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 电容 标准
无功补偿标准

CECS 32-1991 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chmCECS S33-1991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附条文说明] .chm 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pdfDL 484-1992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技术条件.docDL 5014-1992 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pdf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pdfGB 11024-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pdfGB 1516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pdfGB 3667-1997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pdfGB 3983.1-1989 低电压并联电容器.pdfGB 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pdf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pdf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GB 6565-1987 交流高压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试验.docGB 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pdfGB 6916-1986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docGB 7675-1987 交流高压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试验.pdfGB/T 15576-1995 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pdfGB/T 2900.16-1996 电工术语电力电容器.pdfGB/T 4705-1992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docGB/T 4787-1996 断路器电容器.pdfJB 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pdfJB 7115-1993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pdfJB/T 7111-1993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docJB/T 7112-2000 集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docJB/T 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docJB/T 7115-1993 低压就地无功补偿装置.docJB/T 7613-1994 电力电容器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docJB/T 8168-1999 脉冲电容器及直流电容器.docJB/T 8169-1999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docJB/T 8596-1997 交流电动机起动用电解电容器.doc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pdfJB/T 9663-1999 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docSD 205-1987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pdf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pdfSDJ 25-198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试行).docZBK 48003-1987 并联电容器电气试验规范.doc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doc。
无功补偿的资料

发点资料供参考一、无功补偿1.无功补偿的条件设计和运行中应正确选择电动机、变压器的容量,减少线路感抗。
在工艺条件适当时,可采用同步电动机以及选用带空载切除的间歇工作制设备等措施,以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
当采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措施后,仍然达不到下列要求时,应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
a. 高压供电的用电单位,功率因数为0.9以上。
b. 低压供电的用电单位,功率因数为0.85以上。
2.无功补偿的基本要求(1)采用电力电容器作无功补偿装置时,宜采用就地平衡原则。
低压部分的无功负荷由低压电容器补偿,高压部分的无功负荷由高压电容器补偿。
设备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负荷宜单独就地补偿。
补偿基本无功负荷的电容器组,宜在配电变电所内集中补偿。
居住区的无功负荷宜在小区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
(2)对下列情况之一者,宜采用手动投切的无功补偿装置:补偿低压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常年稳定的无功功率:配电所内的高压电容器组。
(3)对下列情况之一者,宜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避免过补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避免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例如灯泡烧毁或缩短寿命)等损失,而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必须满足在所有负荷情况下都能改善变动率,只有在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才能达到要求时。
在采用高、低压自动补偿效果相同时,宜采用低压自动补偿装置。
(4)无功自动补偿宜采用功率因数调节原则,并要满足电压变动率的要求。
(5)电容器分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组电容器投切时,不应产生谐振;2)适当减少分组组数,和加大分组容量;3)应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参数想适应;4)应满足电压波动的允许条件。
(6)接到电动控制设备负荷恻的电容器容量,不应超过为提高电动机空载功率因数到0.9所需的数值,其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按电动机——电容器组的电流来选择。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仍在继续运转并产生相当大的反电动势时,不应再启动;2)不应采用星—三角启动器;3)对吊车、电梯等机械负荷可能驱动电动机的用电设备,不应采用电容器单独就地补偿;4)对需停电进行变速或变压的用电设备,应将电容器接在接触器的线路侧。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有关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设计的方法,包括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补偿位置确定、无功补偿技术要求,以及10kV线路无功补偿实例等,一起来了解下。
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设计一、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为求出在满足运行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无功补偿容量及位置,本文以年支出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潮流方程约束为等式约束,以负荷电压、补偿容量等运行限量为不等式约束。
年支出费用包括补偿设备的年运行维护费、投资的回收、补偿电容的有功损耗和补偿后10kV网线损而支付的能损费用。
总的有功损耗由两部分组成:(1)因有功电流的流动产生,(2)由无功电流的流动产生。
通过在线路上安装补偿电,能够减小无功电流,从而减小无功电流的流动引起的有功损耗。
对网络中除电源节点外的所有节点实施此算法,按照每个节点补偿最佳容量后降低的有功线损,由大到小排列,即可得候选的补偿节点。
此系统利用遗传算法对得到候选的补偿节点来求解补偿节点及补偿容量,补偿点只能选在节点处。
而这些节点有可能不是最佳补偿点,为此系统提出基于非节点的补偿算法,即利用遗传算法并行寻优的特点,在每个补偿节点的上接和下接支路中,按电线杆的位置,增加相应节点(称为非节点),以节点与非节点的电气距离作为控制变量集,再利用遗传算法求出最佳补偿位置及补偿容量。
通过算例分析显示在不增加无功补偿设备费用的前提下,这种“非节点”补偿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电压水平及降低线损。
二、补偿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地点的选择应符合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减少主干线上的无功电流为目标。
不同电组最佳装设位置的计算公式如下:Li=(2i/2n+1)L式中,L为线路长度,n为电组数,Li为第i组电的安装位置,i=1……n通过测算,根据实践中经验,一条线一台无功补偿柜一般安装在线路负荷三分之二处。
通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选择电最佳装设地点,能改善电压质量,还能降低线路损耗。
一般来讲,配电线路上电力电安装组数越多,降损效果越明显,但相应地增加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补偿设备的投资成本上升。
无功补偿 电容 标准

