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色辨别职场明人暗话:看似表扬实则批评
察言观色听懂职场“暗语”(组图)

察言观色听懂职场“暗语”(组图)职场不是一个人的世界,对于新人来说,进入职场,首先就要学会和同事交流。
别人的一言一行,你是否能明白其中的真实含义?同事看似在鼓励你,其实却否定了你的行为;看似答应马上帮你做的事,其实却是在推辞;有些人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明白人却一切都清楚了……这些职场暗语虽然不能将一个勤奋工作的新人排挤出单位,但若是听不懂这些,你却会感到相当难受。
■新人表现“独立工作能力强” 被夸还是被“骂”?●王小川,销售员公司开会的时候每个同事都在“表扬”我,说我“独立工作能力强”、“眼光长远”、“具有极佳的口才”,可部门经理在会后却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脸色很难看,问我是不是经常擅作主张,和同事合作不好。
我觉得很委屈,他怎么能这样说我呢?刚才开会的时候同事们对我的评价还很好,到经理这儿,怎么一下就全变了。
我一下从热闹兴奋的状态跌入冰窖。
“这需要时间” 同意还是“拒绝”?●陈久,文员开始我并不懂得办公室中的暗语,所以耽误了不少事,有时候以为和别人商量好了怎么合作,可跟同事要结果的时候人家却很不以为然地说弄不出来。
到最后,手忙脚乱的反而是我,领导还会怪到我头上,后来我才明白,好多看似答应我的话其实都是在婉转地拒绝我的想法,比如,“我想想”、“这需要时间”、“我不确定这样是不是能够实行”等等。
■案例分析●林景新,资深公共关系专家,宣亚国际公关广州分公司顾问两种方法听懂弦外之音职场暗语和职场潜规则一样,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不会被诉诸文字,也不会被公开告知。
这是一套在特定企业制度、企业文化、领导者意志影响下,无意识中形成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语言系统,如何识别这些暗语、如何读懂同事所表达的弦外之音,对任何一个职场人士来说都是必须经历的。
案例中的职场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而要识别职场暗语,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入手:理解说话者的语境与立场语言表述的真正意义除了看内容之外,与表述者所处的语境也密切相关。
言观色辨别职场明人暗话:看似表扬实则批评

言观色辨别职场明人暗话:看似表扬实则批评俗话说,明人不说暗话,但是在职场当中,说暗语已经成了“潜规则”。
领导夸赞你观察能力强,没准暗指的是经常打小报告;同事们看似在鼓励你,其实却否定了某件事……人在江湖走,如果你听不懂这些暗语,在职场里混饭吃可就难喽。
领导看似表扬实则批评小梅两年前从南京一所知名高校毕业,优秀毕业生的光环让她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做销售。
试用期的三个月内,她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考核时,业务量在同一批大学生中做得最高。
在她向顶头上司汇报工作的时候,上司常常说:“你的个人表现很突出。
”小梅听到这个评价,自然是欣喜不已,对工作更是一丝不苟。
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常常会独自完成上司交给一个组的工作。
半年以后,销售部主管调离到其他岗位,小梅一心认为这是自己升职的好机会,没想到,领导并没有考虑她。
小梅感到很不解,找到了上司,上司很坦诚地告诉她:“这个职位需要的其实是善于与团队合作的人,而你过于在乎自己的个人表现!”小梅这才意识到,上司过去“称赞”她个人表现突出,实则是在含蓄地暗示她要注意团队合作,最终她与这次升职失之交臂。
“一个聪明的下属在上司第一次说出这种话时,就应该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提醒!”小梅痛定思痛之后,格外留意上司的一言一行,学会体味上司的言外之意。
一次上司出差前说,“一切都交给你了!”但是小梅在谈业务时,仍然没有擅自做主张,长途电话与上司沟通请示,最终做成了一笔大业务,上司也跟着被公司嘉奖。
上个月,她如愿以偿升为主管。
“问下别人的看法”很流行其实,职场暗语不仅出现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打暗语的几率也很大。
白小姐在一家公司市场部做企划,上周,她终于做出了一份自认为极富创意的企划案,在开会向领导汇报前热情地和同事做了交流。
“看起来很有意思,或许你可以询问一下别人的看法。
”比她入职早两年的师兄的这句话,让白小姐看到了希望,她又兴奋地去问别的同事,没想到,另一个人给出的也是同一句话,白小姐读出的意思是,大家都对她予以了肯定。
职场中如何察言观色

