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探讨
板式住宅与塔式住宅的区别

板式住宅
板式住宅是东西长,南北短的住宅建筑,整个 外观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块巨型平板一样的建筑 住宅楼。具体深入到内部特征,板楼的户型是
南向面宽大,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局。
高层住宅的平面布局分类 塔式住宅
点式住宅
高层独立单元式住宅又称塔式住宅,是由一个 单元独立修建的,具有与多层独立单元式住宅 相似的优点,通常每层楼面只有一个楼梯,住 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一般多层住宅 每个楼梯可以安排2到4户。所以每个楼梯的控 制面积又称为一个居住单元。不论是一梯二 户,还是一梯三户,每个楼梯的控制面积称为
1.通风不如板式楼好。 2.户型的均好性差。每个楼层中总有几套住宅 的朝向不佳,这对于有着“晒太阳”情结的居 民来说,房产销售将形成障碍。
户型内部的厨房、餐厅与洗手间往往不可直接
采光、通风,这样的地方被称为”灰色空间”
1.通风性好。因为蝶式房产使修建朝东、朝西 的房间向外扩展,这样不只户户向阳,并且处 于翅膀方位的四户还能够享得到直爽的通风作 用。很好地处理了通风和采光的问题。 2.运用率高。因为蝶式房产选用多梯多户的规 划,有用紧缩了电梯间的面积,确保了每户较 高的运用率,进步了土地运用率,防止了塔楼 弯弯曲曲的走廊,比塔楼更舒适。 3.户型方正。蝶式房产关于每个房间的边角都 做了不错的改进以及处理,把边角尽量规划在 电梯间,然后确保了户型的方正。
1.采光好。 点式楼,就是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子,朝向是东 南、东北、西南、西北。这样的房子,采光较 好 2.节约用地。 高层点式楼的优点是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规划 中的边角地,灵活安排。宽阔的视野,也是点 式楼的卖点之一,前后毫无遮挡的窗外景观, 令住户心旷神怡。
美景,相信低层板楼的住房是无法领略这一份
塔式住宅方案

塔式住宅方案现代城市中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高层建筑成为解决住房需求的重要选择。
塔式住宅在此背景下崭露头角,以其高密度、高可容纳人数的特点,成为当代建筑领域的新宠。
本文将探讨塔式住宅方案的设计要点和优势。
一、设计要点1.1 空间规划塔式住宅的设计要从空间规划入手。
由于建筑高度的限制,每一平方米都应得到充分利用。
在空间规划上,应将室内的布局设计得合理、灵活,尽可能满足住户的各项需求。
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的设计应紧凑,以最大程度节省空间。
同时,考虑到住户的舒适度,公共空间如大堂、公共花园等的规划也需要妥善安排。
1.2 结构设计在塔式住宅的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层建筑容易受到地震、风力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结构设计要特别谨慎。
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合理设计支撑结构和立面,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此外,合理设置消防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住户的安全。
1.3 环境配套塔式住宅的设计也需要注重环境配套。
在小区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绿化带、停车场、儿童活动区等公共配套设施的设置。
同时,周边交通、商业、教育等服务设施的配套也至关重要,以提供方便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二、优势2.1 高密度,节约土地资源塔式住宅的建筑高度相对较高,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容纳更多的居民。
相比传统住宅,塔式住宅能够实现人口密度的大幅提升,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尤其对于人口稠密的城市来说,塔式住宅无疑是解决住房需求的良方。
2.2 视野开阔,景观优美高层住宅的建筑高度使得住户可以俯瞰城市美景,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位于高层的住户可以欣赏到优美的城市风光和绿地景观,提供了更好的居住体验。
此外,可以通过设计公共花园、屋顶花园等绿化设施,为住户提供舒适的户外休闲空间。
2.3 设施配套完善,生活便利塔式住宅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周边设施配套成熟,交通便利。
住户可以享受便捷的出行条件,周边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也更加丰富。
