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大检索系统的分析与科学评价
三大检索论文优劣势对比

三大检索论文是指被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收录的论文。
在学术研究和评估中,三大检索论文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因此被广泛认可和重视。
但是,三大检索论文也各有优劣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应用。
一、SCI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于1961年创办的重要数据库。
SCI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学等领域的期刊论文,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索引。
SCI覆盖了全球近8000种重要期刊、会议论文集和专利等文献资源,是全球最权威的自然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之一。
SCI的主要特点基于引文分析的排名和检索功能。
具体来说,SCI会对收录的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跟踪和分析,统计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从而评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同时,SCI还提供了高级检索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查找特定的期刊论文。
SCI的优势在于其评估方法和指标比较成熟,应用广泛,可以客观地反映一个研究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同时,SCI 的检索功能强大,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发现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
因此,SCI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评估和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SCI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SCI的收录范围有限,仅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学等领域,无法全面反映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
其次,SCI的评估方法和指标相对单一,主要基于引文分析,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如过度追求引用数量、学术造假等。
因此,在应用SCI时需要结合其他评估方法和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二、SSCISSCI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于1969年创办的数据库。
SSCI的主要目的是收集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论文,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传媒学等学科。
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转自】SCI(科学引文索引)、El(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1、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 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 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 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 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 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 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 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 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 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 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印刷版(SCI) 双月刊3,500 种联机版(SciSearch)周更新5,600种光盘版(带文摘)(SCICDE)月更新3,500种(同印刷版)网络版(SCIExpanded)周更新5,600种(同联机版)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 A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 引入科研评价体系。
三大检索工具检索技巧及核心期刊

SCI、EI来源期刊表的查找途径
SCI、EI网站
一些情 http:
期刊的检索与浏览
按学科和按照字母顺序
查看期刊变更情况
/
SCI 学术地位
作为一个检索工具, SCI 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 ( Citation Index ),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 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科 研机构被 SCI 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 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 SCI 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 反映其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 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 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 SCI 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 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 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 SCI 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 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 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 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SCI 的这些 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 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②选做期刊 这些领域的期刊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 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 、应用力学、大 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 Compendex 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目前,选做期 刊约1600种,我国大多数为选做期刊。
③扩充期刊 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 在Ei的扩充 版中,约2800种期刊。1999年收录我国期刊156种;几年来已 经进行了分化:少数提升为选做期刊,部分被淘汰。
四大检索工具和三大检索系统

