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讲解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PPT幻灯片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质韧、(形)有点彩。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两牙之间突起 的牙龈为牙龈乳头。
④ 牙骨质 在组织发生和功能上与上述三组织一致。
24
5. 咬合关系、牙合、牙弓关系
上下颌牙齿互相接触的关系叫咬合关系。正 中牙合是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
➢反合 ➢开合 ➢深覆合 ➢锁合
25
正 常 牙合
26
前牙牙合 型
39
✓ 舌背部粘膜的舌乳头 a)丝状乳头 呈天鹅绒状遍布于舌体上面,司一般
感觉。
b)菌状乳头 数目少,散在分布于丝状乳头之间, 有味蕾,司味觉。
c)叶状乳头 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 d)轮廓乳头 位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
沟内有味蕾,司 味觉。
40
舌背
41
42
43
舌腹
44
由颞骨关节窝、颞骨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状突以
及关节盘、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构成。
83
84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发音 辅助呼吸
85
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 义
▪ 位置显露
易受伤
▪ 血供丰富
易恢复同时出血多
▪ 解剖结构复杂
▪ 有皮纹
与美容密切相关
▪ 易影响形态和功能
▪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86
谢谢!
87
③ 口腔前庭沟、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注射 麻药的进针点等有关。
31
32
2、固有口腔内的常用解剖标志
① 牙列 ② 牙槽突是颌骨上与牙相连接的骨性突起,
受压力后吸收,受牵张力后再生,骨改建 活跃,这一特性是牙齿矫正时牙齿得以移 位的基础。牙拔除后牙槽突萎缩,不宜于 活动义齿固位,也不利于牙种植体的植入。
④ 牙骨质 在组织发生和功能上与上述三组织一致。
24
5. 咬合关系、牙合、牙弓关系
上下颌牙齿互相接触的关系叫咬合关系。正 中牙合是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
➢反合 ➢开合 ➢深覆合 ➢锁合
25
正 常 牙合
26
前牙牙合 型
39
✓ 舌背部粘膜的舌乳头 a)丝状乳头 呈天鹅绒状遍布于舌体上面,司一般
感觉。
b)菌状乳头 数目少,散在分布于丝状乳头之间, 有味蕾,司味觉。
c)叶状乳头 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 d)轮廓乳头 位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
沟内有味蕾,司 味觉。
40
舌背
41
42
43
舌腹
44
由颞骨关节窝、颞骨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状突以
及关节盘、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构成。
83
84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发音 辅助呼吸
85
