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0年度项目指南(河北部分)【模板】

合集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0年度项目指南(广东省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0年度项目指南(广东省部分)

2020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二批)——广东省一、生物与农业领域该领域本年度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

围绕广东及周边地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研究方向:1.多认知任务神经环路的整合和协调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09的下属代码)利用动物模型,研究前额叶在注意、分类和工作记忆等多种认知任务条件下的神经细胞反应,理解前额叶协调多种认知功能的环路机制,建立参考神经数据的类脑多任务神经网络。

2.RNA甲基化(m6A)修饰参与调控神经系统发育、功能及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9的下属代码)研究RNA m6A修饰及其识别蛋白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及不同脑功能与脑疾病中的调控机制;探索神经系统的m6A修饰在应激、成瘾等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变化与响应机制,为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新的靶点。

3.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高抗抗源的挖掘及抗性分子遗传解析(申请代码1选择C13或C14的下属代码)针对水稻毁灭性病害南方黑条矮缩病高抗抗源缺乏和抗病分子遗传机制不清等问题,通过对2000余份国际稻种的系统评价,筛选鉴定高抗抗源,借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多组学分析大规模鉴定抗性相关基因,为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抗性分子育种提供高抗抗源和基因资源。

4.粤港澳大湾区昆虫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或C04的下属代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脆弱生态系统昆虫多样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以及高强度害虫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等,建立大湾区生物大数据平台及生态安全的生物指示性评价体系,为大湾区外来入侵生物的风险评估及预警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大湾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5.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挖掘及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C13或C14的下属代码)围绕水稻白叶枯病获取新的抗性基因资源,深入挖掘新抗病基因,系统解析其抗性分子机制并择优用于水稻分子育种。

6.南海海洋微生物中新型药用活性物质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1的下属代码)开展南海海域特色新型药用活性物质研究,着力从周边地区生物来源的微生物中寻找有药用价值的新结构化合物;分离鉴定系列高活性新结构化合物;深入探讨其药效活性和动物体内活性,鉴定化合物作用靶点并解析作用机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针对人类重大疾病的系列新型先导化合物。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2.07•【字号】冀科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冀科金〔2024〕1号各有关单位:省科技厅研究编制了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电子版请在省科技厅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推荐项目。

申报及推荐审核项目须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网站”—“科技管理”—“科技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综合服务平台”在线操作。

在项目申报前,请务必认真阅读申报流程。

申报项目采用“无纸化”方式,只需在线提交、审核电子申报书及其附件材料,无需在申报阶段报送纸质材料。

申请人网络受理时间:2024年2月27日至3月7日17:00申报单位审核截止时间:2024年3月11日17:00依托单位审核截止时间:2024年3月14日17:00业务咨询电话: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0311-66505379 85815545 85817132项目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支持:*************82620020监督电话:*************附件: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2月7日附件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安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基础研究工作部署,坚持“四个面向”,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统筹推进,瞄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基础研发需求,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线,凝聚创新合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团队,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源头支撑。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项目指南的通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项目指南的通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项目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5.29•【字号】•【施行日期】2024.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项目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做好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指南有关工作安排,启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以下简称区域联合基金)项目指南征集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南定位区域联合基金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联合攻关。

指南应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将基础研究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衔接,推动创新成果产出,为我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活水。

二、指南征集领域区域联合基金指南征集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能源与化工、生物与农业(含环境与生态)、人口与健康、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等六个领域。

三、项目层次区域联合基金由省政府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设立,主要以“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形式予以资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类型项目共同限项申请。

“重点支持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集成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

四、指南相关要求(一)指南研究方向要求1.科学性。

聚焦科学问题,提炼精准,特色鲜明,具备创新性。

体现基础研究特点,避免偏技术应用,尽量避免出现“开发”等非基础研究常用词汇。

避免选取陈旧或重复资助的研究方向,特别需要避免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其他已资助项目的重复。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
为了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该项目旨在支持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资助范围和申请条件
1. 资助范围:项目指南中明确了各个领域的资助方向,包括生物与农业领域、环境与生态领域、能源与化工领域、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领域、人口健康领域等。

