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全站仪NTS使用说明书
南方全站仪NTS-系列说明书

一、特点1.功能丰富南方NTS-310B/R系列全站仪具备丰富的测量程序,同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参数设置功能,功能强大,适用于各种专业测量和工程测量。
2.数字键盘操作快速南方NTS-310B/R系列全站仪功能丰富,操作却相当简单,操作按键采用了软键和数字键盘结合的方式,按键方便、快速,易学易用。
3.创新的SD卡功能支持最大2G SD存储卡,可以将SD卡设为当前内存,使存储容量无限扩展,并极大的方便了采集数据的传输。
4.自动化数据采集野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程序,可以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可直接与计算机传输数据,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测量。
5.望远镜镜头更轻巧新一代全站仪NTS-310B/R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望远镜镜头更加小巧,测量更为方便,快速。
6.特殊测量程序在具备常用的基本测量模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之外,还具有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距离放样、坐标放样、道路测量等特殊的测量程序,功能相当的丰富,可满足各种专业测量的要求。
7. 中文界面和菜单NTS-310B/R全站仪采用了汉化的中文界面,对于中国用户更直观,更便于操作,显示屏更大,设计更加人性化,字体更清晰,美观。
使仪器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二、预备事项2.1预防事项7.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准太阳。
若在太阳下作业应安装滤光镜。
8.避免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仪器,亦应避免温度骤变(使用时气温变化除外)。
9.仪器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尘和防潮。
10.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差异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它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仪器。
11.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仪器上的电池卸下分开存放。
电池应每月充电一次。
12.仪器运输应将仪器装于箱内进行,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使用软垫。
13.仪器安装至三脚架或拆卸时,要一只手先握住仪器,以防仪器跌落。
南方全站仪NTS系列使用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三、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 (一)操作键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三、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 (一)操作键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四、全站仪的常用功能
1.角度测量 2.距离测量
4.标准测量 5.对边测量
7.点放样
8.距离放样
3.坐标测量 6.悬高测量 9.面积测量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注意: 如果图形边界线相互交叉,则面积不能正确计算。 混合坐标文件数据和测量数据来计算面积是不可能的。 面积计算所用的点数是没有限制的。 所计算的面积不能超过200000平方米或平方英尺。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十)面积计算 1.用坐标数据文件计算面积
2.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 照准对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保留有一定距离。
3.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四】打开和关闭电源
开机 1、确认仪器已经整平 2、打开电源开关(POWER键)
注意: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不关机拔下电池,
否则测量数据将会丢失!!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一】部件名称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二】安置仪器
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精确整平和对中,以保证测 量成果的精度,应使用专用的中心连接螺旋的三脚架。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三】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
1.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天空,旋转目镜筒,调焦看清十 字丝(先朝自己方向旋转目镜筒再慢慢旋进调焦清楚十 字丝)。
南方全站仪NTS-350系列
【五】字母数字的输入方法
南方全站仪NTS说明书

NTS-352型全站仪的使用一、全站仪的常用功能1.角度测量2.距离测量3.标准测量4.对边测量5.悬高测量6.点放样7.距离放样8.面积测量二、全站仪的安置操作参考:仪器的整平与对中1、安置三脚架:首先,将三脚架打开,伸到适当高度,拧紧三个固定螺旋。
