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花园》中成长的秘密

合集下载

《秘密花园》的心灵成长

《秘密花园》的心灵成长

《秘密花园》的心灵成长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有一个神秘而又迷人的地方,那就是我家后面的那片“秘密花园”。

那花园说起来其实也不算大,就是一片被荒废的空地,周围被高高的灌木丛包围着。

但对于当时小小的我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

记得有一次,我拉着小伙伴小明和小红一起去探索这片神秘的领域。

我们仨小心翼翼地穿过灌木丛,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兴奋不已。

五颜六色的野花遍地都是,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还有几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

“哇,这里好美啊!”小红忍不住惊叹道。

“咱们在这儿搭个小木屋吧,以后这就是咱们的秘密基地!”小明兴奋地提议道。

“好呀好呀!”我和小红连忙点头。

说干就干,我们开始四处寻找材料。

我在角落里发现了几块破旧的木板,小明则从附近搬来了一些石头,小红把野花编成花环,说是要装饰我们的小木屋。

“哎呀,这块木板太重了,小明快来帮帮我!”我费力地拖着木板喊道。

“来了来了,咱们一起抬。

”小明跑过来和我一起使劲。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的小木屋终于有了个雏形。

虽然看起来歪歪扭扭的,但在我们心中,这可是世界上最棒的小木屋。

在那之后,我们经常来到这个秘密花园,一起在小木屋旁玩耍,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

有时候,我们会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幻想着未来的样子;有时候,我们会一起捕捉蝴蝶,虽然总是捉不到,但笑声却充满了整个花园。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去秘密花园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但那段美好的时光,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如今,每当我感到疲惫或者心情低落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秘密花园。

它就像我心灵的避风港,给我力量和温暖。

那片秘密花园,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宝藏。

《秘密花园》中的秘密是什么?

《秘密花园》中的秘密是什么?

《秘密花园》中的秘密是什么?
《秘密花园》是一本经典的英国儿童小说,由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创作。

小说以孤儿玛丽为主角,讲述了她在叔叔庄园里发现一个废弃的秘密花园,并通过抚养植物和关心动物的过程,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与命运。

在小说中,秘密花园代表了多层含义。

首先,它象征着希望和重生。

玛丽来到庄园时,庭院外的花园荒废凋零,正如她自己的心灵一样。

通过努力照料花草和与花园中的动物建立联系,玛丽不仅使花园再次盛开,也赋予了自己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秘密花园是一个隐喻,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和隐藏的情感。

庄园主人的儿子科林因为家族的悲伤和过去的创伤而生病,变得沉默寡言。

玛丽的诚实和关怀,以及草地迷宫的探险,让科林打开了心扉,释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秘密花园还象征了自然的力量和治愈的能力。

作者通过描绘花园中繁盛的花草和活泼的动物,表达了大自然对人们身心健
康的影响。

玛丽和科林在花园中的接触与疗愈,展现了与自然接触能够带来平静和快乐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秘密花园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了希望和重生,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秘密和情感的象征,同时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治愈的能力。

通过玛丽和科林的成长和改变,作者向读者传递了友谊、希望和自然的重要价值。

秘密花园读后感(精选15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精选15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精选15篇)秘密花园读后感(精选15篇)秘密花园读后感1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主人公玛丽的父母因一场瘟疫双亡,玛丽被送到大鸫庄的姑父家。

在那里,她发现了一座荒废了十年的花园,并给它起名为“秘密花园”。

通过这个秘密花园,她还结识了一位积极乐观的朋友——狄肯,在他的感染和大自然的熏陶下,略显病态的玛丽渐渐变得健康起来。

在秘密花园中,玛丽的狄肯一起中下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帮助园中的玫瑰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他们的努力下,玛丽的表哥——被玛丽称作“土霸王”的柯林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读完了这本书《秘密花园》使我明白了:只有乐观,积极,微笑,才会使我们有精神,也只有有精神,我们才会拥有健康。