职场中如何察⾔观⾊职场中如何察⾔观⾊ 察⾔观⾊是⼀切⼈情往来中操纵⾃如的基本技术。
不会察⾔观⾊,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国通⽆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风浪中翻了船。
职场中如何察⾔观⾊?下⾯为⼤家详细介绍!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观⾊所追求的顶级技艺。
⾔辞能透露⼀个⼈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内⼼,⾐着、坐姿、⼿势也会在毫⽆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
⾔谈能告诉你⼀个⼈的地位、性格、品质及⾄流露内⼼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是“察⾔”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观⾊犹如察看天⽓,那么看⼀个的脸⾊应如“看云识天⽓”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
“眼⾊”是“脸⾊”中最应关注的重点。
它最能不由⾃主地告诉我们真相,⼈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于微,进⽽识别他⼈整体,对其内⼼意图洞若观⽕。
⼀.能辨风向才会使好舵 ⼀个举⼈经过三科,⼜参加候选,得了⼀个⼭东某县县令的职位。
第⼀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
沉默了~会,忽然问道:“⼤⼈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
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
”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贵县不知道吗?”县令⼜站起来,说:“⼤⼈在哪⼀旗,”上司说:“正红旗。
”县令说:“正黄旗最好,⼤⼈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怒,问:“贵县是哪⼀省的⼈?”县令说:“⼴西。
”上司说:“⼴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东?”县令吃了⼀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赶快⾛了出去。
第⼆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
究其原因,便是不会察⾔观⾊。
我们如能真的在交际中察⾔观⾊,随机应变,也是⼀种本领。
例如在访问中我们常常会遇见⼀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访问者应全神贯注地与主⼈交谈,与此同时,也应对~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敏锐地感知,恰当地处理。
主⼈⼀⾯跟你说话,⼀⾯眼往别处看,同时有⼈在⼩声讲话,这表明刚才你的来访打断了什么重要的事,主⼈⼼⾥惦记着这件事,虽然他在接待你,却是⼼不在焉。
为人处世必学的察言观色的28招

