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

合集下载

3.4升华和凝华(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3.4升华和凝华(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 (1)用热水加热温度最高为100℃,达不到碘的熔点,碘要变成气态只 能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可以观察到碘升华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温度超过了碘的 熔点,碘可能会先熔化为液态,再发生汽化现象,不能确定碘是否发生升华, 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则碘会熔化,最后还会沸腾,所以不能正常观察 碘的升华现象,不能完成升华的实验。.
②特点:容易升华,有吸热致冷作用。
干冰
一 升华和凝华
③干冰的应用
冷藏食物:干冰冷却的温度比冰低的多,利用干冰可以产生 -78℃的低温。由于“干冰”会直接升华为温度很低的、干燥的二 氧化碳气体,因此它的冷藏效果好,有利于食物的贮存。
一 升华和凝华
舞台烟雾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 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的“烟雾”。
D.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解决部 分地区饮水问题,但对环境会造成损 害,故D错误。
故选A。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四 课堂总结
四 课堂总结
升华和 凝华
升华 凝华 水循环
①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 升华需要吸热.
②升华现象:干冰保鲜食品、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①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凝华需要放热.
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 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 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这个过程中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升华。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固态
4.三个温度点: 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5.三个温度不变: ①晶体溶化时温度不变; ②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 ③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6.两个条件: ①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②液体沸腾的条质由
程叫升华,
固 态直接变为 气 升华时要 吸 热。
态的过
态直接变为 固 凝华,凝华时要 放 热。
2.物质由 气
态的过程叫
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
天天减小,这是
升华
现象。
巩固练习
1.做碘的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说 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由此可以推断气体凝华时要 放热 。 __________
巩固练习
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 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B. C. D. 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 ) A A.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樟 脑 球
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干
冰棍外表的 “白色粉末”
北方寒冷的 冬天,窗玻璃上 出现“冰花”, 这是怎样形成的?
水蒸气
凝华
(冷的玻璃)
冰花
雾凇
水蒸气
凝华
小冰晶
(遇冷)
霜是 怎样形成的?
探究物理现象: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1、升华
(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特点:
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例如碘升华时要对它加热,就是要让碘吸热来完成升华。

2、凝华
(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特点: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1、定义: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2、常见凝华物质: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气态萘等。

3、常见凝华现象:
(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黏附在物体上形成的。

它的`环境温度比“下露”“下雾”时更低。

(2)灯泡用久发黑,目光灯两端发黑(先升华,后凝华)。

(3)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的。

小冰晶和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就掉下来,在掉落的过程中小冰晶熔化便形成了雨。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1、定义:
在物理学中,升华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
2、生活现象:
(1)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

(2)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

(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
(3)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会逐渐变小。

(4)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5)碘受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

(6)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升华凝华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升华凝华PPT课件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物理3. 4升华凝 华(共 20张P PT)
【随堂练习】
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 固 态直接变为 气 态的过 程叫升华, 升华时要 吸 热。
2.物质由 气态直接变为 固 态的过程叫凝 华,凝华时要 放 热。
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 天天减小,这是 升华 现象。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物理3. 4升华凝 华(共 20张P PT)

6.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 的区别 清晰起 来。小 说中的 故事可 以来自 想象, 不一定 是作者 的亲历 亲闻。 小说家 常闭门 构思, 作品大 多诞生 于他们 的离群 索居的 时候, 小说家 可以闲 坐在布 宜诺斯 艾利斯 的图书 馆中, 或者在 巴黎一 间终年 不见阳 光的阁 楼里, 杜撰他 们想象 中的历 险故事 。
五、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 雨,如果在高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 滴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物理3. 4升华凝 华(共 20张P PT)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物理3. 4升华凝 华(共 20张P PT)
五、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上节回顾
升华和凝华
熔化 固态
凝固
液态
汽化 液化
气态
一、升华
升华和凝华
冻衣服变干
樟脑丸变小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实验: 取少量的碘固体,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 然后用酒精灯对玻璃管进行加热,并观察 现象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实验现象: 在加热的过程中,碘固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基础知识讲解】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升华吸热可以致冷。