2、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脚架上,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移仪器,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
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①旋转两个脚螺旋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②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4、利用长水准器精平仪器①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A、B的连线。
再旋转脚螺旋A、B,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②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º(100g),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③再次旋转90º,重复①②,直至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
5、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
松开中心连接螺旋、轻移仪器,将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点,然后拧紧连接螺旋。
在轻移仪器时不要让仪器在架头上有转动,以尽可能减少气泡的偏移。
6、最后精平仪器按第4步精确整平仪器,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管水准气泡始终居中为止,然后拧紧连接螺旋。
三、角度测量1.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按下列操作步骤进行:2.水平角的设置1)通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2)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四、距离测量1.连续测量确认处于测角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照准棱镜中心照准V: 90°10′20″HR: 170°30′20″H-蜂鸣 R/L 竖角 P3↓②按键,距离测量开始*1),2);HR: 170°30′20″HD* [r] <<mVD: m测量模式 S/A P1↓HR: 170°30′20″HD* 235.343mVD: 36.551m测量模式 S/A P1↓显示测量的距离*3)—*5)再次按键,显示变为水平角(HR)、垂直角(V)和斜距(SD)V: 90°10′20″HR: 170°30′20″SD* 241.551m测量模式 S/A P1↓*1)当光电测距(EDM)正在工作时,“*”标志就会出现在显示窗。
南方(NTS-202)全站仪仪器操作指导

南方(NTS-202)全站仪简介1.部件名称粗瞄准器望远镜调焦螺旋目镜调焦螺旋垂直制动螺旋垂直微动螺旋对中器显示屏操作键圆水准器脚螺旋电池水平制动螺旋水平微动螺旋仪器技术指标:测角中误差:±2″测距中误差:±(5mm+5ppmD)测程:2.5km2.显示屏操作面板电池剩余容量垂直角水平角(右)第一功能键第二功能键电源开关① ② ③ ④ ⑤ ⑥仪器操作键具有双重功能。
第一功能:直接按下该键。
第二功能:先按MODE键,再按该键。
3.操作键①CONS 确认键(enter),或专项特种功能模式键。
R/L 水平角右角/左角的切换键。
②0SET 水平角置0键:按两次。
MEAS 测距键:连续精确测距。
(有光标时,左移光标)HOLD 水平角锁定键:按两次锁定,再按一次解除。
③V% 垂直角与倾斜百分比切换键。
TRK 跟踪测距键:每秒跟踪测距一次,精度至0.01m。
(或右移光标)④MODE 测角—测距模式切换键斜距—平距—高差切换键。
(数字增量键或上移光标)⑤显示屏照明键。
数字增量键或下移光标。
⑥REC 电子手簿记录键显示符号说明:注:水平角(右角)即顺时针方向。
水平角(左角)即逆时针方向。
南方NTS-202全站仪的使用一.NTS-202全站仪的操作键在操作面板上共有7个操作键,各键的功能与作用见教材第127页。
除电源开关键(POWER)外,其它键都有双重功能。
一般情况下按下某键时仪器执行键上方所标示的第一功能(多为测角),各键的第一功能见教材第127页;当先按下MODE键再按其余各键,则执行键下方所标示的第二功能(多为测距)。
各键的第二功能如下:CONS:确认键(相当于ENTER);或进入专项特种功能模式。
MEAS:测距键,按此键连续精确测距。
(此键还有第三功能:当屏幕上有光标闪烁时按此键,光标左移,相当于左箭头。
)TRK:跟踪测量键,按此键时,仪器每秒钟跟踪测距一次,误差为10mm以上。
(此键也有第三功能:当屏幕上有光标闪烁时按此键,光标右移,相当于右箭头。
南方South_NTS370系列(372_375_RL)全站仪说明书 (1)

目录前言 (1)一、 重要部件 (5)1.1 各部件名称 (5)1.2 键盘 (7)二、与PC同步 (8)2.1 安装Microsoft ActiveSync (8)2.2 连接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与PC (8)三、认识您的WinCE(R)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10)3.1 操作系统 (10)3.2 设置您的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10)3.2.1 背景光调节 (10)3.2.2 触摸屏校准 (11)3.3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 (12)四、星(☆)键模式 (16)五、测量前的准备 (19)5.1 仪器开箱和存放 (19)5.2 安置仪器 (19)5.3 电池电量信息 (21)5.4 反射棱镜 (21)5.5 基座的装卸 (22)5.6 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 (22)5.7 垂直角和水平角的倾斜改正 (23)六、基本测量 (25)6.1 角度测量 (26)6.1.1 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测量 (26)6.1.2 水平角测量模式(右角/左角)的转换 (27)6.1.3 水平度盘读数的设置 (28)6.1.4 垂直角百分度模式 (29)6.1.5 角度复测 (30)6.2 距离测量 (32)6.2.1 设置大气改正 (33)6.2.1.1大气改正的计算 (33)6.2.1.2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 (35)6.2.2 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 (36)6.2.3 设置目标类型 (36)6.2.4 设置棱镜常数 (37)6.2.5 距离测量(连续测量) (38)6.2.6 距离测量(单次/N次测量) (40)6.2.7 精测/跟踪模式 (40)6.2.8 距离单位的转换........................................................................................ .416.3 坐标测量 (42)6.3.1 设置测站点坐标 (42)6.3.2 设置后视点 (43)6.3.3 设置仪器高/棱镜高 (44)6.3.4 坐标测量的操作 (45)七、应用测量程序 (47)7.1 放样 (47)7.2 悬高测量 (48)7.2.1 输入棱镜高 (48)7.2.2 不输入棱镜高 (49)7.3 对边测量 (51)7.4 线高测量 (54)7.5 导线测量(保存坐标) (57)7.6 偏心测量模式 (60)7.6.1 角度偏心测量模式 (60)7.6.2 距离偏心测量模式 (62)7.6.3 圆柱偏心测量模式 (64)7.6.4 平面偏心测量模式 (65)7.7 参数设置 (67)八、启动标准测量程序 (70)九、作业文件 (73)9.1 新建作业 (73)9.2 打开作业 (74)9.3 删除作业 (75)9.4 作业选项 (77)9.5格网因子 (78)十、数据导出/导入 (80)10.1 数据的导出 (80)10.2 数据的导入 (81)十一、记录测量数据 (83)11.1 设置测站点和后视点 (83)11.1.1 后方交会 (87)11.1.2 测量测站点高程 (91)11.2 后视测量 (93)11.3 前视测量 (93)11.4 侧视测量 (95)11.4.1 偏心 (97)11.4.2 平面 (100)11.4.3 点线(用于点到直线的测量) (102)11.4.4 控制输入 (105)11.5 横断面测量 (106)十二、编辑数据 (109)12.1 编辑原始数据 (109)12.2 编辑坐标点数据 (111)12.2.1 编辑坐标数据 (111)12.2.2 增加坐标数据 (112)12.2.3 删除坐标数据 (113)12.3 编辑固定点数据 (114)12.4 编辑编码数据 (114)12.4.1 建立新的编码层 (115)12.4.2 编辑编码层/编码 (117)12.4.3 删除编码 (118)12.5 填/挖数据 (119)十三、程序菜单 (120)13.1 放样菜单 (120)13.1.1 设置测站点和后视点 (120)13.1.2 点放样 (122)13.1.3 串放样 (125)13.2 道路设计与放样 (126)13.2.1 定义水平定线 (126)13.2.2 编辑水平定线 (132)13.2.3 定义垂直定线 (134)13.2.4 编辑垂直定线 (135)13.2.5 定线放样 (137)13.2.6 斜坡放样 (140)13.2.7 横断面放样 (142)13.3 坐标解析计算 (144)13.3.1 前方交会计算 (144)13.3.2 4点前方交会 (146)13.3.3 坐标反算 (147)13.3.4 面积计算 (148)13.3.4.1 用具体的点号计算面积 (148)13.3.4.2 用编码计算面积 (150)13.3.5 对边测量计算 (151)13.3.6 极坐标计算 (153)13.4 导线平差 (154)13.5 龙门板标定 (160)13.5.1 方法一:测量龙门板两端 (161)13.5.2 方法二:测量龙门板一端 (164)13.6 钢尺联测 (165)十四、系统设置 (169)十五、检验与校正 (171)15.1 管水准器 (171)15.2 圆水准器 (171)15.3 望远镜分划板 (172)15.4 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C) (173)15.5 竖盘指标零点自动补偿 (175)15.6 竖盘指标差( i 角)和竖盘指标零点设置 (175)15.7 横轴误差补偿的校准 (177)15.8 光学对中器 (178)15.9 仪器常数(K) (179)15.10视准轴与发射电光轴的平行度 (180)15.11 无棱镜测距 (181)15.12基座脚螺旋 (182)15.13反射镜有关组合件 (182)十六、技术参数 (183)十七、附件 (185)【附录A】 (186)1、从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导出数据 (186)1.1 原始数据格式 (186)1.2 坐标数据格式 (186)2、向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导入数据 (187)2.1 坐标数据/固定点数据编辑格式 (187)2.2 横断面数据格式 (187)2.3 点编码格式 (188)2.4 水平定线 (188)2.5 垂直曲线 (189)【附录B】计算道路定线元素 (190)1、道路定线元素 (190)2、计算道路定线元素 (191)前言非常感谢您购买WinCE系列全站型电子速测仪!WinCE(R)系列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自主研发的带WinCE操作系统的新一代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南方nts362r4说明书

南方nts362r4说明书
键盘基本操作
在阅读后续各种测量相关章节前,请先熟悉本章介绍的基本键操作。
开机与关机
(ON)开机
(ON)(按住1秒左右)关机
显示屏和键盘的背光打开与关闭
打开或关闭屏幕、键盘、分划板的背光
目标类型切换
仅当屏幕显示目标符号(例如:)时,可以切换目标类型。
{SHIFT}进行目标类型(棱镜/反射片/无棱镜)的切换
激光指向/导向光打开与关闭
(按下并保持,直到听到一声响,打开或关闭激光指向/导向光。
软键操作
软键对应功能显示在屏幕底行。
{F1}~{F4}选取软键对应功能
{FUNC}切换测量模式的显示页面(翻页)(当多于4个软键时)字母/数字输入
