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年九年级模拟测试语文试卷2017.5考1.本卷共12 ,共五道大, 24 道小。

分120 分。

考150 分。

生2.在卷和答卡上正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答案一律填涂或写在答卡上,在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卡上,用 2B 笔作答,其余用黑色笔迹字笔作答。

一、基·运用(共22分)1.学校睁开“坐地,游旧居”社会践活。

活睁开前,活者从网上找了一段介资料,大家。

北京是六朝古都,史上的多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的踪迹,留下了可供后代仰望的旧居。

在旧居中,你能够触摸史,感觉情。

一代国母宋、思想巨匠迅、革命先李大、文学大茅盾⋯⋯他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承。

北京的名人旧居,主要集中在城、西城两个城区。

迅旧居位于阜成地站附近,是一座普一般通的小四合院。

座四合院然朴,来参的人倒是不。

展以序了迅的一世,有先生生前的衣物、纸墨笔砚等文物 3 万余件。

老舍旧居位于灯市口地站西,也是座一般的北京四合院。

第一映入眼帘的是座砌影 bì ( ),中心个大“福”字做装。

后边是“丹柿小院”。

每逢暮秋,院中柿柿,令人(身其境心悦目)。

《沟》《茶》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里达成的。

宋旧居坐落在水潭地站以。

前碧波微漾,堤岸柳,院内,廊前湖水。

真是一雍容典雅、清静致的庭园。

.( 1)文中画字笔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是( 2 分)A.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dī).B.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堤(tí).C.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tí).D.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堤(dī)( 2)文中括号内所填字和横所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是( 2 分)A. 壁身其境B.璧身其境C. 壁心悦目D.璧心悦目2.右边是郭沫若旧居里的一幅。

你用正楷字将上抄录完好。

(2分)上:家下:事无奇但率真3.下边段文字出自老舍旧居的序言部分。

依据境,在【甲】【乙】【丙】处罚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一说到北京,就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龙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试卷共4页,有四大题,21小题。

全卷满分为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 (28分)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小村充满古朴、勤劳、友爱、亲昵的鲜活气息,它安于并珍惜安yì(①)、与世无争的平凡生活,它乐享盘古开天辟地所赋予的这片偏远山水的静mì(②)、祥和的自然景致,栽竹养花,种树锄地,溪里摸鱼,上山砍柴……一年又一年,从不为外界喧xiāo(③)熙攘的生活所吸引与改变,而是繁yǎn(④)生息、循回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奇迹。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3)▲,何事秋风悲画扇?▲,却道故心人易变。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拒绝词柬友》)(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5)《孟子》中的“▲,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中/华-资*源%库(6)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

(7)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这样兵火断家信的悲剧重演。

(填写杜甫《春望》中的诗句)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3分)⑴甚矣,汝之不惠.▲⑵关山度.若飞▲⑶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选出与“延年益.寿”的“益”解释相同的一项……………………………( )(3分)A斟酌损益. B香远益.清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良师益.友5.名著阅读。

(8分)(1)《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写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

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答案(pdf)

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答案(pdf)

2017 工大二模语文试题解析2017 西工大附中初三中考第 2 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1. 【答案】D【解析】A.风雪载[zài]途 B.暴虐[nüè] C.逞能[chěng]2. 【答案】A【解析】B.粗制滥造 C.咄咄逼人 D.纷至沓来3. 【答案】(1)震惊;(2)赏心悦目4. 【答案】(1)风掣红旗冻不翻;(2)濯清涟而不妖;(3)往来翕忽;(4)云归而岩穴暝;(5)征蓬出汉塞;(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7)荡胸生曾云;(8)折戟沉沙铁未销;(9)芳草萋萋鹦鹉洲;(10)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5. 【答案】(1)A;(2)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3)可谓语言简洁、寓意吉祥6. 【答案】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虎妞难产而死,只好卖车安葬虎妞7. 【活动一】略【活动二】国民阅读形式多样化,半数国人倾向纸质阅读,并从主观上能意识到自己的阅读数量少。

【活动三】略【活动四】(1)日期和署名互换位置;(2)校团委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8. 【答案】(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2)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9. 【答案】(1)解释说明南北春季到来的季节不同;(2)引用古诗句让文章更有文采;(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 【答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说明倒春寒的现象,体会春夏之交人们对乍暖还寒气候的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的体验,然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说明“倒春寒”所造成的灾害。

