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与磁(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流和电路(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流和电路(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流和电路(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归纳式探究——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如图1,给两块等大、正对、靠近的平行金属加上电压,两板之间就有了电场。

若将电子沿着平行于两板的中线方向入射到电场中,电子就会发生偏转。

若两板间距为d,板长为L,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入射初速度为v0,离开电场时偏移的距离为y,则经研究得到如下数据:次数d/m L/m U/V v0/(m·s-1)y/m14×10-20.2401×107 3.6×10-228×10-20.2401×107 1.8×10-234×10-20.1401×1070.9×10-248×10-20.21601×1077.2×10-258×10-20.22402×107 2.7×10-2(1)y=k__________,其中k=_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本实验在探究影响电子离开电场时偏移的距离时,运用了_________法;(2)相同情况下,电子的入射速度越大,偏移距离越________。

它们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2中的图线________表示;(3)现有两块平行相对的长度为5cm,间距为1cm的金属板,为了让初始速度为3×107m/s 的电子从一端沿两板间中线方向入射后,刚好能从另一端的金属板边缘处射出,需要加_____V的电压。

【答案】220UL dv ()1022910m /V s ⨯⋅ 控制变量 小 b 200【解析】 【分析】 【详解】(1)[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与2相比L 、U 、0v 均相同,而d 增大一倍,y 减小为原来的12,可知y 与d 成反比;同理,1与3相比,y 与2L 成正比;2与4相比,y 与U 成正比;将第2次实验电压U 增大至6倍,则y 增大至6倍,此时240V U =210.810m y -=⨯将此时的数据与第5次实验相比,y 与20v 成反比,综上所述可得220UL y k dv =[2]将表格中第3次数据(其他组数据也可)代入220UL y k dv =计算可得 ()1022910m /V s k =⨯⋅[3]本实验在探究影响电子离开电场时偏移的距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 AB=5cm,s BC=15cm,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______;【来源】安徽合肥包河区四十八分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加速 0.5 C【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可判断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2)[2]AC段的路程s AC=s AB+ s BC =5cm+15cm=20cm=0.2m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0.2m0.5m/s20.2sACACACsvt===⨯(3)[3]由(1)[1]已知小球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A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描述的是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小,描述的是加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D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先做减速后做加速,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C。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还需要_____;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挡板的作用是_____;(2)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

则AB段的路程s AB=_____cm,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还未撞击到B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了,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νAB会偏_____。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为2.6s,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浙江省文澜中学初三九年级物理电与磁汇编