机读版 :EI COMPENDEX 数据库,时间 1970 前在DALOG、ORBIT等大型联机检索系统 中运行。 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 它不仅包括Ei Compendex 1980年以来的数据, 同时还编制有 Ei PageOne 数据库,收录期刊面比前者宽,为题 录数据库(不收文章摘要,共收录约 5400 种期刊 这两个数据库集成在 Ei Village信息服务中通 过万维网提供给读者。
第三节
引文索引
作用: 1、 通过著者与著者,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 引用关系,可反映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 2、 可以了解一篇文献发表之后的继承和发展,找 到与某一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 3、可以对引文作统计分析,用以评价期刊,预测 人才,规划科研项目和了解科技前言动态。
影响因子
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SCI-Expanded(包括SCI核心区期刊 )的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对每种期刊的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 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 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 物的影响因子越高,表明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说明这些文 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同时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 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 一种重要的期刊评价工具。
注意:
该数据库只有目录文摘,不含全文,但如果出版单位 (publisher)是:IEEE、IEE、ELsevier Science(本 馆订购的学科期刊)则可通过文摘下方的 FullTextLinks链接到IEEE/IEL或者Elsevier SDOL全 文数据库。
基于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对高校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的评价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基于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对高校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的评价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隋秀芝;李炜【摘要】采用SCI -E(即SCI网络版)、EI和ISTP三大数据库,对浙江理工大学在2004 - 2008五年间被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统计,运用文献计量法,对各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收录论文的学院、学科和作者群分布及作者群的学历、职称和年龄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定量数据从侧面了解和反映学校近几年来的科研、学科发展和人才结构情况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绩效评估提供数据参考,并为高校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内容进行有益探索.%By retrieving the papers of Zhejiang Sci - tech University during the year of 2004-2008 collected by SCI - E, El, and ISTP,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apers quantity, distribution in the colleges, subjects, and author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authors professional title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ages by bibliometric method. It reflect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talent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which can provide data references for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And it also carries out the helpful exploration for library of university to expand information service.【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1(031)021【总页数】5页(P101-105)【关键词】SCI;EI;ISTP;文献计量学;科研评估【作者】隋秀芝;李炜【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4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和《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检索工具。
基于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对高校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的评价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2年 2 0 第l l 期 1
s 。 d未麓 。 臻 i 粕T 。
m 。h 。。 t眦 R
d i1. 9 9ji n 10 7 9 .0 2 .2 o:0 36 /.s . 00— 6 5 2 1. 10 7 s 1
基 于三
i u e h l f le po ai o i ay o n v ri e p n n omai e v c . t so t h ep u x lr t n frl rr fu ie s y t x a d ifr t n s r ie e t o b t o o Ke r s:S I y wo d C ;E1 S P;b bi merc meh d;e a u t n o ce t i e e r h p r r a c ;I T il o t to i v ai fs in i c r s a c ef m n e l o f o
S u h ,L e UIXiz i IW i
( i ayo h i gSi ehU i r t,H nzo 10 8 C i ) Lb r f  ̄ a c —t nv sy agh u30 1 , hn r Z n c ei a
A s at B teigtepp r o hj n c —t hU i r t d r gt er f 04 2 0 oetdb C —E. bt c : yr r v aes f e agSi e nv sy u n eya 0 - 0 8clce yS I r e i n h Z i c e i i h o2 l E , n S P t a e aye e ae u n t, ir uini te o ee , ujc , datos s e s h i I adIT ,h ppr nlss h pm q aty dsi t l gs sbet a u r a w la e s e a t p i tb o n h c l sn h l t d -
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
文献检索三大数据库比较

CABI、 AGRICOLA和 AGRIS数据库比较研究王国龙李佩朱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图书馆201101)文AGRICOLA 和摘本文对美国银盘公司检索系统 webspirs 下的 CABI、AGRIS三个数据库从文献收录数量、质量、语种和重复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对选择订购和文献检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数据库农业文献文献检索CABI AGRICOLA AGRIS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 CABI、粮农组织农业索引 AGRIS和美国农业联机检索数据库 AGRICOLA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农业数据库,其收录的文献涵盖农业所有学科及其相关学科,是农业科学研究和教学重要的文献源。