{SHIFT}在数字或字母输入模式间进行切换
{0}~{9}在数字输入模式下,输入按键上的数字。
在字母输入模式下,输入按键上方的字符。
{.}/{±}在数字输入模式下,输入小数点或正负号。
在字母输入模式下,输入按键上方的字符。
{►}/{◄}左右移动光标/选择其他选项
{ESC}取消输入的数据
{B.S.}删除左边字符
{ENT}选择/接受输入的字符/值。
南方全站仪NTS说明书

NTS-352型全站仪的使用一、全站仪的常用功能1.角度测量2.距离测量3.标准测量4.对边测量5.悬高测量6.点放样7.距离放样8.面积测量二、全站仪的安置操作参考:仪器的整平与对中1、安置三脚架:首先,将三脚架打开,伸到适当高度,拧紧三个固定螺旋。
2、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脚架上,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移仪器,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
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①旋转两个脚螺旋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②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4、利用长水准器精平仪器①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A、B的连线。
再旋转脚螺旋A、B,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②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º(100g),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③再次旋转90º,重复①②,直至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
5、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
松开中心连接螺旋、轻移仪器,将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点,然后拧紧连接螺旋。
在轻移仪器时不要让仪器在架头上有转动,以尽可能减少气泡的偏移。
6、最后精平仪器按第4步精确整平仪器,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管水准气泡始终居中为止,然后拧紧连接螺旋。
三、角度测量1.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按下列操作步骤进行:2.水平角的设置1)通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2)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四、距离测量1.连续测量垂直角(V2.N次测量/单次测量当输入测量次数后,仪器就按设置的次数进行测量,并显示出距离平均值。
当输入测量次数为1,因为是单次测量,仪器不显示距离平均值。
;五、标准测量(一)设置测站点可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或直接由键盘输入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置测站点的操作步骤)(二)设置后视点通过输入点号设置后视点将后视定向角数据寄存在仪器内(三)碎部测量:即进行待测点测量,并存储数据六、对边测量对边测量模式有两个功能。
NTS型全站仪的使用说明书样本

NTS-352型全站仪的使用一、全站仪的常见功能1.角度测量2.距离测量3.标准测量4.对边测量5.悬高测量6.点放样7.距离放样8.面积测量二、全站仪的安置操作参考: 仪器的整平与对中1、安置三脚架: 首先, 将三脚架打开, 伸到适当高度, 拧紧三个固定螺旋。
2、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 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脚架上, 松开中心连接螺旋, 在架头上轻移仪器, 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 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
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①旋转两个脚螺旋A、 B, 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②旋转脚螺旋C, 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4、利用长水准器精平仪器①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A、 B的连线。
再旋转脚螺旋A、 B, 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②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º( 100g) , 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 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③再次旋转90º, 重复①②, 直至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
5、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
松开中心连接螺旋、轻移仪器, 将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点, 然后拧紧连接螺旋。
在轻移仪器时不要让仪器在架头上有转动, 以尽可能减少气泡的偏移。
6、最后精平仪器按第4步精确整平仪器, 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 管水准气泡始终居中为止, 然后拧紧连接螺旋。
