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近50年我国风向变化特征

图
2
1956
—
1965
年与
1996
—
20。 5
:m
年 我 国 年 最 大 风 向频 率 差 值 ( 单 位 % ) ( a ) 及 其 对 应 的平 均 风 速 差 值
:
(单位
s / ;阴 影 区 域 为 通 过 9 0 % 信 度
£
检验 区域) ( b ) 分布 图
d 19 9 6
h a d 。w
80 50 k
]
,
。
其中
,
8 区
和
12
区 选 取 的范 围是海
50 km
m
主要 是 因为离 岸
风速衰减
对 应 风 速 的变化 特 征 按 气 候 区 和 地 貌 特 征 将 全 国
,
蝌
文 ¨
该 范 围 内平 均 风 速 特 征 基 本 上 表 征 了
。
分为
12
个区 (图
3 )
,
除青 藏 高原 地 区 外 各 区 测 站
6
期
江
滢 等 :近
50
年 我 国 风 向变 化 特 征
行南风 和偏南 风 冬季 (夏季 ) 10
进 行分析研究
m
。
因此 本文 还 针 对 每个 台站选 取
,
一
般大于 般小于
18
% 部 分 地 区 大 于 2 1 % ;而 内 蒙 古 中部
,
、
in
平均风速大于 等于2
.
O
m
s / 的北
,
东北 北 部 和 山 东 省 及 邻 近 地 区 最 大 风 向频 率 较 小
、
近50年中国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

近50年中国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赵宗慈;罗勇;江滢;黄建斌【摘要】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wind speed decreased in China for the last 50 years. Most studies pointed out the observed wind speed in China decreased obviously by about (0.10 ~0.18m/s)/10a for the last 50 years. The possible reasons came from both natural (internal climate system) changes and anthropogenic effects. The former includes both of the winter and summer East Asian monsoons weakened,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weakened,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reduced, the frequencies of cold waves and dust storms over China decreased, and frequencies of extratropical cyclones over East Asia declined. The latter refers to urbanization,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the global warming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and the effects of wind farms. The reasons causing the wind speed decline are very complicated in China for the last 50 year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explore a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n the mechanisms and key factors .%综述了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的特征和可能原因。
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

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近50年来,重庆的气候变化特征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如下:一、平均气温变化明显1. 1961-2007年重庆全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约为1.33℃,其中最高升幅出现在夏季,最低升幅出现在冬季。
2. 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上升最为明显,上升约2.0℃;冬季(1-2月)平均气温上升约1.5℃,其它季节升幅都在1.0℃以下。
3. 1961-2007年7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时候达到26.4°C,最低的时候只有19.6°C。
二、风速明显增加1. 1961-2007年,重庆全年风速比原来有显著增加,总体上升约为1.1m/s。
2. 夏季月平均风速比原来有显著增加,上升约为1.55m/s;冬季月平均风速比原来有显著增加,上升约为1.24m/s;其它季节月平均风速比原来有显著增加,上升约0.9m/s。
3. 1961-2007年7月风速最高的时候达到3.9m/s,最低的时候只有1.85m/s。
三、日夜温差明显变小1. 1961-2007年重庆全年日夜温差有显著缩小的趋势,比原来缩小约3.3℃。
2. 夏季月日夜温差有显著缩小,比原来缩小约4.8℃;冬季月日夜温差有显著缩小,比原来缩小约2.8℃;其它季节月日夜温差比原来都有显著缩小,比原来都缩小约2℃左右。
3. 1961-2007年7月日夜温差最高的时候达到6.5℃,最低的时候只有3.7℃。
四、降水量变化一般1. 1961-2007年重庆年降水量变化不大,平均全年降水量约为675.2mm;2. 夏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上升,上升约122.8mm;冬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上升,上升约43.7mm;其它季节降水量变化不大,出现抬升或者下降的趋势,但变化不大。
3. 1961-2007年7月降水量最高的时候达到173.1mm,最低的时候只有42.8mm。
以上便是重庆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这些变化会对重庆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气候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

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正日益严重,全球变暖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对重庆的气候变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以重庆为例,以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候变化对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
以1961-2007年重庆风速气候变化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重庆风速向稳步增长。
1961~2007年,重庆风速年均值由2.2m/s增加到2.62m/s。
整体看,重庆风速的变化以平稳的步伐向上升,伴随重庆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按照自然规律,重庆地区的风速在整个时期有持续性增长。
从季节变化看,重庆风速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以春季为例,重庆春季风速呈现出一个总体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7年,重庆春季风速达到了2.9m/s。
从年变化看,重庆风速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1997-2001年,这五年重庆年均风速从2.4m/s到2.78m/s,较前后的年均风速增长了0.38m/s。
重庆气候变化的特点还体现在降水和温度变化方面。
研究发现,重庆降水量变化趋势与重庆风速变化趋势密切相关。
随着风速增加,重庆降水也相应增加,尤其是1965~1970年和1997~2001年,这两段时间重庆风速和降水都有明显的提升,其他时期的增长也不断,大致与重庆风速的变化趋势一致。
而温度变化亦呈现出与重庆风速变化一致的趋势,重庆的年均温度从1961年的17.5度升高到2007年的19.2度,可以看出,风速持续增加引起的气候变暖,对重庆的温度产生了影响。
此外,重庆风速的变化也影响了重庆地区气象灾害的发生。
比如,随着重庆风速的增加,大风事件也会增多,而大风会增加地区的沙尘暴等灾害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近半个世纪的重庆风速的变化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风速的增加直接导致了重庆降水量和温度的增加,以及气象灾害的增加,这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继续加剧,重庆也将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近50年中国最大风速变化

