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郑州二模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下期学情调研2科目: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23分)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

实验中学最近开展了“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校学生会主席小实准备的活动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实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分)同学们,如果春天的香气让你魂牵梦绕,希望那不只是花香,更是书香。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希望广大实验学子怀揣梦想,携书而行,享受纯______(粹 萃)阅读的乐趣,努力汲取书籍的力量,积淀人生底蕴,感知责任担当。

在这春暖花开日,让我们一起细嗅书香,让文字慰藉心灵,让阅读充盈生活,让青春______(涣 焕)发绚丽光彩吧!(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 )(2分)A.rǎo chuǎi jíB.rǎo chuāi jièC.rào chuǎi jíD.rào chuāi jiè(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校汉字社想在校园里布置一面“汉字墙”,让同学们在读书的同时感受汉字之美。

请你从下面备选的汉字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为“汉字墙”创作一首小诗。

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

(2分)备选的汉字:大 明 花 伞示例一示例二小诗创作意心上之音便是意笔心灵的使者书写着人间冷暖3.校文学社想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以青春之名,诵经典诗文!既可以让我们感受文学名家伟大的品格,也激励着自己要把握青春大好时光,自强不息。

青年时的杜甫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望岳》),其志向何其远大;宋濂年少求学时,为拜名师,不惧路途艰辛,“尝趋百里外,③____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其求学精神令人动容;王安石不畏变法革新路上的艰难险阻,勇敢发出“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宣言,何其壮哉!人生路上难免有起有伏,我们应学习范仲淹的博大胸襟,“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学习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⑧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敢于冲破一切困难阻力的豪迈乐观精神!4.校话剧社准备筹办一场话剧,为“书香校园”献礼。

最新整理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1. 根据语境,给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注音,或为横线处选填恰当的汉字(只填写序号)。

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习俗______ (A.源B.渊)远流长,至今传承不辍.(A.zhuì B.chuò),“清明”本就有“气清景明”之意,蕴含着朴素的环保理念;因此,在延续祭祀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应兴.(A.xìng B.xǐng)利除弊,倡导“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并积极研发水______ (A.溶B.融)性寄思信笺、纸花等环保祭品,通过科技赋能让清明更“清明”。

2. 小豫同学游郑州黄河游览区时,在一处正在重修的景点发现了一副对联的碎片,请将其重新组合为一副完整的对联(只填序号)。

①依稀②民族摇篮③争分夺秒④实乃⑤乾坤砥柱⑥立地顶天上联:南瞻嵩岳______ ①______下联:东去大河______ ④______3. 古诗文默写。

(1)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 ?(纪昀《河中石兽》)(2) 蒹葭萋萋,______ 。

(《蒹葭》)(3) 据《论语》记录,孔子曾以“______ ,______ ”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4) 历史如滚滚江水,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超越时空,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杜甫“______ ,______ ”(《望岳》)的远大抱负激励着多少人勇攀高峰,文天祥“______ ?______ ”(《过零丁洋》)的爱国热忱激励着多少人舍身报国……他们的身影或许已模糊在历史的烟云中,但他们的精神却长存于我们的文化中。

4.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班级准备开展“推广再生纸”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大家一起来“造纸】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纸张,为了亲身体验其“诞生”过程,班长搜集了一种再生纸制作方法,请你将制作流程正确排序,并提取其中的基本步骤,以方便大家操作。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摘编自互联网)
材料二: 人类虽然在五千年前就从自然界获取了金刚石,但一直不知道它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直到 1704 年英 国科学家牛顿才证明了金刚石具有可燃性。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和英国科学家腾南脱用实验证明了金刚 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1799 年,法国化学家摩尔沃把一颗金刚石转变为石墨。这激发了人们的逆向 思维,能不能把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呢?从此,制备人造金刚石就成为许多科学家的光荣与梦想。1893 年 2 月 6 日,法国化学家莫瓦桑通过实验宣布“人造金刚石成功”,然而那颗“人造金刚石”实际上是他的助 手偷偷放进去的“天然金刚石”。直到 1955 年,美国科学家霍尔等在 1650℃和 95000 个大气压下,合成了 金刚石,并在类似的条件下重复多次均获成功。产品经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检测,确证为金刚石,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合成人造金刚石宣告成功。
功之路复杂曲折,启示我们做事业要不畏坎坷与失败,持之以恒。④“人造金刚石”合成后,经多次重复、 各种检测才得以确证,启示我们做事业要有实证精神,小心求证。⑤“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成功,是建立 在前人科学研究、科学实验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启示我们做事业要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 HTHP“培育速度较快”可知周期短,排除 A; 由原文 CVD“培育速度较慢”可知周期长,排除 D; 根据二者压强单位的差距,排除 B。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表述不准确,原文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钻石戒指”。 C.表述不严谨,作弊的是莫瓦桑的助手。 D.表述绝对化,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法国化学家摩尔沃把一颗金刚石转变为石墨。这激发了人们的逆向思维,能不能把石墨转化成金刚 石呢?从此,制备人造金刚石就成为许多科学家的光荣与梦想”可知,“人造金刚石”的设想具有创新性, 启示我们做事业要大胆假设,敢于创新。 结合“美国科学家霍尔等在 1650℃和 95000 个大气压下,合成了金刚石,并在类似的条件下重复多次均获 成功。产品经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检测,确证为金刚石”可知,“人造金刚石”制备的过程是探究和运用 规律的过程,具有科学性,启发我们做事业要尊重科学规律。 结合“直到 1955 年,美国科学家霍尔等在 1650℃和 95000 个大气压下,合成了金刚石,并在类似的条件下 重复多次均获成功”可知,“人造金刚石”的成功之路复杂曲折,启示我们做事业要不畏坎坷与失败,持 之以恒。 结合“产品经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检测,确证为金刚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合成人造金刚石宣告成功”可 知,“人造金刚石”合成后,经多次重复、各种检测才得以确证,启示我们做事业要有实证精神,小心求 证。 结合“英国科学家牛顿才证明了金刚石具有可燃性。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和英国科学家腾南脱用实验证