三、角度测量1.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按下列操作步骤进行:2.水平角的设置1) 经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2) 经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四、距离测量1.连续测量确认处于测角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照准棱镜中心照准V: 90°10′20″HR: 170°30′20″H-蜂鸣R/L 竖角P3↓②按键, 距离测量开始*1) ,2) ; HR: 170°30′20″HD*[ r ] <<mVD:m测量模式S/A P1↓HR: 170°30′20″HD*235.343mVD:36.551m测量模式S/A P1↓显示测量的距离*3) —*5)再次按键, 显示变为水平角( HR) 、垂直角( V) 和斜距( SD) V: 90°10′20″HR: 170°30′20″SD* 241.551m测量模式S/A P1↓*1) 当光电测距( EDM) 正在工作时, ”*”标志就会出现在显示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全站仪NTS使
用说明书
南方全站仪NTS-312B 312L、312R说明书,广州汇测
发布时间:-2-26 19:20:59浏览量:17861【字体:大中小】一、特点
1.功能丰富
南方NTS-310B/R系列全站仪具备丰富的测量程序,同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参数设置功能,功能强大,适用于各种专业测量和工程测量。
2.数字键盘操作快速
南方NTS-310B/R系列全站仪功能丰富,操作却相当简单,操作按键
采用了软键和数字键盘结合的方式,按键方便、快速,易学易用。
3.创新的SD卡功能
支持最大2G SD存储卡,能够将SD卡设为当前内存,使存储容量无限扩展,并极大的方便了采集数据的传输。
4.自动化数据采集
野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程序,能够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可直接与计算机传输数据,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测量。
5.望远镜镜头更轻巧
新一代全站仪NTS-310B/R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望远镜镜头更加小巧,测量更为方便,快速。
6.特殊测量程序
在具备常见的基本测量模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之外,还具有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距离放样、坐标放样、道路测量等特殊的测量程序,功能相当的丰富,可满足各种专业测量的要求。
7.中文界面和菜单
NTS-310B/R全站仪采用了汉化的中文界面,对于中国用户更直
观,更便于操作,显示屏更大,设计更加人性化,字体更清晰,美观。
使仪器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二、预备事项
2.1预防事项
7.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准太阳。
若在太阳下作业应安装滤光镜。
8.避免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仪器,亦应避免温度骤变(使用时气温变化除
夕卜)。
9.仪器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尘和防潮。
10.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差异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它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仪器。
11.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仪器上的电池卸下分开存放。
电池应每月充电一
次。
12.仪器运输应将仪器装于箱内进行,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使用软垫。
13.仪器安装至三脚架或拆卸时,要一只手先握住仪器,以防仪器跌落。
14.外露光学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用其它物品擦拭。
15.仪器使用完毕后,用绒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灰尘。
仪器被雨水淋湿后,切勿通电开机,应用干净软布擦干并在通风处放一段时间。
16.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信仪器各项指标、功能、电源、初始设置和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作业。
11.即使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坏。
12.NTS-310R系列全站仪发射光是激光,使用时不得对准眼睛。
2.2部件名称
2.3仪器开箱和存放
开箱
轻轻地放下箱子,让其盖朝上,打开箱子的锁栓,开箱盖,取出仪器。
存放
盖好望远镜镜盖,使照准部的垂直制动手轮和基座的圆水准器朝上将仪器平卧(望远镜物镜端朝下)放入箱中,轻轻旋紧垂直制动手轮,盖好箱盖并关上锁栓。
2.4安置仪器
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精确整平和对中,以保证测量成果的精
度,应使用专用的中心连接螺旋的三脚架。
操作参考:仪器的整平与对中
1、利用垂球对中与整平
1)、安置三脚架
①首先将三角架打开,使三角架的三条腿近似等距,并使顶面近似水平,拧紧三个固定螺旋。
②使三角架的中心与测点近似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③踏紧三角架使之牢固地支撑于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