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学常识概述
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

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 人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
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①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去写要写的人或物, 而是神通态过描其他写的人或物对要写的人或物的态 度、心议理论描、评写价来间接表现所写的人、物。
作用:揭示种种复杂的社会关 系,如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成长的历史背景等(交代作品 的时代背景),展示人物性格, 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趋势。
.
②侧面描写 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动 作、神情、物件、环境等的细小环节所作的
③细节描写(细致正描侧绘,面对)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有以小见 大、以少胜多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 .
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①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②侧面描写 ③细节描写(正侧面)
.
小说的情节
情节
序幕(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
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
人物活动的地点 时间 季节 气候 景物
历史背景 社会形态 人际关系
.
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
环境
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人物感情,表现 人物性格;渲染气氛;衬托 主题;交代故事发生时间、 地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语文小说专题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说专题知识点总结一、小说概述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以叙述的方式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
小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和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叙述的方式展现人物性格、情节起伏、社会风貌等,从而引导读者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二、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裁。
在中国,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小说的盛行,到近现代小说的兴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
在世界范围内,小说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各国文学都有其独特的小说发展历程,如欧洲的现实主义小说、美国的都市小说等,它们都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面貌。
三、小说的分类根据小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小说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
不同类型的小说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叙事手法,从而引导读者对不同领域的生活和人性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技巧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技巧是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它们直接影响着小说的魅力和观赏性。
良好的结构和叙事技巧可以使小说更具张力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持续的阅读欲望。
在创作小说时,要注重叙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故事情节紧凑有序,并且要运用各种叙事手法和技巧,如跳跃式叙述、悬念的设置等,使故事更加有层次感和张力。
五、小说的文学价值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它可以展现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多样性,引导读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
优秀的小说作品可以为读者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使人们在阅读中感悟生活、发现真理,并且促使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思想的升华。
六、小说的阅读和欣赏阅读小说是一种愉悦的文学体验,它让人们沉浸在虚构的世界里,享受到作家带来的故事和情感。
阅读小说不仅可以带给人愉悦的享受,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和人性,提高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小说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小说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通常以散文的形式呈现。
小说的特点包括:虚构性、叙事性、情节性、语言的艺术性等。
小说的种类繁多,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
二、小说的结构和构思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和时间结构等。
在构思小说时,作者需要确定故事的主题,设计故事情节,构建人物形象,并确定故事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三、小说中的叙述方法和语言技巧小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或混合叙述的方法。
在叙述中,可以运用描写、对话、心理刻画等手法,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语言技巧方面,小说家要善于运用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传达情感和思想。
四、小说的创作流程小说的创作流程包括构思、写作、修改和润色等环节。
作者在构思时需要考虑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写作时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艺术性,修改时要对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进行修正和提炼。
五、小说的阅读和鉴赏阅读小说要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鉴赏。
读者需要理解故事主题,品味作者的写作技巧,思考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六、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于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优秀的小说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精湛,还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作。
七、小说家和作品小说家是指以创作小说为生涯目标的作家,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职业类型。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其作品反映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情感。
以上是关于小说文学的一些常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小说文学的理解和创作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总结小说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性文学作品,以人物、情节、环境为基础,反映社会生活,展现人性世界的作品。
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社会和人性问题。
中考语文考试中,小说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涉及小说定义、类型、结构、人物描写、情节布局、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逐一总结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并对各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以便考生复习备考。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虚构性:小说描绘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情节和人物,是一种虚构的艺术形式。
2.故事性:小说一般以故事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情节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3.反映现实:小说可以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性和情感。
4.表现艺术: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通过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5.传播价值:小说在传播人文、道德、艺术和科学知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小说的类型小说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 爱情小说:以人物间的爱情情感为主要内容,展现爱情的美好和坎坷。
2. 武侠小说:以武侠为主题,展现江湖恩仇、英雄豪情。
3. 探险小说:以探险为主题,展现人物在未知世界中的挑战和成长。
4. 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虚构故事情节,既真实又虚构。
5. 科幻小说:以未来世界、外太空或科技发达社会为背景,展现未来科技文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 童话小说:以童话故事为题材,以奇幻的想象和幻想为特点,适合儿童阅读。
7. 悬疑小说:以神秘事件和犯罪案件为主题,以情节转折和奇妙解谜为特点。
8. 社会小说:以社会问题和人情世故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和社会风貌。
9. 军事小说:以战争和军事为主题,展现军民关系和历史事件。
10. 杂文小说:以个人见闻和随笔感悟为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小说文学常识