河南省郑州二中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二中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二中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熬冬江岸在冬季漫长的一天里,陈奶奶除了做两顿饭,吃两顿饭之外,就是把一窝鸡放出来,给它们喂食。

大雪应该是在半夜时分开始下的,早晨起来的时候,陈奶奶打开大门,站在自家廊檐上,看见黄泥湾宛如一只小小的船,淹没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树了。

从早到晚,她开门望了好几次,大雪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她怕滑倒,便一天也没出门。

这样的天气,即便把鸡放出来,它们也无法去野外觅食,只能龟缩在廊檐上,还会在地上屙一堆堆鸡屎。

)陈奶奶懒得放它们出来。

快到晌午的时候,鸡群在鸡埘里乱扑腾,一只只脑袋都贴在竹编的鸡埘门上,尖嘴从门缝里露出来。

显然,它们已经饿坏了。

她只好把它们放出来,在廊檐上多撒了几把稻谷。

傍晚。

陈奶奶又在廊檐上撒了几把稻谷。

几只鸡应该都吃饱了,鱼贯进入鸡埘。

陈奶奶堵了鸡埘的门,却发现廊檐上还有一-只鸡在啄食。

她咕咕唤了两声,那只鸡非但没有向她走来,反而怯生生地往后退,退几步之后,又笨拙地跳下廊檐,跳到白雪皑皑的院子里。

在白花花的积雪反衬下,院子里亮光光的,她看清楚了,这是一只麻褐色的鸟儿,比她的鸡小了许多。

这个小可怜,恐怕是大雪封山,无处觅食,饿极了,才落到院子里偷食吃。

陈奶奶蹑手蹑脚地进了家,轻轻关上门。

她从门缝里往外看,那只鸟儿又飞到廊檐上,寻觅吃的。

鸡群几乎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鸟儿好不容易才从地缝里啄食一粒两粒被鸡们遗落的稻谷。

她看了一会儿,急忙从谷仓里抓了一把稻谷,轻轻拉开门,将稻谷撒在鸟儿面前。

鸟儿吓得慌忙飞到了院子里。

过了片刻,它又飞到廊檐上,尽情地啄食起来。

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论语•为政》)(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李白在《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春天来了,我们漫步在初春的田野上,读着韩愈《早春呈张十八员外》中“______,______”的诗句,感受着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意境;读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的诗句,观赏着春的使者嬉戏追逐的热闹场景。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诗经》,令人甚至小学生都还能阅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成就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材料二: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

“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材料三: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得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习汉字,他们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的儿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在进入学校前就能达到125至130。

--(日本)石井勋《幼儿智力开发法》(1)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汉字书写)的关键信息。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河南郑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郑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郑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按捺.(nài)锲.而不舍(qiè)凌.乱纷至踏.来B.晦.暗(huì)瞠.目结舌(tāng)蹒.跚眼花瞭.乱C.遒劲.(jìn)面面相觑.(xū)取谛.矫.糅造作D.棱.角(léng)拈.轻怕重(niān)驰骋.仙露琼.浆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大国责任中美贸易战扫黑除恶点赞之交——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都相同。

B.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由扬州市体育局、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圆满落幕。

——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越野赛落幕”。

D.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定位是明确的,而北京则承担了太多的非首都功能。

——解说: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领域实绩与泡沫共存,竞争与机遇同在,同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尤其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市2023年中招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运用(共23分)迟日江山丽,踏春游玩时。