病痛,往往只有在我们心里,心里有病,才是最折磨人的病。

通往理想和命运的路不只是一条,也明白了人们不能盲目的去相信那些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准确判断而得出的结果。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坎坷失败,只要我们静下心思考,你会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吧!秘密花园读后感2主人公玛丽是一位非常任性、脾气古怪惹人厌的小女孩。

有一天,她的全家得了传染病都死了,她去了她的姨父家。

在那里玛丽认识了第一个朋友女仆玛莎,并从她嘴中得知姨父克雷文先生的爱妻在十年前去世,姨父为她建筑了一座秘密的花园,不准每个人进去。

这条信息驱使着玛丽要找到秘密花园的钥匙。

她居住在姨父家时还认识了玛莎的弟弟迪肯和农夫本。

一天本家里的红捕鸟帮助了玛丽找到钥匙,并打开了这神奇的大门。

过了几天,玛丽有认识了这个庄园的小少爷柯林,柯林也是像玛丽一样脾气暴躁的孩子。

但是,这有魔力的秘密花园使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坏毛病,让他们成为了阳光的孩子!这本书使我受益无穷,以前,我也是和玛丽一样不得到满足就哇哇大哭的人,从我8岁看了这本书,那时,我只知道这本书非常好。

现在,我重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大自然有神奇的魔力,更让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

成长的秘密——以《秘密花园》、《天使雕像》为例

成长的秘密——以《秘密花园》、《天使雕像》为例
youth的概念.重在强调它对于整个未成年阶段韵覆盖性,因此是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youth一词的a在这 里,youlh其实指向成年期之前的一长段年少时光,故论文在此把literan雌ofyouth译作“年少文学”e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海豚角》(砌P DD勿^加cmssf馏)(主人公十七岁)以及加里·帕尔森(Gary Paulsen)的《“青蛙号”之旅》(砌e均)M≈≯o,肪e l讹言’)(主人公十四岁)等均
后,随即脱胎换骨,走出童年,步入成年。这种强烈的断裂感容易引我们联想到 原始部落的成丁礼(“ti砒ion riteor ceremony)。,但是跟成丁礼一样,它在突出 童年向成年、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同时,也把它们之间的界线划得过于分明和生硬 了。。另外,在专注于这一分界线的同时,上述定义也切除了较低年龄段上的那 部分成长内容,其外延与我们通常使用的青少年文学(adolescence literature)概 念甚为交叉,却远不能涵盖整个儿童小说领域的成长话题。
为了更集中地论述秘密与成长的上述关系,我选择了在秘密题材作品中较具 代表性的儿童小说作为论述的基本体裁背景,以两部典型的秘密题材儿童小说为 主要分析对象,尝试在文学层面上探寻秘密与成长之间的关联。我认为,当秘密 与成长在文本中相遇时,会不可避免地彼此胶着、相互影响。一方面,秘密是属
于成长期和成长个体的,它体现和推动着成长,因而是“成长的秘密”:另一方
成长是儿童小说常见的主题类型之一,而秘密则更多地是作为一种题材进入
其中。当两者在儿童小说的艺术世界内相互交融时,一个有趣的文本世界被里现 了出来。
(一)儿童小说里的成长世界
广义上的成长贯穿于个体生命的整个过程,但在儿童教育的范畴内,它被用 以专指未成年期的身心变化,因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体发展概念。作为一种 连续的身体和精神变迁状态,成长首先是历时性的。但这种历时性的成长却常常 需要借助一系列共时性的成长事件才能得到呈现。与此相呼应,在文学领域也出 现了一大批以成长为主题、以成长事件为主要素材的小说,它们很自然地被叫做

读《秘密花园》有感15篇

读《秘密花园》有感15篇

读《秘密花园》有感15篇读《秘密花园》有感1这本书里的小主人公玛丽,原来是一个脾气很犟,长相丑陋的印度土著女孩,但是在一场瘟疫风暴扫遍了印度之后,我们的小玛丽不得不来到遥远的米塞尔威斯特庄园。

在这里她认识了仆人女孩玛莎,园丁老头本威瑟斯塔夫,阳光男孩狄肯,庄园少爷柯林。

她在庄园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

她知道了宽容忍让,知道了犟脾气不好,并加以改正。

她学到了更多,拥有了童真的心灵,学会了自立自强。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人知错就改。

