第6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小学组-迷宫探宝比赛

一、设计与器材要求

1.器材准备:参赛机器人的器材大赛组委会不予限定。

1.组件范围: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马达仅能够使用直流电机、数量不超过2个;传感器数量不超过2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每台机器人的电源为标准AA电池,输入电压不超过9伏。

3.尺寸与规格:机器人设计的形状、大小不限。

4.外观与编号:机器人上必须展示参赛队编号。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识别。

5.设计要求:大赛组委会提倡参赛选手发挥创意进行造型搭建,鼓励创新性设计。

6.耗材与工具:各参赛队自备常用工具、比赛电池、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手提电脑等。

二、任务要求

1.设计搭建:参赛选手需要现场设计制作一个机器人,并为机器人编程,使机器人从迷宫的入口进入,沿迷宫路线行进,并探到“宝藏”。

2.现场测试:测试成功“探宝”所需的时间,所用时间越少成绩越高。

三、比赛

1.赛制规定:比赛不分初赛和复赛,进行两轮。每轮比赛,参赛队均按分组次序上场。每支参赛队有两次上场机会,每次均计分。

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由2名学生组成,教练员不计入参赛队伍中。

3.比赛过程

搭建

A.搭建机器人只能在准备区进行。

B.参赛队的学生队员检录后方能进入准备区。裁判员对参赛队的器材进行检查,所有器材必须是散件。

C.机器人必须由参赛队员自行搭建和调试,领队、教练员不得在场外以任何形式对进入准备区的参赛队员进行指导。

D.第一轮比赛前,设计搭建、测试调整等准备时间为90分钟;第二轮比赛前的测试调整等准备时间为30分钟。

赛前准备

A.准备比赛时,机器人在入口处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超过起始边线,等待裁判员发出启动口令。

B.参赛队只有2名学生队员可以上场,站立在起点线附近,领队、教练员不得入场。

C.参赛队伍上场比赛前有1分钟的赛前预备时间。参赛队员应抓紧时间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完成准备工作后,队员应向裁判员示意。

启动

A.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经准备好后,将发出“预备和开始”的启动口令。听到完整的启动口令后,参赛队员可以控制机器人启动。

B.机器人启动后,应让其自动运行完成规定任务,参赛队员不得再进行干预。

C.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不能增加、删除、变更机器人的软硬件,如需加固硬件或调整程序须经裁判员同意。

重试

A.机器人在前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零部件散落,参赛队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重试。

B.经裁判员同意重试后,参赛队员方可将机器人放回入口处,并重新启动。

C.比赛中参赛队伍只能有一次重试机会。

比赛结束

A.机器人从迷宫的入口进入,沿迷宫路线行进,探到“宝藏”后全部任务结束。

B.每轮比赛时间限定在10分钟内。

C.裁判员发出比赛结束指令后,参赛队员不得再触碰机器人。

D.裁判员记录场上状态,测量并填写计分表。

E.裁判员或志愿者将场地恢复到赛前状态。

四、评定方法

1.评定标准:记录机器人完成全部任务的时间。

2.名次排列:如果完成任务,按照时间计分,时间短者为优胜。

3.成绩记录:两轮比赛以完成任务时间最短的一次作为参赛队伍的比赛成绩。

4.成绩相同:如果比赛成绩相同,以机器人使用电子器件最少,结构设计最好并且重量最轻者(不包含电池)为优胜。

五、计分方法

1.计分方式:每轮比赛结束后,按赛场上的实际状态测量、计分。

2.计分标准:

如果完成任务,按照时间计分,时间短者为优胜。完成任务时间分值为180分(每1秒钟为1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每提前1秒增加1分。

如果完成机器人设计搭建并能前行,而没有完成任务,则按机器人行进的距离(拐点)分步计分。

A.机器人每通过一个拐点——30分

B.完成任务超时,则扣除超时占用的时间分值(每1秒钟为1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未完成机器人设计搭建或搭建的机器人不能按规则比赛,则记基础分100分。