如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是因为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

放在衣箱内的樟脑丸会渐渐变小甚至消失,是因为升华变成了气体。

生活中常用升华吸热的现象得到低温,例如: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吸热来冷藏食物。

又如,舞台上用的“云”就是干冰的升华。

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冬天的早晨教室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

【典型例题】【例1】图1.5-1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图1.5-1[分析]从图中情景可以看出a c d中物质“雪、冰、樟脑”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升华现象;而b图中则出现液态的“小水珠”属液化.答案 b.[例2] 冬天的早晨,常常看到霜,霜的形成是什么现象?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又是什么现象?[分析]霜是小冰晶,是固态,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的,所以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卫生球是固态,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变小或消失,是因为它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解]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卫生球变小或消失是升华现象。

[例3] 在严冬温度较低的时候,窗上可以结霜,这是水蒸气______现象。

霜应结在玻璃的室______(填:“内”或“外”)侧。

[分析] 霜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遇冷放出热量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是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

[答] “凝华”、“内”[例4] 下列现象都是属于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形成大雾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分析]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水的蒸发所致;江面上形成大雾,这是液化现象;水正在慢慢地结成冰,这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这是钨直接变成了钨的气体所造成的,应该是升华现象。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4课时升华和凝华(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4课时升华和凝华(解析版)含答案

第3.4课时 升华和凝华1.物态变化图升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特点:属于吸热过程.凝华: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特点:属于放热过程.考点一 升华和凝华现象升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升华过程要 。

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凝华过程要 。

常见升华现象:①(想想做做)将试管中的碘放入热水中(碘的熔点113℃),过一会儿固态碘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成固态碘。

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晾在外面的结冰的衣服会变干,这也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

④钨丝灯的钨丝时间久了会变细,这是升华现象。

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早上出现的霜,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雪花,钨丝灯灯泡用久了会变黑,这些都是凝华现象。

升华吸热: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干冰升华吸热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医学手术——干冰升华;舞台云雾效果。

三个制冷作用:①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虾等;②蒸发吸热制冷,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③升华吸热制冷,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例1】“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戴眼镜从寒冷的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解析】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升华和凝华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①升华的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Sublimation).升华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等.生活中的实际例子:a.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b.灯丝变细;c.樟脑球(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d.固态碘加热直接变成碘蒸气;e.干冰不见了;f.背阳处的雪不见了等等.②凝华的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D).凝华放热.生活中的实际例子:a.霜;b.雪;c.树挂(雾凇);d.窗花;e.碘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碘等等.注意:灯泡壁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③关于水:a.地球上的水:地球表面70%是海洋;地表水中97%是海水,陆地淡水(包括地下和土壤中的水)仅占3%;而在陆地淡水中,两极和高山冰雪占陆地总水量的3/4.b.地球上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为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水和生命:动植物机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例如:人体重的65%是水;黄瓜重量的95%是水.有了水,生命才得以延续,人每天至少需要2000ML的水才能维持生命;人体失水15~20%就产生脱水症状;断水7~10天就会死亡;人饮用被微生物或化学物质污染过的水就会生病.d.我国的水: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1/4,居世界第88位.而且,占全国耕地64%的长江以北地区只有全国18%的水资源,例如华北人均占有水量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暑假初二物理上册知识提前辅导【什么是升华和凝华】这篇内容xx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暑假初二物理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才能在将来轻松学好初二物理。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4升华和凝华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4升华和凝华
升华。 (2)凝华:物理学中将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
凝华。
3.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 (1)生活中的升华实例
知1-讲
清新剂盒内的物质 衣柜里的樟脑丸 不见了;盒子内却 不见了;衣柜里
没有液体出现 却没有液体出现
固态→气态
固态→气态
白炽灯灯丝变细 了;白炽灯内没
有液体出现
固态→气态
(2)生活中的凝华实例
固态
升华和凝华
升华(吸热)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液态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华(放热)
气态
知3-讲
2. 珍惜水资源 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 仅占约3 %,而能够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仅 占淡水资源的0 .3 %。
知3-讲
问题思考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到节 约用水?
思考结果 每次用水,干净的废水要留下来,存于水桶内,以备生活
中其他用水需要,如擦地、冲厕所、浇花等。
知2-练
例2 [中考·南充]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 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 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 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 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 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知1-讲
白炽灯灯 泡壁变黑

