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1--叙述
1_县编人机对话(话题简述)

话题一个人简介一、教材关键句1. I live in a noisy neighborhood/on a busy street/in an apartment.2. I am in Class 6, Grade 9.3. I was born in Ningbo in 2001.4. I am tall/ short/ thin/ heavy/of medium build/ height.5. I am tall and thin with two big eyes.6. I wear glasses.7. I have long black hair.8. I used to be short but now I am/ become tall(长高了).9. I am outgoing /shy/brave/strict/ confident/helpful/kind/friendly/.10. He/ She is humorous/ patient.11.I am ready to help others(乐于助人).12. I used to be shy but now I am outgoing.13.I like climbing mountains/playing football/playing the piano/going shopping、fishing、hiking等.14.I used to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but now I like doing sports.15.I am good at chemistry and physics. I do well in my study.16. I am good at spoken English(英语口语)⑱⑲⑳17. I am a 16-year-old boy/girl. I am 16 years old.18.I am a(an) engineer/pianist/violinist/pilot/artist/teacher/doctor/driver/director/scientist/ actor/worker/farmer等19. My dream job is to be a(an) engineer/pianist/violinist/pilot/artist/teacher/doctor/driver/director/scientist/ actor/worker/farmer二、话题简述训练(一)1.李平今年16岁,2001年出生于宁波;过去他很矮,但是现在他已经长高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一单元 话题:叙述 叙述人称》优质课教案_13

小小人称,大有深意——谈小说中的叙述人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辨析小说中的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2.理解并掌握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称及其作用;3.体验小说中的人称的使用与替换形成的审美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并掌握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称及其作用,体会小说中的人称的使用与替换形成的艺术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特定语境下的小说人物的内心与情感,感悟作者的精神与襟怀;2.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理,感悟人生真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称及其作用。
2.难点:感受审美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PPT播放)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同学们,当我们品评这卞之琳的这首小诗不同凡响的题旨,流连于这首小诗含蓄隽永的意境之时,我们更惊叹于作者神奇而灵活的庄周梦蝶式的视角转换。
在这首诗中,有三个视角:一个是“你”的视角,“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时候这两个风景片段都有你的视角,也就是你的视角都在里面暗含着。
你看风景,你看明月,视角自然是你的。
第二个,别人的视角。
别人在楼上看你,别人做梦梦到了你,那视角自然是别人的视角。
第三个,还有一个视角,作者的视角,超然于物外的视角,上帝的视角,全能的视角。
同学们,我们接下来看一个短片(韩剧:“请回答1988”片段),约3分钟。
看之前我想请大家注意在这个片段中的叙述上有没有什么特点?明确:在这个片段中,出现了第一人称的“旁白”,这时候旁白者能够知道被叙述人物的全部秘密,先于被叙述人物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命运。
事实上这个旁白对于这个事情就有了全知全能的视角,但这里的“我”因为是第一人称,也就是说对于其他事,他仍然是受限视角。
这里,我们谈到了视角和人称,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小说中的人称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谈谈小说中的叙述人称。
考前最后一练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B卷中考英语-完成表格

考前最后一练2022成都B卷中考英语-完成表格完成表格解析【教学目标】能正准确理解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和每段大意【教学重点】根据表格形式,确定重点【教学难点】从近义词,同义句,短语单词转换等方面快速准确解题。
*****做题总结:2空,原文能找到答案,3空要归纳总结(出题处回到原文,理解第一,尽量用原文单词或者上面常考单词)。
(一):近义词,近义句相互转换(正反转换—remember变为don’t forget);(二):主动句,被动句相互转换;(三):注意出题句与原文句子之间的差别:五大句型的词性和句式转换(四):理解原文---可能考单词表里的固定短语(五):题材---讲人1—就会有主人翁的经历(experience)2----取得的成就(achievement)3---观点,看法(thought,idea)4---总结(conclusion)题材---讲事,讲物1---文章开头---介绍,叙述事实(introduction, fact),建议和方法(advice,way)或者文章的目的(purpose)2---有故事的原因,发展或历史(reason,development,history)3---有赞成和反对(for,against),有优点和缺点(advantage和disadvantage)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表达了作者的目的,中心思想---考---标题(中考任务型表格常见词汇)话题:topic subject title(标题)原因:the reason for the cause of结果: result finding目的:aim purpose方法:way solution (to) means 观点:idea opinion thoughts 优劣:advantage disadvantage结论:conclusion summary介绍:introduction (to)建议:advice suggestion tip上升,增加,受欢迎:the rise/ the increase/ popularity支持:for 反对:against情况,状况:situation condition数量:the number of the amount of包括including经历:experience相似性similarities 差异性differences重要性:importance事实:fact举例:example活动:activity细节:(supporting) detail 概要:outline积极的:positive 消极的:negative 成就:achievement发展:development历史:history解释:explanation表达:expression(s)【及时练习-完成表格】(第一篇)完成表格,阅读下面短文,根据内容,完成图表中所缺的信息。
四级叙述文作文模板及范文