先讲现象,再讲灾害,人们可以自然、容易的认知。

11. 【答案】C【解析】A 原文中并没有说到大地依旧寒冷,只是在强调春风萌发了柳叶;B 并不是说春天的雪花,而是春天的梨花;D“而且”并没有比较的意思12. 【答案】①义道公、驼背伯;②提出三家鞭炮合放,照顾家境贫穷买不起鞭炮的“我们”;③狗生家的大儿子急性阑尾炎,熬到三时才敢放开门炮;④伢子们13. 【答案】(1)能够渲染节日气氛,用来祈福;(2)寄托着农家的期盼,农人认为能够通过爆竹预测下年的财气运气等14. 【答案】(1)环境描写,天上的阴沉寒冷与地上的暖洋洋形成对比突出和渲染过年的热闹氛围,引出文章的写作对象——爆竹;(2)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突出父亲焙爆竹时的小心和慎12017 工大二模语文试题解析重,文字间渗透着生活暖意(大致意思写到即可)15. 【答案】(1)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今日农民生活的幸福,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2)承上启下。

天津五区县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天津五区县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1.D2.C3.B4.B5.C6.D7.A 8.C9.B 10.A11.B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1)江春入旧年(2)国破山河在(3)明月何时照我还(4)江入大荒流(5)山回路转不见君(6)伤心秦汉经行处(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每句1分,错字漏字不给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 分。

13.(1)同“返”,返回(2)害怕,畏惧(2分)14. 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

(2分)15. 赞扬了曾子不随意接受别人馈赠,不贪图富贵的好品德。

启示:要保持自己的气节,无功不受禄,自食其力。

(3分。

第1问2分,第2问1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生机盎然、色彩鲜艳苍劲的深绿、庄重深厚热烈而又优雅,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气和生机(3分。

每空1分)17.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西湖用她特有的心血、柔情无私的呵护着众多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西湖赞美之情。

(3分。

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18.B D (4分)19.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西湖的秋天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对春天的憧憬,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秋天的壮丽辉煌、庄重深厚的赞叹,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5分。

结构2分,内容3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0.材料四(2分)21.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海平面和水温升高的同时会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3分。

每点1分)22. (1)杨志(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沙僧(4)范爱农(4分)23.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他不幸失聪,受感情煎熬,又遭遇不明真相的人指责。

(2分)但他不屈不挠,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谱写出伟大的乐章。

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浙江省温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 2017 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升学考试二模试题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仔细审题,踊跃思虑,仔细答题,发挥出最正确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全卷共 6 页, 18 小题,满分150 分(含书写 5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案一定写在答题纸相应的地点上,写在试题卷、底稿纸上均无效。

祝你成功!一、语文知识累积(30 分)1.读下边这段文字,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六月是个离其余季节。

回顾(shì)①去的日子,心头难免( yǒng)②起迷惘缕缕。

但人的一世必然要走过很多“( yì)③站”,进而追求新的征程。

听听那首《毕业歌》:“我们今日是桃李芳香,明日是社会的栋( li áng )④;我们今日是弦歌在一堂,明日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相信吧,那过去了的,都是和蔼的怀恋。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 12 分)⑴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喝酒》)⑵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⑶▲,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⑷▲,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⑸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⑹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论语?卫灵公》)⑺“诗言志,歌唱言” ,中国古代诗人实用诗来抒发内心感情、理想的传统。

杜甫望东岳泰山而发“▲,▲”的壮心壮志;范仲淹观岳阳楼而抒“▲,▲”的政治理想;而唐朝诗人刘禹锡则借舟自喻,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明示自己的豪迈胸怀,同时也告诉挚友新旧更替是必然这个道理。

3.解说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

(4 分)⑴择其善者而从之▲.⑶食之不可以尽其材▲.⑵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⑷长跪而谢.之▲4. 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名之则谁?有仙则名B. 卒获有所闻卒中常常语....C. 跨州连郡者不行胜数臣不胜受恩感谢D. 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年且九十....5. 名著阅读。

福建省福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全卷共6页,20小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积累运用(40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6分)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jù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chóu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

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

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选自沈从文《云南的歌会》)(1)给加点字注音。

(2分)即物起兴.()譬.喻()(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蹲jù() chóu()和(3)用部首检字法检索文段中加点字“灌”,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B.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3.下面对古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B.杜甫《望岳》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以及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先议论抒情,后叙事,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上海市黄浦区2017年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黄浦区2017年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7年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此书相传是_________(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参考)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参考)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好看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钞票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降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降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明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截了当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经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别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别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委托别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别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存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 20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⑴-⑷题。