2. 申请条件:申请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和经验,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相关要求。

三、申请流程和提交材料
1. 申请流程:申请人需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申请要求,通过指定渠道进行在线申请。

申请材料需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提交材料:申请人需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如科研成果证明、合作协议等。

同时,还需提供项目实施方案和预算计划等。

四、评审和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对申请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确定是否给予资助。

资助金额和资助期限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五、管理和监督
获得资助的项目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成果的取得。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定期报告进展情况,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以上是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的主要内容。

具体申请要求和申请材料可能因地区和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申请人详细阅读相关文件和规定,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申请须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申请须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申请须知一、设立宗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区域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实施原则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其申请、评审、管理和资金使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时期联合基金试点工作方案》等有关规定执行。

三、2019年度资助计划2019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由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四川、湖南、安徽、吉林等4个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资。

其中,四川省投入9000万元、湖南省投入6000万元、安徽省投入6000万元、吉林省投入45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委投入8500万元。

2019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拟通过重点支持项目予以支持。

资助期限均为4年, 研究期限应填写“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

四、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申请人条件。

本联合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2.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的限制规定。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200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主要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应急管理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专项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应急管理项目中的局(室)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除外]。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1.04•【字号】•【施行日期】2024.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我省基础科学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现开展2024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建议征集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定位重点项目(A类-目标导向类)支持有较强研究基础的优秀学术团队,紧紧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针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需求,开展系统、深入的创新性研究,旨在解决一批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过程中的重大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探索变革性和颠覆性创新研究,培育重点领域重大原创成果。

优先支持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等创新主体合作申报的,能够解决相关行业、领域中的重大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项目。

重点项目(B类-科研仪器类)支持面向科学前沿和我省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对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研制。

二、征集原则贯彻落实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河北落地见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需求牵引和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知识储备和原理支撑,推动自然科学基金在提升我省科技竞争力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发布文号】【发布日期】2009-07-06【生效日期】2009-09-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7月6日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七月八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条为规范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本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用于资助符合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求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第三条第三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和引领未来的方针。

第四条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本省的自然科学基金工作。

省人民政府设置的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基金管理机构)负责本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具体管理工作。

基金管理机构实行委员会制,成员由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专家组成。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自然科学基金的预算、财务进行管理和监督。

审计机关依法对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第五条第五条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向自然科学基金捐资,并按规定用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

第二章发展规划与年度基金项目指南第六条第六条基金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组织制订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和年度基金项目指南,报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核准后实施。

第七条第七条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年度基金项目指南应当确定本省优先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的方向,有关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措施,以及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具体措施。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5.24•【字号】冀科资〔2024〕7号•【施行日期】2024.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冀科资〔2024〕7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改革发展政策、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

根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3〕276号)有关规定,现就申报2024年度河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方向及要求2024年度河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四个方面,具体支持方向及有关要求如下:(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项目(指南代码:6020101)1.支持方向:(1)创新型城市科技项目。

支持国家级创新型市、县(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保定,国家级创新型县:正定、固安、黄骅、玉田、曲周、定州),依托域内省级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含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单位)、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开展产业共性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业竞争力。

支持科技服务机构构建面向科技型企业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到产业化等各个环节的服务体系,营造创新生态。

(2)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科技合作项目: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

通过开展联合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资源、产学研力量跨区域流动,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新机制,提升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0 年度项目指南(河北部分)二、环境与生态领域该领域本年度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 260 万元/项。