四级叙述文作文模板及范文一、模板。
1.开头,引出话题,引起读者兴趣。
2.事件发生的经过,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
3.事件的意义,分析事件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以及事件背后的启示。
4.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悟,给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二、范文。
标题,一次难忘的户外拓展活动。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难忘的户外拓展活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来到了郊外的一个山区,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拓展之旅。
一开始,我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我的小组首先面对的是攀岩挑战,我一直以来都是个胆小的人,站在高高的悬崖上,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
但是在队友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成功地完成了攀岩任务。
这次挑战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只有相互信任、相互鼓励,才能克服困难。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场盲人接力赛。
这个游戏要求队员闭上眼睛,只能靠队友的指引前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信任的重要性。
只有相互信任,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这也让我明白了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场团队合作游戏。
这个游戏需要整个团队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贡献。
通过这次户外拓展活动,我不仅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周末,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用到的宝贵经验。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珍惜了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贡献。
每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相信这次拓展活动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这次户外拓展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我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了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贡献。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在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Unit 1 单元话题满分范文必背-(牛津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Know yourself单元话题满分范文必背1.近年来中国不断取得重大的科技成就。
除航空航天领域外,我国在医疗、计算机、生物、农业、基建等各个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就目前来看,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跨行业、跨领域发展前景宽广。
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你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请以“My Dream Job”为题,写一篇英文短文,讲述你未来想要从事的工作。
要点:1、你想从事的工作;2、你想从事这项工作的原因;3、你打算怎么做呢?要求:1、不少于80词;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例文My Dream JobEveryone has his dream. My dream is to be a doctor. When I was in Grade seven, I was sick and often went to see doctors. The doctors were very friendly to me and they often cheered me up. With the help of them, I was getting better. Since then I have hoped to become a doctor. I will study hard to get more knowledge in order to achieve my dream. I'll give my love to the pati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help them out of danger.To be a doctor is really great. I think my dream will come true one day.【解析】【详解】1、题干解读:该题目属于记叙文写作,是话题作文,谈论你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一单元 话题:叙述 .叙述腔调》优质课教案_2

叙述腔调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叙述腔调》出自人教2003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中的专题“叙述”中的一个话题。
叙述腔调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文学概念,需要大量文本辅助学生进行审美性理解。
由于课本中并未给出大量文本进行阐释,而目前可用的课例资源几乎没有,因此,为了让学生理解叙述腔调并学会初步运用叙述腔调进行写作,我选用乃至自己创作了大量文本进行补充,让学生在审美中进行体验。
同时,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加上它处于学生接触外国小说的初始阶段,所以在选用外国小说文本的同时,我还使用了大量学生熟悉的名家作品,以便于学生感受与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叙述腔调”这一概念,提升学生对小说阅读的思维理解力;2、通过对不同作家叙述腔调的研读,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感受力;3、通过延续叙述腔调写作,提升学生的小说语言构造能力;4、体味不同作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叙述腔调,体味作家的人格特质;教学方式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辅助PPT及希沃授课助手教学流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说叙述腔调”。
这是一个我们从未涉及过的新名词,我们就用人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弄明白这个新概念。
所以我们的学习流程是“叙述腔调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叙述腔调(叙述腔调的作用)”,最后是“怎样运用叙述腔调写作”。
一、什么是叙述腔调我们先来做一个与腔调有关的题。
题目很简单,“猜一猜,谁在看搓澡?”有三位作家——林海音、琼瑶和金庸在澡堂看到了搓澡的场景,回家后他们都以此写了个故事,但是现在不清楚哪篇是谁写的了。
同学们能不能给这三个故事做一个连线题,找出它的主人?第一段:浴客静静地趴在搓澡床上,眼睛柔柔地望着前方,眼里的光在前方流淌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一双温润的手轻轻地搭在了他的肩上,他那坚实而宽阔的臂膀开始微微颤抖…这种感觉似曾相识?浴客的心仿佛都要碎了,他轻轻地对搓澡工说:“你用力搓吧,我甘愿承受这一切苦痛。
(完整word版)选修·外国小说·16篇主旨

