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地质公园介绍

合集下载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贵德七彩丹霞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地处祁连山腹地,是一个以丹霞地貌为主的自然景观。

该景区的主要景点包括:七彩山、丹霞沟、东山、北山、南山、西山等。

这里有丹霞特有的色彩斑斓的岩层、奇峰异石、峡谷清澈的溪水、浑然一体的天地人文景观,让人们流连忘返。

下面将逐一介绍。

七彩山,是丹霞景区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被称为“五彩山”。

七彩山原本只是一座黄土丘陵,但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和深层次活动的作用,形成了一座座宛若多彩琉璃的山峰。

山体五彩缤纷,黄、绿、蓝、红、紫“五彩斑斓”,若隐若现,形态万千,引人入胜。

在早晨和晚霞时分,阳光照射山峰上,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辉映整个山峰,美不胜收。

丹霞沟,是贵德七彩丹霞景区中最为典型的地貌景观之一。

峡谷总长达15公里,河床宽约2至10米,峡谷两侧悬崖耸立,峭壁万丈。

丹霞沟区域内,有许多自然景石,都是由于白垩纪末期海底地壳的地震和其他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沟内晶莹剔透的溪水清澈见底,其中有许多小瀑布,从山上直泻而下,在阳光的照耀下,成为一道可爱的山中奇观。

东山、北山、南山、西山等四座山峰是七彩丹霞中的主峰。

其中东山海拔高达2564米,是丹霞地貌的最高峰;南山、北山、西山峰势磅礴,各具风韵,让游客可以尽情地领略不同景色的美妙。

从丹霞沟向西,经过约30分钟的行程,便可到达贵德七彩丹霞的核心区域——西峡,这里是贵德七彩丹霞景区总面积的1/3。

西峡地形陡峭,沟壑纵横,景色绝佳。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峰林奇石、山脉纵横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还有不少文化遗迹,如“天坑”、“摇枣子”等,更是历史荣耀的见证。

贵德七彩丹霞以其独特的自然奇观和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国内外游客中越来越受欢迎。

如今,它已经成为贵德县乃至青海省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阿什贡七彩峰丛

阿什贡七彩峰丛

阿什贡七彩峰丛作者:李建珍来源:《百姓生活》2012年第02期阿什贡七彩峰丛,是青海省贵德县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处典型丹霞地貌景区。

我们从西宁出发去贵德,要翻越海拔3820米的拉鸡山。

翻过拉鸡山,路两边的山就全然变了模样,不再是绿草遍地的青山牧场,而变成了红色的山岭。

导游介绍,这里就是贵德的丹霞地貌了。

车子向前开,道路两边的山不断延伸,主色调都是红色,山坡上像被人泼上了水彩。

突然,红山岭间出现了一个景区。

景区外围有一条小溪像护城河,流淌着黄色的细流,那是从高处流经此地的水流。

景区大门造型简洁,一块“人”字形巨石上用篆书镌刻“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

据导游介绍,七彩峰丛已经在此默默独处了亿万年,却知者甚少。

这个景区是新开发的,景区门前一个巨大的石质地图上显示,此地2010年6月25日才被国家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乘坐电瓶车进入景区,一路上除了彩色峰丛和树木外,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些对人类和环境深沉思考的感悟性标语牌,充满哲学和艺术的思辨意味。

比如,“人类追求幸福的路应该从土开始”。

景区分为几个峡。

七彩峰丛的第一彩为创世峡,也叫千佛大峡谷。

这是一座扁平的山峰,中间似断实连,犹如许多佛像站立。

附近有一块石碑,上书:“百丈崖,千佛峡,万塔山外有洞天;悟道巅,方寸越,咫尺半步隔天涯。

”在创世峡不远处的一座灰色小土坡上,长着一簇簇小草,草丛中开着小黄花。

导游说:“这黄花会永远开下去,即使死了也还是这个样子。

”真是令人称奇。

七彩峰丛的第二彩为女娲峡,因一座彩色的山峰下方有一串串形似女娲用泥土捏的小人而得名。

那些小人,部分已经具备人形,部分还只是粗胚,但都神形兼备。

七彩峰丛的第三彩,是风格粗犷的轩辕峡;第四彩是色彩鲜明的艺术峡,第五彩是孤立无语的天问峡。

它们也都各具特色,美轮美奂。

七彩峰丛的第六彩探险峡和第七彩火焰峡尚未开发,有小道蜿蜒入内,不知有多深远。

道口的牌子上写有这样的提示:“此两峡路程约3公里,需2~3小时,请准备好饮食和必要的安全交通工具后进去探险。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贵德七彩丹霞风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西南部,是一个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风景区。

