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计算

合集下载

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

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

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计计算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计算的具体方法和公式。

1.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是水处理设计中最基础、最常用的计算之一、根据给定的污水处理量或饮用水需求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管道的设计截面尺寸和水泵的需求功率等参数。

1.1.管道截面积计算在水处理系统中,流量通常通过管道输送。

为了确保管道能够满足给定的流量要求,需要计算管道的截面积。

根据管道的水流速度和流量要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管道的截面积:A=Q/V其中,A是管道的截面积,Q是流量,V是流速。

1.2.水泵功率计算当流量超过一定数值时,需要使用水泵来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流量。

水泵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Q×ρ×H)/η其中,P是水泵的功率,Q是流量,ρ是水的密度,H是扬程,η是水泵的效率。

2.化学计量计算在水处理设计中,经常需要用到化学计量计算。

这种计算主要用于计算化学药剂的投加量,以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化学计量计算方法:2.1.化学药剂计量计算在给定的流量和目标浓度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化学药剂的投加量:D=Q×C/η其中,D是化学药剂的投加量,Q是流量,C是化学药剂的目标浓度,η是投加系统的投加率。

2.2.化学药剂的稀释计算有时需要将高浓度药剂稀释为目标浓度以满足投加要求。

稀释液体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V2=(C1×V1)/C2其中,V1和C1分别是初始溶液的体积和浓度,V2和C2分别是目标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3.沉淀池设计计算沉淀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用于去除悬浮颗粒的设备。

以下是沉淀池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3.1.沉降速度计算沉淀池通过引入沉降作用使悬浮颗粒沉淀到底部。

沉淀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d=(g×(ρp-ρw)×d^2)/(18×μ)其中,Vd是沉淀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ρp是颗粒的密度,ρw是水的密度,d是颗粒的直径,μ是水的黏度。

水处理工程量计算技巧

水处理工程量计算技巧

水处理工程量计算技巧一、确定项目范围在进行工程量计算之前,需要确定项目的范围和工程施工的要求。

这包括了建设规模、工程设计标准,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等。

确定项目范围有助于清晰明确地进行工程量计算。

二、了解设计要求在进行工程量计算之前,需要详细了解项目的设计要求。

这包括了水处理过程的工艺流程、水质要求、设备性能指标等。

通过了解设计要求,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量计算,并确保计算结果符合项目的需求。

三、标准单位换算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单位换算。

例如,将体积单位换算为重量单位,将浓度单位换算为质量单位等。

正确的单位换算有助于减少计算错误,并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重复利用历史数据对于一些常见的水处理项目,可以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工程量的估算。

根据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可以大致估计出所需的设备数量、材料用量等。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并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

五、注意工程变化并进行修正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修正计算结果。

例如,当工程范围发生变化时,需要修正设备的数量和材料用量等。

及时修正计算结果有助于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六、合理利用计算工具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工具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大量数据的计算和整理,使用设计软件进行设备数量和尺寸的选择等。

合理利用计算工具可以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七、仔细检查计算结果在完成工程量计算后,需要仔细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交叉核对、数据对比等方式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符合项目的要求。

及时发现和纠正计算错误可以避免浪费资源和时间,并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可靠性。

总之,水处理工程量计算是水处理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仔细认真地进行。

通过合理利用计算工具、标准单位换算、重复利用历史数据等方法,可以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需要注意工程范围变化并及时修正计算结果,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水处理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的数学公式。

水处理是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旨在改善水的质量,使其适用于特定的用途,如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水处理计算公式。

1.清洗水需求量(CWR)计算公式:CWR=[(Q×T)/C]×100其中,CWR为清洗水需求量(L),Q为每分钟进水流量(L/min),T 为清洗时间(min),C为清洗浓度(%)。

清洗水需求量是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清洗设备而需要的水量。

通过计算清洗水需求量,可以合理规划清洗水的使用量。

2. 混凝剂(coagulant)投加量计算公式:C=(V×M)/Q其中,C为混凝剂投加量(mg/L),V为混凝剂体积(mL),M为混凝剂质量(mg),Q为水样体积(L)。