浙江省文澜中学初三九年级物理电与磁汇编

浙江省文澜中学初三九年级物理电与磁汇编一、电与磁压轴实验培优题1.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时,指针停在中央位置;当有电流从它的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转.(1)闭合开关,导体ab不动,电流表的指针______.(2)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铁,闭合开关,仍保持导体ab不动,电流表的指针______.(3)闭合开关,使导体ab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______.(4)闭合开关,使导体ab在磁场中向左运动,电流表的指针______;导体ab向右运动,电流表的指针______.这一实验现象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方向有关.(5)如果将蹄形磁铁翻转一下,S极在上,N极在下.重做上述实验,发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方向有关.2.用一个铁钉、一节电池、一根电线和一个纽扣强磁铁,可组装成一个演示用的简易电动机,组装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1)乙图中,把铁钉和磁铁连起来后就能竖直地吸在电池的正极上,若磁铁的N极朝上,S极朝下,则磁化后的铁钉的尖端为_____(填“N”或“S”)极,磁铁与铁钉间的吸引力_____(填“大于”或“小于”)磁铁的重力.(2)丙图中,用电线把电池的负极和磁铁连接起来,就有电流通过磁铁和铁钉,通过铁钉的电流方向是_____(填“向上”或“向下”),磁铁上的电流由于受到_____作用而带动铁钉开始旋转.(3)这个简易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若它的输入功率为2.0W,效率为60%,则输出功率为_____W.(4)演示时,若要改变铁钉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_____方向.电动机转动起来后,电线下端应间歇性地接触磁铁,这样做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提示:干电池通过的电流不允许长时间超过0.6A;磁铁磁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3.(1)如图所示,赤道表面地磁感线与水平地面平行指向北方,导线与能测微弱电流的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下列哪种操作可让电流表指针摆动?(______)(2)科学家猜测,A地海龟在春季是利用地磁场(如图)向南返回出生地,以下为相关研究.①在春季A地某屏蔽磁场的实验室中,无磁场环境下海龟无固定游向;当把海龟置于模拟地磁场中(用如图简化示意),图中1为磁体N极,2为磁体____极,按科学家猜测,海龟应向____游动(选填“左”、“右”).②地磁场在缓慢变化,科学家每年记录海龟出生地筑巢地点移动的方向,并追踪地磁场的微小移动方向,发现_____,现象符合猜测.4.下图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装置,导体ab、开关、灵敏电流表用导线连接,组成电路.(1)实验中,我们通过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_______;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_________________.(2)闭合开关,让导体ab在磁场中上下运动,发现电流表的指针_______;让导体ab静止,磁铁水平向右运动,则电流表的指针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的快慢是否有关,则应闭合开关,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 __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_得出结论.5.如图所示实验中,闭合开关,静止于金属轨道上的金属杆向左运动.(1)这个现象说明了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______的作用,观察实验现象后,应立即断开开关,这是为了防止电流过大,长时间通电损坏_______.(2)若要让金属杆向右运动,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A.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B.只能改变电流方向C.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D.只能改变磁场方向(3)实验中发现金属杆较重,不易起动,用下列轻质材料管替代金属杆后,会使实验效果明显的是_______.A.细薄的塑料管B.将锡箔纸卷在铅笔上成细管状,再抽出铅笔,形成的锡箔细管.6.如图所示,某小组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时保持磁体位置不变.(1)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这是因为导体ab_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也不偏转,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仍不偏转,这是因为导体ab虽有运动,但没有________________;(4)分析比较图四个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运动.7.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________(填“有”或“无”)电流产生.(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就说:“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验证猜想,它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_____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_____有关.(3)在整理器材时,小明未断开开关,先撤去蹄形磁铁,有同学发现指针又偏转了!他们再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________中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8.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分别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和“电磁感应现象”.(1)在图甲中,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______极.(选填“N”或“S”)(2)在图甲实验过程中,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______________有关.(3)图乙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静止不动,当磁体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选填“会”或“不会”)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9.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6V,R为磁感应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_____.(2)闭合S1和S2,滑片P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x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表.请计算x=5cm 时,B=_____T.(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_____,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_____.10.为了探究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能在电路中产生电流,采用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将用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偏转;断开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偏转。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0~0.6A)、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3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出导线完成图乙的电路连接;(__________)(2)同学们先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R所在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记录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_____,将对应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

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值的合理范围是______;(3)小聪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太麻烦,决定将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去掉,用两节新的干电池做电源。

电路简化为如图丙所示,进行实验,实验中在A、B之间接入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在实验器材完好,操作过程无误的情況下,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小聪分析数据发现无法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请你通过分析数据及实验器材,说明小聪无法得出实验结论的原因_____。

实验次数1 2 3电阻R/Ω 5 10 20电流I/A 0.5 0.260.14【答案】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其处于最大阻值处,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使其电压表的示数还是2.5VR 2.4V 3V U ≤≤ 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1)[1]从图甲可以看到,变阻器与电阻R 串联接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 两端的电压,在图乙中,电源的正极与滑动变阻器的左下端相连,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是30Ω,而四个定值电阻中最大的电阻是20Ω,所以定值电阻中的电压不会超过3V ,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 即可,电压表的3V 接线柱与定值电阻的右端相连;根据上述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2)[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接下来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其处于最大阻值处,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使其电压表的示数还是2.5V ,再将对应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

