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基于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的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公司会计在提交财务报表时,发现公司财务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如虚增利润、夸大业绩等。
会计了解这些操作违反了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公司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和利益关系。
会计面临是否揭露这些问题的困境。
二、案例分析1.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会计如果选择保持沉默,不去揭露和报告公司财务违规行为,可以暂时保住自己的工作和薪水。
但这样做贻害他人,对公司经营产生后果。
因为公司财务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甚至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会计的工作和薪水也将难以维持。
2.道德义务和责任作为一名会计,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会计承担着维护财务诚信和公平性的职责。
虽然揭露公司财务违规行为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压力,但会计有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以及行业的公信力。
3.法律法规的约束在这个案例中,会计发现的公司财务违规行为违反了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会计选择保持沉默,不主动报告或揭露这些问题,可能会因为涉嫌与公司合谋违规行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会计失去从事该职业的资格,并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4.道德冲突和权衡在这个案例中,会计面临道德冲突,即选择保护自身利益还是揭露公司违规行为。
面对这个冲突,会计应该权衡各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职业发展和潜在的风险。
坚守职业道德并主动揭露公司违规行为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困难,但长期来看,能够维护个人的声誉,同时也维护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公信力。
三、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会计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1.主动报告违规行为:会计应该勇于报告和揭露公司的财务违规行为,向相关部门或监管机构提供案件相关信息。
这样做有助于维护财务诚信和公平性,保护投资者利益。
2.了解法律法规:会计应该深入了解相关的会计准则、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定,并避免触及法律底线。
4.维护个人声誉:无论选择何种方案,会计都应该坚守职业道德,维护个人的声誉。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建议
保持职业诚信,强化内部道德的建 设,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制度。
行动
在诚信经营和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促进公司和行业整体的规范化协调 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本演示文稿将探讨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三个案例的道德问题,案例分析将 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道德准则及其应用。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师按照职业操守、道德准则,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并对自 己的职业行为负责、承担社会监督的精神。
和谐社会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可以促进社会公正、诚信、透明等价值观念落实,有助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秩序。
法律合规
会计职业道德能够有效规范会计活动,遏制会计舞弊、违法行为,使会计活动在合法合规范 围内进行。
案例一:伦敦斯科特基金会的财务丑闻
伦敦斯科特基金会是一家英国慈善机构,因财务丑闻而倒闭。
1
问题概述
该机构的财务报表虚报,多项资产和收益数据被篡改或捏造。
2
道德问题
机构领导滥用职权、编造财务数据,违背了职业道德准则。
不透明
对非专业人士是否能理解该财务 报告要负责,并对报告会产生的 影响有所认识。
不负责任
对公司的业务风险和个人职业操 守不负责任,对公司股票价格造 成重大损失。
案例启示与思考
今天的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作为会计师,我们要不断强化职业操守、规范 从业行为。
专业技能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增强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2 道德问题
不注意公司内部控制,让资产流失,导致公司损失惨重。
3 案例启示
企业要注重公司内部的自律自查,保证财务账目的规范管理,实现监管自律。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
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
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
管理实践:世通公司的商业伦理反省

管理实践:世通公司的商业伦理反省管理实践:世通公司的商业伦理反省、全球有线通信公司和其他电信公司的投资者们发愁时,这些公司的不少高级经理却发了财。
花旗集团旗下的所罗门美邦控股公司的杰克.格鲁布曼误导散户,造成了损失和破产,这不仅伤害了投资者,而且还伤害了美国电信产业与韩国、日本等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韩国和日本两国的公司在某些方面的科学技术已经超越了美国公司。
像安然和世通公司之类的的公司丑闻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作为对投资者要求披露所谓的不适当行为的响应,美国起草了新的法案。
从2002年8月起,许多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都必须宣誓,他们所知道的最新的财务报告是真实的'。
为了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规定,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都必须保证报告的正确性。
这个法规同时规定,禁止对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个人补贴贷款。
《商业周刊》提出了创建完美公司的几点意见,即完美的公司必须建立在诚实、道德、公平和信任的基础上。
对于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和员工来说,新的公司模式必须更加透明;公司业绩的数据要准确,这样投资者才可以相信这些数据;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必须是公平的;更加开放的公司文化要强调责任心,员工必须可以随时报告那些不道德和不公平的事件。
管理评论:企业不讲公共道德、搞假冒伪劣产品、损害环境与伤害消费者健康,或者做假欺骗股民等,又或者不遵法律法规,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有让人唾弃的污点。
不讲商业伦理的企业,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破坏了企业形象,让利益相关者望而生畏。
这样的企业要不就会遭受到重大经济损失,要不就关门倒闭。
我们做企业的人,总喜欢耍小聪明,不在乎消费者的利益,为了尽可能地多赚钱,而致消费者的健康不顾,赚昧心钱,赚黑心钱。
须不知善恶到头终有报,最终这样的企业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上海福喜企业销售过期肉就是为了多赚钱,而致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的,把商业伦理当摆设的典型案例。
企业跟人一样,如果没有道德操守的话,最后会出现得小便宜吃大亏的结局。
