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12月份)带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12月份)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1.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约内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2. 曾国藩家书记载:“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
材料表明()A.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B.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开始“合法化”D.清政府开始举办洋务以反对外国侵略3.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
该观点意在说明()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4. 如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A.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B.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C.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D.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5. 自强运动的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
传统教育制度不因之而更变,科举取士的程序也原封不动。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腐朽的官僚体制阻碍自强运动B.洋务运动并未促进教育的变革C.旧有的法制规章妨碍改革进程D.封建体制下维新运动困难重重6.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
这些银行的设立()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7. 如表图表的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B.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腐朽的专制统治D.促使清朝对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8. 清代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
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凤城一中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道”。
道制是秦汉政府适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风俗的一种制度,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
由此可知,道制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B.防止了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叛乱C.有利于民族制度和文化的延续D.推动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形成2、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
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
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德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
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A.三权分立原则B. 联邦制原则C. 中央集权制原则D. 人民主权原则3、雷海宗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帝制先取消了科举,象征传统文化大崩溃的开始;然后帝制自己也被取消,象征传统制度大崩溃的开始。
”与两个“大崩溃”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D.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4、开元天宝年间,使职差遣大量出现,有监察地方,如十道采访处置使;搜括逃户,如括户使、劝农使;整顿漕运,如江淮河南转运使;军事边防,如节度使、经略使等。
使职差遣制度的出现A.保障了地方行政有序运行B.完善了中央机构C.削弱了对地方行政的管理D.提高了行政效率5、学者阎步克统计了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在131个案例中,除去作为绥抚手段被察的蜀吴人士,高官贵戚子弟、中级官僚子弟和下层士人比例分别为24.2%、29.7%、46.1%,下层士人几占半数。
这表明A.察举制度日趋完善B.下层士人政治地位重要C.门阀政治开始兴起D.政府注重扩大统治基础6、1929年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的资格包括: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毕业;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曾任委任官三年以上者。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掘中发现,其中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将近90%的小型墓,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
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A.音乐演奏技艺高B.私有制已经形成C.已出现早期国家D.宗法制开始萌芽2.荀子称赞秦国:“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古之吏也。
”但他却认为秦国与真正的“王者之功名”相比,却“不及远矣”。
这反映荀子()A.厚古薄今的历史观B.儒法道兼容的思想C.对儒家理念的坚守D.对变法图霸的推崇3.秦朝统一全国后,经群臣争议,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
汉初“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这说明秦汉时期()A.地方行政建置趋于更加合理完善B.对地方治理方式存在着认知分歧C.郡县制带有削弱王室的严重弊端D.分封制有利于拱卫王室以安天下4.北魏名臣崔鸿编撰的《十六国春秋》一改《三国志》中的“国书”为“录”,各国主的“纪”为“传正朔,自相君长”,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记录。
此外,在该书中还改变《三国志》“夷”“夏”分开的说法,创造了“夷夏”“戎夏”“胡晋”等新名词。
《十六国春秋》的出现表明当时()A.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B.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C.各民族关系相互平等D.史书编撰体例得到创新5.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根据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反之少纳税。
户税依据资产来征税,不过资产与土地联系紧密,所以“户税只是依据土地征税的变象”。
据此可知,两税法()A.减轻了百姓徭役负担B.改变了资产为主的标准C.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D.适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宋代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监控和节制各州,然而路级诸司职任有交叉而各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西安中学高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
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B. 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C. 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5.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
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
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
这反映了当时A. 清政府政治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D.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6.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
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
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新名词的大量传入A. 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映B. 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D.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2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预示着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从“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 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B. 实现了社会转型的目标C.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D. 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28.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 “历史都是思想史”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9.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