混凝剂投加量的计算公式是为了确定混凝剂的适当投加量,以达到最佳的混凝效果。

混凝剂通常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3. 净水效率(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计算公式:E = [(Cin –Cout) / Cin] × 100其中,E为净水效率(%),Cin为进水浓度(mg/L),Cout为出水浓度(mg/L)。

净水效率是衡量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污染物的能力的指标。

通过计算净水效率可以评估水处理过程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消毒剂剂量计算公式:D=(C×V)/Q其中,D为消毒剂剂量(mg/L),C为消毒剂浓度(mg/L),V为消毒剂体积(mL),Q为水样体积(L)。

消毒剂剂量的计算公式是为了确定适当的消毒剂投加量,以达到对水中的病原体进行有效灭活的目的。

5. 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计算公式:DO=(P–Pv)/H其中,DO为溶解氧浓度(mg/L),P为大气压力(mmHg),Pv为饱和水蒸气压力(mmHg),H为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分压之间的线性关系。

水处理计算方法

水处理计算方法

1. 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

管径单位:mm管径=sqrt(353.68X流量/流速)sqrt:开平方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就要先假定流速,再根据水的粘度、密度及管径先计算出雷诺准数,再由雷诺准数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并将管路中的管件(如三通、弯头、阀门、变径等)都查表查出等效管长度,最后由沿程阻力系数与管路总长(包括等效管长度)计算出总管路压力损失,并根据伯努利计算出实际流速,再次用实际流速按以上过程计算,直至两者接近(叠代试算法)。

因此实际中很少友人这么算,基本上都是根据压差的大小选不同的流速,按最前面的方法计算。

2. 管道的水力计算包括长管水力计算和短管水力计算。

区别是后者在计算时忽略了局部水头损失,只考虑沿程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可以理解为固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以常用的长管自由出流为例,则计算公式为H=(v^2*L)/(C^2*R),其中H为水头,可以由压力换算,L是管的长度,v是管道出流的流速,R是水力半径R=管道断面面积/内壁周长=r/2,C是谢才系数C=R^(1/6)/n,n是糙率,其大小视管壁光洁程度,光滑管至污秽管在0.011至0.014之间取。

呵呵,计算这个比较麻烦,短管计算更麻烦,公式不好打。

总之,只知道压力和管径,无法算得流速的,因为管道起始端压力一定,管道的流速和管长和糙率成反比。

3. 我公司的一个车间内自来水量不够,现需增加。

开车时用水量在60个立方以上,但现在肯定达不到不知道是增加管径好,还是加个增压泵好?我的流体力学书丢了,现在没法算出60个立方,压力0.1MPa(表压)时,选用多少管径比较节能?主管道大概有55米,每根次管道是3米到30米不等。

请高手帮我算下,或者给出公式。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和设备对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使之达到特定的品质要求,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用途。

对于水处理工艺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流量计算、水质计算、反应速率计算和设备选型等。

1.流量计算:-平均流量计算:平均流量(Q)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液体体积与时间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Q=V/t,其中Q为平均流量,V为通过给定截面的液体体积,t为经过的时间。

-流速计算:流速(v)是指液体通过单位截面的速度。

计算公式为:v=Q/A,其中v为流速,Q为流量,A为给定截面的面积。

2.水质计算:-溶解氧计算:溶解氧(DO)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

溶解氧的计算公式为:DO=(C/P)*100,其中DO为溶解氧的浓度,C为溶解氧的含量,P为水的总压力。

-悬浮物浓度计算:悬浮物是指在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悬浮物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m/V)*100,其中C为悬浮物的浓度,m为悬浮物的质量,V为水的体积。

3.反应速率计算:-反应速率计算: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量。

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为:r=ΔC/Δt,其中r为反应速率,ΔC为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量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公式为:k=r/C,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r为反应速率,C为反应物的浓度。

4.设备选型:-净水设备选型:净水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水源的特性、处理效果要求、处理量等因素。

常用的净水设备包括过滤器、反渗透膜、离子交换器等。

选型公式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或计算公式,如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来确定所需的设备型号和数量。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污水特性、处理工艺要求、处理量等因素。

