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历史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一)(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这反映出分封制( )A.血缘关系为唯一纽带B.已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D.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答案 C解析材料中“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说明分封制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故C项正确。
2.(2019·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左传》中介绍古代政治制度时说:“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这里“古之制”是指( )A.等级制B.宗法制C.分封制D.恩荫制答案 B解析材料反映了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此处的“古之制”主要指宗法制而非等级制、分封制以及恩荫制,排除A、C、D,选B。
3.(2019·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提到:“(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大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②西周的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保留部族色彩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④秦以后的独制是指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政治等级;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③项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B。
4.(2019·睢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一)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含解析

课时检测(一)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
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解析:选C等级秩序实际上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森严等级,而材料强调的是同一级别内部爵位的高低,故A项错误;材料与血缘亲疏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表述,缴纳贡赋多者位尊,是贡赋轻重反映爵位高低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2.《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人性亲近亲人,故形成严谨的宗庙制度,从而维护国家统治,是宗法制建立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8·兴化一中期中)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解析:选A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明确了君臣等级,故A项正确;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B项错误;夏商周时期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项错误;D项内容与“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不符,排除D项。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1月月考高三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表1所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特点是表1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统计表遺址名称距今年代发现地点所属流域巫山人约200万年重庆巫山长江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蓝田人约115万年—65万年陕西蓝田黄河北京人约70万年—23万年北京周口店海河金牛山人约26万年辽宁营口辽河C.源远流长、万姓同宗D.一体多元、区域互补2.先秦时期有思想家认为,我们先要从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做起,以此来使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
该观点A.蕴含道法自然的哲学观B.解决了社会动荡的弊病C.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威D.有助于礼仪文化的传承3.表2是唐玄宗年间、唐德宗年间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表2道名唐玄宗年间唐德宗年间河东道太原府128905 124000关内道京兆府66291 24202河南道河南府19476 18799剑南道成都府16090 14601江南东道余杭郡86258 51276由此可知,唐德宗年间A.赋税改革势在必行B.安史之乱尚未平定C.租庸调制还可维持D.按丁征税正当其时4.明清时期,诸多贪财吝啬的徽商人物形象常常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角。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历史自主学习效果评估2024.10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7000年的常州东滩头遗址发掘出陶鼎、石斧、纺轮等各类文物逾2000件。
其中石斧、石锛等多发现于男性墓葬中,纺轮多出自女性墓葬中。
这说明当时A.农耕技术先进B.出现社会分工C.阶级分化明显D.存在小农经济2.陈树镛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
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
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
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
”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D.皇权加强相权削弱3.东晋时期租调制下的户调征收品常为纺织品,到南朝时,南齐推出按比例折纳货币的制度,准许扬州、南徐州将当年户租的2/3纳布,1/3折换为钱。
上述变化A.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说明南方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推动了政府赋税收入的增加D.表明经济重心正在逐渐南移4.宋代学者李觏说:“古者锦文不粥(买卖)于市,不示民以袭也。
今业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绂罗毅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
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织巧,以渔倍息。
”这反映出宋代A.奢侈品消费的市场化B.纺织品加工的机械化C.城镇化发展的广泛性D.农牧业生产的进步性5.1529 年,明朝嘉靖帝下诏,要求“每州县村落为会,每月朔日,社首社正率一会之人,捧读圣祖《教民榜文》,申致警戒,有抗拒者重则告官,轻则罚米入义仓,以备赈济”。
这反映了明代A.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B.乡村教化具有浓厚国家色彩C.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确立D.百姓生活受到国家严密监控6.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2019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018年10月23日10时,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下图为当日早晨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日出照片。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是( ) A .正东 B .正南 C .东南 D .东北2.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全球昼夜面积之比约为( ) A .1:1 B .1:2 C .5:7 D .7:5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
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3.该日为(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4.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 .自西南向东北B .自西向东C .自东北向西南D .自东向西下图为亚欧大陆40ºN 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5.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A .1月降水甲比乙多B .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 .7月气温甲比乙低D .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6.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A .西北风的影响B .副极地低压控制C .沿岸暖流影响D .盛行西风的控制横穿天山中段的独库公路被称为“中国最险峻壮美的英雄之路”。
7月中旬,三位旅行者驾车从独山子出发,翻越了四座终年积雪的冰达坂(维吾尔语意为高耸入云的雪山)到达库车。
下图为独库公路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基础过关)-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答案)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基础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辽宁辽阳�高三月考)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盂”铭文记载:矩伯庶人在裘卫那里取了朝觐用的玉璋,价值贝八十朋,可以付给“十田”;矩伯又取了一些皮货、衣物,共值贝二十朋,可以付给“三田”。
这说明当时A.土地私有化现象严重B.贝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工商业管理较为严格D.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答案】B【解析】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矩伯用土地换取价值“贝八十朋”的玉璋、价值“贝二十朋”的皮货、衣物,说明当时贝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西周中期“土地私有化现象严重”,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商业管理”情况,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D项错误。
2.(2020·江苏广陵�扬州中学高三月考)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发行下图货币,代替了秦代复杂的货币制度,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易于携带、计重,一直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
由此可见A.自然经济形态排斥交易工具B.货币的统一维持了中国统一C.五铢钱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D.半两方孔钱长期是唯一货币【答案】C【解析】图片货币为五铢钱,根据“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一直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可知,五铢钱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结合所学可知,从汉至唐,经历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分裂时期,并且B项夸大了货币统一的作用,排除;图片货币为五铢钱,不是半两钱,并且“唯一”表述太绝对,D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十六) 两次工业革命

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选A据材料时间可知,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纺车和手织机被弃之不用说明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是生产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是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工业的发展,且纺织业属于轻工业,C项错误;“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说明仍有少量在使用,D项说法错误。
2.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
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解析:选C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增加小麦需求导致涨价,故C项正确。
3.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止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
材料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B.带来技术突飞猛进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解析:选A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给思想界所带来的影响,故A项正确。
4.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
”材料反映出() A.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C.纺织业的工业革命已完成D.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解析:选B材料中“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表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故B项正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 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历史试卷2012.1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为12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2.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
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此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
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依据是( )①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经验的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5.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6.新中国取得的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A.②④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7.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东方红——1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8.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第一学期扬州中学十二月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选修
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
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导致分封制崩溃
C.维护了宗法制度
D.促使礼崩乐坏
2.《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
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
是以先之。
”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行仁政
B.法先王
C.重礼乐
D.正其名
3.王国斌在《转变的中国》中提出:“国家在直接从农民征税方面越成功,政府在获得资源方面对豪
强的依赖也越不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
府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前提是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
B.国际减轻对豪强的依赖
C.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
D.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4.《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
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
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
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
5.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
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当时擅长这种书
法的人物是
A.王羲之
B.张旭
C.柳公权
D.颜真卿
6.《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
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
”这表明宋代
A.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
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7.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
得”。
“这场战争”
A.进一步被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