“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
“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2.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
《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
《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
周人这些做法旨在( )A.确立君主集权B.强化祭祀活动C.构建政治认同D.体现家国一体3.“国家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中国某个早期国家围绕“乐者为同,礼者为异”进行某项制度构建,而春秋战国时期此项制度遭到破坏与冲击。
表1中的表述所代表的选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表1序号相关表述公元前645年,晋国规定“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A之地家三百亩”。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主持召开诸侯大会,周天子成为了“出席B者”。
C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而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为“紫色”。
“太子”称谓本意专指周天子继承人,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在不D同国家史书当中。
4.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上述材料可以印证西汉时期( )①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②中正官负责官员的考核③政府通过察举选拔人才④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如图是东汉画像石《祈雨图》拓本。
2024-2025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表说明,江苏地区()新石器时代江苏地区部分遗址概况高邮龙虬庄遗址(距今约7000年)该遗址中首次发现,有陶片和鹿角上带有文字符号特征的刻划符号,有学者称之为“陶文”,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A. 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B. 出现了成熟的早期国家C. 提前了可考信史的时间D.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2. “年”的叫法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变化过程。
商朝因非常重视年头岁尾时对祖先的祭祀,故称之为“祀”;周朝认为农业的丰歉关乎社会的正常运作,人背禾形象的“年”受到了特别的推崇,故称之为“年”,并祭祀天地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从“祀”到“年”的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A. 宗族观念淡化B. 农业技术的进步C. 民本思想的发展D. 血缘关系的疏远3. 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
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
南郡守腾这一做法()A. 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B. 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C. 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D. 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4. 《史记·循吏列传》开篇说道:“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以此为标准,以下汉代人物可列入循吏传的是()选项人物事迹A洛阳令王涣“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描述某一时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这一描述反映出,当时()A.德治与法治之争加剧B.争霸战争愈演愈烈C.民族交流交融的加强D.社会结构剧烈变动2.西汉元帝时,专门制定了《考功课吏法》,官吏经过考课,根据政绩决定赏罚升迁。
如果在考课中未获得“最(有治能者)”“高第”成绩,也没有获得所在长官的荐举,但在某一等级上任职几年后,同样可以获得晋升上一等级的机会。
这表明,当时()A.察举制得到了发展B.官员考核的机制比较完善C.监察体系日益完备D.中央掌握地方官员任用权3.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呈扇形分布,东北至涿郡,东南至余杭,西通关中。
同时炀帝对洛阳城内的自然水系和漕运进行了修整,使之成为河北、江淮、关中这三个最发达地区的集结点,“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据此可推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A.反映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促进了运河流域经济的均衡发展C.推动了沿岸市镇的兴起发展D.打破了以陆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格局4.元代,从司农司的设置到劝农使的派遣,从监察系统兼劝农事到地方官吏皆以劝农署衔,逐渐形成了“上有司农之政,下有劝农之臣”的局面。
这说明,当时元朝()A.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B.逐步缓和了阶级矛盾C.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5.明代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颁布了《仰南安赣州印行告谕牌》,如下图所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含答案

华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2022.11.04本试题卷共6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
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
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
据此可知,当时可能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B.形成国家初始形态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D.进入早期国家时期2.战国时,李悝变法推行过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务尽地力”,重新划分土地,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发展农业生产;二是“平籴法”,按年成丰歉和灾情大小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收放政策,因此“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
这些措施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B.不利于封建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C.抑制了手工业持续发展D.打击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3.《后汉书·仲长统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上述历史现象A.说明东汉民间社会财富充裕B.对当时中央集权有一定威胁C.有利于打击北方匈奴的统治D.反映当时阶级矛盾不断激化4.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有一系列根据北朝《大方便佛报恩经》绘制的壁画,右图为莫高窟第138窟《孝养品》的须阇提太子割肉济父母的故事。
但据后世学者考究,《大方便佛报恩经》是“疑伪经”,据此可知唐朝A.壁画依据存疑无史料价值B.儒学正统地位受佛教冲击C.儒佛思想的冲突不可调和D.佛教发展逐渐走向本土化5.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1、第一道试题可能有少部分同学需要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A.血液 B.神经细胞 C.大脑 D.神经系统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列各图。