电与磁培优卷

电与磁培优卷

电与磁培优卷一、电与磁选择题1.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C. 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D. 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答案】 C【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电流由螺线管的下方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则螺线管与磁铁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因为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故AB错误;(2)由于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则螺线管的磁性增大,螺线管与磁铁之间的斥力增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线圈的匝数一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2)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4)当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2.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B. “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C. “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N极【答案】C【解析】【解答】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A不符合题意;B、以诗人乘坐的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迎”,B不符合题意;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符合题意;D、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磁针的南(S)极,D不符合题意。

电与磁竞赛与培优专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电与磁竞赛与培优专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八下第一章《电与磁》竞赛与培优专题训练1.一根条形磁铁断裂成三段(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与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A.小磁针黑色的为N极B.两者相互排斥C.两端能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差别很大D.闭合电路中的EF 段导体穿过CD之间时,灵敏电流计一定没有反应2.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客观存在、肉眼看不见的曲线B.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指向磁体的S极C.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D.两个磁场叠加的区域,磁感线就有可能相交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且与导线连接良好,当开关K断开时,弹簧下端恰能与水银槽里的水银面接触。

则当开关K闭合时(▲)A.小灯泡正常发光B.小灯泡不能发光C.小灯泡忽亮忽灭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是一根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的剖面图,A、B分别是在螺线管轴线上的两点,A点在螺线管的端面处,B点在螺线管的内部,则B点的磁场(▲)A.比A点磁场强B.比A点磁场弱C.与A点磁场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5.某宿舍楼一单元的几家住户为增强安全感。

在单元楼梯口安装了防盗门。

如图1-2-47所示为单元防盗门门锁的原理图。

各家住户都安有一个控制开关S,用来控制门锁,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家住户的控制开关。

该门锁的工作过程是:楼上的人闭合控制开关S。

门锁上通电后的电磁铁吸引卡入右侧门上门扣中的衔铁,衔铁脱离门扣,门可打开。

关于该门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右端为S极;②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③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并联的;④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串联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如图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

天平左盘中的A是一铁块,B是电磁铁。

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的吸引力大于铁块受到的重力,铁块A被吸起。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内能的利用(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内能的利用(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内能的利用(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1.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次数R0/Ωr/m B0/T T0/s I/A1100.1 1.00.15π×l0-2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答案】200B rR t25A sT mπ⋅Ω⋅⨯c【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像分析可得2EIR= (1)Et∆Φ=∆ (2)=?S B∆Φ∆ (3)120+2R R R R== (4)由1234联立得:2200022BB r rIt R t Rππ∆=⋅=⋅∆由于2π为定值,故200B rI kR t=[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k=25A sT mπ⋅Ω⋅⨯(2)[3]若R0变,其他为定值,则22B rtπ均为定值,可看作'kIR=,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表示.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甲、乙、丙).(2)在“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__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J.(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含义是__.【答案】甲和乙甲和丙示数变化 3.0×105见解析【解析】【详解】(1)[1]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2]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和丙两图进行实验;(2)[3]燃料燃烧放热,热量被同种液体吸收,放出热量越多,液体升高温度越多,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越多;[4]酒精的质量为:m=10g=10-2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10-2kg×3.0×107J/kg=3.0×105J;(3)[5]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压 电阻(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压 电阻(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压电阻(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压电阻易错压轴题(难)1.卓玛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被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表所示:序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0.80.5B锰铜0.81C锰铜0.80.5D锰铜 1.20.5如图是卓玛连接好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下列填空:(1)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接入电路中的导体的电阻越________;(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3)选择A和C两段导体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4)这种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做________。

【答案】小;CD;①;控制变量法。

【解析】【详解】(1)[1]由欧姆定路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流越大,接入电路中的导体的电阻越小;(2)[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以及导体的温度有关。

要验证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需要控制导体横截面积和导体材料相同,导体长度不同,由表可知,应选择C和D两端导体进行实验;(3)[3] A和C两段导体,从表中可知,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材料不同,可以验证电阻和材料的关系,即猜想①;(4)[4]这种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控制变量法。

2.(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①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小易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测量对象表的示数I/AL1所在支路0.30L2所在支路0.20干路0.50③小易这样得出结论有何不妥之处?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