比如: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同在赵国做官,廉颇因为蔺相如官职比他高,就看不起他,蔺相如则处处让着廉颇,后来,廉颇知道了,很惭愧,便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只有将相和,国家才能强盛起来。

《冰雪奇缘》中埃尔莎拥有制造冰雪的'魔力,而她因为不能控制这种魔力而逃避,最后她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会了控制魔力,并为人们造福。

我发现了,有了错误逃避不是应对方法,只有勇敢面对并改正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有几次偷偷地玩电脑游戏,欺骗了家人,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心里忐忑不安,便主动向爸爸妈妈承认错误,从那以后我就没干过那种欺骗人的事情。

我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原谅,也得到了他们的信任。

总之,我们要学玛丽改变后的好性格。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一种心灵的成长。

读《秘密花园》有感2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命叫《秘密花园》的书,不知大家曾看过这本书,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内容精彩引人入胜。

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快乐,也使我念念不忘。

这本书的内容是,在印度,有一个小女孩名叫玛丽,她的父亲,一位官员,家庭是非常丰富的,和玛丽脾气不好,很容易发脾气,你想做一件正确的事,然而,正是霍乱,玛丽的父亲母亲和仆人都死了,玛丽是唯一一个幸存者。

她发送给我叔叔的农场在英国,在这里,玛丽得知有一个花园被关了十年,叔叔还在半夜听到痛苦的哭泣,所以她会找到答案,并从房地产哭的主人,是我叔叔的儿子,他的'名字是科林,他觉得自己即将死去。

秘密花园读后感(15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15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15篇)捧着这本《秘密花园》,读着读着,我来到了一个童真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一个主人公叫玛丽,她是个脾气倔强、人见人厌的女孩,她对什么都不敢兴趣,突如其来的瘟疫夺走了家人的生命,成了一个孤儿,被送到了英国,来到了一个庄园里,姑父收养着她。

姑妈生下儿子就死了,姑父悲痛欲绝,锁闭了花园。

有一天,玛丽在小鸟的追随下,找到了这一把钥匙,并在狄迪、科林的帮助下,花园再次苏醒了。

玛丽在狄迪的帮助下变得开朗、变得漂亮,科林在玛丽的帮助下,获得了生的希望。

他们互相帮助的品质,值得我赞赏。

细细感受、品味、回想着那个感人肺腑的世界,我感受到了,什么事情都会应为周围的事物而发生改变。

一件美好的事物会因为种种原因变的不美好;一件很坏的事物会因为善良的缘故,变的美好。

人也是一样的,就像书中的狄迪、科林和玛丽。

他们是互助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去帮助身边的人,让人变得善良,让世界变得美好,有些人可能认为帮助别人,会对自己不利,还不如多玩游戏。

这种想法我觉得错了,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书中的狄迪、科林、玛丽,并没有因为帮助别人,不快乐,对自己不利,反而很快乐。

我们应该做一个在帮助他人的基础上,让自己变得更完美。

秘密花园读后感2 我看过一本很好看的书,书名叫:《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中的小主人公叫玛丽,玛丽是一个相貌丑陋、脾气暴躁,人见人厌的小姑娘。

在一次家庭瘟疫中,玛丽的爸爸和妈妈被残酷的命运瘟疫夺走了生命,而玛丽则成为了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

我看到这时,总是想问:“这本书里怎样净都是一些让人不开心的人或事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一向看下去,随着看到另一个小主人公狄肯,我渐渐明白了,作者首先采用比较的方法,让我们看到孤单、寂寞、对什么事都感到烦的玛丽,结识到了朋友—狄肯之后,渐渐变得开朗、变的漂亮,渐渐地,让我们看到了开朗、快活、漂亮的玛丽。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友谊的价值。

活泼,爱小动物的狄肯,用自己真诚的心打动了对什么事都烦的玛丽、打动了身患重病对生命不报有任何期望的柯林,使他重新振作了起来。

《秘密花园》读后感(通用23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通用23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通用23篇)《秘密花园》读后感(通用2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秘密花园》读后感(通用23篇),欢迎大家分享。