伴着融融春日,我校举行“爱我绿城”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查阅资料,知绿城由来郑州居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

因bīn (1)临黄河,历史上的郑州曾是一座名fù(2)其实的“风沙城”。

1951年春天,市政府做出“固沙造林,绿化市区”的号召,掀起了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潮。

三五年后,梧桐矗(3)立;十来年后,绿满郑州。

1990年,郑州市绿化覆盖率达35.25%,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从此,郑州就有了“绿城”的美誉。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1)bīn()临(2)名fù()其实(3)矗()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活动二周末游春,品绿城诗意3.周末出游寻春,同学们意兴盎然,纷纷在班级群里交流游春感受,请回忆所学古诗文,参与完成对话。

(8分)沐沐:没想到如意湖那么美,真可谓“春和景明,波澜不惊,①,②”!婷婷:绿城广场还跟小时候一样热闹,老人们在树荫下闲谈,孩子们在广场上玩耍,让人自然联想到《桃花源记》中“③,④”的祥和景象。

轩轩:我傍晚从嵩山下来,看到余晖满山,百鸟归巢,不由想起陶渊明《饮酒》中的两句诗“⑤,⑥”。

欣欣:咱郑州真是处处诗意。

你们注意到没有,地铁“云顶”卡就化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名句“⑦,⑧”,不仅意境美,还显示出郑州人的进取精神。

希希: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咱郑州竟有这么多好去处,看来风景不只在远方啊。

活动三参与宣传,为绿城代言同学们计划制作“玩转郑州”文旅手册来宣传郑州,请借助所给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郑州市 2024 年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答案

郑州市 2024 年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答案

郑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C(曲解文意,“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有误。

)2.(3分)C(A项程度夸大。

“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量与监督”有误,应是“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

B项扩大范围。

“古代中国社会”有误,应是“古代中国乡村社会”。

D项逻辑关系有误。

“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有误。

)3.(3分)B(B项讲的是农民抗灾保苗,不能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

)4.(4分)①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生态学思想。

②尊重长辈。

③耕读并重。

④互助合作。

(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分)①材料一:意在表明在当今的乡村振兴中应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助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或“助力当前农业的绿色转型”),培养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继续发展“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合作经营方式。

②材料二:意在表明在当下中国,可借鉴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宗族形式,在社区构建“拟宗族”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基层互助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B(“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也过于好强和活泼”说法不当。

)7.(3分)D(“写四点五种花生的情节”没有“直接的议论评价”。

)8.(4分)①表明四点五出生时生命卑微,与他现在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四点五生命力旺盛、热爱生活的形象;②使他出生时的情形与成年后的状况形成对比,令读者思考生命的坚韧与美丽,深化文章主旨;③四点五出生时的可怜弱小,与前文生命力饱满、干劲十足的形象形成反差,使文章再起波澜;④让读者知晓四点五这一奇特名字的由来,解除悬念,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使作品完整缜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述”。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由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四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

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

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l.下列关于原文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B(A项混淆概念。

“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错,从原文最后一句看出,“义理之学”跟“忘言得意”不是一个概念。

C项围扩大。

原文只说到“忘言得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未提及给“创作者”也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项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可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的特点”是指“由外而、由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外合一、主客通明”,而不是该项所说的“‘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辨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

【B(“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

“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3.根据原文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C(无中生有。

从原文中推不出“……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这一结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天鹅小时候看过一场完整的《天鹅湖》,这是我所接受的最优美的古典教育。

柔和的身体,动人的旋律,我无法确认具体的舞蹈动作与剧情之间的关联,但那被概括出来却依然抽象的美,慑服了我最初的情感。

天鹅以单纯的曲线勾勒出身形,它造型精湛,是高贵的典形象。

与孔雀风格不同天鹅呈现的是简洁之美,此外,还包含了更多的庄严感。

天鹅是赢得最多尊重的鸟。

关于天鹅,人们说得已经太多了。

布封著名的篇章赞颂着天鹅:“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

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

”布封誉之为“太平国的领袖”。

列那尔还有一个生动比喻:“它在池塘里滑行,像一只白色的雪橇。

”的确,天鹅匀速而平静的游动,几乎不破坏水面的原有纹理,优雅至极。

我听到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对天鹅的评价来自我的朋友,她讽刺说,天鹅不过就是一只会装模作样的鹅。

我这位朋友极端反对媚俗,只有那些被人遗忘之处,才能抵达她的关心,大凡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她一定会冷眼旁观——不知道这是“独”具慧眼,还是慧具“毒”眼。