(共 8 分)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唐宋,盛于清代,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通常用驴皮或者牛皮 jīnɡ diāo xì zhuó,粉彩饰色,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颇具乡土气息。

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声腔不同而多种多样。

皮影戏不比端庄典雅的京剧,① ;也不比宛转悠扬的越剧,②。

但它却是各阶层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

清末民初,皮影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造型制作、演技唱腔等方面,都达到了巅峰。

当时,豪门望族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为荣,③。

每每表演开始时,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幕布上大片的山水花鸟竟是活的,云能飘、水能流、鸟能叫,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更新奇的是,人物能吸烟,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猴子能吃桃,咬下的半块桃子清晰可见。

2011 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濒临灭绝的皮影戏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⑴根据文中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四字词语写在田字格内。

(2 分)⑵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A.①雍容华美②粗犷高亢B. ①朴实无华②婀娜情长C.①雍容华美②婀娜情长D.①朴实无华②粗犷高亢⑶根据语意,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达官显贵也纷纷热衷于私养影班。

B.私养影班,成为达官显贵的时尚。

C.皮影戏班在民间乡镇也比比皆是。

D.民间乡镇,皮影戏班也比比皆是。

⑷下列对联表现皮影艺术的一项是(2 分) A.六朝纸鹤随风舞,双手银线把情牵。

B.车水马龙光树影,衣冠人物皮成形。

C.千种声响惊宾客,万般变化绝古今。

D.双手剪出龙飞凤,一帖更见日月明。

2.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过程中,同学们抄录了下面几则革命英烈的家书,准备将其刊登在班级板报的专栏中。

(共 6 分)【英烈家书】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①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

——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红霞吾妻鉴②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分伤悲。

——吉鸿昌写给妻子的家书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傅常写给妻儿的家书⑴请结合三则家书传达的共同情感,为专栏拟一个四字标题。

(2 分) 答:⑵你认为专栏标题采用哪种书法字体最为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2 分)答:⑶同学抄录时遗漏了两处标点。

根据上下文,横线①②处填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2 分)A.①! ②:B.①:②!C.①,②。

D.①。

②,3.默写(共 6 分)⑴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分)⑵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1 分)⑶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分)⑷中考前夕,你的好朋友在毕业纪念册中为你画了一只帆船,旁边还写下一句话:“青春激扬何处,六月壮志酬。

”看到这则留言你会联想到哪句古诗?简要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3 分) 答:二、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 4-6 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刘禹锡《陋室铭》)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 分)⑴谈笑有鸿.儒鸿:⑵或栖于.椟于: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⑴无案牍之劳形翻译:⑵未尝不与书俱翻译:6.【甲】文中刘禹锡不以“陋室”为“陋”是因为①,【乙】文中陆游以居室为“巢”是因为②,都体现了古代文人③的思想境界。

(①②空用原文回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三、名著阅读(共 11 分)7.结合《论语》的阅读积累,完成第⑴-⑵题。

(共 6 分)⑴《论语》中“爱众”“敬事”“亲仁”“谨信”“思无邪”等词语所传达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毕业在即,请从上面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给好友的临别赠言,并向他说明赠言的用意。

(3 分) 赠言:用意:⑵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你愿意和谁成为朋友?结合《论语》阅读,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3 分) 答:8.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积累,完成第⑴-⑵题。

(共 5 分)⑴鲁滨逊在荒岛上凭借自己的生存技能生活了 28 年,他的哪项生存技能最令你钦佩? 说说你钦佩的原因。

(2 分) 答:⑵“荒野求生”是美国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他走进沙漠、沼泽、森林等危险的野外境地,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被称为“现代鲁滨逊”。

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说说贝尔为什么被称为“现代鲁滨逊”。

(3 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 9-12 题。

(共 10 分)【材料一】2016 年 3 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17 次提到了“消费”二字,对于今年政府的工作任务,指出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

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

[来源:学#科#网Z#X#X#K]李克强总理还表示,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66.4%,成为① (支撑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015 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 38773 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2.9%。

按照这个比例,未来电商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

【材料二】图一注:图中“一线”至“六线城市”为根据网购发展环境确定的国内网购各级别城市图二【材料三】以喜爱网购和敢于消费为特征的“全渠道消费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这些消费者有两个特点:他们使用互联网,并会把收入花在基本需求以外的方面。

