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它是一种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学生通过自己准备、自行设计,制造各种罐头、饮料、乳制品、蛋糕、面包等食品,并进行品尝评价,应用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总结各项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的。

该教学环节重点抓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熟悉常用食品设备的性能,并能熟练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即通过食品工艺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实验教学弥补了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迎接全球经济发展的挑战。

食品工艺学实验课是本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它是食品工艺学的配套课程,在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艺学理论部分为该课程的前置课程,专业见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研究为该课程后置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食品工艺学实验》这门课程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应知道食品加工工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性质、地位、价值、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理解食品制作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主要产品的制作技术;学会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食品工厂是怎样通过食品工艺原理对各类食品进行合理加工的,为设计符合现代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工厂打好专业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分第五、六两学期完成。

第五学期9周后每周安排实验教学3课时;第六学期9周后每周安排实验教学3课时。

或第五、六学期各停课二周,集中完成食品工艺实验课程。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理化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2. 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的常见方法和原理,包括腌制、烘焙、发酵等,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工艺学原理进行食品加工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食品加工实验。

2. 提高学生分析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改进传统食品的生产工艺,提高食品品质和安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食品工艺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食品加工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2.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食品加工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在食品加工实验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基础知识,对食品工艺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工艺学基本概念: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品质、食品理化性质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 食品加工方法及原理- 食品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2. 常见食品加工技术:包括腌制、烘焙、发酵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 腌制技术的应用及实例- 烘焙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3.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包括食品安全原则、食品卫生标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 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及措施- 食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4. 食品加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及其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 适用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学时安排:总学时60小时,理论授课40小时,实践操作20小时- 先修课程:基础食品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等2. 教学目标- 理解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掌握常见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和相关操作技术-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意识3. 教学内容和任务3.1 食品工艺学基础知识- 食品工艺学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食品加工的主要原则和流程- 食品工厂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3.2 食品原料的处理和加工- 食品原料的分类和特性- 食品原料的采购和质量控制- 食品原料的加工工艺和操作技术3.3 常见食品的加工工艺- 粮食和淀粉制品的加工工艺- 肉类和禽类产品的加工工艺- 鱼类和水产品的加工工艺- 蔬菜和水果的加工工艺- 乳制品和食用油脂的加工工艺- 糖果和巧克力制品的加工工艺3.4 食品加工设备和工艺控制- 食品加工设备的分类和选择- 食品加工工艺的控制方法- 理化指标的检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4. 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传授基础知识- 实践操作:包括实验操作、实际加工流程的观察和学生实践项目- 小组合作:进行实践项目的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展知识和学习资料- 师生互动:通过讨论课、辅导和答疑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5. 教学评估-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中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完成课程相关实践项目,并进行报告和展示- 课堂讨论:结合案例和实例,通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理论练习题和问题,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6. 参考教材- 《食品工艺学导论》杨晓阳,刘洁蓉- 《食品工艺基础》刘维佳,闫庆龙- 《食品工艺学》胡贵渠备注:该课程大纲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食品工艺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0 学时、2.5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建立在相关专业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的目地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且了解现代食品加工的新技术。

使其学会运用其原理、观点和方法,研究、探讨工艺过程的合理性。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加热杀菌、冷藏、冷冻、脱水的保藏加工原理。

使学生了解一些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及加工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为今后学习后续的各类食品加工工艺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主要以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原料学等学科为先修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低温对微生物及酶的影响,食品冷却与冷藏方法及其质量控制,食品冻结与冻藏方法及其质量控制。

高温对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罐藏食品的变质。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酶的关系。

腌制剂的防腐作用,烟熏的成分与作用。

腌制的基本原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等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食品工艺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2)食品贮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3)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

2.重、难点提示(1)重点:食品贮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2)难点: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6学时)1.教学内容(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2)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3)栅栏技术;食品保存期限和食品标签。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因素;(2)难点: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食品的低温保藏(7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2)食品的冷却、冷藏;(3)食品的冻结、冻藏;(4)食品的解冻。

食品工艺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英文名称: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课学期:大二第二学期学时:48学分:3前导课程:《食品微生物》、《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工原理》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是应用食品科学原理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任务是研究食品保藏原理;研究食品加工工艺;研究加工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保证食品在包装、运输和销售中保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开发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实现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品的概念第二节食品加工工艺第三节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第四节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和范围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食品以及食品加工工艺概念、国内外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等。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和范围。

第二章食品干制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第二节食品干燥机制第三节干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第四节食品的干制方法第五节干制品的包装与贮藏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干藏工艺的基本理论、食品原料在脱水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影响食品干制的主要因素,介绍干制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等。

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干藏原理、干制机理和干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了解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以及对干燥食品包装、贮藏与复水的要求。

第三章食品热处理和杀菌第一节热处理原理第二节热处理技术教学提示:本章侧重点应放在食品热加工原理;影响热处理工艺的主要因素;杀菌方法及其特点等内容上;适当介绍国内外杀菌工艺的新技术新成就。

让学生掌握热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了解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及关键工序,熟悉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原则,掌握不同杀菌方法的特点;了解罐藏食品杀菌时间的计算方法,熟悉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最新090211食品工艺学

最新090211食品工艺学

090211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课程(090211)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 食品工艺学课程代码:090211学分与学时:3.5分 63学时(其中理论课3学分、54学时;实验课0.5学分、1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授课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食品工艺学是运用食品保藏基本原理和加工技术,研究食品资源的选择及不同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品质、开发新产品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教学目的:重点讲解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及任务,简单介绍食品保藏的历史等知识。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了解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掌握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