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 义
▪ 位置显露
易受伤
▪ 血供丰富
易恢复同时出血多
▪ 解剖结构复杂
▪ 有皮纹
与美容密切相关
▪ 易影响形态和功能
▪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86
谢谢!
87
③ 口腔前庭沟、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注射 麻药的进针点等有关。
31
32
2、固有口腔内的常用解剖标志
① 牙列 ② 牙槽突是颌骨上与牙相连接的骨性突起,
受压力后吸收,受牵张力后再生,骨改建 活跃,这一特性是牙齿矫正时牙齿得以移 位的基础。牙拔除后牙槽突萎缩,不宜于 活动义齿固位,也不利于牙种植体的植入。
口腔全景解剖PPT参考课件

4
外部伪像
通常由耳环等外部异物产生。 另外也可以由下颌骨这种骨质 致密的解剖结构产生。
5
11
16 12 2 10
5
6
15
13
17
7 8 9
14 23 24
19 21 18
1 3 4
25 26 27 22
20 29 31
33 39 30 38 36
37 35 34 28
6
47 40 46 41
42 44
46 42 21 41
47 40 45
43
46 42
21
41
47 40 43 45 11
2 寰椎
31
横突孔
12பைடு நூலகம்
40 27
会厌
淋巴结
36
会厌
13
5 10
6 47
45 下颌骨伪影
下颌骨伪影
14
左侧下颌支在右侧下颌骨所成之伪影 ---虚线所勾勒轮廓
15
26
24
31 29
1
本片右侧(病人左侧)所显示图 案为病人过多发油所致
45
43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上颌窦 翼突隙 翼突外侧板 翼钩 颧弓 颞骨关节突 颧颞缝 颧突 外耳道口 乳突 中颅窝 眼眶外侧缘 眶下缘 框下孔 框下管 鼻腔 鼻中隔 鼻前棘 下鼻甲 切牙孔 硬腭 上颌粗隆 下颌骨髁突 下颌骨冠状突
25. 下颌切迹 26. 近中乙状窝 27. 茎突 28. 颈椎 29. 外斜线 30. 下颌管 31. 下颌孔 33. 颏孔 34. 下颌下腺窝 35. 内斜线 36. 颏窝 37. 颏嵴 38. 颏棘(颏结节) 39. 舌骨 40. 舌 41. 软腭 42. 悬雍垂 43. 后咽壁 44. 耳垂 45. 舌咽空气腔 46. 鼻咽空气腔 47. 腭舌空气腔
外部伪像
通常由耳环等外部异物产生。 另外也可以由下颌骨这种骨质 致密的解剖结构产生。
5
11
16 12 2 10
5
6
15
13
17
7 8 9
14 23 24
19 21 18
1 3 4
25 26 27 22
20 29 31
33 39 30 38 36
37 35 34 28
6
47 40 46 41
42 44
46 42 21 41
47 40 45
43
46 42
21
41
47 40 43 45 11
2 寰椎
31
横突孔
12பைடு நூலகம்
40 27
会厌
淋巴结
36
会厌
13
5 10
6 47
45 下颌骨伪影
下颌骨伪影
14
左侧下颌支在右侧下颌骨所成之伪影 ---虚线所勾勒轮廓
15
26
24
31 29
1
本片右侧(病人左侧)所显示图 案为病人过多发油所致
45
43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上颌窦 翼突隙 翼突外侧板 翼钩 颧弓 颞骨关节突 颧颞缝 颧突 外耳道口 乳突 中颅窝 眼眶外侧缘 眶下缘 框下孔 框下管 鼻腔 鼻中隔 鼻前棘 下鼻甲 切牙孔 硬腭 上颌粗隆 下颌骨髁突 下颌骨冠状突
25. 下颌切迹 26. 近中乙状窝 27. 茎突 28. 颈椎 29. 外斜线 30. 下颌管 31. 下颌孔 33. 颏孔 34. 下颌下腺窝 35. 内斜线 36. 颏窝 37. 颏嵴 38. 颏棘(颏结节) 39. 舌骨 40. 舌 41. 软腭 42. 悬雍垂 43. 后咽壁 44. 耳垂 45. 舌咽空气腔 46. 鼻咽空气腔 47. 腭舌空气腔
