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罩防护标准国标

合集下载

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指《医用防护口罩》(YY/T0969-2013),它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口罩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等内容。

一、分类:根据医用口罩的用途,可分为一次性使用口罩和复合口罩。

二、技术要求:医用口罩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其表面应无明显缺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菌性能。

三、试验方法:医用口罩的试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抗菌性能检查、透气性能检查、耐腐蚀性能检查、耐磨性能检查等。

四、标志:医用口罩的标志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标志管理条例》的规定,标志应清晰、易读,并应位于口罩的显著位置。

五、包装:医用口罩的包装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包装管理条例》的规定,包装应完整、牢固,并应有明确的标识。

六、标签:医用口罩的标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标签管理条例》的规定,标签应清晰、易读,并应位于口罩的显著位置。

七、使用说明:医用口罩的使用说明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使用说明管理条例》的规定,使用说明应清晰、易读,并应位于口罩的显著位置。

总之,《医用防护口罩》(YY/T0969-2013)是我国医用口罩执行标准,它规定了医用口罩的
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等内容,为我国医用口罩的生产、使用提供了依据。

关于口罩防护标准国标

关于口罩防护标准国标

口罩都有哪些标准?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目前主要分为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日常防护三类。

目前国内常见的口罩,基本上都是四个标准体系:国标、美标、欧盟标准和日标。

说明:YY开头的代表医药行业标准,GB开头的代表国家标准,即国标。

一、劳保口罩标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全文强制性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实施。

该标准所规定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

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率将口罩分为90(KN90、KP90)、95(KN95、KP95)、100(KN100、KP100)三个等级。

GB2626-2006 面罩的分类GB2626-2006面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L/min。

呼吸阻抗的指标要求为:吸气阻力不超过350pa,呼气阻力不超过250pa。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物呼吸器,标准的修订版本GB 2626-2019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已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计划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增加了呼吸器材料、产品可拆卸部件的泄漏性检测方法等要求。

二、医疗卫生口罩标准中国的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现有两个。

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及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口罩的检测在现有国家的标准中涉及到三个: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口罩执行标准gb2626-2019

医用口罩执行标准gb2626-2019

医用口罩执行标准gb2626-2019
医用口罩执行标准gb2626-2019属于医用口罩,gb 2626 2019是我国于2020年7月1日实施的,关于呼吸防护用品的最新执行标准。

这个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果,主要分为90、95、100三个等级。

相较于旧的2006标准,口罩gb2626-2019在增加了测试项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有测试的要求。

口罩gb2626-2019执行标准
gb 2626 2019属于医用口罩,这一类型的口罩主要用于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口罩gb2626-2019是我国于2020年7月1日实施的最新口罩标准,这个标准根据口罩的防护等级,将分为90、95、100三个等级。

N90:防护过滤性大于等于90%的口罩;
N95:防护过滤性大于等于95%的口罩;
N100:防护过滤性大于等于99.97%的口罩。

一般来说,可以提供防护作用的正规口罩,都会在口罩的外包装上,注明其执行标准。

用户在购买口罩的时候,可以查看口罩是否有标明执行标准码,来判断一个口罩是否具有防疫功能。

【提示】下面是符合防疫要求的5种口罩标准码:儿童口罩:GB/T 38880-2020;
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

gb2626

gb2626

GB2626标准介绍及使用指南概述GB2626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它规定了人体呼吸防护用口罩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使用和保养等内容。

GB2626标准包括多个部分,其中最常见的是GB2626-2006和GB2626-2019两个版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口罩类型。

本文将介绍GB2626标准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指南,帮助读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口罩,提高防护效果。

GB2626-2006标准GB2626-2006是GB2626标准的第一版,主要适用于过滤效率在KN90、KN95、KN100之间的防护口罩。

该标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吸入阻力:防护口罩在吸气时的阻力应不大于350帕,保证佩戴者的舒适度;•粒子过滤效率:口罩过滤颗粒物的效果应达到一定要求,根据不同的等级分为KN90、KN95、KN100,分别对应着至少90%、95%、99.97%的过滤效率;•透气性要求:佩戴口罩时应保证适当的透气性,人体能够正常呼吸;•寿命:一次性使用口罩的寿命为4小时,可重复使用的口罩的寿命为24小时。