案例16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
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
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
世通事件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世通事件(Enron scandal)是20世纪最大的企业财务丑闻之一,涉及美国能源巨头世通公司(Enron Corporation)的欺诈行为。
2001年,世通公司因财务造假被曝光,导致公司破产,数千名员工失业,投资者损失惨重。
本文将通过对世通事件的法律分析,探讨企业财务欺诈的法律责任、监管体系以及防范措施。
二、世通事件背景1. 世通公司简介世通公司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是一家全球性的能源公司,业务涵盖能源、金融、通信等多个领域。
在2000年之前,世通公司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市值一度高达6000亿美元。
2. 世通事件爆发2001年12月2日,世通公司公布了一项涉及数十亿美元资产的重组计划,随后股价暴跌。
12月14日,世通公司承认存在大规模的财务造假行为,并宣布破产。
三、世通事件法律分析1. 企业财务欺诈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世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主要责任人包括:① 世通公司前CEO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和前CFO安德鲁·法斯托(Andrew Fastow):被判处24年和6年监禁,分别罚款4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
② 世通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被罚款并处以有期徒刑。
(2)民事责任世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行为被追究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 投资者诉讼:世通公司被投资者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法院判决世通公司支付投资者约70亿美元赔偿金。
② 证券欺诈诉讼:世通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被罚款1.5亿美元。
2. 监管体系(1)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是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交易活动。
在世通事件中,SEC对世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调查,并追究了其法律责任。
世通公司舞弊审计案例分析解读

二、事件还原
4、财务丑闻
丑闻迅即被揭开,财务总监苏利文被解职, 审计官Myers 主动辞职,安达信(毕马威之 前的公司外部审计)收回了2001年的审计意 见。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于2002年6 月26日发起对此事的调查,发现在1999年到 2001年的两年间,世通公司虚构的营收达到 90多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被 虚增约110亿美元。
6、破产后
破产重组后的世通公司负债57亿美金,拥有资
金60亿美元,这60亿美元中的一半将用于善后诉讼
及清算。破产前公司的债券以一美元兑35.7美分获
偿,而股票投资者则血本无归。许多小债主苦等两
年多也没有收回自己的本钱,其中包括许多前公司
雇员。(世通在案发之前拥有2000万名个人客户以
及数以千计的公司客户,在全球拥有8万名员工。世
三、世通公司财务舞弊的五种手段
3、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
除了在线路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世通还利用 收购兼并进行会计操纵。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 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processR&D)进行报表粉 饰。其做法是: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 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 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损失的 目的。
二、事件还原
5、破产
2002年7月21日,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成
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保护案。2003年4月
14日,公司更名为MCI,将总部从密西西比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探讨会计人员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应对策略,旨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保护公众利益、保持企业声誉、提供准确财务信息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实践中,会计人员常常面临各种道德困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探讨会计人员应如何应对这些道德困境,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部分:案例背景该案例涉及一家中型企业的会计主管小王。
小王发现公司的一位高管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进行了虚报,以提高公司股价并获取操纵股市的利益。
小王意识到这种行为违背了财务规则和会计职业道德,他面临着是否举报的道德困境。
第三部分:道德困境分析小王面临的首要道德困境是他是否举报高管的不当行为。
举报高管的行为可能会对公司的声誉和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可能对小王自身带来负面后果,如遭受报复、失去工作等。
此外,小王还需要考虑如何确保举报的有效性和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四部分:应对策略面对道德困境,小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1. 寻求道德指导:小王可以咨询相关专业组织、道德委员会或导师等人士的意见,寻求对该道德问题的指导和建议。
2. 收集证据:小王应收集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举报行动。
这些证据可以包括邮件、合同、财务记录等,以证明高管的不当行为存在。
3. 保护个人权益:小王应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权益。
他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与公司的合规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举报行为不会导致个人遭受不公正待遇。
4. 考虑行动后果:小王应该认真评估举报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对公司的影响、对高管的影响以及对自身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他应该谨慎决策,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第五部分:道德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本案例揭示了会计人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困境,突出了道德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启示
• (一)案例的启示
1、去除浮夸风,发展信用经济 世界经济已进入“信用经济”时代,诚实经营、讲究信誉、实实在在 办企业,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众所周知,电信业是高投入、高科技的行业,是讲实力、严管理的行 业。运营商只有实实在在地把握企业利润、主营业务增长率、负 债率,才能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 ——基于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的案例分析
L/O/G/O
引言:为何要讨论商业伦理
与会计职业道德?