口腔局部解剖ppt

第五章 口腔局部解剖
-
1
口腔的功能
(function of oral cavity)
参与消化过程 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 感觉功能 辅助呼吸
-
2
一、 口腔的境界和分部
境界
前:唇 后:咽门 两侧:颊 上:腭 下:舌下区
咽门:腭帆、腭舌弓、 舌根
-
3
分部
当闭口牙尖交错牙合时, 上下牙列、牙龈、牙槽 粘膜将口腔分为前外侧 部的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及后内侧部 的 固有口腔(oral caviry proper)
的分支 运动神经:面神经
-
20
淋巴 回流
上唇及下唇外侧 –下颌下淋巴 结
上唇淋巴管-耳前淋巴结或颈 深上淋巴结
下唇中部 -颏下淋巴结
下唇近中线-交叉至下颌下淋 巴结
下唇外1/3 -颏孔 上下唇淋巴回流特点
上唇广泛、下唇中部可交叉
-
21
四、颊(cheeks)
境界 上:颧骨下缘 下:下颌骨下缘 前:唇面沟 后:咬肌前缘
-
30
硬腭(hard palate)
定义:腭前2/3 由腭突及腭骨 水平部构成支 架,浅面覆以 软组织
-
31
表面标志:
腭中缝(palatine raphe):为位于硬腭中 线的一纵行粘膜隆起
切牙乳头(incisive papilla):为腭缝前 端卵圆形粘膜隆起,位 于两侧上颌中切牙的腭 侧。通鼻腭神经及血管。
腭皱襞(palatal
龈乳头:两牙之间的牙龈呈楔形 或乳头状
龈沟:龈缘与牙颈之间环形浅沟。
-
28
分层:
粘膜层,无粘膜下层 固有膜:与骨膜连接,
坚韧难以移动 临床意义: 局浸药物注入口腔前
-
1
口腔的功能
(function of oral cavity)
参与消化过程 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 感觉功能 辅助呼吸
-
2
一、 口腔的境界和分部
境界
前:唇 后:咽门 两侧:颊 上:腭 下:舌下区
咽门:腭帆、腭舌弓、 舌根
-
3
分部
当闭口牙尖交错牙合时, 上下牙列、牙龈、牙槽 粘膜将口腔分为前外侧 部的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及后内侧部 的 固有口腔(oral caviry proper)
的分支 运动神经:面神经
-
20
淋巴 回流
上唇及下唇外侧 –下颌下淋巴 结
上唇淋巴管-耳前淋巴结或颈 深上淋巴结
下唇中部 -颏下淋巴结
下唇近中线-交叉至下颌下淋 巴结
下唇外1/3 -颏孔 上下唇淋巴回流特点
上唇广泛、下唇中部可交叉
-
21
四、颊(cheeks)
境界 上:颧骨下缘 下:下颌骨下缘 前:唇面沟 后:咬肌前缘
-
30
硬腭(hard palate)
定义:腭前2/3 由腭突及腭骨 水平部构成支 架,浅面覆以 软组织
-
31
表面标志:
腭中缝(palatine raphe):为位于硬腭中 线的一纵行粘膜隆起
切牙乳头(incisive papilla):为腭缝前 端卵圆形粘膜隆起,位 于两侧上颌中切牙的腭 侧。通鼻腭神经及血管。
腭皱襞(palatal
龈乳头:两牙之间的牙龈呈楔形 或乳头状
龈沟:龈缘与牙颈之间环形浅沟。
-
28
分层:
粘膜层,无粘膜下层 固有膜:与骨膜连接,
坚韧难以移动 临床意义: 局浸药物注入口腔前
《口腔基础知识》课件

血管:分布在面部软组织中,具有运 输血液、营养物质等功能。
肌肉:位于皮下组织之下,具有表情、 咀嚼、吞咽等功能。
淋巴管:分布在面部软组织中,具有 运输淋巴液、免疫等功能。
口腔颌面部的重要穴位与经络
穴位:颊车穴、 下关穴、迎香 穴、地仓穴等
经络:手阳明 大肠经、足阳 明胃经、足少 阳胆经等
穴位功能:调 节口腔颌面部 肌肉、神经、 血管等
牙周病原因:细菌感染、牙结 石、不良口腔习惯等
牙周病症状:牙龈红肿、出血、 口臭、牙齿松动等
牙周病预防: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洗牙、使用牙线、戒烟等
口腔溃疡及其预防
口腔溃疡:口腔黏 膜的炎症性病变, 表现为红肿、疼痛、 溃疡