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的优劣势对比分析一、进一步加大小高层住宅开发建设力度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品化住宅市场逐步成熟。
城市住宅开发开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方面,小高层住宅形态与多层和高层相比,具有其特殊的优势。
1、小高层住宅在小区环境创造上有突出优势生理学表明,当人们居住达到一定高度时,往往在视觉上、产生对地面人物、景物失去明确特征的感觉,况且高层上下交通完全依赖电梯,距离尺度甚远,使人感到压抑、不自然。
与之相比,小高层多为7-11层(部分11跃12层),高度为30米左右,俯视地面、观看景物、照看儿童户外活动等均为适宜,使人感到亲切而不失舒展,结合总体环境可创造出更宜人的居住空间。
2、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住宅设计中的重要理念和重要内容。
从实际生活看,7-8层不带电梯的住宅,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与多层相比,小高层均安装电梯,能免除爬楼之苦,且因层次不多,电梯服务户数相应较少,流量降低,运行速度加快,等待时间较短,人们普遍感受到居家住行更为方便、舒适。
3、朝向良好有调查资料表明,97.2%的居民认为主卧室应朝南,39.4%同时认为次卧室也应朝南。
而塔式高层无论如何布局,总有一些套型朝向不甚理想,没有阳光的卧室和起居室使人难以接受。
相比之下,板式小高层由多层住宅平面发展而来,大多坐北朝南,日照充沛,通风良好,能充分满足居民采光的要求。
4、得房率高一般而言,多层得房率为80%以上,高层由于须设置两座防烟楼梯、两台电梯、前室友、配电间、值班管理用房等,得房率只能徘徊在70%左右。
而小高层一般在11层以下,可采用一台电梯、一座楼梯,无须值班室,因而也就省却了大量公用面积,得房率可达到80%以上。
5、容积率合理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适当的层数、合理的容积率成为一种必然。
在节约用地这一点上,小高层相对于多层具有明显的优势。
塔式高层住宅的利弊分析

2 01 0 .
5 公 共服务 设施 的设置
2 秦佑 国, 江 亿 , 中 国生 态住 区评 估 手册 [ . 等. M] 便捷而完善 的公共 服务设 施使人 们减 少私 家车 的出行 。若 [ ] 聂梅 生 , 北京 :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0 7 20 . 在住区合理布置公共服务 设施 , 满足 人们 的 日常生活 需求 , 民 居 [ ] G 0 8 —3 城市居住 区规 划设计规 范[ ] 3 B5 1 09 , S. 便会考虑步行在住区 内进行 消费 , 避免 了对机动车的使用 。
宅中塔式高层住宅以其高容积率 、 覆盖率 的特点经过 十多年的 体型近似于一个“ ”因而有时也称为点式住宅 。 低 点 , 发展 , 不断适应市场 , 至今仍保持着一定 的市场份额 。 提起“ 塔式高层 住宅 ” 人 们 不禁 联想 起 “ , 用地 紧 张, 口稠 人 密” 等一些字眼 , 的确 塔式 高层住 宅的产 生和发 展是 与工业化发 1 发展 演变 城市用地紧张密不可分的。在东南亚特别是 中国香港地区由 塔式高层住宅是指 由一个单元独立建造 的高层 住宅 , 每个单 展 ,
它还受住宅朝 向以及风环境的影响 。也就是说 , 每个地 区的住宅 对购物者有更大 的吸引力 , 这种形成一 定的规模 系统 的公 共服务 选型都要符合当地 的气 候条件 , 方的住 宅应多 注重 遮 阳通 风 , 设施促使居 民在住 区附近 消费 , 而减 少对机 动车 的需要 , 南 从 达到 北方则更应考虑保暖的需求 。 节能减排的效果 。由此可见 , 规范应对 配套 设施灵活性 和地区差
浅谈单元式和塔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中的区别

2 9・ 6
浅谈单元式和塔 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中的区别
张 颖
( 丹 江 市建 筑设 计研 究院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龙 江 牡 丹 江 17 0 ) 牡 黑 5 0 0 摘 要 : 建 筑设 计 中会 遇 到 很 多 单元 式和 塔 式住 宅 的设 计任 务 , 于对 单 元 式和 塔 式 住 宅 在 防 火规 范 中的 定 义 理 解 模 糊 , 易做 在 由 容