但她的态度恰从反面提供了证词,天鹅确乎获得了人们普及化了的热爱。

传说,大神宙斯化为一只天鹅与丽达交合,生下了天下第一美女海伦。

和女朋友约会要打扮成天鹅,可见天鹅是神钟意的模样。

天鹅并不因此而傲慢,《丑小鸭》的故事展示了它在成长过程中的谦逊,直到成年,它依然保持着这一良好的习惯,温和地低下头颈。

我一贯持有偏见,认为过于自知的美让人生厌,而对自己的美貌几乎一无所知的人,有种别样的可爱。

天鹅并不是体形最大的鸟,不是毛色最绚丽的,不是歌喉最悦耳的……但世间并无全面价值的美,我们所谓的无瑕,仅是在一个狭小局部达到的自我满足,其实它只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谐调关系,实现了优点对缺点的最大比值,表现出美对丑的顽强克服愿望一说到底,只是把庇点放置到观察者的盲区上。

绝对意义的美是非真的,正如高大辉煌的王鸟凤凰,是幻想中的杰作。

如果天鹅拥有引人注目的体形,那么它也许会像驼鸟一样失去飞行能力;如果它拥有过于绚艳的羽毛,也许它们会成为花瓶里的独特缀饰。

世间的美好不是并行不悖的,有时一个优点竟会成为另一个优点发展的阻碍。

原来,删减技巧的运用有时要大于增叠,正是众多的舍弃成就了天鹅。

它在飞行高度上独占鳖头,可以在八九千米的高空连续飞行十余个小时,而普通的鸟只能达到四五十米的高度。

有时候,谦虚并不取决于品德,而是眼界的问题。

如果你所看到的围足够宽广,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骄傲。

高远的视线使它明白,骄傲仅是鼓励自信的方式,而非对比别人的自得一我由是理解天鹅的谦和。

(摘自周晓枫《鸟群——五重奏》,题目为命题人所加)4.下列对文本相关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自己小时候看(天鹅湖》写起,写饰演天鹅的舞者带给自己的最初的震撼,引出下文对天鹅之美的具体描绘。

B.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来突出天鹅之美,如通过与孔雀的对比来表现天鹅造型简洁之美,通过与人的对比来表现天鹅不自知其美的可爱。

C.文章主要从外形、美德、游动的姿态、飞行的高度等方面来描写天鹅,突出了其高贵优雅与谦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D.本文围绕天鹅,回忆了《天鹅湖》,引用了布封和列那尔对天鹅的赞颂、朋友对天鹅的看法,又引入神化话与童话,看起来材料芜杂,其实是形散而神不散。

【B(“通过与人的对比……”理解不当,原文是将美而自知和美而不自知两类人加以对比)】5.结合全文,说明文末“天鹅的谦和”的含意。

(5分)【)①虽然高贵、庄严、仁厚、受人尊重与热爱,但天鹅并不因此而傲慢;②天鹅并不占尽所有的美,并不奢望无瑕与拥有所有优点;③天鹅的飞行高度让它眼界高远,从而更不会对比别人后洋洋自得。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給5分。

】6.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只在最后一段画线处改为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称上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①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更显真实亲切,易于作者剖析对天鹅认识的心路历程,便于抒发对天鹅的热爱之情;②文末画线处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意在将读者拉入作者设置的哲思氛围中深入思考,拉近读者与作者思维之间的距离;③由对天鹅“它”的剖析转为对人类“你”的启示,从而揭示天鹅与人类之间可以共有的美德:拥有高远的眼界,进而拥有开阔的心胸,获得谦和的美德。

由物及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泛娱乐直播平台,指主要业务为传播泛娱乐直播容,并提供用户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功能的平台。

泛娱乐直播起源于秀场社区,自2008年上线后发展至今,在PC端拥有较为稳定的用户基础。

2016年,移动直播迅速崛起,对PC端的追赶趋势明显,7月后用户流量激增,迅速赶超PC端用户规模,并逐渐拉开差距。

艾瑞分析认为,移动直播的兴起除降低了直播的门槛、拓展了传播渠道外,也激发了直播的社交属性,激活了直播的潜在用户。

直播的整体用户规模扩大,并没有带来PC端固有用户的大量转移,因而PC端的用户基础受移动端影响较小,仍会保持现有规模稳定发展。

伴随着泛娱乐直播的火热,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从2016年9月以来,广电局、网信办、文化部纷纷针对网络直播行为下发系列文件。

针对直播平台的监控要求不断提高,容愈加细化,不仅对表演者提出要求,对用户的互动行为也采取了一定的监管限制,这些监管措施将会推动直播行业健康发展,遏制不良直播容的传播。

(摘编自搜狐网,有删改)【注】e:预计的,估算的。

(数据源自(2017年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报告》)材料三:仅仅两年的时间,曾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直播领城,在国巳经出现日渐明显的分化。

一方面是泛娱乐直播的细分化,往游戏、综艺、体育等场景下沉;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直播与泛娱乐直播之间的分水岭越来越明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