GB2626-2006标准的口罩通常用于防尘、防颗粒物和线粒体等微小颗粒的过滤,适用于一般环境的防护需求。

GB2626-2019标准GB2626-2019是GB2626标准的第二版,于2019年发布,主要对口罩的技术要求和标志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该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吸入阻力:防护口罩在吸气时的阻力应不大于343.2帕,比GB2626-2006标准更为严格;•粒子过滤效率:口罩过滤颗粒物的要求与GB2626-2006标准一致,分为KN90、KN95、KN100三个等级,并要求对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进行测试;•使用寿命:一次性使用口罩的寿命为8小时,可重复使用的口罩的寿命为72小时;•防护性能验证:要求口罩生产企业对产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包括过滤效率、吸入阻力、密合性等。

GB2626-2019标准的口罩在口罩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口罩的防护效果和舒适性。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口罩对空气污染物过滤效率和防护性能的不同,将口罩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些等级代表了口罩的防护能力和运用场景,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口罩。

目前,主要的口罩防护等级有KN95、N95、FFP2、FFP3等。

1. KN95KN95是一种中国GB2626-2006标准下的口罩标准,其名称中的“KN”即为“过滤”,而“95”则指代了其最少能够过滤掉95%的气溶胶颗粒物。

KN95口罩通常采用静电吸附过滤技术,其过滤层是由静电处理过的纤维网覆盖而成,可以有效地防止微粒的进入口鼻。

目前,KN95口罩在中国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等,KN95口罩不受承认,而是认可其与N95口罩的相似性。

2. N95N95是一种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认证的口罩标准,其名称中的“N”代表“非油性”,“95”指代了其最少能够过滤掉95%的非油性气溶胶颗粒物。

N95口罩可以有效地过滤出尘、雾霾、花粉、细菌等微粒,属于医用或者个人防护用途。

此外,N95口罩还具有佩戴舒适性和透气性等优点,在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

3. FFP2FFP2是欧洲标准EN149:2001中规定的口罩标准,其名称中的“FFP”代表“过滤式面罩”,“2”指代了其最少能够过滤掉94%的气溶胶颗粒物。

FFP2口罩通常采用静电滤棉来过滤微粒,适用于防护尘、霾、花粉、气体等污染物。

FFP2口罩在医疗用途中较为常见,但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也有个人佩戴的产品,等效于KN95口罩。

4. FFP3FFP3是欧洲标准EN149:2001中规定的口罩标准,其名称中的“FFP”代表“过滤式面罩”,“3”指代了其最少能够过滤掉99%的气溶胶颗粒物。

FFP3口罩过滤效果最好,可过滤掉尘埃、霾、花粉、气体等多种污染物。

在一些特殊场合中,如处理有毒化学物质、生物制品、放射性材料等工作时,FFP3口罩是必不可少的防护工具。

关于口罩防护标准国标

关于口罩防护标准国标

口罩都有哪些标准?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目前主要分为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日常防护三类。

目前国内常见的口罩,基本上都是四个标准体系:国标、美标、欧盟标准和日标。

说明:YY开头的代表医药行业标准,GB开头的代表国家标准,即国标。

一、劳保口罩标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全文强制性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实施。

该标准所规定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

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率将口罩分为90(KN90、KP90)、95(KN95、KP95)、100(KN100、KP100)三个等级。

GB2626-2006 面罩的分类GB2626-2006面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L/min。

呼吸阻抗的指标要求为:吸气阻力不超过350pa,呼气阻力不超过250pa。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物呼吸器,标准的修订版本GB 2626-2019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已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计划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增加了呼吸器材料、产品可拆卸部件的泄漏性检测方法等要求。

二、医疗卫生口罩标准中国的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现有两个。

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及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口罩的检测在现有国家的标准中涉及到三个: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国标口罩标准

国标口罩标准

国标口罩标准
根据适用标准不同,口罩可分为医用口罩、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三类。

GB 19083-2010、YY 0469-2011和YY/T 0969-2013均为医用口罩的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相关要求。

适用于医疗环境工作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挡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符合医药行业标准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相关要求,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戴的一次性口罩。

这是强制性医药行业标准,级别比医用防护口罩低一些,比医用一次性口罩标准要高。

普通医用口罩: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或医药行业推荐性标准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相关要求,适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颚,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的一次性口罩,级别比医用外科口罩标准低。

可以防新冠的口罩标准

可以防新冠的口罩标准

可以防新冠的口罩标准
口罩是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防护措施之一。

为了防止新
冠病毒的传播,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口罩的标准。

在中国,防护口罩的标准主要有GB / T32610-2016《日常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 2626-2006《呼吸防护器具自吸过滤式防雾霾口罩》和 YY / T0969-2013《医用外科口罩》等三种:
GB / T32610-2016《日常防护口罩技术要求》中规定,口罩的遮
瑕率需达到95%以上,过滤效率需达到70%以上,对湿气透透气性能要
求较高,所以一般口罩厂家都采用双层、三层面料,瑞典面料和美国
面料等,采用这两种面料可显著提高口罩的吸收性能。