尢 ( 上接 3 5页 ) 配。 自动在影像上找 出上 百个 特征点 ,用于影像定 使 得 它 已成 为 现 有 卫 星 遥感 与有 人 机 航 空 遥 感 的一 个 重 要补 充 。 向。2 . 自动生成正射影像 。通过生成 的 D M, .4 5 E 给定采样 间隔值 , 论 是 在 国 防 领 域 , 是 在 民用 领 域 都 有 很 好 的应 用 前 景 , 场 潜 力 还 市 对核线影像重采样 , 生成正射影像 。2 . . 5矢量测图。矢量测图主要 巨大m 5 。而如何尽 可能大地拍摄地物成 为低 空无人 飞艇航空摄影发 包 括两 种 方 式 :. 体 方 式 : 括 闪 闭 和红 绿 眼镜 。b单 片量 测 : 靠 展 的一 个 瓶 颈 ,因 此需 要 进 一 步 研 究 多 面 阵 数 码 相 机 拼 接 技 术 , a 立 包 . 依 尽 影像 匹配 ,使单片量测 的地物和另一张配准 。25 三维制作 和显 量 减 少 航 测 内 、 业 工 作 量 。 .. 6 外 示。通过对建筑物矢量测图和高度的量测 , 能够 自动 获取建筑物 的 参 考 文 献 1 无人 纹理 。速度较快 , 纹理真实, 精度高。257遥感影像 的复合处理 。 『 何 定 洲 . 机 遥 感 空 中控 制 系统硬 件研 制 及 地 面 下 传 数 据 通 道 .. 1 3 无 人 飞 艇 遥 感 飞 行 作 业 流 程 的 实验 研 究 . 士 学位 论 文 『 . 硕 D1 南京 : 南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 0 2 6 0 31测 区勘查 :. . a 查看测区的地形地貌 , 为技术设计作准备 .. 『1魏丽, b 确 2 王晓钧, 冯玉宾 中国电子科学研 究院学报 , 0 ,, 2 74第二期 0 定无人飞艇 的起 降 、 备降场地 和飞行路线 ;. 地面遥控点位 ;. 【l tc N S c 确定 d 3 Say J ,Cri D W ,Sao y sa J mi R B a g trmln k ,S t h Th e Gl a H a k U AV Ausrla d poy e : i a i r d r e or ob l w tain e l m nt m gng a a s ns 测 试 有无 干扰 信 号 。 di ai ns n m o i n or rtm ur el nc l oc — 3 技 术 设 计 : 要 包 括 航 线 方 向 、 行 高 度 、 光 间 隔 、 线 m o fc to a d e plym e t f m aii e s v ia e, Pr . I . 2 主 飞 曝 航 间 隔 、 像 分辨 率 、 影 航摄 面积 等 。 G RS ’ 0 ,.李 紫 薇 , A S 2 22 0 曾红 杰 , 煜 彤 等 . 人 机 海 监 测 绘 遥 感 系 刘 无 3 航 摄 飞 行工 作 程 序 : 飞行 前 准 备 ;. 飞行 行后 检查 。 统 的 应 用 前景 【l 感 信 息 ,9 84 . . 3 a . b航摄 『遥 】 19 ( ) 3 - 4数据检查 与飞行总结。 . 1填写飞行报表 。 34 . 每个架次的起 【 陈向宁, 4 】 崔建 军, 王建雄等. 市数字化技术. 城 飞、 降落时间 ; 拍摄地点 和拍摄范 围; 系统工作状态等。 .. 3 2影像质 【 、 ] 留 召 小型 数 字 航 空摄 影 测 量 系统 . . 4 5 【z 】6 I 昆明 : 明理 工 大 学, D1 昆 0 6. 量检查 。 影像的曝光度 、 倾斜度 、 旋转角 、 航线弯 曲、航高保持 、 影像 2 0 等。343总结 。总结当天工作情况 , .. 安排下次 的飞行计划。 【 甘晓华, 7 】 郭颖. 飞艇技术概-- 北京: i[  ̄ M] 国防工业出版社. 0 2 5 0 35 航摄 成 果 整 理 和 移 交 。 . 1工 作 总 结 :测 区 的位 置 、 . 35 . a . 面积 、 作者 简 介 : 国体 (9 6 ) 男 , 南驻 马 店 人 , 读 硕 士 。 袁 1 8 ̄ , 河 在 地形 地 貌 等 ;. 始 和 完 成 航 摄 作 业 日期 ;. b开 c飞行 范 围 、 行 高 度 、 飞 比 基 金 项 目 :、 国 防科 技 工 业 民 用 专项 科 研 技 术 研 究 项 目:J 1 H 一1 例尺;. d 数码相机型号及焦距 。3 . . 2制作影像数据索 引图。每个架 卫 星 数 据 应 用 研 究 ( 7 0 0 K ) 5 0 K0 1 0 J 次 的航 摄 区域 、 线 编 号 、 行 方 向 、 片 编 号 、 片 数 量 等 。 航 飞 像 像 2 国 际科 技 合 作 项
住宅塔式楼栋设计研究—以一梯六户塔楼为例

同。为了便于叙述,本文将楼栋轮廓线凹处定义为 凹槽。一梯六户塔楼楼栋一共有 4 类凹槽,它们分 别是前凹槽、中凹槽、后凹、尾部凹槽 (图 9)。
3. 一梯六户塔式楼栋的南北方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和生活习惯存在很 大差异。南北建筑师更是在生活经验和设计经验上 缺乏相互了解和认识,因此市场上常常出现南橘北 枳的现象。塔式楼栋设计中制约较多,常常需要在 矛盾中作出取舍,因此分析研究南北方楼栋特点, 找出各自最为重视的需求,对塔式楼栋的设计尤其 重要。 (1) 北方地区塔式楼栋特点 北方地区的塔式楼栋轮廓线紧凑。户型中卫生 间通风要求相对较低,受采光面局限,为了节约轮 廓线,采用暗卫设计是可以得到市场接受的。北方 地区的生活对日照要求高,只有北朝向的户型一般 不易被市场接受,户型设计应尽量考虑争取南向采 光。V 型、蛙形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另外轮廓线紧 凑的蝶形也比较常见。 V 型、蛙形楼栋的设计中,户型为了争取南面 宽度,使得楼栋前小后大,总轮廓线呈锯齿状 (图
在六爪型楼栋的设计中,前端户型和中间户型 的厨卫大多利用凹槽争取采光面,套型则通过拉长 户型的东西向轮廓线,以得到更多的采光面。后端 户型为了争取南向采光往往向两侧发展,户型面宽 较大。六爪型楼栋的各户型品质都较好,但楼栋总 面宽较大、占地较大(图 14)。
在壬字型楼栋的设计中,前端户型通过拉长东