无功补偿电容标准
无功补偿是一种针对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处理方法。
电容则是无功补偿中常用的元件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以下是关于电容应用于无功补偿的相关标准:
1. GB/T 14549-1993《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容器》:该标准规定
了无功补偿装置中使用的电容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 GB/T 12747-2004《低压电力电容器组》:该标准适用于额
定电压不超过1000V的低压电力电容器组产品,规定了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 GB/T 11024-2013《高压电力电容器组》:该标准适用于额
定电压为10000V及以上的高压电力电容器组产品,规定了技
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 DL/T 5047-2005《电力电容器组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
电力电容器组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以上是针对电容在无功补偿中的一些相关标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标准来进行相关设计、采购和使用。
电容无功补偿原理

电容无功补偿原理
电容无功补偿是一种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措施,通过添加电容器来提供无功功率,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其原理基于电容器具有存储和释放电能的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由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组成。
有功功率用于供应实际的负载功率需求,而无功功率用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压质量。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系统负载对电源的有功功率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描述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
当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时,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较大,这会导致电压下降、能源浪费以及系统效率降低。
为了改善功率因数和减少无功功率,电容无功补偿可以被应用。
电容器连接到电力系统中,在负载端补充无功功率,并改善功率因数。
当负载需要无功功率时,电容器通过释放储存的电能来满足这一需求;而当负载产生多余的无功功率时,电容器则可以吸收多余的无功功率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通过电容无功补偿,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以得到改善,无功功率的流动得到控制,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得到提升,能源浪费得到减少。
同时,这种补偿措施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有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电容无功补偿利用电容器的储能和释能能力来提供无功功率,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能源浪费,并
提高电压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
这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优化措施。
无功补偿技术标准

