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名词解释:第⼀章绪论1.遗传学(genetics):2.遗传(heredity):3.变异(variation):是指后代个体发⽣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

4.表型(phenotype):⽣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理特征和⾏为特征称为表型。

5.基因型(genotype):个体能够遗传的、决定各种性状发育的所有基因称为基因型。

第⼆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6.⽣殖(reproduction):⽣物繁衍后代的过程。

7.有性⽣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产⽣两性配⼦和两性配⼦的结合⽽产⽣后代的⽣殖⽅式称为有性⽣殖。

8.同源染⾊体(homologous chromosome):⽣物的染⾊体在体细胞内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即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体都有2条,它们成为同源染⾊体。

9.⾮同源染⾊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体互称为⾮同源染⾊体。

10.授粉(pollination):当精细胞形成以后,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授粉。

11.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被⼦⾷物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并到达胚囊。

2个精⼦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其中⼀个与卵细胞结合产⽣合⼦,以后发育为种⼦胚,另⼀个与2个极核结合产⽣胚乳原细胞,以后发育为胚乳,这⼀过程称为双受精。

107. 常染⾊体(autosome):在⼆倍体⽣物的体细胞中,染⾊体是成对存在的,绝⼤部分同源染⾊体的形态结构是同型的,称为常染⾊体。

99. 等位基因(alleies):位于同源染⾊体相等的位置上,决定⼀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及其相对差异的⼀对基因。

116. 核型(karyotype):每⼀⽣物的染⾊体数⽬、⼤⼩及其形态特征都是特异的,这种特定的染⾊体组成称为染⾊体组型或核型。

117.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按照染⾊体的数⽬、⼤⼩和着丝粒位置、臂⽐、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物河内的染⾊体进⾏配对、分组、归类、编号和进⾏分析的过程称为染⾊体组型分析或核型分析。

智慧树知到《遗传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遗传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遗传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A:达尔文B:拉马克C:魏斯曼D:孟德尔答案:孟德尔2、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A:拉马克B:摩尔根C:达尔文D:孟德尔答案:孟德尔3、生物进化和新品种形成的因素是()A:变异B:选择C:遗传D:突变答案:变异,选择,遗传4、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_和___A:分离定律B:连锁定律C:自然选择规律D:自由组合定律答案: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5、标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者是A:H.J.MullerB:T.H.MorganC:C.B.BridgesD:A.H.Sturtevant答案:A.H.Sturtevant6、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A:对B:错答案:错7、具有变异、可以遗传、通过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A:对B:错答案:对8、“基因”一词是1909年英国科学家W.Bateson提出来的。

A:对B:错答案:错9、生存竞争与适者生存概念提出者是A:达尔文B:拉马克C:魏斯曼D:孟德尔答案:达尔文10、在遗传学发展中,1940~1960年为细胞遗传学发展时期。

A:对B:错答案:错第二章1、如果基因A.B.C分别对a.b.c均为显性,且3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AAbbcc´aaBBcc得到的F1再相互交配,预期F2中纯合个体的比为:A:1/8B:7/8C:1/32D:31/32答案:1/82、AaBbCc×AaBbCc,假定A对a,B对b,C对c为显性,3对基因自由组合,则后代中与亲本表型相同个体所占比为:A:1/64B:3/64C:9/64D:27/64答案:27/643、基因型AaBbCcDdEe和基因型aaBbCCDdee的植物杂交,假定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比例为A:1/128B:1/64C:1/32D:1/256答案:1/1284、在一个3对杂合基因自由组合试验中,F2中基因型类别数有A:9B:18C:27D:36答案:275、黑色短毛豚鼠与白色长毛豚鼠杂交,F1为黑色长毛,F1互相交配,F2为9黑长∶3黑短∶3白长∶1白短。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下面哪个是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a. 共性定律b. 独立性定律c. 随机性定律d. 连锁性定律答案:b. 独立性定律2. 遗传信息是通过下列哪个分子传递的?a. DNAb. RNAc. 蛋白质d. 氨基酸答案:a. DNA3. 下列哪个遗传物质具有自我复制和突变的能力?a. DNAb. RNAc. 蛋白质d. 线粒体答案:a. DNA4. 以下哪种遗传现象是指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a. 显性b. 隐性c. 杂合d. 纯合答案:c. 杂合5. 线粒体DNA是由母体遗传给子代的特点属于下列哪种遗传方式?a. 常染色体遗传b. 性染色体遗传c. 线粒体遗传d. 核小体遗传答案:c. 线粒体遗传2. 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