2002年,安达信倒闭、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等一系列恶劣事 件震撼了美国与全球业界。 经济伦理的根本问题是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在文化管理盛行的今天,伦理管理是当今企业界推崇的一 种公司治理方式。
二、舞弊手法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低估商誉
• 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 process R&D) 进行报表粉饰。
• 其做法是: • 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 收购当期予以确认,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 损失的目的。 • 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 世通一方面通 过确认31亿美元的未完工研发支出压低商誉,另一面通过计提34 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未来期间的利润。
三、伦理分析
针对案例:
• 将经营费用转成资本支出列支,以此增加利润,从这一点可以看 出世通公司的伦理模式为不道德的经营模式。 • 少数管理层滥用投资者的资本,为了企业或自己的私利,在面对 不利的行业环境时,不是采用合法策略和途径来挽救企业的不利 境地,而采用的是公然利用会计操纵手段,违背企业会计准则的 “捷径”这种不道德的方式,这种行为表现真正体现了企业“经 济人”的特性,虽这并无可厚非,但也违背了“社会人”和“道 德人”的特性。 • 只有在道德行为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企业决策才能彰显其内 在具有的德性。
所以: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会计学也离不开伦理的人文支持, 没有伦理内含的会计学是不完善的。
目录
1 2
公司概况与丑闻回顾 舞弊手法分析
3
4
伦理分析
启示
一、公司概况与丑闻回顾
(一)公司概况
上市
破产
1983
1989
1998
2003
成立
合并
一、公司概况与丑闻回顾
• (二)丑闻回顾
• 世通利用会计造假虚构了近百亿美元的利润,创下了财务舞弊的世界 纪录。 • 2001年前三个季度,世通对外披露的资本支出中,有20亿美元既未纳 入2001年度的资本支出预算,也未获得任何授权。这一严重违反内部 控制的做法,使辛西亚和摩斯怀疑世通可能将经营费用转作资本支出, 以此增加利润。摩斯通过秘密进入电脑会计系统后,发现公司“内部 往来”发生频繁,每月大约有35万笔。这样摩斯成功地收集了世通将 20亿美元经营费用“包装”成资本支出的直接证据。 • 7月21日,世通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以1070亿美元的资产、410亿美元 的债务创下了美国破产案的新纪录。8月8日,世通再次浮现出33亿美 元的假账,使公司自2000年以来的利润总额被夸大了76.8亿美元。 • 公司采用虚假记账手段掩盖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虚构盈利增长以操 纵股价。
一、公司概况与丑闻回顾
• (三)不良影响
1.首先,破产造成众多债权银行有帐难收。据报道,向世通公司贷款 1亿美元以上的债权银行超过50家,全球所有著名的投资银行几乎 都是世通的债主。 2.使美国一些在世通注入大笔投资的州养老基金遭受重创。据初步估 计,美国第二大养老基金纽约州养老基金在世通的投资损失高达3 亿美元,密歇根州养老基金损失约116亿美元 3.众多购买世通股票的中小股民更是血本无归。 4.拖累了世界股市。以亚洲股市为例,6月28日丑闻曝光后,东京股 市大跌4%,韩国主要股指跌7.15%,台湾股市跌3.6%,香港恒生 指数跌2.39%,新加坡股市跌2.15%。 5.世通破产还使该公司的客户服务受损。据报道,世通的客户包括纳 斯达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联邦航空管理局、美国国防部等重 量级客户,此外还有2000万长途和2000万地方电话客户。
一、公司概况与丑闻回顾
结局:宣告破产 • 2002年7月21日,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 最大的破产保护案。 • 破产后,重组后的公司负债57亿美金,拥有资金60亿 美元,这60亿美元中的一半将用于赡后诉讼及清算。 破产前公司的债券以一美元兑35.7美分获偿,而股票 投资者则血本无归。 • 2005年2月14日,Verizon 通信公司宣布以76亿美金收 购MCI。
二、舞弊手法分析
4、暗箱操作
• “美国世界通信公司”作为华尔街的“宠儿”,鼎盛时期的股票 价格达到每股64· 50美元,公司市值一度高达1800亿美元。
• 暗香操作事件直弄得“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风光不在,一 路下跌到2002年6月24日的每股1美元。2002年6月26日,“美国 世界通信公司”的财务欺诈丑闻一暴光,当即引发起美国股市的 大动荡——“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价格由每股83美分,狂 降为每股9美分,跌幅高达89%。
二、舞弊手法分析
1、滥用准备金
• 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 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 润,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 • 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 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 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 亿美元。
三、伦理分析
从世通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企业和资本市场存在的 一些显著性问题:
第一,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存在弊端。 第二,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独立性缺失。 第三,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四,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世通等公司财务事件的出现,促使美国政府高度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2002年美国国会的会计监管 法案和《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等。
谢谢大家!
L/O/G/O
四、启示
• (二)企业伦理实施的具体步骤
1. 进行伦理决策,从源头上进行伦理管理,要认到企业的社会属性, 从社会或公众的角度进行决策; 2. 制订伦理准则,应首先强调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备法律和道德 两方面的内容,从而使伦理管理有章可循;
3. 建立操作机制,实现伦理管理的保障,这就需要建立伦理委员会, 领导的支持和教育培训,使企业伦理被员工很好地吸收和内化。
二、舞弊手法分析
3、巨额冲销
• 世通最终将收购MCI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 年摊销。世通在这5年中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比 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 重包袱。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化为“契机”,利用巨额冲销 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