为人处世必学的察言观色的28招为人处世必学的察言观色的28招1.去别人家做客,当主人的话可多可少,甚至经常劝你喝茶或提议看看电视时,你就该告辞了。
人总是在感到无话可说时,才提醒别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再待下去,你可能就不受欢迎了。
2.正在对上司汇报工作,他的眼睛没有专注地看着你,或者他的手指不经意地在桌上扣几下,很可能他已对你的汇报不满意了。
如果你进去时,他的脚正在桌子下无聊地晃动;你说话间,他的脚忽然停止了摇动,那他已对你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和一个新认识的人谈话时,他的双手总是在不经意间抱在胸前,那表明他还是对你有所防备的,所以,在让他相信你以前,最好还是谨慎为之。
4.在酒桌上,一个向你频频敬酒的人,不是有求于你,就是对你有敌意,所以你还是尽快分析一下,究竟自己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前者就赶快把话题引过去答应他,后者你就要装醉了。
5.一个人向你发出了邀请,你兴致勃勃地落实邀请时,他忽然顾左右而言他。
其实,他的邀请不过是顺口一来的说法,你就不要追究下去了,除非你想让他讨厌。
6.发现你的失误没有告诉你,比告诉你要可怕得多,特别是两个人处于竞争的工作状态时。
7.一个面对你总是夸夸其谈的人并不是骄傲,他的内心恰好与他夸夸其谈的外表相反,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
他的夸夸其谈不过是用来掩饰内心的自卑罢了。
8、坐姿能显露一个人的个性。
坐时翘起一条腿:相当自信,个性懒散,不容易幻想,任何私人问题或烦恼都不能使之困扰,信心形之于外。
坐时双腿并拢,双脚平放地上:坦率、开放而诚实,具有洁癖和守时的习惯,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按照时间表行事会觉得比较自在。
坐时双腿伸前,双脚在踝部叉起:希望成为中心人物,有保守且近乎愚蠢的意志,喜欢求取稳定。
坐时一脚盘在另一脚下:个性独特,凡事漠不关心,无责任感,喜欢受人注目,有创新力,作风不拘于传统。
坐时两膝并拢,两脚分开约一英尺: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观察入微,由于深谙人情世故,相当体贴别人,也能原谅别人,多愁善感。
老板说的这几句话千万别当真,当真你就输了!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老板说的这几句话千万别当真,当真你就输了!整理老板说的这几句话千万别当真,当真你就输了!在职场上老板说的许多话都是暗藏玄机的,职场人需要好好辨别才能够理解背后的寓意。
有时候听上去是一句赞美的话语实际上并不是赞美。
所以在职场上混需要学会察言观色更加需要听得懂暗语!01、你的个人工作力量很突出。
领导说这句话看似表扬你实际上是要点醒你不要只追求个人的业绩而忽视了团队业绩,需要有团队意识。
在职场上一个人的个人力量再强也比不上一个团队的,所以领导期望你能够融入团队中去。
02、你的.观看力量特别强。
当你听到领导对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肯定觉得他在夸奖你呢,其实未必如此。
很职场人习惯在领导面前打小报告,在背后说同事的不好。
其实这样的做法领导是不赞同的,所以他们会用这句话委婉地提示你不要总是对别人说三道四的,这样会影响公司内部的团结。
03、做得很好,你再考虑一下。
这一句职场暗语在职场中消失的频率也特别高的,其实老板这句话就是否定你的意思,例如你写了一份自己认为特别好的方案,你拿去给你的老板的时候他跟你说“做得很好,你再考虑一下”,其实他是否定了你的方案但是不想打消你的乐观性才会那样说的,假如你真的以为你做得很好就错了。
04、最近公司的业绩很差。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许多职场人都可怕听到这句话,由于老板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削减公司的员工了。
试想公司没有盈利哪里有钱发工资?所以老板就会趁机裁掉一部分员工。
05、我们公司不提倡加班。
大家听到这句话肯定觉得老板真爱护员工,凡事都为员工考虑。
但是有阅历的职场人却能听出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不提倡加班但是你也不能一下班就跑了,还是要加一加班的。
领导的套路就是深,不得不防!06、你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得意忘形了,其实领导说你有潜力的言外之意就是你的实力还不够,力量有待加强!你需要虚心接受他的意见并且表现你会好好努力提升自己的。
教你认清办公室8种人!

教你认清办公室8种人!小编今天给大家总结的是职场生活中常出现的8种人,大家遇到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哦。
1、说话暧昧的人大多都是想迎合他人这种人处世圆滑,从不肯吃半点亏,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如何利用别人,他说一句话,既可以解释成这个意思,也可以解释成另外一种意思,含糊其辞。
2、见风使舵的人容易变化这种人真是没个准,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朝令夕改,食言而肥,绝对不会少说几句,他们没有一定的主见,完全是“看人下菜”,但却又是话最多的那种。
契柯夫称这种人为“变色龙”,他通过小说的主人公奥楚慕洛夫勾画出了这种见风使舵的嘴脸。
3、对他人一天到底的评价者嫉妒心里重这种人会经常对他人说三道四说明他的嫉妒心里重,人缘不好,并且心胸狭窄,这样的话就产生心里孤独。
如果说别人不跟他打招呼之类的小问题会耿耿于怀,说明他在自尊心上受挫,渴望别人的尊重。
而有些人常以领导的过失或无能为话题,则表明他自己有想取而代之,想出人头地的想法。
4、爱发牢骚的人心眼小这种人之所以爱发牢骚,首先是他不满意他人在某方面超越自己,是一种骄傲自大的表现。
如“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牢骚。
这种人一般自命清高,当在现实中无法保持他们这种优越的地位时,就会借发牢骚来宣泄。
5、话家常的人是想套近乎这种人是很有心机的谈话对手,值得好好对付。
在交谈时,对方不会先进入正题,而是先与你谈一些家常话,他想了解你的实力,侦察你的本意,试探你的态度。
6、论断别人的人有心机你可以发现,论断他人的人,往往有狡诈的心里,而改革者往往是需要人去帮助的人。
就是因为这样,那些说你活该的人,他的咒骂,身先士等于是允许邪恶存在他的自身。
7、避开某个话题的人有用意说明他在这方面有隐患或者是在这方面有强烈的欲望。
比如当一个人的心中对金钱、权力或地位怀有强烈的欲望时,很怕别人知道,于是就故意避开这个话题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用意。
8、从对方的言谈识对方从一个人的言谈,就足以知悉他的心意与情绪,但是若对方口是心非,就令人猜疑了。
察言观色—职场技能必备