病因:多种因素, 如细菌感染、食物 刺激、精神压力等
预防措施:保持口 腔卫生,合理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心情愉快
口腔:位于头部前部,包 括牙齿、牙龈、舌头、口 腔黏膜等
舌头:位于口腔底部,具 有味觉、吞咽等功能
口腔黏膜:覆盖在口腔内 壁,具有保护、润滑等功
能
口腔结构:包括上颌骨、 下颌骨、牙齿、牙龈、舌
头、口腔黏膜等
口腔的功能
咀嚼食 物:将 食物磨 碎,便 于消化 吸收
发音:通 过舌头、 牙齿、嘴 唇等部位 的配合, 发出各种 声音
Ppt
《口腔基础知识》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牙齿的结构与功能
04
口腔颌面部解剖
06
口腔保健知识
口腔概述 牙龈与牙周组织 口腔常见疾病与预防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口腔概述
口腔解剖1牙体解剖

愈合成两根
网分綱叫之问・•心⑽㈦尺•故仏利H•的砭㈨.!,;了,二; imik)戏称根柱* ■測第 柄 M (閥xillary second molar)(困 2 73)
1) 最早萌出的乳牙: 下颌乳中切牙 2) 最晚萌出的乳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 3) 最早萌出的恒牙: 下颌第磨牙 4) 最晚萌出的恒牙: 上颌第三磨牙(若先天缺失,
则为上颌第二磨牙)
6、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1)应用术语★
___
1)屮线:将颅面部平均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 想垂直
线。将牙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颊 报长与舌根③根长 > 冠长偏远屮⑤近远屮面有沟状凹陷
蠊尖, 远中牙尖嵴 «尖远舌斜南 缏尖 {角嵴& 远中边蠓鳍 远中点献
舌央三角崎
蠔尖近舌斜向 .近中边缘嵴
[1
a 中央沟 否尖近蟈斜向 近中牙尖螬
艺_,
舌尖
图241若侧上颉第一前磨牙胎面
八、上颌第二前磨牙
① 牙体笮长,
>
② 颊面:轴嵴、发育沟不明显,颊尖圆钝偏近屮,近中不 凹陷
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r牙冠:解剖牙冠、临床牙冠
外部观察
牙根: 解剖牙根、临床牙根
「牙釉质 牙级 牙颈
剖面观察牙骨质
牙本质
牙根
.牙髓
颌骨
釉质 牙 本质 摘 胶
牙枳笆 牙讶质
根文孔
牙冠 解剖牙冠:牙釉质覆盖的部分 临床牙冠:牙体露十口腔的部分 注:青年时,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老年或牙周炎时,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牙长轴的唇侧
(5) 牙根: ①单根,粗壮较直②唇侧宽于舌侧③根长:冠长^1:1④颈部横切 面为
圆三角形⑤根尖较直或偏远中
口腔解剖生理学pptppt课件

.
4
吞咽功能
• 吞咽的过程及相应的解剖基础 • 吞咽的神经支配 • 吞咽对颌面、 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吞咽的过程及相应的解剖基础
• 第一期(食团由口腔至 咽)
• 第二期(食团由咽至食 管上段)
• 第三期(食团由食管下 行至胃)
.
6
吞咽的神经支配
• 感受器:软腭、咽后壁、会厌和食管等处 • 中枢神经:皮质高级中枢和脑干吞咽中枢 • 传入神经:支配软腭的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咽后壁
第四章 口腔其他功能
The End
.
33
• 釉质内无温度觉感受器,只有当牙本质小管液受 刺激而产生流动才能感受到刺激,牙髓对冷、热 的刺激常是以疼痛形式表现出来
.