西向轮廓线,以争取采光面;中间户型一般向两侧 发展以得到南向采光;后端户型受到中间户型的遮 挡,争取南向采光会导致户型面积过大,一般不再 争取南朝向,只利用东西向的日照采光,这时可以 借用景观的吸引力来平衡品质,得到楼栋户型的均 好。壬字型楼栋主要运用于南方地区,其楼栋形式 成点状,在规划中可以灵活布置,以充分利用土地 (图 15)。
(2) 南方地区塔式楼栋特点 南方地区一梯六户楼栋的轮廓线较为舒展,卫 生间要求良好通风,通常采用明卫设计。人们对户
塔式住宅与单元式住宅的区别

单元式和塔式住宅的概念澄清2007-07-02 16:15单元式和塔式住宅的概念澄清这三种形式在防火规范中的要求相差很大,但在定义上却不是十分清楚,设计人员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
很多设计人员认为,单元式住宅就是一梯两户,否则就是塔式。
但这种说法显然找不到规范条文的支持。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SJ812)P83之6.2.3图示4是关于“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的,采用的是一梯三户的例子,这就推翻了上述设计人员的习惯思维。
但一梯四户或一梯更多户呢?一、关于单元式住宅的定义:1、住宅单元 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之2.0.3)2、单元式住宅翻了几本规范,只在《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中找到“单元式高层住宅”的定义:2.0.20 单元式高层住宅 tall building of apartment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
从上述术语的解释来看,住宅的套数不是判断是不是单元式住宅的标准,也就是说,一梯四户或一梯更多户也可以是单元式住宅。
二、关于塔式住宅的定义:《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中“塔式高层住宅”的定义:2.0.21 塔式高层住宅 apartment of tower building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三、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的区别:1、概念的澄清:两者的定义都有“多套”的概念,说明套数的多少不是区分的要点。
除了表述不很清晰的“以……为核心”的字眼,“塔式住宅”的概念等同于“住宅单元”。
而“单元式高层住宅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的说法是“塔式住宅”的概念中没有的。
综合两者的定义,可否这样理解:区别的关键在于“组合”;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的的住宅是单元住宅,由一个住宅单元组成的的住宅是塔式住宅。
什么是塔式住宅?塔式住宅与单元式住宅的区别

什么是塔式住宅?塔式住宅与单元式住宅的区别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建筑类型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直以来,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是建筑工程设计和图纸审核中比较混淆和颇具争议的两个概念。
如何正确区分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成为设计和审核住宅建筑的重要问题。
什么是塔式住宅高层独立单元式住宅又称塔式住宅,是由一个单元独立修建的,塔式住宅具有与多层独立单元式住宅相似的优点,塔式住宅通常每层楼面只有一个楼梯,住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各自住宅分户门,一般来说多层住宅每个楼梯可以安排2到4户。
所以每个楼梯的控制面积又称为一个居住单元。
不论是一梯二户,还是一梯三户,每个楼梯的控制面积称为一个居住单位。
但由于设置了电梯,服务户数比较多,提高了经济性。
其平面布局因地区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轮廓。
如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往往采用十字、井字形平面,以其凹口解决通风的问题;北方则更强调日照,要求每户都有较好的朝向。
此外,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还要求设消防电梯,十二层以上则需设两部电梯。
塔式高层住宅:平面长度与宽度尺寸相接近的,竖直方向远远大于水平方向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塔式住宅与单元式住宅的区别单元式住宅是指在多层、高层楼房中的一种住宅建筑形式。
通常每层楼面只有一个楼梯,住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一般多层住宅每个楼梯可以安排2到4户。
所以每个楼梯的控制面积又称为一个居住单元。