其中视野最暗的是()3、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0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多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是 ( )A.1:6 B.1:3 C.1:2 D.1:14、豌豆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是()A.1种 B.4种 C.5种 D.8种5、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红细胞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B.是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C.没有DNA的复制和纺锤丝的出现D.不发生“染色质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的变化6、一分子AT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A.1、2、3B.1、3、2C.2、1、2D.1、3、17、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A. 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 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C. 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 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8、人体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ADP B.ATP C.脂肪D.糖类9、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氧气来自原料中的( )A.水B.二氧化碳C.五碳化合物D.三碳化合物10、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而又顺利地进行11、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A.全部来自H2O B.部分来自O2C.全部来自C6H12O6D.部分来自C6H12O612、某同学在夏季天气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4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各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叶子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4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哪片叶的圆片( )A.清晨的叶B.傍晚的叶C.深夜的叶D.正午的叶1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值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14、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略有下降。
这时,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 的含量变化依次是:A. 升、降、升B. 降、升、降C. 降、升、升D. 升、降、降1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16、右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的某种细胞的示意图,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细胞板的形成C.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二糖是蔗糖D.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7、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C瓶和E瓶都会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B.在E瓶中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甲装置需要不停的送入新鲜空气D.A瓶中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18、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A.充分研磨B.防止色素被氧化破坏C.溶解色素D.破坏叶绿体19、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20、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21、随食团进入胃内的唾液淀粉酶不再消化淀粉的主要原是:A.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一次B.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C.温度改变使酶失活D.胃中已没有淀粉22、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23、下图A、B、C为同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在0.3 g/L的蔗糖溶液中依次呈现的三种状态,则相关状态下,细胞液的浓度关系是A.A﹥B>C B.A<B<C C.B=A=C D.无法确定24、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A.996、1016、1046 B.996、4、4C.996、24、54 D.999、20、502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C.染色→解离→漂洗→制片D.染色→漂洗→解离→制片26、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27、水稻有12对染色体,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 A. 12、24 B. 24、0 C. 24、48 D. 48、028、下述内容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所共有的是()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含少量DNA和RNA③生命活动中能产生氧④生命活动中能产生还原氢⑤生命活动中能产生ATP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⑤2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30、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
下列物质中,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A.血红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胰岛素 D.性激素31、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A.脂肪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苷酸32、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C. 胡萝卜素;叶绿素aD. 胡萝卜素;叶绿素b33、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C.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D.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4、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内质网⑥中心体⑦高尔基体A.①③B.④⑤C.⑤⑦ D.②⑥35、下面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A.物种甲B.物种乙C.物种丙D.物种丁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36.(6分)两个学生在研究温度对两种天然酶(能催化同一种反应)的作用后绘制了如下数据图。
观察他们的数据图,回答问题:(1)酶A达到最大活性的温度是℃,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的温度是℃。
(2)可能来自于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
(3)在0~8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
(4)如果先将酶B置于100℃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5)高温和都会使酶失活。
37.(6分)右图示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内填序号, 上填文字)(1)原生质层包括[]、[ ]和[];(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原生质层的性比细胞壁大。
(3)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颜色变化是38.(6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请根据图回答:(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上。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B表示:__________阶段。
(3)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6 分)下面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据图回答:(1)写出长方形框内①、②、③依次代表的物质名:、、。
(2)生成物质③的场所是。
(3).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被分解后的产物是。
(4) 写出有氧呼吸反应式。
40. (6 分)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1)A图表示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有,无(2) 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该时期细胞中DNA、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量分别是(3)用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37315 91C3 釃27408 6B10 欐35891 8C33 谳34190 858E 薎E26684 683C 格LT33743 83CF 菏31511 7B17 笗*38293 9595 閕31957 7CD5 糕36338 8DF2 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