29
口腔黏膜对温度的耐受力大于皮肤的原因
• 口腔黏膜经常与温度较高的食物接触,因而提高 了对温度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 唾液能缓冲过冷、过热食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 口腔黏膜的痛觉阈值较高,因而具有一定的耐受
唇颊肌及咽上缩肌则从外侧向牙列及颌骨施加压力使牙列及颌骨内外侧的生长压力趋于平衡吞咽时升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第二节第二节言语功能言语功能言语speech通称说话是人与人交往中表达意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发音的解剖基础和特征发音的解剖基础和特征舌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它能与口腔内许多部位联合作用发音器官的神经支配发音器官的神经支配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13处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角回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戴修复体影响发音的清晰度第三节第三节感觉功能感觉功能痛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咀嚼系统的本体感受器咀嚼系统的本体感受器咀嚼系统的本体感觉主要来源于颞下颌关节的韧带咀嚼肌肌梭腱梭以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所接受的本体感受刺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了解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了解来自腱梭和关节感受器的本体感觉纤维起自半月神经节内的神经元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投射至大脑皮质初级与次级躯体感觉区来自肌梭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感觉纤维穿经半月神经节上行终止于三叉神经中脑核并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了解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了解正常的本体感觉对于正确地行使口腔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异常的本体感觉会扰乱正常的咀嚼肌活动和口腔功能的行使对咀嚼系统的功能甚至结构造成损害导致某些症状的产生如咬异物磨牙症情绪障碍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磨牙症患病率较高危害重味觉味觉影响味觉的因素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布于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内
口腔解剖生理学ppt课件

②尖牙:其位于口角处,上、下、左、右共4个,牙冠邻面仍为楔形,其特点是切缘上有一突出的牙尖。尖牙为粗壮 而长大的单根,俗称犬齿(虎牙),主要用来穿刺和撕裂食物。 ③前磨牙:又称双尖牙,其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左、右、上、下共8个。牙冠呈立方形,有一个与对颌牙接触 的咬牙合面,其上一般有双尖,(下颌第二前磨牙有三尖者)。主要是协助尖牙撕裂食物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牙 根扁,多为单根,也有分叉者。
特殊病例的补充说明
目录
精选ppt
1
牙的口腔解剖
一、牙的组成
(一)外形观察 牙体由牙冠、牙颈及牙根三部分组成
1.牙冠(crown):在牙体表面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暴露于口腔发 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 显露于口腔内以龈缘为界的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长) 解剖牙冠 以牙颈为界的牙体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短)
精选ppt
4
二、牙齿的分类
(一)根据牙的形态及功能分类
食物在口腔内经过切割、撕裂、捣碎、磨细等咀嚼运动,成为食糜, 而以利于消化吸收。牙的形态和功能是相互适应的,故可依次分为切 牙、尖牙、前磨牙及磨牙四类。
①切牙(俗称门牙)其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 :切牙主要 用来摄取和切断食物,一般不需要强大的作用力,因而为单根。
②恒牙:28~32颗。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即恒牙,如不出现特殊疾 病或意外损伤不会脱落,一旦脱落就不会再长出牙齿代替。第一恒磨 牙自胚胎4个月开始发育,6岁开始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代 任何乳牙。12~13岁后乳牙全部脱落,从此进入恒牙牙合时期。
精选ppt
6
三、牙的分区
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 即为牙列。为了简明地记录牙的名称和部位,常以“+”符号将
特殊病例的补充说明
目录
精选ppt
1
牙的口腔解剖
一、牙的组成
(一)外形观察 牙体由牙冠、牙颈及牙根三部分组成
1.牙冠(crown):在牙体表面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暴露于口腔发 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 显露于口腔内以龈缘为界的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长) 解剖牙冠 以牙颈为界的牙体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短)
精选ppt
4
二、牙齿的分类
(一)根据牙的形态及功能分类
食物在口腔内经过切割、撕裂、捣碎、磨细等咀嚼运动,成为食糜, 而以利于消化吸收。牙的形态和功能是相互适应的,故可依次分为切 牙、尖牙、前磨牙及磨牙四类。
①切牙(俗称门牙)其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 :切牙主要 用来摄取和切断食物,一般不需要强大的作用力,因而为单根。