《秘密花园》读后感篇1《秘密花园》这本书很有趣,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分享吧。

玛丽是一个生活在印度的英国小女孩,她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就把她完全交给了保姆,缺少父母关爱的玛丽自幼性情顽劣,脾气暴躁。

一场霍乱之灾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只能搬到姑父家住前往英国的一座古老庄园。

庄园里充满了神秘气氛:一百年前一直上锁的房间、一座十年从来不让进去的花园、深夜里不时传来婴儿的号哭声······玛丽决定弄明白这一切。

后来玛丽见到姑父的独生子科林,一个身体虚弱,对生活失去信心而且蛮横的小男孩。

他们俩几乎成了庄园的噩梦,但当另外一个乡村男孩迪肯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把他们领向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后,让他们对生活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一切都变了,所有的秘密都揭开了。

迪肯、玛丽和科林,他们虽然地位不同,生活不同,性格不同,但他们能够热情的互相帮助,最终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在玛丽来到秘密花园后,迪肯对玛丽的赞美和无条件帮助,让玛丽重新拾起信心,坚信自己也是一个受人喜欢的孩子,对待科林,迪肯同样如此,每天帮助他练习走路和练习肌肉,为他准备食物,对于卧床的科林,玛丽同样热情地开导他,让他对生命重新有了热情。

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真挚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秘密花园》读后感篇2它是一个神秘的花园,是一个用爱心浇灌的花园。

玛丽在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姑父家的大庄园,经由知更鸟的引导,开启了美丽而神秘的花园。

从此,玛丽便和迪康一起,想让花园重获生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找到了开启的钥匙。

秘密花园被他们恢复以前那个花园的美丽与生机。

他们在花园里,是那么样小心翼翼地栽种植物,聆听动物的声音,生怕把他们弄坏,生怕打扰到他们的生活。

《秘密花园》的心灵成长

《秘密花园》的心灵成长

《秘密花园》的心灵成长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秘密花园。

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花园,而是我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

那是在我小的时候,家附近有一片小树林。

那片小树林就是我的秘密花园。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心情特别低落。

我不想回家面对父母的失望,于是一个人偷偷跑到了那片小树林。

刚走进树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我踩着厚厚的落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我找了一棵大树,靠着它坐了下来。

这时,一只小松鼠从树上窜了下来,它的尾巴蓬松得像个小扫帚。

它歪着头看了看我,似乎在好奇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小松鼠,你说我是不是特别笨,怎么连考试都考不好。

”我对着小松鼠嘟囔着。

小松鼠眨了眨眼睛,好像在说:“才不是呢!”
就在这时,我的好朋友小明也找了过来。

“嘿,我就知道你在这!”小明大声说道。

“我考砸了,心里难受。

”我低着头说。

小明坐到我旁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一次考不好算啥,咱们下次努力不就行了。


我们俩就这么在树林里聊了很久,看着鸟儿在枝头跳跃,听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

这片小树林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我忘却烦恼,重新找回勇气和信心。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我都会来到这片小树林,和这里的小动物们“倾诉”,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如今,我长大了,但那片小树林依然是我心中的秘密花园,它见证了我的成长,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再害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花园》中成长的秘密
作者:黄明
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10期
内容摘要:《秘密花园》是美国作家F.H.伯内特的儿童小说,主人公玛丽借助对大自然的观察,打开心胸,重新去认识周围的人们,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他和狄肯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帮助科林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健康少年。

书中人物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在秘密花园中的成长,以及在大自然的洗礼下,人性所散发的熠熠光辉。

关键词:成长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是美国女作家F·H·伯内特(1849-1924)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一经出版,很快就成为当时最受关注和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

它讲述了身体瘦弱、性情乖戾的十岁儿童玛丽和科林在爱心与“魔力”的感召下使他们的秘密花园从死亡的边缘重新焕发生机并使他们自己也重获健康快乐的故事。

玛丽刚到克雷曼庄园时,她是一个既寂寞又别扭的小女孩。

由于长期由奶妈和仆人照顾,小小年纪就骄纵任性,没有人喜欢她,她也没有任何朋友。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无意间发现的一个被深锁了十年的“秘密花园”,使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