Gale Days
TRD=-3.00day/decade
12
10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Year
变化趋势
变化率
最大风速
-1.46m/s decade
23.6%
大风日数
-3.00day/ decade 12.7%
平均风速
-0.124m/s decade 5.17%
Town TREND=-3.6m/s/decade Rural TREND=-2.7m/s/decade
25
20
15
10
5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Evolutions of observed annual maximal wind (left, unit:Yeamr /s) and number of gale days (right, unit: day) over the urban stations (line with crosses on) and
作者(年) 任国玉等(2005)
研究区域
气象站类别(站数)
时间段
中国 国家基本和基准站(323) 1951-2002
王毅荣等(2007) 河西走廊 国家基本和基准站(19) 1971-2004
王遵娅等(2004)
中国 国家基本和基准站(686) 1954-2000
Xu Ming等(2006)
中国 国家基本和基准站(305) 1969-2000
30000 25000
26010
20000
15000 10000
华北地区风速变化的分析

dces ,h au ot f ag s e ce . _ 0 5( s ) l a erae t vlei m s o u e ah d0 2 _ . m・ e n g r / O .Men hl, h u dnc ag aw i tesd e h n e e
o n p e r o n fwi d s e d we e f u d,t a l n c u r d i h o h o o t i a,a d t e o d o e a - he e ry o e o c re n t e s ut f n rh Ch n n he s c n n p pe r d i h se n r g o a e n t e we t r e in,a d t e e a e n o s i s i rhe n a d c nta e in. n h r r o r bu ttme n no t r n e r lr go Ke r s Me n wi pe d Lie rte d S dd n c a e a ay i y wo d a nd s e n a r n u e h ng n lss
第2 8卷
第 6期
气
象
科
学
Vo I 8.No 6 l 2 .
De .,2 08 c 0
20 0 8年 1 2月
S ENTI MET CI A EOROLOGI CA I CA S NI
荣艳 淑 , 梁嘉颖. 华北地 区风速变化 的分析. 气象科学 ,0 8 2 ( )6 56 8 2 0 ,8 6 :5 -5
w r n e t ae a e n t e o s r e n h y me n w n p e 0 a g s o a e u t u i r y e e i v si t d b s d o b e v d mo t l a i d s e d i 1 4 g u e ,l c t d q i n f ml g h n e o
射阳近10年风速变化及其成因研究

射阳近10年风速变化及其成因研究黄成裕李沛王小东(射阳县气象局,射阳 224300)摘要:利用射阳国家基本气象站2003年至2012年逐日风速观测资料,分析了射阳站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其结果表明,近10年来射阳站多年平均风速约为3.0m/s,并且呈总体减弱的趋势。
射阳站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一年四季都呈现出“春季大,秋季小”的季节分布特点。
并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减弱、下垫面摩擦系数增大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平均风速减小的原因,为射阳沿海风能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射阳站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引言射阳东濒黄海,平川秀丽。
由于海洋调节作用明显,加之季风影响,因而射阳县为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季风盛行、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宜农宜林、宜牧宜渔。
本文将利用射阳站2003年至2012年的逐日风速观测资料分析射阳站近10年来的风速变化特征,为射阳沿海风能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资料及方法本文数据资料来自于射阳国家基本气象站提供的2003年至2012年射阳(58150)地面观测站逐日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观测资料,数据资料完整且通过极值检查得到了初步的质量控制。
将测站近10年来逐日平均风速观测资料进行逐月的算术平均,得到各月的平均风速,再根据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l1月为秋季、l2月至次年2月是冬季的季节划分,整理出射阳站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风速。
对逐日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进行筛选,得到各月和各年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
2结果分析2.1平均风速变化特点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平均风速是指在给定时段内风速的平均值,本文所用平均风速为2min平均风速。
射阳站近10年来多年平均风速约为3.0m/s。
从图1可以看出,射阳站全年各月平均风速的变化由1月份的2.9m/s依次增加到年内的最高值,即4月的3.6m/s,之后开始减小,至10月平均风速减弱到最小,为2.5m/s,之后又增加到12月的3.0m/s,其月季变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型分布。
风的变化特征

风的变化特征
风的变化特征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风的速度、方向、季节性变化、日变化等。
以下是对风的变化特征的详细介绍:
风速变化:
风速季节性变化:在不同季节,地球的气温分布和大气压力格局会发生变化,导致风速的季节性变化。
例如,冬季通常伴随着更强烈的风。
风速日变化:风速还可能在一天内发生显著变化。
通常,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形成对流,引发较强风。
夜间风速通常较为平缓。
风向变化:
风向与地形关系:地形对风向有明显的影响。
例如,山脉、河流等地形要素能够改变风的方向。
风流经山谷时可能加速,形成局部风系。
风向的季节性变化:季节性的大气环流变化也会导致风向的季节性变化。
例如,季风系统导致夏季和冬季风向的变化。
气象系统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大气中的气旋和反气旋系统会导致风的变化。
气旋呈逆时针旋转,通常带来较强风。
反气旋则相反,呈顺时针旋转,通常带来相对平静的天气。
高气压和低气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分布也会引起风的变化。
风通常会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风系统。
地表类型的影响:
陆地和海洋风:地表的不同特征,如陆地和海洋,对风的生成和变化有显著影响。
海洋通常导致较为平稳的风,而陆地上的温度变
化可能引发强风。
气候带影响:
赤道和极地风:大气环流对于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赤道地区通常有较强的东北贸易风,而极地区域则受到极地西风带的影响。
风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个因素相互作用。
气象学通过对这些变化特征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