选修·外国小说一、16篇综述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 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 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主题: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主题: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主题: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
(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人物:活泼、天真、热情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一单元 话题:叙述 叙述人称》优质课教案_0

《叙述人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三种叙述人称的的特点、好处和不足。
2、理解叙述人称之间相互转换的好处。
3、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试题中。
教学重点:叙述人称的作用教学难点:叙述人称的转换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根据近几年全国卷部分问题设置的学情分析导入新课二、教学新授(一)、初步了解叙述人称在作家作品中的不同选择第一人称--------- 最基本的叙述形式第二人称--------- 最少见的叙述形式第三人称--------- 最成熟的叙述选择(二)、结合所学的作品分析三种人称的特点、好处、不足。
1、第一人称:特点:叙述人“我”是故事的讲述者、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叙述的眼光较为主观,只能局限于叙述人“我”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2、第二人称:特点:“你”不是讲述者,只是故事中的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事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又略有不同:它与人物有着一种密切的对话关系。
好处:拉近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特点: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叙述人是作为“第三者”隐形的“他”,并不是出现于故事中的“他”。
故事中的他是叙述者眼中被叙述的人物。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可洞察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三)、结合作品分析人称之间的相互转换1、第一人称“我”转换为第三人称“他”示例:鲁迅《祝福》2、第三人称“他”转换为第二人称“你”示例:闵文《老师,妈妈》三、了解高考考查的常见题型1、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2.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3.作品是怎样叙述……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好处?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速度控制
1.加速:次要情节,一笔带过 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多用叙述手法,读者一般用快速阅读, 细细品味。
2.减速:关键情节、精彩之处,浓墨重彩 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细描细绘,多用描写手法,读者要用慢 速阅读,细细品味。 3.小说的阅读魅力:加速与减速交织,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 这一技巧也是写好记叙文的法宝!
下面一段文字的叙述视角、叙述人称?
青铜、葵花,一人穿着蓑衣,一人戴着一个大斗笠,一人拿 着渔网,一人背着鱼篓出了家门。雨丝不断,细细。他 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会儿,青铜不见了——他下到水渠里 用网打鱼去了,只见葵花一人抱着鱼篓蹲在那里。一会儿,青铜 又出现了——他拖着网上来了。两人弯腰在捡什么?在捡鱼,有 大鱼,有小鱼。或许是收获不错,两人都很兴奋,就会在雨地里 一阵狂跑。青铜跌倒了——也是故意的。回来时,那鱼篓里尽是 活蹦乱跳的鱼。
远处,又传来清悠轻忽的钟声,不知是北山的灵隐寺,抑南山的 净慈寺,响起了晚钟。把身子转了一下,继续我的好梦。 我不愿意起来呀。 但春雪初融,春雷乍响,我们便也只好被惊醒。年复一年。 我的喜怒哀乐生老病,都在西湖发生,除了死。我的终身职 业是“修炼”,谁知道修炼是一种什么样的勾当?修炼下去,又 有什么好处?谁?我最大的痛会是不可以评盘级,一千三百多岁 了,还得一直修炼下去,伊于胡底?这竟是不可挑拣的。 除了职业,不可挑拣的还有很多。譬如命运。为什么在我命 运中,出了个小岔子?当然,那时比较年轻,才五百多岁,功力 不足,故也做了荒唐事儿。 ——我忘了告诉你,我是一条蛇。
叙述角度转换练习
要求:请分别以乌鸦和狐狸的口吻来重新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 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 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 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 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 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 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 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 溜烟跑了。
1.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等。 2. 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 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 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 3. 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强调隐藏起来,换成人 物的口吻来说话。
19
我今年一千三百多岁。 住在西湖一道桥的底下。这桥叫“断桥”。从前它不叫断桥, 叫段家桥。 冬天。我吃饱了,十分慵懒,百无聊赖,只好倒头大睡。睡 在身畔的是我姐姐。我们盘错纠缠着,不知人间何世。 虽然这桥身已改建,铺了钢筋水泥,可以通行汽车,也有来 自各方的游人,踩着残雪,在附庸风雅,发出造作的赞叹感慨, 这些都不再那么容易就把我俩吵醒了。 西湖本身也毫无内涵,既不懂思想,又从不汹涌,简直是个 白痴。竟然赢得骚人墨客的吟咏,说什么“山外青山楼外楼,西 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真是可 笑。 我在西湖的岁月,不曾如此诗意过。如果可以挑拣,但愿一 切都没发生。
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 第三人称叙事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
第三 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 人称 叙述人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 时发生的事情。 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莫泊桑《项链》
二、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我” 1.有限视角 2.局内人(参与者) 3.既是叙事者又是文中形象 好处: 1.使叙述显得真实真切; 2.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 3.便于抒情议论; 不足: 受限制于所见所闻所感。 第三人称“他” 1.或有限视角或全知视角 2.局外人(旁观者) 3.仅是叙事者并非文中形象 好处: 1.叙述自由,无所不知; 2.不受限制于所见所闻所感。 不足: 1.冷眼旁观,少亲切感; 2.局外叙述,有距离感;