(一)立足河北典型生态系统及环境区域重大需求,围绕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化工、制药、钢铁等行业产生的固体、水体、气体污染治理及生物对污染物的响应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研究方向:1.典型生态系统特征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申请代码 1 选择 C03、D01 或 D07 的下属代码)以河北典型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生态系统对全球和区域变化的响应、物质循环过程与功能、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理与分子响应,为区域生态系统的监测、优化、利用和可持续服务。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冰害防治与水温综合调控机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9 的下属代码)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冬季冰期输水冰害防治问题,研究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水量水温的演化规律;研究地上和地下水库调蓄与输水水温的调控机制,输水渠道太阳能利用与输水水温的调控机制;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冬季输水冰害防治和冬季无冰运行的综合调控机制等,为提升南水北调工程冬季输水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3.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的新技术新方法(申请代码 1 选择 B06、B08、E04 或 E10 的下属代码)针对河北化工、制药、纺织、印染等工业污水中有机化合物和有毒金属离子,探索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机理,阐明高效去除污水中有机化合物和有毒金属离子以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为河北工业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4.燃煤复杂烟气多污染物全温度窗口协同脱除机理(申请代码 1 选择 B06、D05、D07、E06 或 E10 的下属代码)针对河北采暖、钢铁、化工等行业工业锅炉/窑炉,研究燃煤复杂烟气中氮氧化物、汞、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和一氧化碳协同催化全温度窗口脱除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和反应路径,研究大气中 VOCs 迁移规律和治理技术,为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5.冶金粉尘高效梯级提取及协同资源化利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4 的下属代码)基于河北地区多源冶金粉尘物化性能及有价元素赋存状态,解析多元体系选择性还原热力学、动力学与物相调控机理,揭示复杂体系质能传递与匹配规律,为多源冶金粉尘高效提取与资源化利用新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6.工业固废建筑材料制备与智能建造(申请代码 1 选择E08 或 E10 的下属代码)以河北冶金和煤基等大宗工业固废为研究对象,研发大固废用量胶凝材料,研究利废混凝土硬化机理与长期性能,提出利废混凝土的可 3D 打印性调控方法,为工业固废在智能建造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河北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三、能源与化工领域该领域本年度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 260 万元/项。

(一)针对河北新能源、化工制药行业重大需求,重点围绕材料基础、绿色反应连续化和本质安全化、电子化学品制备等领域中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研究方向:1.循环冷却水处理多功能药剂制备及浓水资源化(申请代码1 选择 B08 的下属代码)针对目前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投加药剂多、非环境友好和浓水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研究阻垢、缓蚀、杀菌多功能药剂的绿色合成方法和工艺,探索静电场、磁场与化学药剂协同阻垢分散机理及成垢物结晶行为;研究纳米多孔碳材料结构可控制备、离子吸附动力学及机制,提高浓缩水的收水率,为实现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绿色化及浓水资源化提供科学依据。

2.重要化学品制备的绿色和本质安全反应过程及关键技术(申请代码 1 选择 B08 的下属代码)针对河北化工与制药企业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使用光气等剧毒原料等问题,针对重要化学品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物基己二腈等的合成,开展绿色反应路线、本质安全原理、高效催化剂分子设计与精准制备、多反应集成及连续流微反应器强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实现化工过程的绿色化和安全化提供科学依据。

3.高端超精细光刻胶分子结构设计与光刻过程调控机制(申请代码 1 选择 B08 的下属代码)针对河北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印制电路板等电子材料产业领域中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可控表面能光刻胶在结构—性能—效应—机理方面的交叉融合基础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光刻胶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为解决其耐刻蚀性和附着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河北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四、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该领域本年度以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重点支持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 260 万元/项,集成项目详见本指南要求。

(二)围绕河北在高品质钢铁材料等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研究方向:1.基于氧化物冶金的微合金化理论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 选择 E04 的下属代码)基于氧化物冶金热力学、动力学机制,重点研究工艺过程中夹杂物、第二相粒子诱导晶内铁素体、晶粒细化、提高强韧性、易焊接性等科学问题,构建氧化物冶金的Nb-Mo-Ti-Mg-V 多元微合金体系及凝固、热加工控制模型,为开发高强韧性造船板及海工用钢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2.高品质钢铁材料的洁净化、精准化、均质化冶金学基础研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4 的下属代码)研究炼钢、连铸、轧钢和产品服役的全流程过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生成、控制与演变的全生命周期基础行为,探究钢成分的窄窗口精准控制和钢产品成分均质化的基础理论,建立这些因素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定量关系。

3.瞬态突变状态下板带连轧装备-工艺-产品柔性适配与协同控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4 或 E05 的下属代码)围绕河北钢铁产线搬迁及流程再造升级需求,针对短流程化进程中装备技术容易出现过度刚性连接、缺乏应对瞬态突变能力等问题,开展在线换辊、动态变规程及其多目标协同控制基础研究,提高装备工艺和产品之间柔性适配度。