该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地貌形态多样,山峦叠嶂,奇峰耸立。

区内最显著的特色就是那些以奇峰陡壁、峰岩峥嵘、峡谷深幽、岩壁绝壁等为主要特点的丹霞地貌景观,有最高峰重九峰,峰高2760米。

这里,万物互生,构成了一幅幅自然风光画卷,被誉为青海的“丹霞仙境”。

贵德七彩丹霞风景区充满奇特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无限遐想。

山体多为丙烯酸岩,东、西侧都有由和平河、野牛沟、单干沟等多个大小峡谷且峡谷都是深陷的V字形。

峰与峰之间,高坡与悬崖之间,红、黄、蓝、紫、橙、白七种色彩的石英砂砾和泥岩纹路纵横交错,构成了丰富的层次。

阳光和阴影的变化下,有时候会出现神秘的图案。

在贵德七彩丹霞风景区中,还可以看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比如“大柏树”、“双塔寺”、“五龙口”等景点。

其中,“大柏树”是指一棵树高40余米、树冠面积达150平方米的神奇杉树,被当地人们称作千年古柏;“双塔寺”是指位于一座巨石上,两座塔从不同方向上看,形如两个手掌合十;“五龙口”则是指五条幽静的峡谷合并而成的地方,谷底溪流,在层层叠叠的巨石夹缝中哗哗作响,铺就了一条跌宕起伏的景观小径。

此外,贵德七彩丹霞风景区还保存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全区共有植被种类1002种,动物种类263种,是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的栖息地。

同时,这里还是著名的牧业区,羊群、牛群和犬群在区内自由放养,与风景区交相辉映,更是为这片原始风光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美丽。

贵德七色丹霞绝对是个值得一来的景点。

这里有惊险刺激的攀岩、峰巅徒步、探险跨谷吊桥等项目。

对于自然爱好者和爱好旅游摄影的人来说,这里更是绝佳的去处,可以让人们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欣赏美丽的风光。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美篇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美篇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美篇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地质公园之一。

这个地质公园以其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这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峡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古老的溶洞和丰富的地质遗迹。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下面我将带你一同探索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美丽。

一、引子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地质奇观的宝库,数以百计的壮丽景观在这里等待着探索者的发现。

这里有山峦叠嶂、峡谷深邃、钟乳石悬挂,还有数不尽的溶洞和地下湖泊。

每一处景致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

二、山峦如诗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山峦如诗,远处山川起伏,近处绿树环绕。

公园内最著名的山峦之一是“卡喀斯特山”,它的外观宛如巨大的芝麻棍,被誉为天地奇观。

这座山峰高达1500多米,从远处望去宛如一座巨大的石雄鸟。

不仅如此,公园内还有许多壮丽的山峰,如“化龙顶”、“塔尔寺山”等,它们各具特色,魅力无穷。

三、峡谷深邃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峡谷景色壮丽,被誉为“天路”的贵德峡谷风景区,是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峡谷的两侧是高耸入云的峭壁,中间是蜿蜒而过的清澈溪水,水流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

峡谷内还有瀑布飞泉和绿树成荫的小溪,给人一种幽静而宁谧的感觉。

四、钟乳石的悬挂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钟乳石的聚宝盆。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有的如蜡烛,有的如玉壶倒挂。

其中最著名的是“双龙戏珠”,它以两根高耸的石柱为基础,上面悬挂着一颗巨大的石珠,宛如一幅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五、溶洞和地下湖泊在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有许多古老的溶洞和地下湖泊等待探索者的到来。

