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的阅读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中国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文字一直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语言文字的魅力依然不减。

以下是一段关于语言文字的论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它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文化。

从古至今,语言文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在我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

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每一种字体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1.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C. 汉字是一种书写符号,不具备艺术价值D. 汉字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2. 文章第一段主要阐述了什么?A.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B. 语言文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C.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D. 汉字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强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B. 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历程C. 文章通过汉字的演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D. 文章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

然而,网络语言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达不规范、语义含糊等。

4. 下列关于网络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B. 网络语言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C. 网络语言语义含糊,容易引起误解D. 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5. 文章主要讨论了网络语言的哪些问题?A. 鲜明的时代特征B. 反映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C. 表达不规范、语义含糊等问题D. 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认为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 文章指出网络语言存在一些问题C. 文章强调网络语言的重要性D. 文章认为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高三综合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综合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综合练习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前的孩子认字,全凭记忆。

如今的孩子读书,先学注音符号,这是一大改革。

本来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

我们的文字不是拼音的,虽然其中一部分是形声字,究竟无法看字即能读出声音,或是发音即能写出文字。

注音符号(比反切高明多了)是帮助把语言文字合而为一的一种工具,对于儿童读书实在是无比的方便。

我们中国的文字不是没有严密的体系,所谓六书即是一套提纲挈领的理论,虽然号称“小学”,小学生谁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说过这样一段话:北京语实在是一种最可怜的方言,总共只有四百二十个音缀;普通的语词不下有四千个,这四千多个的语词,统须支配于四百二十个音缀当中。

同音语词的增进,使听者受了极大的困难,于此也可以想见了……这是外国人对外国人所说的话,我们中国儿童国语娴熟,四声准确,并不觉得北京语“可怜”。

我们的困难不在语言,在语言与文字之间的不易勾通。

所以读书从注音符号开始,这方法是绝对正确的。

(取材于梁实秋《从开蒙说起》)1.“反切”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所使用的两个汉字,前者取其声母,后者取其韵母,声母韵母相碰撞组合,产生出被注音汉字的读音。

文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无分切B.切,千结切C.只,诸氏切D.缀,尺过切2.形声字是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2分)A.广袤振聋发聩邂逅缠绵悱恻B.尘寰肝肠寸断发酵风声鹤唳C.忖度川流不息福祉比比皆是D.癖好刨根问底步履甘之如饴3.根据语境,文中黑体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合而为一B.提纲挈领C.娴熟D. 勾通4.“所谓六书”中“六书”指的是(2分)A.风、雅、颂、赋、比、兴B.《诗》《书》《礼》《易》《乐》《春秋》C.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D.篆书、隶书、魏书、草书、行书、楷书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 之后的陈独秀又编了一部《小学识字读本》,是文字学方面一部杰出的大作,但是显然不是适合小学识字的读本。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答案)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保存至今的历代文献典籍(1)_____________,它们承载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是,一直以来,古籍图书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繁体直排、全式标点、厚重难读,令普通读者(2)________________。

为此,文化工作者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文献进行信息转化处理,使其以电子数据形式呈现,通过光盘、网络等进行保存和传播。

他们还研发出了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等专利技术,建立起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的综合平台。

如今,大量深藏在书斋、历史沧桑的古籍借助这种手段得以解决,古籍阅读体验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刘冰说,古籍保护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将其(3)____________,而是立足当下挖掘古籍、文献信息资源,使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3分)19.根据文本内容,给“古籍数字化”下定义。

(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返校统一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材料一:却说宝玉成亲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甲】忙了,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乙】来了。

【甲】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

”说着,泪如雨下。

【乙】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

【乙】、【甲】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

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

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2025届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当前,“垃圾围城”已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之一,居民对垃圾分类践行度普遍较低,如果没有立法强制,实现垃圾分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修法或立法,相关规定中不约而同提到了“强制性”“罚款”“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全流程分类”等关键词。

不过,垃圾分类的强制力度多大才合适,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具体把握,总体上应当因地而异、因城施策。

比如“垃圾围城”情况严重,或者垃圾分类开展难度大的城市,强制力度不妨大一点,反之则可以适当轻一些。

同时,还应该根据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等指标确定罚款标准等,让立法执法强制力度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强制垃圾分类并非只能罚,通过奖励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韩国规定,奖励额度最高可达处罚金额的80%,这有利于鼓励更多人监督垃圾分类。

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应该探索更多的强制手段,最终以广大居民是否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来评价强制效果。

(摘编自《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2019年6月25日《北京青年报》)材料二: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行,一个新兴职业群体一代收垃圾网约工悄然出现。

客户线上预约,废品小哥线下上门回收。

垃圾回收是世界性难题,强制垃圾分类回收是必要的措施,也是未来趋势。

眼下,垃圾分类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回收流程的专业化与集约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居民的自觉行动。

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高二1月质量检测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赵树理和汪曾祺的作品都有地地道道的中国味,赵树理的“山药蛋味”和汪曾祺的“高邮味”都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考察赵、汪作品两种中国味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发掘它们的文化底蕴,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②赵树理由于从小受民间故事、鼓词等中国俗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以“俗”为主的大众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趣味,而且在创作理念上又承诺毕生做“地摊文学家”为农民写作,从而使作品的艺术结构形式具有一个突出特点:故事化。