答案: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包括三个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纯合定律。

分离定律说明了在杂交过程中,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在生殖细胞中分离,并独立地传递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了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以自由地重新组合在一起。

纯合定律则说明了当自交纯合个体自我交配时,其后代的表型将全部一致。

2.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中,DNA分子自我复制的过程。

它包括解旋、建模和合成三个步骤。

首先,DNA双链被酶解开,形成两个单链。

然后,DNA聚合酶按照配对规则,在每个单链上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

最后,生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 请解释显性和隐性遗传方式的区别。

答案:显性遗传是指在杂合个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或多种等位基因的表型。

这些表型是由显性基因所决定的,而不考虑隐性基因对其的影响。

隐性遗传则是指某些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来,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对应的表型。

隐性基因在杂合个体中被掩盖,只有在两个隐性基因相遇后才能表现出来。

4. 请解释连锁遗传的原理。

(完整word版)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涉及分析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以及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分支是:( )A) 分子遗传学B) 植物遗传学C) 传递遗传学D) 种群遗传学2 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D)遗传背景较为熟悉E)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选择题:1 C ;2 E;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一、选择题1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C) Aristotle D)Gregor Mendel2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A)酵母B) 果蝇C) 玉米D) 以上选项均是3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D)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E)A和C都正确4 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 )A)均一体B)杂合体C) 纯合体D)异性体E) 异型体5 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 )A)表现型B) 野生型C) 表型模拟D) 基因型E)异型6 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A) 玉米B)豌豆C)老鼠D) 细菌E)酵母7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 )A) 亲代B)F代C) F1代D) F2代E)M代8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以上所有结论9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决定种子饱满和皱缩性状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饱满性状的基因为显性。

遗传学习题含答案

遗传学习题含答案

《遗传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与变异2、遗传变异3、遗传学二、填空题:1、1883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提出。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年,由三个植物学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植物上,得出与孟德尔相同的遗传规律,这时遗传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3、1903年和首先发现了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很相似,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的假设。

4、遗传学诞生后,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教授提出来的。

5、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和概念。

6、1910年,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做材料,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出,确定基因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创立了以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核心的。

7、1940年以后,以红色面包霉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生化合成与基因的关系,于1941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8、1944年,等用肺炎双球菌做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1951 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因子。

1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以E.coli为材料,研究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提出了。

11、分子遗传学时期以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提出的为开始。

三、选择题:1、遗传学有很多分支,按(),可分为宏观与微观,前者包括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tics);后者包括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核外遗传学(Extranuclear G.)、染色体遗传学(Chromosomal G.)、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A、按研究对象分B、按研究范畴分C、研究的层次分D、研究的门类2、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贝特森William Bate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他还提出了()等概念。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生物试题遗传学题目及答案

生物试题遗传学题目及答案

生物试题遗传学题目及答案生物试题:遗传学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哪两个基本定律?A. 显性定律和隐性定律B. 独立分离定律和连锁遗传定律C. 独立分离定律和显性定律D. 显性定律和连锁遗传定律答案:B2.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A. 3:1B. 1:1C. 5:3D. 9:3:3:1答案:A3. 染色体的数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何变化?A. 减半B. 倍增C. 不变D. 先减半后倍增答案:D二、填空题4. 遗传学中,一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是指______。

答案: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5. 人类遗传病中,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血友病、囊性纤维化三、简答题6. 描述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区别。

答案:基因型是指生物体中遗传物质的组成,包括基因的类型和数量。

表现型是指生物体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是基因型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7. 解释什么是连锁遗传和基因重组。