比赛得分+基础分的合计,为参赛队的最后得分。

六、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

1.未准时到场的参赛队,每迟到1分钟则判罚该队10分,如果比赛开始3分钟后,仍未到场,该队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2.为了策略的需要而分离部件并影响其他参赛队伍正常比赛属于犯规行为,视情节严重的程度可能会被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3.不听从裁判员的指示和要求将被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4.当裁判宣布机器人违规运行时,操作员必须立刻停止机器人。

七、其他

竞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以裁判员现场判定为准。

初中组-机器人接力赛规则

一、机器人接力赛场地

1、比赛场地规格与要求

1)机器人接力赛的场地长2300-2370mm,宽1100-1150mm,白色的底板上绘有黑色轨迹线,线宽15-25mm。黑色轨迹线由直线、弧线组成,连接跨栏区、通道区、机器人停泊区等成成封闭的图形。弧线的半径为350mm(具体图形现场公布)。

2)跨栏区由5 条平行的,长250mm、宽15-25mm 的黑色障碍线组成,线间距为88mm。(见示意图)

3)通道区由3 对直径为50mm,高为100-150mm 的木柱构成的障碍体通道组成,沿轨迹线两边摆放,其跨越轨迹线的距离为250-270mm,每组障碍的间距为125mm。(见示意图)

4)底板上,有两块面积为200 mm ×200 mm 的机器人停泊区,其颜色值处于黑色和白色之间,停泊区一边绘有黑色的起始线,线长200mm,线宽15-25mm。

5)此比赛场地图为练习场地,跨栏区、通道区、机器人停泊区的位置将在比赛当天公布。

2、比赛现场环境要求

机器人接力赛为室内竞赛项目,对赛场的要求一般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也不排除有外部的各种干扰。建议各参赛队要做好防干扰的各种准备,按规定做好热身及环境因素的测定。

二、机器人设计与器材要求:

1、大赛组委会对参赛机器人器材不做要求。

2、机器人最大尺寸(包括可伸展部分)长:250mm、宽:200mm、高不限。

3、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只能由2名学生组成,教练员及领队不计入参赛队伍中。

4、每个参赛队比赛时将同时使用两个机器人去完成任务,两个机器人限定共使用2 个可编程处理器、电机数量不超过4 个、传感器数量不超过6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每台机器人的电源为标准AA 电池,输入电压不超过9伏。

5、各参赛队必须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个性化设计,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

6、各代表队须自备电脑和竞赛所需的机器人套装器材,并带齐常用工具、比赛电池、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等。

三、任务要求:

1、设计制作两个机器人,在2分钟内1号机器人先从停泊区出

发,沿轨迹线越过跨栏区,通过弯道,将接力球传递给2号机器人后,停止运行。2号机器人受到1号机器人触碰后自动启动,沿轨迹线穿越障碍,通过弯道,到达1 号机器人停泊区停止运行,结束全部任务。

2、1号机器人不得绕过跨栏运行,2号机器人不得触碰通道两

旁的木柱。

3、1号、2号机器人在停泊区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

分不得超过起始边线。

4、2号机器人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到达1号机器人停泊区即为

全部任务。

5、当裁判宣布机器人违规运行时,操作员必须立刻停止机器

人。

6、竞赛将采用大循环、两个回合的比赛方式进行,第一回合

比赛前,熟悉场地、调整程序、调整结构等准备时间为1 个小时;

第二回合比赛前的调整程序、调整结构等准备时间为30 分钟。

7、参赛队上场比赛前另有1 分钟的赛前预备时间。

8、冠、亚、季军的决赛将采用抽签的办法组成混合联队的形式进行比赛。决赛前,将给各联队1 小时的时间作为战术研究、现场调试与磨合准备。

四、计分方法:

1、如果完成任务,按照时间计分,时间短者为优胜。完成任务时间分值为120 分(每1 秒钟为1 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每提前1秒增加1 分。