(2)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粗细相同;b、d 粗细不同;a、b、d长度相同:①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这种探究实验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文澜中学物理电与磁(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三物理电与磁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学会了测小灯泡的功率后,在老师的启发下,进一步思考:电流一定时,小灯泡功率跟电阻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选用分别标有“1.5 V 0.25 A”“2.5 V 0.3 A”和“3.8 V 0.3 A”字样的小灯泡L1、L2、L3,测出它们在电流相同时的电阻和功率,来探究小灯泡功率与电阻的关系.(1)他将灯L1接入图甲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2)闭合开关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通过灯L1的电流为0.2 A,再测出L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计算出此时灯L1的电阻为______Ω,实际功率是____ W.(3)换上灯L2,闭合开关,为保持电流为0.2 A不变,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再测出L2两端的电压,算出L2的电阻和功率.换上灯L3,做第三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4)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小灯泡功率与电阻关系的图象.______(5)分析图象可得结论:在电流一定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关系.(6)小波认为:为了控制实验条件,小明每次实验要换灯泡还要调节滑动变阻器,这样的操作不够简便.对此你可以如何改进?____.【答案】答案见解析 4 0.16 左答案见解析正比将L1、L2、L3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使电流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如图(2)电压表使用的0~3V,分度值为0.1V,电压为0.8V,电流为0.2A,所以L1电阻为R1=UI=0.840.2VA=Ω,实际功率P实=UI=0.16W;(3) 换上灯L2,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小;要使电路电流增大到0.2A,要减小电路总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端移动;(4)(5)分析图像可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电流一定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6)实验目的是小灯泡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证电流不变,则可以将L1、L2、L3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测各自两端电压即可.【点睛】本题题干很长,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并且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和数学联系起来,增大了试题的难度,并且用实验探究功率和电阻关系的题目比较少见,学生不熟悉,更增大了习题的难度.2.两个电磁铁A和B都用粗细相同的漆包线绕制而成,其外形及所用的铁芯都相同,但线圈面数不同(外观上看不出)要比较哪个电磁铁的线匝数多,小明用相同的恒压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并提供足够多的大头针,连接电路进行了图两个实验。

(1)关于小明的实验:①磁性较强的电磁铁是______ (选填“A”或“B”)。

依据是_____ ;②该实验,无法比较哪个电磁铁的线圆匝数更多,原因是______;(2)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要求能比较哪个电磁铁的线圈匝数更多(可增加一个器材,或不增加器材):①步骤(可用文字或画图表述)______;②结论分析:______。

【答案】A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较多不能确保流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见解析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较多【解析】【分析】【详解】(1)[1][2]由图可知电磁铁A吸引的的大头针数量比电磁铁B多,可判断电磁铁A的磁性较强。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线圈匝数、电流大小,该实验中无法通过电磁铁磁性强弱来判断谁的线圈匝数多,谁的少,原因在于无法确保流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

(2)[4]步骤:将电磁铁A、B串联在一个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是电磁铁A、B上的线圈匝数不同。

[5]结论分析:在电磁铁通过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较多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线圈匝数较少的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少;可判断: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较多。

3.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电磁铁磁性强弱。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

(2)把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目的是____________相同,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3)由现象可得结论:电流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4)若要使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数目变多,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_________【答案】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转换法控制电流线圈匝数线圈匝数越多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解析】【详解】(1)[1]磁性的强弱是无法直接观察的.题中就是利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反映磁性强弱的不同的;[2]这是转换的方法;(2)[3]串联电流相等,所以串联的目的是控制电流相同;[4] 根据图示可知,电磁铁甲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多,说明甲的磁性强;两电磁铁串联,电流相同,甲乙线圈匝数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3)[5] 由现象可得结论: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4)[6]磁场变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就多了,所以最简单的方法是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路中电流变强,磁场就变强了。