四、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 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1 、开端 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 发展 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 程; 3 、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 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 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4 、结局 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 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 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小说文学常识
一、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 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人物、情节、环境)其 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 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 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 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 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 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 描写和间接描写。
五.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 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 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 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 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深化作品主题 6)奠下情感基调
小说知识点总结

小说知识点总结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其中,人物、情节、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
在环境描写方面,常见的题型是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社会环境可以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可以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还可以揭示社会本质特征,表达主题。
例如,“他是我本家,比我长一辈,应称之为‘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说我‘胖了’后即大骂新党”,这段描写交代了人物身份和性格,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政治背景。
自然环境则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可以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和心理,渲染气氛,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例如,“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这段描写通过交代时间和地点,营造出年末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答题时,需要表述环境本身、情节、人物和主题等要点,格式可以采用“描写了……,交代了……,营造了……,渲染了……,推动了……,暗示了……,表达了……”等方式。
四、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人物描写的方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而常见的题型则是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评价小说中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可以运用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手法。
例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六年级语文小说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小说知识点小说是一种讲述虚构故事的文学形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主题思想。
在六年级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小说的基本知识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六年级语文小说知识点。
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通过故事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以下特点:1. 虚构性: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都是作者创造的,不是真实存在的。
2. 故事性:小说通过一系列连贯的事件展开,通过情节的发展、冲突的解决来吸引读者。
3. 人物性:小说中的角色是作者塑造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追求和冲突。
4. 思想性:小说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社会现象和哲学思考,传达了一定的主题思想。
二、小说的分类小说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题材分类:包括爱情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
2. 按叙述方式分类:包括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多重叙事等。
3. 按文学流派分类:包括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等。
三、小说的结构与要素小说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1. 主题:小说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达与探讨。
2. 情节:小说的故事线索,由一系列的事件组成,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
3. 人物:小说中的角色,他们有不同的性格、性情和命运,塑造了小说的世界。
4. 环境: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营造了小说的氛围。
5. 语言:小说采用的文字表达方式,包括描写、对话、独白等。
四、小说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在阅读小说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技巧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作品:1. 仔细阅读题目和引子:通过题目和引子了解小说的主题和基本情节。
2. 关注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性格、行为和言辞,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3. 理解思想和主题: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对话和情节来抓住作者要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4. 注意环境描写:对小说中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进行理解,从环境中获取更多信息。
小说文学常识积累

小说的文学常识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篇幅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
1.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中典型人物的解说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中社会和环境的关系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
“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
“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来源“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干,追求;县令,美好的名声。
)“琐屑之言”“浅识小道”,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桓谭在其所著《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
) 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
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
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
小说必须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一篇小说可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也可以塑造多个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的另一个要素。
人物的性格必须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而这些活动就构成了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情节既要吸引人,又要合乎情理,安排情节不能脱离生活。
环境是小说的第三个要素。
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要和人物的表现、心情、身份、时代相适应。
古代的小说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的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或半文言半白话小说两种。
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
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聊斋志异》等。
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
这些小说都分章标回,语言上保留了民间说书艺术的特色,故文学史称之为「章回小说」。
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以及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快嘴李翠莲》。
现代小说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以白话写成的小说。
若按内容分类,则可分为生活小说、社会小说、爱情小说、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历史小说、神怪小说、恐怖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若根据篇幅及内容的份量分类,则可分为以下四类:长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小说,一般是容量大、篇幅长、人物多,而且总以广阔的社会面貌、特定的社会背景作为小说的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二千至二万字的小说,容量较小、篇幅较短、人物小,而最大的特点是情节单纯,一般都是描绘人物和事件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段,由此而呈现主题。
中篇小说二万字至十万字的小说,通常反映生活中较大的事件,结构不能像长篇小说一般头绪纷繁,又不同於短篇小说那样单纯。
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删除环境烘托的描述,留下简单的情节与人物,只表达生活的一个横断面,主题思想也多依赖读者自行深思。
文学作品:散文戏剧小说诗歌小说故事情节作用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塑造人物方法外貌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细节小说的人物大多数来自作者的虚构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惨状》《孽海花》《老残游记》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
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必须正确。
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
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
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1. 归纳法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 推理法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 对照法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
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必须正确。
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
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
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1. 归纳法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 推理法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 对照法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关知识: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论、驳论还是两者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
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和道理两种基本形式。
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那么,怎样阅读议论文呢?一、找准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谈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需要读者从诸多的信息中筛选提取,归纳概括。
二、分析论据论据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三、明确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种: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多数议论文综合运用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