本文对美国银盘公司检索系统 webspirs 下的三个数据库从文献收录数量、质量、语种和重复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1三大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量比较采用植物、动物、饲料、肥料和灌溉五个主题词对五类有代表性农业文献进行检索,其结果见表 1。
表 1三大数据库收录的五类农业文献总量(1990-2000)类型 CABI%AGRICOLA %AGRIS%合计%植物 59088654.7011909111.0337018334.271080160100动物 45984756.8837855 4.6831080538.44808507100饲料 7098552.381399310.335054537.30135523100肥料 7091957.92111199.084039733.00122435100灌溉 3104651.55769112.772148535.6860222100总计 1223673 55.451897498.6079341535.952206837100由上表数据可见 CABI所收录的各类文献数量最多,达到,AGRIS其次,为, AGRICOLA最少,仅。
以上是三大数据库 1990-2000年数据,检索自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银盘数据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从1988年由原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对科技人员所发表论文被美国三大检索系统即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ISTP(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收录及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年度分析报告。
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种评价方法已被我国有关部门及广大的科研人员接受,虽然如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它已成为我国对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的评估与验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高校博硕士点的评估、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学位授予等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下面先对3个重要的检索系统做一个简单介绍。
1三大检索系统的基本情况1.1SCI(科学引文索引)《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费城的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发行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大型检索工具,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系统之一,世界极具权威的自然科学科研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准。
它于1961年创刊不定期出版,1966年改为双月刊,报道的范围涉及全世界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科学、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其主要文献来源于期刊。
SCI提供了覆盖全世界多学科的期刊文献资料和各种数据,除了和其他检索系统一样,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外,还收录了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一种以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为基础编制的索引,它提供了崭新的检索途径。
1.2EI(工程索引)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于1884年创刊,它作为世界著名工程技术领域的检索系统,主要收录了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对纯理论性的文献和专利一般不予收录。
工程索引对检索全世界范围内工程与技术文献、跟踪与评价技术新成果非常有用。
1.3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是1978年开始编辑出版的关于国际科技会议录索引的出版物(月刊),是由ISI发行。
该出版物分为图书和期刊两类。
利用ISTP可以快速地检索到科技会议地内容和会议录。
ISTP是查询世界科学技术会议文献的最重要的检索工具之一,它所收录的国际会议种类和数量多,信息量大,且速度快、检索途径多。
2检索系统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创新过程。
科学研究工作产出形式是知识,其创新点主要是以论文为载体。
按照国际科学界的规定,任何一项研究成果的确立(尤其是基础研究成果),都必须以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为依据。
研究成果公布于众,进行学术交流,这就是科学文献。
科学文献是人类宝贵的知识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
科学文献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
研究人员利用文献资料能够对科研成果的撰写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使得研究论文具有科学性。
因此,科研人员必须利用各种检索手段来检索国际检索系统中的文献信息。
例如:他们可以在EI中检索各种文献,在ISTP中检索会议文献,同时还可利用SCI中揭示科学文献之间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来了解文献内容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的发展过程,还可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自己著作的被引用率和持续时间。
总的来说,国际检索系统对科研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检索系统与科学评价3.1国外用检索系统评价科研的情况3.1.1美国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ENCEWATCH杂志经常发表各种排序数据,而著名的权威杂志SCIENCE也不时地转载这样的排序,因此在美国是认可这种方法的。
同时SCIENCE杂志还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评价个人的科研水平。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两年发表一次的《科学与工程指标》的报告中,也是引用国际检索系统的数据,如世界各国历年在主要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数等。
3.1.2英国英国是开展定量评价科研水平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苏塞克撕大学的科研政策研究所的科学计量学专家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评估研究,他们在论文被引情况中的一些数据,就利用了SCI的数据。
如今,该大学仍然着力于研究科学计量学,他们以国际检索系统为基础建立了面向科学评价的数据库。
3.1.3加拿大加拿大的学者认为:可以用检索系统中的影响因子来开展中观层次(学科)、国家层次和机构层次的科研评估,但对机构层次的评估必须谨慎。
3.1.4日本日本的科研人员很在意在各种检索系统的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其热衷程度不如中国,有的日本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要把检索系统的论文数作为评价大学水平的指标之一。