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曝气池、沉淀池、MBR等。

选型公式一般采用设计原则和经验公式,例如根据污水COD浓度和处理效果来确定曝气池的尺寸和风量。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1.流量计算公式:流量=速度×面积在水处理设备中,常常需要计算流量以确定设备的处理能力。

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测量流体通过一定面积的时间来确定。

其中,速度可以通过测量流体的速度来计算,而面积可以通过设备的尺寸来确定。

2.底部流速计算公式:底部流速=流量/(底部横截面积×空隙率)底部流速是指底部槽体过滤层中流体通过的速度。

在水处理设备中,底部流速的计算可以用来判断底部过滤层的流速是否过高或过低,进而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

3.清洗水量计算公式:清洗水量=过滤面积×清洗水流量×清洗水时间在水处理设备中,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清洗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清洗水量的计算可以帮助确定清洗所需的水量,并进一步优化清洗过程。

4.含氧量计算公式:含氧量=(溶解的氧气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含氧量是指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

在水处理设备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确定水中的氧气含量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5.总固体含量计算公式:总固体含量=(溶解固体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总固体含量是指水中固体颗粒物的总含量。

在水处理设备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

6.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压力损失=摩阻力×每单位长度的管道长度压力损失是指水流通过管道时由于摩擦而造成的压力损失。

在水处理设备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确定压力损失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优化非常重要。

以上是一些水处理设备常用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设计,提高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果。

水处理计算公式DOC

水处理计算公式DOC

水处理计算公式DOC1. 余氯消耗公式(Chlorine Residual Calculation Formula)余氯消耗指的是水中余留的自由余氯(HClO和ClO-)在与有机和无机物质反应后所减少的浓度。

余氯消耗量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关,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余氯消耗量(mg/L)= 初始余氯浓度(mg/L)- 最终余氯浓度(mg/L)2. 氧耗公式(Oxygen Demand Calculation Formula)氧耗是指水中有机物质经生物或化学氧化所消耗的氧气量。

氧耗量是评估水体有机负荷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氧耗量(mg/L)= 初始溶解氧浓度(mg/L)- 最终溶解氧浓度(mg/L)3. 硬度计算公式(Hardness Calculation Formula)硬度是指水中钙和镁的组合,它可以对水的使用和处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硬度通常以钙碳酸盐的当量浓度(以CaCO3计)表示。

硬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硬度(mg/L)= 钙离子浓度(mg/L)+ 镁离子浓度(mg/L)4. 混凝剂投加量计算公式(Coagulant Dosage Calculation Formula)混凝剂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混凝和絮凝作用,以去除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

混凝剂投加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水体中的浊度(或悬浮物质浓度)和混凝剂的投加剂量进行估算,常用的公式如下:混凝剂投加量(mg/L)= 水体中的浊度(Turbidity)(NTU)× 混凝剂的投加剂量(mg/L/NTU)5. 细菌剂投加量计算公式(Disinfectant Dosage Calculation Formula)细菌剂是用于水处理过程中杀灭水中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药剂。

细菌剂投加量(mg/L)= (所需聚灵菌(Desired Concentration)- 水体中初始细菌浓度(mg/L))/ 细菌剂的杀菌效果(Disinfection Efficiency)6. 氨氮转换公式(Ammonia Nitrogen Conversion Formula)氨氮是水中一种常见的水质参数,它在水处理中与其他污染物如氯化物和氯酸盐反应后会产生氯氨酮类物质,对水质的安全和卫生产生影响。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的计算,大家可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1、栅隙(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

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1)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栅渣/废水)。

(2)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1)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大中型格栅间内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1)栅槽宽度B式中,S为栅条宽度,m;n为栅条间隙数,个;b为栅条间隙,m;为最大设计流量,m3/s;a为格栅倾角,(°);h为栅前水深,m,不能高于来水管(渠)水深;v为过栅流速,m/s。

(2)过栅水头损失如式中,h0为计箅水头损失,m;k为系数,格栅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ζ为阻力系数,与栅条断而形状有关,按表2-1-1阻力系数ζ计箅公式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m/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