而汪曾祺则与之恰好相反,他的小说的结构形式是散文化,他指出:“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

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

”这样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使他的小说更接近于散文,或者说是一种介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新品种。

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上的这种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与他受到了中国雅文化中庄子散文的影响,接受了鲁迅、契诃夫等大师的美学主张直接关联。

③赵小说的故事化,主要表现在小说故事性强,甚至故事套故事,有悬念,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地写下去,脉络格外分明。

为此,常用保留关节的方法,按下一个故事暂不表另起一个头绪,使用“扣子”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非一口气卒读不可。

而汪的小说结构与赵的相反,简直与散文区别不大,完全是散文化的结构。

他很重视小说的气氛,并认为只要写出了气氛可以不讲故事,没有情节,甚至不必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摘自习近平《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人民性”一词指的是艺术作品中对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进行反映,呈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思想和基本导向。

艺术作品既要反映人民的生活,更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还要体现出当代人民的时代精神,具有高度的思想特征。

我们的真实生活或许是平淡的,但它反映到作品中是集中、典型、理想的,艺术创作者通过刻画形象给人们以精神震撼,体现了文艺创作中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语言文字运用模拟练习(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语言文字运用模拟练习(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模拟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D.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钱钟书《围城》)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痴迷数控技术开始,曹彦生的技术水平不断在进步。

他可以将长度4米的细长结构件加工做到平面度不超过0.05mm,相当于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他成了圈内____①____的“数控达人”,但这还不够。

经过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曹彦生最终加工出来的产品对称度达到了0.02mm,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使机械加工中的“分毫不差”变成了现实。

至此,从“达人”到“大师”,年轻的曹彦生完成了一次技术路上的漂亮飞跃。

曹彦生说,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背景下,哪怕当一名工人,都要时刻保持不断学习进步的姿态,没人能躺在荣誉簿上睡觉。

正是基于内心的清醒认识,曹彦生____②____地汲取技术养料,几乎把能找到的关于数控加工的书籍全都读了个遍;因为他自学过多种外语,进口数控机床上的操作说明、按钮提示对他来说是____③____;他能够听声音判断切削用量是否合理,能够根据切屑(如切屑飞行弧线)判断刀具寿命。

在学习与实践中,他逐渐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数控达人”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C.二诸葛一夜也没睡,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

”D.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了“民众诗人”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命的一部分文/刘心武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每天必看书。

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

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

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像,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睡。

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

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摞台历。

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是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

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

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

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

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虚有其名,粗读可矣。

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

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自然而然地排拒那坏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的阅读题目及答案
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地保护它。

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在世界上自立,是因为它是由许多自身个体的东西组合、凝聚成的一个牢固的整体。

如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经济,还有一个
更重要的就是民族的语言,这些都已成了民族生命的一部分。

语言文字在这个
组合中,对外是抵御文化入侵,有效进行自我保护的屏障,对内是血液,是粘
合剂,是粘结民族文化大厦各个板块之间的“水泥”。

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在
为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已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成为民族的财富、民族的标志,因而具备了能动积极的作用。

①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地保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决不能自毁长城,懈怠它,作践它,而要纯洁它,发展它。

②必须指出的`是,十几年来伴随改革开放,我们的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的
语言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现象;滥用洋名,中西混杂;篡改词语,随意编造;繁简混用,有法不依;文字粗糙,错字病句在各种传媒中频频出现。

③这
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④否则,听之任之,必将造成全社会语言质量下降,影响文化的积累和提高。

⑤多少年后,我们的子孙将无好书可读,无好文
可诵。

⑥这就像用低标号的水泥盖楼,将销蚀民族文化大厦的牢固性,消解民
族的凝聚力,影响本民族的独立个性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竞争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纯洁、发展我们的语言文字呢?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五四”那场伟大的新变革中,语言文字也曾出现过一定的混乱,但在那场
运动中,一批思想解放的勇士,语言文字的大师,如鲁迅、叶圣陶、陈望道,
关注社会的进步,也关注语言的发展,致力于语言文字的改革,从而使我们的
语文既保留了优秀的传统,又吸收了许多新的东西,建立了新的规范,有了一
次大发展。

在当前这场伟大的改革开放的高潮中,我们要学习“五四”的先辈,认真总结“五四”时期语言文字改革的经验,发扬民族语言的好传统,并在此
基础上,严格遵守语言规律,吸收外来词语,创造新词语,使民族的语言文字
更规范,更准确,更生动,更美丽!
1.第2段中加点的“它”和第3段中加点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它”指代__________,“之”指代___________。

(2分)
2.给第3段6句话划开层次,正确的是哪一项(1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总结、借鉴“五四”时期语言文字改革的经验,我们应该如何纯洁、发
展语言文字?(答案不得超过40字)(2分)
4.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答案
1.国家和民族一个国家和民族语言中许多不规范的现象
2.D
3.发扬民族语言的好传统,并在基础上,严格遵守语言规律,吸收外来词语,创造新词语。

4.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地保护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