②恒牙:28~32颗。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即恒牙,如不出现特殊疾 病或意外损伤不会脱落,一旦脱落就不会再长出牙齿代替。第一恒磨 牙自胚胎4个月开始发育,6岁开始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代 任何乳牙。12~13岁后乳牙全部脱落,从此进入恒牙牙合时期。
精选ppt
6
三、牙的分区
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 即为牙列。为了简明地记录牙的名称和部位,常以“+”符号将
第一章 口腔颌面解剖生理 PPT课件

第一章 口腔颌面解剖生理
1
概述
2
口腔
3
颌面部
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感受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语言和呼吸
三、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1位置显露 2 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 颌面部疾病影响形态和功能 6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1
至伤及颅脑; • 所附丽的肌束薄弱,骨折较少发生移位; • 血运丰富,骨质疏松,再生修复能力强,骨折易愈合;抗
感染能力强,炎症易引流,较少发生骨髓炎。
(二)下颌骨(mandible):面下部的主
要支架,颌面部骨中唯一能动者。分为一体 (水平部---下颌体)二支(垂直部---下颌升 支)。
下颌骨图片
牙槽突:有牙槽窝,牙槽嵴,硬板 (筛状板)等结构
额 突
牙槽 突
腭突
上颌骨薄弱线
Le Fort Ⅰ:梨状孔下部 →上颌结节→蝶骨翼突
Le Fort Ⅱ:鼻骨、泪骨 →颧颌缝(外下)→蝶骨翼突 ↓
颧骨下方
Le Fort Ⅲ:鼻骨、泪骨→颧颌缝(外上) →蝶骨翼突 ↓
颧骨上方
临床意义
• 具有一定的支持力,轻微外力可分散; • 与邻骨连接复杂,较大外力易造成自身和邻骨的骨折,甚
牙冠 牙颈
牙根
(外面观)
牙根管
1 牙冠的形态
5个面
2 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3 牙的组织结构
内部观察
牙釉质(enamel)高度钙化 半 透明
牙本质( dentin)淡黄色 牙骨质(cementum) 与骨相似 牙 髓( pulp) 富含神经血管
CT组织
三硬一软 (剖面观)
1
概述
2
口腔
3
颌面部
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感受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语言和呼吸
三、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1位置显露 2 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 颌面部疾病影响形态和功能 6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1
至伤及颅脑; • 所附丽的肌束薄弱,骨折较少发生移位; • 血运丰富,骨质疏松,再生修复能力强,骨折易愈合;抗
感染能力强,炎症易引流,较少发生骨髓炎。
(二)下颌骨(mandible):面下部的主
要支架,颌面部骨中唯一能动者。分为一体 (水平部---下颌体)二支(垂直部---下颌升 支)。
下颌骨图片
牙槽突:有牙槽窝,牙槽嵴,硬板 (筛状板)等结构
额 突
牙槽 突
腭突
上颌骨薄弱线
Le Fort Ⅰ:梨状孔下部 →上颌结节→蝶骨翼突
Le Fort Ⅱ:鼻骨、泪骨 →颧颌缝(外下)→蝶骨翼突 ↓
颧骨下方
Le Fort Ⅲ:鼻骨、泪骨→颧颌缝(外上) →蝶骨翼突 ↓
颧骨上方
临床意义
• 具有一定的支持力,轻微外力可分散; • 与邻骨连接复杂,较大外力易造成自身和邻骨的骨折,甚
牙冠 牙颈
牙根
(外面观)
牙根管
1 牙冠的形态
5个面
2 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3 牙的组织结构
内部观察
牙釉质(enamel)高度钙化 半 透明
牙本质( dentin)淡黄色 牙骨质(cementum) 与骨相似 牙 髓( pulp) 富含神经血管
CT组织
三硬一软 (剖面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4
4
2020/11/24
5
2020/11/24
6
2020/11/24
7
2020/11/24
8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 颌面局部解剖 颈部局部解剖
2020/11/24
9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骨:上颌骨及下颌骨 关节:颞下颌关节
肌肉:咀嚼肌群 血管:颈动静脉 神经:V VII IX XII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颞骨关节面
关节窝-关节面的凹 部,窝顶中部与颅中 窝仅隔以薄层骨板 关节结节-关节面的 突部,后斜面为功能 面,负重区,与髁状 突前斜面共同构成关 节的功能区
2020/11/24
32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关节盘
前带较厚
颞前附着:止于关节结 节前斜面 下颌前附着:止于髁状 突前斜面 翼外肌上头肌腱
30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髁状突
髁状突:
略呈椭圆形,内外径长,前 后径短,向内突多,向外突 少 横嵴将髁突顶分为前斜面和 后斜面,前斜面为功能面, 负重区;后斜面大 髁状突外侧端有一粗糙面是 关节盘和关节韧带的附着处 关节翼肌窝-髁颈上部前方 的凹窝,翼外肌附着于此
2020/11/24
31
16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一体
一体(四面)
内面(鼻面)
上颌窦裂孔 翼腭管
2020/11/24
17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四突
额突 颧突 腭突 牙槽突
2020/11/24
骨 上颌骨 四突
❖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深窝 ❖牙槽嵴-为牙槽窝的游离缘 ❖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牙根间隔-多根牙诸牙根间的牙槽骨18
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构成, 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相连,将咀嚼压力传至颅底
2020/11/24
20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2020/11/24
21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下颌支
下颌角颌面部唯一能活动的骨!