23
每月都要收回好些借据,一面另外立几张新的去展缓日期。 她丈夫在傍晚的时候替一个商人誊清账目,时常到了深夜,他还得 抄录那种五个铜元一面的书。 末后,这种生活延长到十年之久。 十年之末,他俩居然还清了全部债务,连同高利贷者的利钱以 及由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 骆塞尔太太像是老了。现在,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 且耐苦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 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 窗前,于是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跳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 美貌,那样快活。 ——莫泊桑《项链》
小说知识序列及学习目标
最高目标:
①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的 艺术特性。②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 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③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 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最低目标:
尽量多的拿到高考小说题型的得分(满分15分)。
小说基本元素的理解 叙述、场景、主题、人物、 情节、结构、情感、虚构 1、虚构、叙述、结构 : 小说的形式 2、人物、情节、场景: 小说的内容 3、主题、情感: 小说的思想性或社会价值
莫泊桑《项链》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二、叙述人称
人称 作用 好处 第一 第一人称叙事使叙事者介入故事,甚至 人称 变成故事中的人物。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也便于抒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第一人称会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
发感情。
第二 第二人称既可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可淡化故事情节,凸显人物内心,使 人称 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使小说更有感染力。冷清秋《拷问》
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板块: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
1. 阅读部分选取两篇小说,一篇精读,一篇略读。
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精读文章,标有*的是略读文章;
★★★2.话题 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全书共有“叙述”、“场景”、“主题”、 “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话题。 这些话题大体上囊括了小说的一些基本面,是各个单元的核心要素 和分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的小说文本都是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 个话题的作品。每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深入阐述该话 题不同的方面。 “话题”部分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基本话题,标有*的是延展话题。
——李碧华《青蛇》
• “讲述”与“显示” ◎关于“讲述”
特点:上帝俯瞰 全知视角 多采用第三人称 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指手画脚”。 传统小说多用“讲述”,如:莫泊桑《项链》契诃夫《套中人》
◎关于“显示”
特点:凡人目光 有限视角 多采用第一人称 叙述者不肯露面,消失在文字背后。 现代小说多用“显示”,如: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讲述”与“显示”在一篇小说一般是两相结合,穿插 交替使用的。
三、叙述腔调
1.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等。 2. 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 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 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 3. 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强调隐藏起来,换成人 物的口吻来说话。
18
三、叙述腔调
补充: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 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 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思考与实践 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设置一些思路新颖、别具一格的思考题。 这些题目是有关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 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这篇小说所引申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 的思考。
4.链接 这个部分列举了一些与该单元的作家作品相关的一些著作,这 些著作一般版本较为优良,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延伸阅读 提供便利。有些单元的链接部分还附有简短的评论资料,用于对 正文进行补充或从侧面印证。
话题一:叙述
目 录
c o n t e n t
阅读P7-9 话题:叙述 叙述角度 叙述人称 叙述腔调
01 02
03
04
速度控制
一、叙述视角——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的观察角度。
上帝俯瞰(全知视角)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区别
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 1.遮蔽作者意图,隐藏某些情节; 1.了解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 2. 洞察所有人物的心理及过去、现 2.根据需要时而抒发感慨,发表 见解; 在和未来; 3.对所有人物随时随地进行情感判 3.叙事者是局内人,放纵读者情 感,读者主动接受; 断和道德评价; 4.叙事者是局外人,控制读者情感, 4.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去推理、 判断和评价。 读者被动接受。
单元学习目标:
1.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 2.把握场景的功能 3.探究复杂多义的小说主题 4.学会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5.了解情节运行方式和安排技巧
6.掌握常见的几种小说结构模式
7.体悟小说情感及其处理方式
8. 理解虚构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学习方法:
1.学习:知识点讲解 2.巩固:1-2篇小说阅读、分析 3.运用:3篇以上小说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