3.2国内用检索系统评价科研的情况目前我国对利用检索系统来评价科研争议较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公正地对待国际上的一些检索系统,不要将国际上的一些检索系统作为科学评价的工具,而应建立客观、准确的科学评价体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用国际上的一些检索系统作为科学评价的工具之一。
对于第一种观点,有以下的理由:第一,编辑出版检索系统的很多国外机构为民间文献,没有权威性;第二,论文和引用率等说明不了科技水平的高低,这会使科技评奖和考核的专家们懒惰,从而使评定结果没有可靠性;第三,有的人为了盲目追求高的收录率,而使国内大量的优秀稿源外流,影响国内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
对于第二种观点,有以下理由:第一,出版机构是官方还是民间并不重要,关键应该看它所编辑出版的数据库是否科学客观。
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很看重该刊被国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及该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的情况,同时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关于三大检索系统的分析与科学评价贾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山东东营,257061)摘要:分别介绍了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阐明了三大检索系统与科学研究和科学评价的关系。
关键词:SCI;EI;ISTP;检索系统中图分类号:G354文献标识码:A73!!!!!!!!!!!!!!!!!!!!!!!!!!!!!!!!!!!!!!!!!都将国际检索系统作为科研绩效的评价工具;第二,论文的被引次数能够客观地反映论文的影响力,能从侧面反映论文的水平。
因此可以用引用数据库来评价人才、成果和机构的创造力;第三,可以借鉴北京大学的做法,即既鼓励我国科学家把优秀论文投往国内的检索系统源期刊,避免优秀论文外流,将中国科学推向世界,又可以提高我国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期刊的IF,争取更多的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4充分利用检索系统对于检索系统的利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可以查询各学科领域最重要的核心文献。
著名的“布拉德福定律”(文献集中定律)揭示出少数核心期刊集中了大多数重要文献的客观规律,即在少数核心期刊上可以获得大多数的重要论文。
而国际检索系统的来源期刊均为各学科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重要的核心期刊上,这样可以使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大量的科研信息,从而提高科研效益。
第二,有助于科研管理部门对文献计量方法的研究,规范科研绩效评价行为。
如可通过论文产出量和被引用量的统计分析,可以进行各种科学评价。
论文产出量可通过引文、著者、机构、关键词、综合等方法进行检索。
被引用量的统计分析包括:科学论著被引频次、著者被引频次、机构被引频次等的统计。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达到评价个人或机构的学术科研水平、追踪学科发展热点、审定期刊质量等效果。
参考文献[1]胡良孔.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方法[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2]蔡睿贤.SCI论文不是绝对标准[J].科学时报,2001(8):5.[3]武际可.论文与引文率说明不了科技水平的高低[J].科学时报,2000(2):16.[4]丁厦畦.国家需要有崇高国际威望的期刊[J].科学时报,2000(9):4.(责任编辑:王永胜)───────────────第一作者简介:贾萍,女,1965年8月生,200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网络学院,馆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山东省东营市,257061.AnalysisonThreeMajorRetrievalSystemsandScientificEvaluationJIAPing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reemajorretrievalsystemssuchasSCI,EIandISTP,andexpoundstherelationsamongthreemajorretrievalsystems,scientificresearchandscientificevaluation.KEYWORDS:SCI;EI;ISTP;retrievalsystem企业科技图书馆的经费是科研经费的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生产成本,换言之,企业图书馆就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企业科技图书馆应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为中心,突出科研服务。
我馆的科技图书管理人员为适应改革新环境的需要,抓住机遇,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了“为科研项目找信息,为科技信息找项目”的服务宗旨,深入调查研究生产部门的科研动态,了解、跟踪重点科研课题、任务、计划,结合实际,服务模式由过去的“被动、封闭”型转向“主动、开放”型。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图书馆的服务走向也应不断改变,图书管理员应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科研攻关、生产经营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服务在现代图书馆发展史上,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引发图书馆巨大变革的重要因素,20世纪后期以来,书目数据库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只读光盘、数字文献乃至网络和多层次信息服务平台等一系列的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成果,对传统图书馆运行方式和服务形态形成巨大冲击。
(1)服务项目多样化。
企业科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特征是读者群稳定、学术层次高、学科专业性强,对网络信息的高质量服务需求特别强烈。
实现企业科技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首先是服务项目的创新和多样化。
全面实现在线检索、在线阅览、在线预约书刊、在线文献传送、网上参考咨询、提供其他相关图书馆链接等多层次、多链条的立体网络服务项目,使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智能化。
(2)服务模式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图书馆服务项目的不断更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更加多样化。
信息资源宣传、读者借阅统计、馆藏目录及科技文献检索、图书借阅证管理等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图书馆的网络服务范围迅速扩大,传统的阅览外借服务退居其次,“机读”模式取代了“卡片”模式。
多样化的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络上了解文献的收藏地、作者、出版地、价格、馆藏量等基本情况,有些已经做到全文检索。
模式的多样化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2信息服务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对市场企业科技图书馆的服务走向罗晓晶(中石化华北分公司档案馆,河南郑州,450006)摘要:从网络服务、信息服务、人性化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四方面探讨了企业科技图书馆的服务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