GB 2626-2006《呼吸防护器具自吸过滤式防雾霾口罩》规定:
口罩的过滤效率需达到95%以上,口罩分为KN90、KN95两个等级,
KN95拥有更高的过滤效率,建议医疗行业卫生人员和接触人群佩戴这
类口罩来阻断病毒的传播。

最后是YY / T0969-2013《医用外科口罩》:该标准规定,口罩
的面罩面料可以使用美国面料和日本面料,口罩的遮瑕率要高于95%,必须经过认证机构认证,在外科手术时,建议医生佩戴这种口罩,以
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总之,以上三种标准,满足不同防护要求,同时考虑其他性能指标,保证口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只有满足上述标准的口罩才能发挥
最大的防护功效,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罩都有哪些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GB 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目前主要分为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日常防护三类。

目前国内常见的口罩,基本上都是四个标准体系:国标、美标、欧盟标准和日标。

说明:YY 开头的代表医药行业标准,GB 开头的代表国家标准,即国标。

一、劳保口罩标准
GB 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全文强制性标准,于2006 年12 月1 日实施。

该标准所规定
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

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率将口罩分为90(KN90 、KP90) 、95(KN95 、KP95) 、100(KN100 、
KP100) 三个等级。

GB2626-2006 面罩的分类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L/min 。

呼吸阻抗的指标要求为:吸气阻力不超过350pa ,呼
气阻力不超过250pa 。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物呼吸器,标准的修订版本GB 2626-2019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已于2019 年12 月31 日正式发布,计划于2020 年7 月1 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增加了呼吸器材料、产品可拆卸部件的泄漏性检测方法等要求。

二、医疗卫生口罩标准
中国的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现有两个。

YY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及GB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口罩的检测在现有国家的标准中涉及到三个:YY/T 0969-2013 《一次性使用医用
口罩》、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由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为医药行业标准,于2005 年1月1 日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该标准规定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

注:该标准的BFE 测试流量为28.3L/min; PFE 测试流量为(30 ±2)L/min ,试验面积为
100cm2 ; 呼吸阻力的测试流量为8L/min ,试验面积为5.06cm2 。

有合成血液穿透要求:将2mL 合成血液以10.7KPa(80 mmHg) 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YY0469-2011 口罩微生物指标
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于2011 年8月1 日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

该标准的4.10 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2)L/min ,口罩的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 mm H2O) 有合成血液穿透要求:将2mL 合成血液以10.7KPa(80 mmHg) 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GB19083-2010 口罩微生物指标
YY/T 0969-201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是按照YY/T 0969-2013 标准进行检测的,虽然是属于一次性用品,但是防护效果不比防护型口罩差,标准YY/T 0969-2013 对于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三、日常防护类口罩标准
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于2016 年11月1日实施。

该标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

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L/min 。

当口罩的防护级别达到A 级,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Ⅰ级或Ⅱ级,当口罩的防护级别在B、C、D 级时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Ⅱ级或Ⅲ级。

T/CNTAC 55-2020 、T/CNITA 09104-2020 《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2020 年3 月,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民用卫生口罩领域
标准的空白,改变了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现状。

13 项标准指标为口罩性能保驾护航。

该标准口罩分为成人口罩和儿童口罩,规格按照大中小三类区分,可有效阻隔飞沫、花粉、微生物等颗粒物传播,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 ,
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 ,不仅适合复工、复学佩戴,也满足疫情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防护的要求。

除此国标外,还有一项由中国纺织商业协会提出制定的团体标准TAJ1001-2015 《PM2.5 防护口罩》,该标准是针对雾霾防护而编制的。

TAJ1001-2015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L/min 。

加载呼吸阻力是指加载试验直到口罩的表面颗粒物堆积到( 30±1) mg 时的
呼吸阻力。

口罩适用的场景:医用一次性口罩: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或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

医用外科口罩:临床操作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是防护级别较高的医用防护口罩,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是在隔离病房、隔离重症监护、发热门诊特殊区域,由医护人员佩戴使用。

引用文献:
GB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YY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
GB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TAJ1001-2015 《PM2.5 防护口罩》
NIOSH Standards (Title 42 CFR Part 84)
EN149 :2001+A1-2009
EN14683-2014 ASTM F2100-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