板式住宅的楼梯一般我们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都要通到顶,且相邻单元屋顶联通。
但是如果每个单元都有两部楼梯或者剪刀梯,疏散梯可不上顶,如果11层及其以下可不封闭,但开向楼梯间的房门应设乙级防火门。
1、板式住宅和塔式住宅的区别:板住一般指11F以下住宅,进深小、面宽大,所以称之为板楼。
(也有说为12层以下,一般在小高层这个范围内,这个划分是不参照建筑防火规范里高规与低规的。
)塔式住宅一般指11-12F以上,一梯N户,N大于等于4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06T16:19:16.5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Under供稿作者:贾红昌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品化住宅市场逐步成熟。
贾红昌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冶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土建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商品化住宅市场逐步成熟。
人口和住宅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城市住宅开发开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方面,小高层塔式住宅形态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小高层塔式住宅在小区环境创造上有突出优势。
本文就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进行探讨,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
1、小高层塔式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品化住宅市场逐步成熟。
城市住宅开发开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方面,小高层塔式住宅形态具有其特殊的优势。
小高层塔式住宅在小区环境创造上有突出优势。
生理学表明,当人们居住达到一定高度时,往往在视觉上产生对地面人物、景物失去明确特征的感觉,况且高层上下交通完全依赖电梯,距离尺度甚远,使人感到压抑、不自然。
与之相比,小高层多为7-11层(部分11跃12层),高度为30米左右,俯视地面、观看景物、照看儿童户外活动等均为适宜,使人感到亲切而不失舒展,结合总体环境可创造出更宜人的居住空间。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住宅设计中的重要理念和重要内容。
从实际生活看,小高层均安装电梯,能免除爬楼之苦,比较高层因层次不多,电梯服务户数相应较少,流量降低,运行速度加快,等待时间较短,人们普遍感受到居家住行更为方便、舒适。
小高层塔式97.2%的居民认为主卧室应朝南,39.4%同时认为次卧室也应朝南。
而其他情况无论如何布局,总有一些套型朝向不甚理想,没有阳光的卧室和起居室使人难以接受。
相比之下,塔式小高层由多层住宅平面发展而来,大多坐北朝南,日照充沛,通风良好,能充分满足居民采光的要求。
一般而言,塔式小高层得房率为80%以上,高层由于须设置两座防烟楼梯、两台电梯、前室友、配电间、值班管理用房等,得房率只能徘徊在70%左右。
而小高层一般在11层以下,可采用一台电梯、一座楼梯,无须值班室,因而也就省却了大量公用面积,得房率可达到80%以上。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适当的层数、合理的容积率成为一种必然。
在节约用地这一点上,小高层相对于多层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一定条件下,绿化率相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住宅用地的集约度;容积率相同,则可较大地减少建筑占地面积,增大绿化空间。
与多层住宅砖混结构相比,小高层住宅具有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势:采用壁式框架结构,桩基牢固稳定,抗震性良好;室内承重墙少,便于重新布局装修室内空间,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而高层住宅一般采用剪力墙结构,室内空间不可随意改动,给装修带来诸多不便。
由于上述小高层塔式住宅这种高度低、重量轻、基础和结构处理相对简单的特点,加之建设施工周期短、投资少、造价低,有利于资金周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居民的欢迎。
小高层塔式住宅采用壁式框架结构和轻质墙体材料,为大开间创造了可能。
居住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分隔房间,从而赋予空间一定的灵活性。