窗户上的冰花 北方的雾凇
关键点拨
知1-讲
(1)升华和凝华过程中不存在中间态——液态。
(2)在固态和气态之间转化时,若经过液态,则既不是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秋季物理同步学案
学生姓名:上课时间:任课教师:
升华和凝华(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3.理解升华吸热与凝华放热;
4.掌握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升华
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升华、碘升华、固体清香剂消失等。

要点诠释:
1、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注意在此物态变化中并不存在液态。

2、一般在任意温度下,任何固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升华现象。

某些干燥的固体物质如香皂发出
气味这就是固体表面发生升华。

要点二、凝华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现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霜、雾凇等都是凝华。

要点诠释:
1、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没有经过液体。

2、凝华需要该物质的蒸气达到一定的浓度以及温度要降到该物质的凝固点以下才能发生。

要点三、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1、人工降雨:
关于人工降雨原因: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
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2、舞台烟雾:
关于舞台“烟雾”的之谜: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3、储藏食物、医学手术:
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还没有残留物。

利用该特点,可以用来作强制冷剂,用来储藏食物或用在医学研究上,现代医学中的“冷冻疗法”就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部分组织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迅速降温,使其组织坏死。

要点诠释:
1、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2、学习了物质的三态之间的六种变化,在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弄清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

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下的冰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

【典型例题】
类型一、升华
1.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举一反三:
【变式】寒冷的冬天,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A.0℃冰冻衣服变干 B.窗户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层冰 D.口中呼出“白气”
2.你一定看过电视台文艺晚会吧,向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能产生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这种特殊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举一反三:
【变式】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类型二、凝华
3.冬天的早晨,能看到草地上、树枝上的霜,霜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举一反三:
【变式】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

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用飞机或炮弹把干冰送入高空,干冰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
就。

类型三、综合应用
4.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

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

(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2.下列各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樟脑丸的消失是熔化现象,这是吸热的过程
B.烧开水,壶嘴冒的白烟是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冬天,教室的玻璃外侧容易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要吸热
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

舞台上的
这种“白云”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的小液滴 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4. 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冻肉解冻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侧 D.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小水珠是从里
面渗出来的
5.(多选)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凝华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二、填空
7.冬天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霜,霜是水蒸气 _______形成的;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
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
体氯乙烷 _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_______热(填“吸收”或“放出”)的原理。

8.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___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了________态,然后钨的蒸汽蒸气在灯泡壁上遇冷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9. 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10. 为下列现象填入合适的物态变化:
(1)冬天的早晨,草上结成的白霜,属于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时,看到的“白气”,属于现象。

(3)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现象。

11.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要放热,
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下雪后,雪要
(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1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将玻璃片盖严在烧杯上,先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到碘吸热后
产生了大量的紫色碘蒸气,如图甲所示;撤去酒精灯,使烧杯冷却,观察到玻璃片上附着固态
的碘,如图乙所示。

图甲说明,碘______需要吸热;图乙说明,玻璃片上附着固态的碘是由于
碘蒸气________放出热量后形成的。

三、简答与实验探究
13. 如图是冬天早晨常见的“树挂”景象,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到中午又消失了?
14.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体,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
它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
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膜镀上去发生
了怎样的状态变化?
15. 红红到剧院看演出时,她看到在舞台上,有时为了增加效果,剧务人员用机器把一些小颗
粒吹向舞台,这时在物台上形成了一团团“白气”,请你解释一下“白气”是怎么形成的?小
颗粒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