2020/11/24
22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下颌体外面
2020/11/24
35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韧带
• 颞下颌韧带-颞下颌 关节的侧副韧带
• 茎突下颌韧带 • 蝶下颌韧带
2020/11/24
36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咀嚼肌
咀嚼肌
2020/11/24
37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
2020/11/24
38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咬肌
咬肌
浅层:起于上颌骨颧突、 颧弓前2/3,止于咬肌粗 隆
深层:起于颧弓深面,止 于下颌支上部和喙突
收缩上提下颌骨,也参与 下颌侧向运动及后退运动
2020/11/24
39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颞肌
颞肌:
起自:颞窝和颞深筋膜的 深面
止于:喙突和下颌支前缘 至下颌第三磨牙远中
下颌体
2020/11/24
25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支
喙突(又称肌突) 髁状突(又称关节突) 乙状切迹 下颌支内面
下颌孔 下颌小舌 下颌神经沟
下颌支
2020/11/24
26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下颌角
内侧:翼肌粗隆 外侧:咬肌粗隆
骨 下颌骨 下颌角
2020/11/24
27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中间带最薄,穿孔好发 后带最厚 双板区
颞后附着:止于鳞鼓裂 下颌后附着:止于髁状 突后斜面的后端
2020/11/24
33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关节盘的功能
缓冲作用 调节大小 调节形态 保持正常关系
2020/11/24
34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囊
上前方附着于关节结节顶 之前方 上后方附着于鳞骨裂 前内方与翼外肌上头融合 外侧附着于颧弓、关节窝 边缘及关节后结节 内侧止于蝶骨嵴 下止于髁突颈部
下颌角
内侧:翼肌粗隆 外侧:咬肌粗隆
下颌骨薄弱区
正中联合 颏孔区 下颌角 髁状突颈部
骨 下颌骨 薄弱区
2020/11/24
28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2020/11/24
29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髁状突 颞骨关节面 关节盘 关节囊 关节韧带
颞下颌关节
2020/11/24
正中联合 颏结节 外斜线 颏孔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2020/11/24
23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下颌体内面
上下颏棘 内斜线 舌下腺窝 二腹肌窝 下颌下腺窝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2020/11/24
24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牙槽突
前牙区:唇侧骨板薄于 舌侧 双尖牙区:两侧骨板厚 度相近 后牙区:颊侧骨板厚于 舌侧骨板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上颌窦
骨 上颌骨
下壁盖过上颌第二双 尖牙至第三磨牙的根 尖
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 上颌窦底最近
一窦
2020/11/24
19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三支柱
三个支柱
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 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 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分为两支:一支经 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达颅底
13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一体
一体(四面)
前外面(睑面)
眶下孔 尖牙窝
2020/11/24
14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一体
一体(四面)
后面(颞下面)
颧牙槽嵴 牙槽孔 上颌结节
2020/11/24
15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一体
一体(四面)
上面(眶面)
眶下沟 眶下管
2020/11/24
一颗雕刻牙的诞生
2020/11/24
1
2020/11/24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
10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颌面部骨性支架共14块
单一骨:下颌骨、犁骨
成对骨:上颌骨、鼻骨 、泪骨、颧骨、腭骨 、下鼻甲
2020/11/24
11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2020/11/24
12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一体(四面) 四突 一窦 三对支柱
骨 上颌骨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