2、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则分步计分

1)1 号机器人越过跨栏区——20 分–

2)1 号机器人顺利通过弯道——10 分–

3)触碰2号机器人并停止运行――20 分

4)2 号机器人受到碰撞开始自动启动——30 分

5)2 号机器人穿过障碍通道——20 分

6)2 号机器人顺利通过弯道,持接力棒到达1 号机器人停泊区并停止运行——20 分

7)1 号机器人任何一个轮子外出跨栏行走或整个机器人冲出跨栏区域位任务失败。

8)2 号机器人触碰通道两旁的木柱,每次扣——5 分

任务得分的基本要求是:每项任务的得分必须建立在前一项任务得分的基础上。

3、完成任务超时,则扣除超时占用的负时间分值。(每1 秒钟为1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4、参赛机器人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机身上有明显标志的加30 分。

5、竞赛成绩得分相同,以机器人使用电子器件最少,结构设计最好并且重量最轻者(不包含电池)为优胜。

6、参赛队的技术档案分值为20 分。

长期题得分+即兴题得分+技术档案得分的合计,为参赛队的最后得分。

高中组-智能物流分拣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

1.场地规格与要求

比赛场地长600mm,宽600mm。

2.赛场环境要求

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参赛队应提前做好抗干扰的各种准备。

二、设计与器材要求

1.器材准备:参赛器材大赛组委会不做要求。比赛时分拣用的乒乓球由组委会统一派发。

2.组件范围:器材主要包括多种杆状结构件,齿轮、轴等传动件及控制器、传感器、电机、电池等附属配件。

3.尺寸与规格:系统设计的形状不限、大小不限。

4.外观与编号: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各参赛队可以设计统一标识,分拣系统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识别。

5.设计要求:

大赛组委会提倡参赛选手发挥创意进行造型搭建,鼓励创新性设计。

6.耗材与工具:各参赛队自备电池及常用工具。

7.参赛作品要求:参赛队正式比赛时只能使用一件作品参赛,比赛时不能更换其他作品参赛。

三、任务要求

1.设计搭建: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现场搭建完成分拣系统。

2.现场比赛:分拣系统设计完成后,按组委会要求,进行统一的黑、白乒乓球的分拣,要求3分钟内分拣6个。测试分拣的正确率和完成分拣任务所需时间,正确率越高并且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得分越高。

四、比赛

1.赛制规定:各队共进行2轮比赛,每轮比赛均计分。参赛队均按分组次序上场。

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只能由2名学生组成,教练员及领队不计入参赛队伍中。

3.比赛过程

搭建与测试

赛前准备

分拣系统静置在比赛场地内,参赛队员等待裁判员发出启动口令。

参赛队伍上场比赛前有1分钟的赛前预备时间。参赛队员应抓紧时间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完成准备工作后,队员应向裁判员示意。

启动

“预备和开始”的启动口令。听到完整的启动口令后,参赛队员接通电池盒开关。

分拣系统启动后,应使其自动运行,分拣过程中选手只将乒乓球放入系统的输入端,对于系统的其他任何部位选手都不能接触,否则将取消该轮比赛的成绩。

比赛结束

五、评定方法

1.评定标准:

记录分拣系统正确分拣的乒乓球数量及完成分拣任务的时间。

比赛的时间(t)精确到秒。

2.名次排列: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根据比赛最终成绩排列名次。

3.成绩记录:比赛成绩分为分拣的正确率(r)和完成分拣任务所需要的时间(t)。

六、计分方法

1.计分方式:比赛结束后,按各参赛队伍比赛成绩计分。

2.计分标准:

完成分拣系统设计搭建并能分拣,但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则不记成绩。

如果在规定时间(3分钟)内完成任务,根据分拣的正确率(r)和完成分拣任务的时间(t)计算分值。

成绩=r*100*+(180-t)*。

3.两轮比赛取最好成绩作为比赛最终成绩。

七、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

1.未准时到场的参赛队,每迟到1分钟则判罚该队最好成绩上扣罚2分,如果比赛开始3分钟后,仍未到场,该队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2.不听从裁判员的指示和要求将被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八、其他

竞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以裁判员现场判定为准。

湖南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3月12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