重点与难点:食品工艺学的概念和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一、引言二、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三、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四、食品储藏加工的历史和发展第1章食品的腐败及其控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及物理学因素,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保藏的原理,了解食品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掌握控制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

领会栅栏技术的原理。

重点与难点: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食品保藏的基本有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一、生物学因素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其他因素第二节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一、微生物的控制二、酶和其它因素的控制第三节栅栏技术一、栅栏技术的提出二、栅栏效应三、栅栏技术的应用第四节食品保存期限和食品标签一、食品保存期限二、食品标签第2章食品的低温保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食品冷却、冷藏的方法,食品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措施及绍食品解冻过程和方法。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英文名称: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学分:3.5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40 实验(上机)学时:32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一、课程的性质、目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

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品的概念第二节食品加工工艺第三节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第四节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第二章食品的脱水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第二节食品的干燥机制第三节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第四节食品的干制方法第五节干制品的包装与贮藏第三章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第一节热处理原理第二节热处理技术第三节热处理与产品质量第四章食品冷冻第一节食品冷冻保藏原理第二节食品的冷却和冷藏第三节低温气调贮藏第四节食品的冻结和冻藏第五节冻制品的包装和贮藏第五章食品的腌渍发酵和烟熏处理第一节食品的腌渍保藏第二节食品的发酵保藏第三节食品的烟熏处理第四节半干半湿食品第六章食品的化学保藏第一节食品化学保藏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食品防腐剂及其使用第三节抗氧化剂第七章食品的辐射保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辐照的基本概念第三节食品辐照保藏原理第四节辐照对食品质量的影响第五节辐照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第六节食品辐照的安全与法规第八章食品加工工艺四、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考试,其中闭卷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以平时测验、课堂提问及出勤情况等为依据进行打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305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模式:教学一体化计划学时:64一、课程性质《食品工艺学》课程是从事食品行业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的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是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主要研究食品加工中的原料、食品加工的理论、加工工艺及工艺技术参数、产品的质量控制、食品包装与流通控制,实现加工生产合理化、科学化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掌握食品保藏技术及常用常见食品的加工方法;要求学生具有对食品加工工艺的初步设计能力;具有食品保鲜保藏的基本能力。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食品加工在工业企业当中的应用,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建设一开始就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0%以上能直接通过职业考证。

1.知识目标(1)掌握食品保藏技术要点及常用常见食品的加工方法。

(2)熟悉食品工业新技术。

(3)初步具有设计简单实验进行加工能力。

2.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食品保藏方法。

(2)能正确设计食品简单加工。

(3)能按按照要求设计常见食品加工及工艺改进。

3.素质目标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食品工艺学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课程和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和执行是人才培养水平质量的重点。

因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形式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

课程内容上,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能力培养上,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食品工艺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机械学和食品工程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生产和贮运的种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的食品的一门学科。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归纳为:
(1)研究充分利用现有食品资源和开辟食品资源的途径。

(2)探索食品生产、贮运和分配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控制途径。

(3)改善食品包装,提高食品保藏质量,以便于输送、贮藏和使用。

(4)创造新型、方便和特需食品。

(5)以提高食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成本为目标,科学地研究合理的食品生产组织、先进的生产方法及其合理的生产工艺。

(6)研究食品工厂的综合利用问题。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生产工艺,以达到食品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化培养目标,从而使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能为食品生产和管理、产品贮运和营销以及新产品开发等环节服务,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该课程的学习必须在完成前期课程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生物化学等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并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对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行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
通过《食品工艺学》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应知道该课程在食品工程专业中的性质、地位、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理解该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主要产品的制作技术;学会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食品工厂是怎样通过食品工艺原理对各类食品进行合理加工的,为设计符合现代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工厂打好专业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课程标准另行编排。

(一)食品罐藏工艺总理论学时15,总实验学时10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系主干课程。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分第五、六两学期完成。

第五学期每周安排理论教学2课时,实验教学2课时;第六学期每周安排理论教学3课时,实验教学2课时。

食品生物技术方向总计理论教学60课时,实验教学40课时;食品物流管理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理论教学44课时,实验教学10课时。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要求:以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讲座和讨论为主,辅以课外作业、单元测验、答疑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食品工艺学》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

可以选用普通高校重点教材[赵晋府主编《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也可以选用各部分内容独立的系列教材,包括骆承庠主编《乳与乳制品工艺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1999年),李里特、江正强主编《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胡小松主编《软饮料工艺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

六、考试评价
1、该门学科的考试评价依据是按照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把握合适的难易程度出试卷,用笔试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

2、考试所需时间:2小时。

3、考试方法:笔试。

分制:百分制。

期末总成绩:平时作业10%+单元测验10%+实验成绩30%+期末笔试50% 题型比例:选择题(单选与多选题)20%;填空题20%;论述与分析题30%;计算题30%。

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在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巴氏杀菌工艺的食品有()A高酸性食品B低酸性食品C中酸性食品D酸性食品
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罐头食品的杀菌与医疗消毒的主要区别是()
论述与分析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会程度;
例:请论述调味鱼罐头的生产工艺,并分析其杀菌公式的合理性。

计算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
例:已知杀菌锅直径1.07m,高1.85m,冷却反压(表压)68.7KN/m2,连续冷却5分钟.压缩空气贮桶的压力为687.6KN/m2.求每只杀菌锅所需空压机贮桶的容积及空压机的生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