无功补偿技术标准一、系统概况1、变压器容量200KVA2、系统电压380V3、系统最高电压400V4、系统额定频率50HZ5、系统负荷地面主井绞车75KW(偶尔使用)地面付井绞车75KW(偶尔使用)水泵90KW(常用)局扇15KW(常用)其它10KW(常用)二、安装地点吉林成大能源有限公司森德矿三、技术要求1、GB50227-9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设计规范》2、 JB5346-1998《串联电抗器》3、 GB/T15576《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4、9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5、 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6、 GB12747《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7、改造后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并能抑制谐波,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线损。
8、箱体采用防尘、防潮设计。
9、调节级数5级,补偿容量100kvar。
10、成套装置的保护功能齐全,具有过流、短路、过压、欠压、缺相等,在外部故障或停电时自动停止工作,送电后能自动恢复运行。
11、二次控制和保护回路功能完善、动作准确。
12、辅助元件按钮、指示灯、切换开关均采用国内名牌产品,元器件安装排列整齐,布线规范有序,标识清楚。
13、电容器采用单相(或三相)电容器,柜内安装,电容器要求质量可靠,具有良好的自愈性和耐涌流能力,使用寿命长。
电容的技术参数如下:技术标准:国标;额定电压:400V;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以上,同时分组投切时,不应产生谐振,无功补偿采用自愈式低电压金属并联电容器,分组电容器的投切不得发生震荡,投切一组电容器引起的所在相母线电压变动不宜超过2、5%,电容器装置应有过电压保护,每组电容器回路中应有限制合闸涌流的措施。
电容器的外壳防护等级达到IP5X以上。
电容器采用固定安装方式。
无功功率补偿柜中每一单元应有3min内2 Un的峰值电压放电到75V或以下的放电器件。
在放电器件和单元之间不得有开关、熔断器或其它隔离装置。
电力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力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试验作业指导书
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
1.1 测量绝缘电阻
并联电容器应在电极对外壳之间经
行,若有小套管则应对小套管用 1000V
兆欧表测量。
1.2 并联电容器的交流耐压试验
表: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额定电压(KV)<1 1 3 6 10 15 20 35
出厂试验电压(KV) 3 6 8/25 23/30 30/42 40/55 50/65 80/95 交接试验电压(KV) 2.25 4.5 18.76 22.5 31.5 41.25 48.75 71.25 注:斜线下的数据为外绝缘的干耐受电压
1.3 冲击合闸试验
冲击合闸试验应在额定电网电压下进行,应冲击3次。
说明:光伏电站一般不装设静止的无功补偿(即电力电容器),故本作业指导书不对该设备的试验做具体阐述。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1目前在无功补偿容量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在配电工程设计时需要合理地确定补偿容量。
如果容量确定不合理,将会降低补偿效果,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户在经济上遭受损失。
企业所需无功容量的大小为)(21ϕϕβtg tg P Q c aw c -= (1)式中c P ---由变配电所供电的月最大有功功率aw β---月平均负载率1ϕ---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角2ϕ---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在实际配电工程设计时一般都采用经验系数,即b c W K Q β= (2)式中b W ---配变容量βK ---经验系数许多设计单位设计时都将βK 值取为变压器容量的1/3左右(负载率为70%-80%)。
其中补偿降压变压器励磁无功功率和漏抗无功损失之和为h c W Q %)12~%8(=,补偿供电区尖峰无功负荷为 W h 左右。
无论采用式(1),还是经验系数法来确定补偿容量,都是以把用户功率因数提高到0.9~0.95为标准。
有理论分析可知当功率因数超过0.95时,功率因数值随电容量增加的曲线趋于平缓,如图1表示。
因此,功率因数值越接近1,投资效益比越低,再增加补偿容量是不经济的。
但是,理论分析忽略了电容器容量衰减造成补偿容量下降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合理。
00.20.40.60.8 1.0 1.2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1.00)/(c aw c P Q K β=图1 功率容量与功率因数关系曲线那么无功补偿的合理容量应如何确定呢?笔者认为在计算时应综合考虑电容容量下降所带来的影响,留有一定的裕度,以求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2 合理补偿容量的确定现在低压无功补偿一般均采用干式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与油侵式电容器相比,这种电容具有体积小、无泄漏等许多优点,但缺点是寿命较短。
因为自愈式电容其介质采用单层聚丙烯膜,表面蒸镀了一层2cos ϕ很薄的金属作为导电极。
电容自愈时,金属化镀层面积消失约几毫米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功补偿电容标准
无功补偿是指在交流电路中对无功功率进行调整,以使功率因数达到要求的一种措施。
而电容则是一种常用的无功补偿装置。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容器可以提供无功功率,并使功率因数变得更高。
关于电容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额定电压:电容器有一定的耐电压能力,通常在标准中会规定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范围。
2. 额定容量:电容器的容量通常以法拉(F)为单位,标准中
会规定电容器的额定容量范围。
3. 精度等级:电容器的容量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之一,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标准中会规定电容器的容量精度要求。
4. 工作温度范围:标准中也会规定电容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以确保电容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除了以上标准之外,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如耐久性、绝缘电阻等,都会在相关的标准中进行规定。
具体的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的电气标准或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