从此,她的人生观都不一样了,学会了照顾植物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别人。

玛丽通过玛莎、花匠本·威瑟斯塔夫、知更鸟的帮助找到了秘密花园,并进入花园劳作使它恢复生机,而自己也变成了个快乐健康的小女孩。

科林是个被抛弃的孩子,玛丽不顾管家的一再限制与威胁,在庄园里找到常年卧病在床、精神极度痛苦的科林。

他性格怪癖,动不动就大发脾气,这一切是由于父亲对他的漠视,虽然不是故意这样,但却深深地伤害了小科林,他需要伙伴,需要学会爱和被爱。

玛丽让他认识到自己不是驼背,除了他长年卧床导致的虚弱外跟常人没有区别,并且用自己的坏脾气抨击科林,想要他燃起康复的勇气。

玛丽告诉他花园的秘密,给他讲狄肯等很多令他心驰神往的故事。

狄肯是仆人玛莎的弟弟,跟玛丽和科林完全不同。

他性情温和,给这对有问题的兄妹提供了很多帮助,帮助他们成长。

他对大自然和动物有种很神奇的能力:能通过吹笛子吸引松鼠、野兔、狐狸、羊羔到他跟前。

这个约克郡的小伙子能跟大自然和他自己和谐相处。

他从不会感到恐惧,没有孤独感,也不自私,本质上就是善良的,他展现给玛丽和科林的是积极向上的态度,给他俩真正的友谊。

狄肯的性格强化了小说通过自然获得新生和救赎的主题,同时使《秘密花园》这部小说中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秘密花园》里,至少可以找到两组以玛丽为主人公的秘密,分别呈现为被封锁的玫瑰园和被掩藏的柯林。

玛丽刚刚被管家梅德洛太太接到庄园时,曾被明确告知,禁止“满屋子东摸西碰”。

这话大大损伤了小女孩的自尊心,同时也十分清楚地表明,面对庄园里陌生的成年人世界,在柯林的事上,她不被认可具有知情的权利。

玛丽顿生反感并作出尖刻的回答:“我才不会东摸西碰呢!”事实上生活在印度的时候,玛丽也扮演着几乎一无所知的土公主角色。

她看上去像一个多余的人,玛丽的坏脾气一方面与娇生惯养有关,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这种长期被隔离在知情状态外的劣势感与压抑感。

她只有借助于歇斯底里的发泄才能部分地缓和这种强烈的不平衡感。

玫瑰园的出现开始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衡。

将花园秘密发掘出来并占为已有的玛丽第一次享受到了拥有知情权的快意以及相对于大部分不知情者的优越感。

随着保密游戏的愈演愈烈,玛丽和柯林从中获得的乐趣越来越大,到了后来,三个孩子几乎是在合演一场针对克雷曼庄园所有成人的喜剧游戏了。

虽在新鲜空气、户外运动还有好心情的调养下,柯林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但是为了制造假象以便保密,他还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模样,甚至不惜在饥肠辘辘的同时拒绝厨师送来的美食,宁愿饿着肚子偷偷到花园里去啃烤土豆。

他们如愿以偿,成功地瞒过了大人们。

这个过程强化了成长个体的独立性与优越感,肯定了其发展力量,同时也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增强了秘密造就的“安全感”,实现了在秘密中成长。

事实上,《秘密花园》中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更具有普遍的意义和美学价值,没有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像《秘密花园》这样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直率地提出不讨人喜欢的孩子的内省问题。

成长,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

每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座秘密花园,你可以让它开满鲜花,也可以让它荒芜封闭。

这座心灵的花园,也是一个魔镜,折射着每个人的命运。

找到那把埋藏的钥匙,开启这座封闭的花园,让它复苏,让它生长,让它开满鲜花,让它生机盎然。

这是每个生命的渴望,也是成长的过程。

黄明,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语言教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