4.李明用天然磁石仿制图甲所示的勺状的指南针﹣﹣司南.(1)他用的材料是图乙所示的天然磁石,该磁石的D端为________(选填“北极”或“南极”).(2)他用该磁石的D端磨成勺柄,打磨成勺状指南针(即“司南”),再用细线将其悬挂,如图丙所示,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球的________(3)将该司南悬挂在电磁铁正上方,闭合开关S,司南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丁所示,则电磁铁左端是_____(选填“北极”或“南极”)极,则电源M端是__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4)为增强司南的磁性,可用图丁所示装置,通过________(填字母序号),来增强电磁铁对司南磁化的效果.A.改变电源的正负极 B.让司南垂直放置在AB中点的正上方 C.增加电源的电压.【答案】南极南极北极负极 C【解析】【分析】【详解】(1)人们规定磁场的方向由北极出发到南极,由图可知,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B端到D 端,因此,磁石的D端为该磁体S极,即南极;(2)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球的南极;(3)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再用安培定则,右手大母指向左握住螺线管,可判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为:右端电流向上,左端向下;再根据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通过用电器回到负极,所以电源左端,即M端为电源的负极;(4)为了增强司南的磁化效果,可以增加电源电压,使线圈中电流增大,则线圈磁性增强,磁化效果更好.故选C.【点睛】牢记磁场方向的规定,即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再结合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5.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给直导线(铝棒)通电,观察到直导线运动起来。

(1)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力的作用,________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判断“有力的作用”的依据是________。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3)将磁极上下对调,观察直导线的运动情况,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利用该实验的原理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用硬金属丝做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漆包线绕成一个矩形线圈,以线圈引线为轴。

用小刀刮去轴一端的全部漆皮,另一端刮去半周漆皮,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磁体放在线圈下,接通电源后发现线圈并不转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可做的有效尝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磁场对通电导体电动 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线圈刚好处于平衡位置人工转动一下【解析】【详解】(1)导线通电后产生了运动,实验现象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判断“有力的作用”的依据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选C。

(3)将磁极上下对调,观察直导线的运动情况,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

(4)直流电动机能持续转动的原因是,在制作电动机时增加了换向器,线圈在平衡位置由于惯性转动,当线圈刚越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及时改变通电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电动机能持续转动。

小明接通电源后发现线圈并不转动,原因可能是线圈刚好处于平衡位置,这时可做的有效尝试是人工转动一下。

6.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磁效应的示意图.(1)实验中的直导线是沿_____(填“南北”或“东西”)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的.(2)实验结论是_____周围存在磁场,支持此结论的现象是_____.如果移走小磁针,该结论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3)如果探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4)首先发生该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5)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如图,小明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安装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铁屑的排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如图中P、Q两点相比,P点处的磁场较强B.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两点处的磁场会减弱C.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D.若只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P、Q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答案】南北电流导线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成立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奥斯特 C【解析】(1)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会位于南北方向,要能观察到小磁针由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效应面产生的偏转,通电直导线不能放在东西方向,这样观察到小磁针的偏转,应将放置在平行南北方向,并且在小磁针正上方;(2)实验结论是电流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支持此结论的现象是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如果移走小磁针,该结论成立.(3)如果探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应进行的实验是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方向.(4)首先发生该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5)由图可以看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并且可以看到Q点铁屑的分布比P点密集,由此可以确定Q点的磁场比P点强;螺线管周围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螺线管周围磁场强弱与螺线管中的电流大小有关,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P、Q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 P、Q两点处的磁场减弱不变;若只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P、Q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不改变,故C正确.7.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次数R0/Ωr/m B0/T T0/s I/A1100.1 1.00.15π×l0-2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答案】2 000 B rR t25A sT mπ⋅Ω⋅⨯c【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像分析可得2EIR= (1)Et∆Φ=∆ (2)=?S B∆Φ∆ (3)120+2R R R R== (4)由1234联立得:2200022BB r rIt R t Rππ∆=⋅=⋅∆由于2π为定值,故200B rI kR t=[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k=25A sT mπ⋅Ω⋅⨯(2)[3]若R0变,其他为定值,则22B rtπ均为定值,可看作'kIR=,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表示.8.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