答案:连锁遗传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因为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倾向于一起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父母的染色体片段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四、论述题8. 论述孟德尔遗传定律在现代遗传学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它在植物和动物的育种、医学遗传学、人类遗传病的研究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孟德尔定律主要适用于单基因遗传,对于多基因遗传、连锁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等复杂情况则存在局限性。

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加深对遗传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医学遗传学试题与答案

医学遗传学试题与答案

医学遗传学试题与答案、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l、单拷贝序列又称非重复序列。

在基因组中仅有单一拷贝或少数几个拷贝,单拷贝序列的长度在——————之间,其中有些是编码细胞中各种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基因。

A 、600bp ,....___ 800bp B 、400bp ,....___ 600bp C 、800bp ,....___1 OOObp D 、1OOObp ,....___1200bp E、500bp ,....___700bp 正确答案:C 2、引起不规则显性的原因为A、性别B、外显率C、表现度D 、B和C E 、A B和C正确答案:D。

3、关于X染色质下列哪种说法是错的?A、出现在胚胎发育的16,....___18天以后B、在卵细胞发生过程中X 染色质可恢复活性C、由常染色质转变而来D、在细胞周期中形态不变E、是间期细胞核中无活性的异染色质正确答案:D 4、如果一个群体中某病发病率是0.13%, 易患性平均值与闵值的距离为A 、10 B、2oC 、3oD 、4o 。

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 5、专门显示着丝粒和副缢痕的结构性异染色质部分的显带技术是B、R显带C、C显带D、T显带E、Q显带正确答案:C6、对精神分裂症的调查表明,在25对单卵双生子中有20对共同发病;在20对双卵双生千中有4对共同发病;则该病的遗传度为。

A、50%B、25%C、0D、100%E、75%正确答案: E。

7、属于转换的碱基替换为A、A和CB、A和TC、T和CD、G和TE、G和C正确答案:C。

8、下列各项中属于性染色体疾病的是A、Dow n综合征B、ur ner综合征C、先天愚型D、Edw ard综合征E、猫叫综合征正确答案: B9、某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6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它可能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类型是A、10种B、6种C、4种D、8种正确答案:D 10、目前,我国开展最普遍的染色体显带技术是A 、C带B 、G带C 、T带D 、Q带E 、R 带正确答案:B 11、在多基因遗传病中,利用Edward 公式估算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时,必须注意公式应用的条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绪论(一)术语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父母和后代之间以及后代个体之间的差异(二)选择题:1900年法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孟德尔、拉马克、克里克。

基于细胞染色体基因理论的遗传学称为(4)。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

人们普遍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

(1)1859(2)1865(3)1900(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杰拉马克(2)格孟德尔(3)达尔文(6)。

众所周知,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有(2):(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围的核细胞。

其遗传物质分散在整个细胞中或集中在某一区域形成拟核。

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一种被核膜包围的具有完整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和真菌。

仅有一个的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可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性结构。

在原核细胞中,它指的是裸体的环状dna分子。

姐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其中一个来自父辈,另一个来自父辈自母本。

6.额外染色体:出现在某些生物体细胞中的额外染色体。

也称为B染色体。

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进行核融合的无性生殖。

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性生殖特殊方式或变态。

8.核小体:染色质丝的基本单位,主要由DNA分子和组蛋白八聚体组成以及h1组蛋白共同形成。

9.核型: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的特定染色体大小形态特征和数目。

10.联合: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

11.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和酸性蛋白将水平细丝从中心元件延伸到两侧,将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12.双受精: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另1精核(n)受精并与两个极核(n+n)结合,形成胚和乳核(3n),并在未来发育成胚乳。

13.胚乳直接性:在3个胚乳性状中,由于精核的影响,一些父本性状直接表达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14.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或果皮的存在另称为果实直感。

(二)是否问题:1.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郑。

(-)2.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在一个极上,分裂产生带有一组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3.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减半。

(-)4.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5.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6.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7.同质结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关(+)8.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9.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