其中最著名的是“石林溶洞”,它是一座形状奇特的溶洞,内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石柱和石笋,宛如一座漂亮的地下宫殿。

另外还有“天鹅洞”、“龙须洞”等著名溶洞,每一个都别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六、地质遗迹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的天堂。

最美全景青海——青海湖、鸟岛、天境祁连、孟达、坎布拉、贵德、塔尔寺、互助、北山纯玩七日游(团队)

最美全景青海——青海湖、鸟岛、天境祁连、孟达、坎布拉、贵德、塔尔寺、互助、北山纯玩七日游(团队)

最美青海全景游——青海湖、鸟岛、天境祁连、孟达、坎布拉、贵德、塔尔寺、互助、北“小北京”之美称。

后沿途经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青藏公路经身小而名大的倒淌河,经过日月山(2小时),遥想当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于山岭间深情回往家乡长安的复杂心情,后抵达游览青海湖(游览约2小时)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

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

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晚宿青海湖畔。

晚上可在青海湖畔自由赏日落。

鸟岛、天境祁连得了"高原明珠"和"牧区江南"之美誉。

卓尔山凤红沙岩为面,绿茵当顶,山。

牛心山与桌儿山犹如一对兄妹,夹一河之势,桌儿山虽没有牛心山雄伟险峻,茵,山花烂漫,松柏遍坡,群群牛羊犹如白云朵朵。

西宁、孟达天池、循化撒拉族风情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元代取道撒马尔罕,东返中国,行至孟达天池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誉为“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

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

坎布拉地区有十八座奇山险峰,南崇峰、宫保峰、德杰峰、内宝宗峰、大雁峰、尼姑峰、山羊峰、牦牛峰等,这些山峰的命名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最为闻名。

德杰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贵德黄河风情、塔尔寺、西宁游览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2小时)壮美;麻吾峡风蚀地貌鬼斧神工,气势磅礴。

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演化过程,品尝青稞酒、民族风味餐,四季如春的彩虹宫;品尝别有风味的土族民俗餐:三道茶、三道酒、馄锅馍、背口袋、狗浇尿等特色地方小吃,欣赏绚丽多彩的安召舞、飞旋的轮子秋、嘹亮高亢的土族花儿等独特的民族风情。

乘车返回西宁机场,结束愉快旅行!!本线路为团队旅游线路,价格按照具体人数和接待标准核算,请来电面议独立成团1、交通:当地专业豪华旅游汽车往返2、门票:丹噶尔、日月山、青海湖、鸟岛、卓尔山、油菜花海、街子清真寺、骆驼泉、孟达天池、坎布拉、玉残阳渐逝,血红冲天。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地质公园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美国为了保护间歇性喷泉和美丽地质景观及生物多样性,于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质公园———黄石公园,我国于2000年开始进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工作,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国土资源部于2009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生态旅游对环境和旅游者权益的保护及推动当地社区的发展等方面与地质公园建立的目的是一致的,在地质公园中实行生态旅游开发,既能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国家地质公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应运而生。

我国旅游发展的理念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形象驱动,目前处于形象驱动阶段,旅游经营者通过塑造旅游地形象吸引游客,而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决定是否去该地旅游,并以实际的旅游经验以及旅游经历的印象决定是否会旧地重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资源要素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而形成的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感情和认识的综合体现,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有助于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也对激发当地居民归属感具有积极意义。

一、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地方文脉文脉概念最早由陈传康先生于1996年引入旅游规划,特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地方文脉是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塑造形象的基础依据,主要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两个维度把握其文脉。

1.自然地理。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丹霞地貌、风蚀地貌、黄河水体等自然资源。

丹霞地貌即“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以其红色岩层的奇幻绚烂著称,而青海贵德地区的丹霞地貌却是荒疏与绚烂并存,在丰富的变化之中蕴含着沉稳。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园区七彩峰丛地貌,尤其以女娲峡最为生动形象,山峰上凹凸有致的天然浮雕,宛若女娲抟土造人时散落在人间的半成品。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