4.超硬材料变形机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2的下属代码)针对共价材料增韧难题,重点开展金刚石等超硬材料位错相关的塑性变形研究,为探索和设计高韧性超硬材料奠定理论及应用基础。

5.二维功能性原子及分子晶体的大面积制备技术研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2 的下属代码)立足河北新型显示面板产业(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围绕发光基元的核心部件—场效应晶体管(FET)的低电子、低空穴迁移率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二维功能性原子及分子晶体大面积生长、调控的基础研究。

6.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功能化设计及生物安全性研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2 或 E03 的下属代码)针对新型医用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及生物安全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开展光热材料、生物发光探针、药物载体材料的功能化基础研究。

7.三维编制复合材料RTM 成型机理与关键工艺技术研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3 的下属代码)针对大型复杂三维编制复合材料结构件的RTM 成型的成品率低、质量控制困难等关键问题,重点开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RTM工艺的渗透特性评价、本构模型的确立及其预制体变形过程机理等基础研究,优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RTM 成型工艺,为大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件的RTM 成型工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8.激光场诱导镁合金表面复合功能(申请代码 1 选择E01、E04 或 E05 的下属代码)针对镁合金零部件所需摩擦磨损耐蚀性能,重点研究脉冲和连续激光场诱导功能复合机理和工艺,为高强韧轻量镁合金汽车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9.氮化硼环境净化材料研究(申请代码 1 选择 E02 或E10 的下属代码)针对重金属和抗生素小分子污染,研究具有高效、稳定和良好再生性能的新型活性氮化硼环境净化新材料,为发展新型环境修复材料提供设计依据。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河北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五、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领域该领域本年度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 260 万元/项。

(一)围绕河北特种车辆、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研究方向:1.车辆的信息感知与底盘动力学性能控制(申请代码 1 选择E05 或 E12 的下属代码)针对我国应急救援车辆机动性差的问题,开展车辆行驶状态和道路环境等信息感知与多信息融合、悬挂主动控制、转向和驱动力控制、行驶安全性控制和实现方法研究,以提高车辆行驶的机动性及平顺性、安全性、操控性。

2.轨道交通装备动力学状态演化与监测诊断(申请代码1 选择 A02、E05 或 E12 的下属代码)针对轨道交通装备动力学状态演化与监测诊断,从宏-微观力学角度研究其动力学状态演化机理,揭示系统服役性能演化规律,结合智能监测、多源信息融合、深度特征提取等方法实现数据模型驱动的服役性能智能感知与预测,开发集监测、诊断、预测、决策等为一体的故障预测与诊断系统,为轨道交通装备与铁路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河北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六、电子信息领域该领域本年度以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重点支持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 260 万元/项,集成项目详见本指南要求。

(二)围绕河北在钢铁、机器人、海洋监测、医学大数据、光电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研究方向:1.面向钢铁行业的全流程产品质量智能建模、故障诊断与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申请代码 1 选择 F03 的下属代码)钢铁冶金具有生产设备众多、变量间强耦合、工序间质量遗传等特点,重点研发钢铁轧制流程控制系统的智能建模、非线性局部子系统故障快速诊断与自愈控制以及全流程关联系统分散自适应优化协同控制等理论与技术。

2.面向高危行业的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安全作业机理(申请代码 1 选择 F03 的下属代码)针对石油化工、风/火电运维等高危行业“人不能及、人不愿及”的特殊需求,采用 5G 通讯技术,开展人—机—环境—作业对象等多维度智能感知、信息交互、人机协作等机理与方法研究,揭示高危环境下机器人安全、高效作业机理,为高危行业作业机器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3.区域多发疾病的生理特征识别和辅助诊断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 1 选择 A01、F01 或 F06 的下属代码)针对河北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典型多发疾病的特异性和共性病理特征认识不全面、防治诊断困难等问题,建立典型疾病的生理信号、影像信息大数据,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提取多维度和深层次泛化特征并建立网络模型,开展疾病早期诊断的原理性理论方法研究,构建辅助诊疗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