(-)染色质和染色体由同一种物质组成。

(+)11. 体细胞和精子细胞都含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

(-)12. 有丝分裂使亲代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13.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14.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15.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三)多项选择题:1.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2)。

(1)内质网(2)细胞核(3)核糖体(4)叶绿体(2)。

蚕豆正常体细胞中有6对染色体,胚乳中有4对染色体。

(1)3(2)6(3)12(4)183.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3)。

(1)6条(2)12条(3)24条(4)48条4.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以及B和B',在体细胞的生长过程中,你认为会出现哪种组合(3):(1)aa'bb(2)aabb'(3)aa'bb'(4)a'a'b'b'5.一株(2n=20)植株与一株相关植株(2n=22)杂交,F1加倍产生二倍体。

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1):(1)42(2)21(3)84(4)686.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3)。

(1).间期(2)早期(3)中期(4)后期7.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3):(1)后期ⅱ(2)末期ⅰ(3)后期ⅰ(4)前期ⅱ8.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10。

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个细胞包含多少染色单体(4):(1)10(2)5(3)20(4)409.对于一个2n=10的植物,在中期I中,每个细胞包含多少个染色单体:(1)10(2)5(3)20(4)4010.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3)(1)ab和ab;(2)aa和bb;(3)ab和ab;(4)aa和aa。

11.玉米体细胞有2n=20条染色体,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单体数为(1)(1)20条(2)10条(3)5条(4)40条12.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终形成(3)(1)四个雌配子(2)两个雌配子(3)一个雌配子(4)三个雌配子(4)填补空白:⒈填写染色体数目:水稻的n=(),普通小麦的2n=(),蚕豆的x=()。

①12②42③62.玉米体细胞2n=20,减数分裂形成的小孢子有()条染色体,极核有()条染色体,胚乳细胞有()条染色体,果皮细胞有()条染色体。

①10②10③30④203.人的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一个人从其父亲那里接受()条染色体,人的卵细胞中有()条性染色体,人的配子中有()条染色体。

①23②1③23一个完整的减数分裂由两个连续的过程组成。

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在(),突触过程发生在(),核仁消失在()。

确定染色体数量的最有利时期是()。

①后期ⅰ②偶线期③中期④终变期5.一对具有相同形态和结构的染色体被称为()。

除了正常和恒定数量的染色体外,一些生物体的细胞通常还有额外的染色体,统称为()。

① 同源染色体② B染色体(额外染色体)6.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受精结合为(),一个精核与()受精结合发育成()。

① 卵细胞② 合子(胚胎)③ 双极核④ 胚乳7.人的受精卵中有()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条染色体,精子和卵子中有()条染色体。

①46②46③238.某生物体,其体细胞内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减数分裂时可产生()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这时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父方染色体的比例是()。

同时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比例是()。

①8②1/8③6/89.从AA种子生长的植株中有()种胚基因型和()种胚乳基因型。

①3②410.用黄色玉米植株为白色植株授粉,现代生产的种子显示出父本的黄色颗粒特征。

这种现象被称为()。

如果由于发育过程中花粉的影响,种皮或果皮组织表现出父本的某些特征,则称为()。

①花粉直感②果实直感11.在有丝分裂期间,观察到染色体呈L形,表明该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处。

如果染色体呈V形,则表明该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处。

① 终止② 中间(V)思考问题:1.未交换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ⅰ,被交换了的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哪一时期?答:后期ⅱ。

2.简要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2)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动态与基因传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平行关系。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原因?减数分裂:(1)它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个是减数分裂,第二个是相等的。

(2)同源染色体在前期I配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染色体了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了两次。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一)名词解释: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血型和Mn血型。

7.测交: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

8.基因型:也称为基因型,生物体所有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格发展的内在原因。

9.环境影响下的表型:表型的总和。

10.多向性:基因也会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

11.多基因效应: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12.返祖现象:指后代的祖先特征。

13.位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4.性转换(reversalofdominance):显性性状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转换的现象叫做显性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