贵德七彩丹霞简介贵德七彩丹霞,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境内,是一处壮观的丹霞地貌景观。

这里的丹霞地貌是由于地壳运动、流水侵蚀等因素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意义。

以下是贵德七彩丹霞的详细介绍:一、地质背景贵德七彩丹霞的形成可追溯到新生代第四纪时期,约在200-300万年前。

在这个时期,青藏高原开始上升,形成了许多山脉和丘陵地带。

贵德七彩丹霞所在的地方属于青海湖拗陷,是地质构造中的重要部分。

由于地壳运动和地表水流的作用,这里的岩石逐渐形成了奇特的地貌形态。

二、地貌特征贵德七彩丹霞地貌形态多样,包括陡峭的峰林、峰丛、峡谷、石柱等。

这些地貌形态是由于地壳抬升和地表水流侵蚀作用形成的。

在地质构造上,这里属于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但由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丹霞地貌。

在贵德七彩丹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色彩斑斓的地貌特征。

这里的山体呈现出红、黄、绿、蓝等多种颜色,形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这些色彩的形成是由于岩石中含有的不同矿物质以及气候、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红色岩石主要是由铁氧化物组成,黄色岩石则是由石英砂岩和页岩组成。

三、生态环境贵德七彩丹霞不仅是一个地质地貌上的奇观,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上的宝地。

在这里生长着许多植被,包括草原、森林、湿地等。

这些植被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贵德七彩丹霞中,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包括羚羊、旱獭、狼等。

这些动物在丹霞地貌中找到了自己的栖息之地,与人类共同分享这片土地。

此外,贵德七彩丹霞周围还有一些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文化价值贵德七彩丹霞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这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与当地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贵德七彩丹霞周边地区,有许多民族和村落,其中以藏族和汉族为主。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居住和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例如,藏族的唐卡绘画、藏式建筑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024年青海贵德导游词_4

2024年青海贵德导游词_4

青海贵德导游词青海贵德导游词1贵德县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黄河途经贵德境内的清清河水近年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处于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

县城驻河阴镇,距省会西宁114公里,海南州府恰卜恰158公里。

贵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

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

海拔最低的松巴峡口2710米,最高的阿尼直海山5011米,县城海拔2200米。

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气温日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7.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显低气温-23.8℃。

年平均降水量251-559毫米,全年无霜期258天,作物生长期223天,年日照时数为2928小时。

贵德县辖4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河阴镇、河西镇、拉西瓦镇、常牧镇、河东乡、新街回族乡、尕让乡。

贵德地处黄河谷地,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松巴峡守户,四面环山,平川开阔,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

贵德明清古建筑群的发现和钱其琛副总理题词“天下黄河贵德清”,使贵德县的旅游业开始红火起来。

据贵德县旅游局梁海珍局长介绍,每年来自全省各地和海内外近百万游客到贵德县赏清清黄河的参观玉皇阁。

贵德县文庙和玉皇阁是贵德县现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这处古建筑群位于贵德县河阴镇,史料记载,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为巩固统治,教化民风,保佑“皇图永固,时岁享昌”,乃“恭择城中场地,创修玉皇圣阁”,历时四年竣工。

至清道光十七(1837)年,玉皇阁重建、扩建工程告峻。

清同治六年,回民起义,玉皇阁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群是光绪年间依次重建。

该建筑群占地面积61亩,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是一处庙观相互毗邻,集儒、道、佛为一体,掮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布局独特的古建筑精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贵德地质公园介绍
青海贵德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海东市贵德县,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共同组成的自然保护区。

该地质公园总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主要景点包括丹霞地貌、峡谷地貌、湖泊及草原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是“丹霞地貌”,也被称为“中国红色石林”。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形态各异的红色砂岩柱子、峰林群峰、峡谷奇观以及深邃幽暗的溶洞,非常壮观。

此外,还有美丽的湖泊如龙羊峡水库和大河口水库,以及辽阔的高原草原。

作为国家地质公园,贵德地质公园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也是一处优美的旅游胜地。

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探访和参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