他们的需求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贫困城市的全渠道消费者会购买更多基本消费品,如纸巾、牙刷和奶粉等,而富裕城市的全渠道消费者则会花更多的钱购买更优质多样的产品。

2014 年,这个群体的人数接近 3.7 亿,到 2025 年将增长到 5.9 亿,届时他们将贡献总消费支出的 60%。

然而在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2015 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中,显示 2015 年消费投诉热点,网络购物投诉 14.58 万件,同比增长87.3%,与“十一五”(2006-2010 年)末相比增长了 77.67 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

从投诉问题看,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突出,投诉量分别为3.7 万件、2.21 万件。

商家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发货延迟等也在投诉问题之列。

净化网络购物环境② (迫在眉睫迫不及待)!9.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前面横线处,①处应填,②处应填。

(2 分)10.依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与图表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 分)答:11.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三】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2 分)【甲】深挖消费潜力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重大【乙】网购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丙】净化网购环境,开拓消费发展更大空间12.校团委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了“线上跳蚤市场”,使大家的闲置物品能够物尽其用。

请你选择一样自己的闲置物品,拟一条广告语。

(3 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3-15 题。

(共 12 分)臭豆腐阿婆不只卖臭豆腐,还卖年糕。

乍听来有些不对:臭豆腐臭而油黄,年糕香而白糯,香臭有别,聚一摊子卖,太奇怪了。

但一条街的人吃惯了,也见怪不怪,甚至成习惯了,觉着这两样,非得搭着吃才对,好像卖生煎包配牛肉汤的、卖馄饨配小笼汤包的,理所当然嘛!街上其他餐馆,到冬天有卖稀饭煮年糕的,有人吃着,就会问:“好,有臭豆腐没?——没有?”就皱眉,觉得太淡了,吃着不香。

那是我以前在上海住时的事儿了:出小区,右转,沿街到尽头,是个丁字路;丁字路左拐是地铁站商业区,颇热闹;将到丁字路处,有一条弄堂,就像家里门背后角落似的,安静,藏风避气。

臭豆腐阿婆就在那里摆摊,许多年了。

臭豆腐本来很臭,但她躲弄堂里,不会熏得大马路上的人难受。

这条街都吃她的臭豆腐和年糕:水果店老板、超市收银员、刚忙完在门口抽烟的烧烤摊摊主。

最吓人的是黄昏时分,下了课的小学生嗡嗡地杀将过来,看见臭豆腐阿婆那辆小车子——上面摆着煤气炉、油锅和三个小盒子——犹如见了亲外婆。

小学老师也会来买,买完和学生一起站着吃,边吃边抱怨:“你们上课要有吃臭豆腐这心就好了!”臭豆腐阿婆小车子上那三个盒子,一盒装臭豆腐,你要吃,她就给你炸;你看臭豆腐在油锅里翻腾变黄,听见刺啦声,闻见臭味;炸好了,起锅,急着咬一口,立刻感觉到豆腐外皮酥脆,内里筋道柔糯,这就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全面享受,心里格外充实。

一盒装煮好的年糕,你要吃,她就放在炉火旁急速烤一烤,外层略黑、焦脆热乎了,给你吃;你咬一口,牙齿透过焦味儿,就被年糕的香软粘住了。

最后一盒,是臭豆腐阿婆的独门商业机密——她的自制甜辣酱;上口很甜,是江南人喜欢的那种甜;后味很辣,冲鼻子,你呼一口气,满嘴里往外蹿火。

甜辣酱很浓稠,你要她便给;搅豆腐上,拌年糕上,好吃。

真有人受不了臭豆腐,不爱吃年糕,却也来买的。

“多给我点甜辣酱!”买了,出弄堂,臭豆腐和年糕随便给跑来跑去的小孩吃,自己捧了那小半罐子甜辣酱,回去盖在米饭上,一拌,配一碗榨菜鸡蛋汤,吃得满头冒汗。

我开始住在那里时,一份臭豆腐卖五毛钱。

价廉物美,人见人爱。

卖了几年,涨到一元。

小孩子则倒罢了,上班族很高兴:兜里的一元硬币比五毛硬币多!要不然,平时找不到五毛,还得花一元,看阿婆一边倒腾臭豆腐和甜辣酱,一边空出手找零钱,看着都累; 说“不要找了”,阿婆又不答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