此外,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上海,小高层电梯的设置无疑为老人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同时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如室外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等,室内也应考虑老人特点做相应处理。
由于城市人口增加科技进步,住宅设计要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小高层住宅设计要为设施的增加留有空间,如热水集中供应系统、采暖设备、厨房和卫生间家用设备等,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区智能化也对小高层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应为有关设备、管线的安装留有余地。
2、住宅户型设计的探讨
户型问题是住宅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它关系到住宅的功能合理性、适用性、经济性以及分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若要综合解决户型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我国现实条件出发,在现有水平上挖潜、改革,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生活需要多种户型,这是大家认识一致的。
但究竟哪些户型适用? 可以说,户型定位是否准确、户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事关项目成败极为关键的因素,对涉及户型的一些问题作些探讨,希望我们的研究心得能给您一定的帮助。
要探讨户型,必须首先对近、远期家庭人口构成和住房分配进行分析和研究。
3、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探讨
3.1户型类别配置
想吸引所有消费者的项目最终只能是所有消费者都吸引不到。
因此户型策划的首要工作即是根据项目所处区位及周边总体环境,结合目标消费者定位,确定项目是以立体户型为主还是以平面户型为主?是以三房二厅二卫以上大户型为主还是以二房二厅一卫以下小户为主?一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复(跃层)式等分别应占多少比例? 下图给出塔式小高层一梯四户户型图。
图1塔式高层一梯四户型图
3.2户型面积设定
从目前的市场实况看,由于生活习惯、居住观念的不同,我国南北之间、东西之间消费者对户型面积的要求存在巨大差异。
香港人通常将70㎡做成三房而北方地区二房的面积也大多超过100㎡。
就是同一城市,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面积的要求也大相径庭:有的认为三房应在100㎡左右,有的希望三房能做到130㎡以上甚至170㎡;有的喜欢70㎡的二房,有的中意二房超过90㎡……那么具体到某一楼盘,每种户型类别的面积到底以多少为宜,显然需要精心策划。
3.3户型类别分布
我们在很多项目中都见过一些单纯从设计角度看堪称优秀的户型却不幸沦为库存,其原因在于发展商将它们放在了错误的位置:面积大、总价高的户型却被放在临近路边噪声相当大的地方、或景观较差的地方、或朝北的方向、或南北向楼体中、或有西晒、或是底层……位置最好的地方设置总价最高的户型、位置最差的地方设置总价最低的户型,是决定各类户型在项目中位置分布的基本原则,背离这一点,收获的就可能是积压或低价低利润。
4、结论与展望
在向高空发展的同时,增加绿化,保护自然。
而且其住宅区内部的绿化是丰富多彩的,几乎都会设有水池、喷泉、建筑小品、儿童游戏场以及草坪、花台等等。
这样即使在如林的建筑围合下,小孩们仍可以在游戏场嬉戏,老人们可以慢跑、聊天,大大提高了居住的质量。
单体平面组合多样化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不同的平面组合,每层所容纳的户型单元数量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不同价位、不同层次的住宅类型,满足各阶层的购房需要。
注重住房适宜性,低调消费。
注重科学的平面配置和功能的实用性,在室内装修上也是注重材料性能多于外观。
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购房者,对于房屋设计与要求都是从适宜性出发,卖与买都是十分理性的。
开发者根据居民的可负担能力,在居民经济可承受范围内不断改善居住条件;而购房者也是根据自己的住房需求和购买力,采用低调的、最直接有效的住房选择来解决居住问题。
参考文献
12010年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竞赛结束[J];建筑学报;2011年02期
2缩小每户面宽节约住宅用地[J];建筑学报;2008年03期
3赵景昭.改进住宅设计的几个问题 [J];建筑学报;2009年04期
4李德大.哈尔滨市2012年城市小高层设计方案竞赛评介[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