察言观色我们在欣赏一幅人物画像的时候,往往会先被其眼睛所吸引。
眼睛是心灵之窗,是最传神的器官,人的七情六欲尽可在眼中表露出来。
在现实中也是一样,我们要想知道一个人的想法,看看他的眼睛,即可了解七八分。
眼是一道关。
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眼神闪烁,计从心来;眼睛上扬,吸引力强;眼神炯然,代表主见;冷眼看人,疑神疑鬼;两眼无神,斗志稀缺;眼睛眨动,学问无穷;向人眨眼,展示魅力;挤眉弄眼,传递秘密;自上而下,高调看人;死盯他人,另有所思;不敢注视对方眼睛,内心自卑;初次见面先移开视线,多想处于优势地位;斜眼看人,拒绝神态;似睡非睡,老谋深算;眼帘低垂,有轻蔑意……如此等等,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都应该细心去观察才是……一个人手上的动作其实也是暗藏深意的。
一般情况下,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宣誓时,必须要右手握拳,举至右侧齐眉高度。
有时在演讲或说话时,捏紧拳头,则是向听众表示:我是有力量的。
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面前攥紧拳头,则表示:我不会怕你,要不要尝尝我拳头的滋味?由此看来,握紧拳头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安全感。
从另一方面来说,总是拳头紧握的人,也可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有人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拳头紧握,内心可能缺乏安全感;十指交叉,是为了掩饰内心真实想法;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这是一种挑战姿势;说话时双掌摊开,表示诚实可靠;十指尖相触呈尖塔状,表示的是自信;两手相扭且十指交叉,表示无助;喜欢拉扯自己头发的人,大都个性鲜明;用指尖拨弄嘴唇咬指甲,代表内心不安;先凝视对方再握手的人,想在心理上占优势;用力回握对方的手,乃热情的表现;握手时大力者,多为独断专行者;握手时力度适中并注视对方者值得信赖。
走路时喜欢双手叉腰的人,一般都是急性子,他们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自己的工作。
看似夸人实则损人的话

看似夸人实则损人的话1. 引言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说的话,看起来像是在夸奖你,实际上却藏着点儿小刀?这种“夸人损人”的话,简直就像是笑里藏刀,让人哭笑不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甜言蜜语”的背后,绝对是个有趣的事儿!2. 夸奖的艺术2.1. 典型例子比如说,当朋友说:“哎呀,你这打扮真独特啊,真有个性!”乍一听,好像是在赞美你,但其实暗含的意思就是“你这衣服真丑”。
还有那种:“你真是个乐天派,连这个都能穿得下去!”听起来像是在夸你的心态好,实际上却在说你根本不在乎自己形象。
多么高明的讽刺啊!2.2. 语言的游戏说真的,这些话就像是语言游戏,听得人一愣一愣的,心里却又不得不承认,确实被看透了。
有时候,朋友们还喜欢把这种话当成“调侃”,像是“我觉得你真适合当模特,模特儿就是得有点个性呀!”这时候,心里可得小心了,这个“个性”可不是个好词!3.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3.1. 职场中的“赞美”在职场上,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你听见老板说:“你真是个勤奋的员工,连我都佩服!”乍一听觉得这老板很有眼光,但再细想,难道不是在暗示你工作效率太低吗?明明是“勤奋”却给你穿了个“忙碌”的外衣。
职场中的小心思真是让人防不胜防,真想说:“我到底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啊!”3.2. 社交场合的潜台词再看看社交场合,某人说:“哇,你这菜做得真有创意,真是没见过!”看似是夸你厨艺好,但其实是在说你这味道真不敢恭维。
我们都知道,吃饭是一门艺术,但有时候这艺术就是一出喜剧啊。
谁能想到,友谊的纽带就这样被一盘“创意菜”绑得紧紧的!4.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4.1. 笑着面对面对这种“夸人损人”的话,我们不妨笑着面对,反正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何必自己给自己找堵呢?说不定,你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幽默担当”。
这种情况下,反击的最好办法就是:“哈哈,我知道你是怕我太完美了!”这样既幽默又不失风度。
4.2. 识破真相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识破这些话背后的真相,别被表面的夸奖给迷了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话说,明人不说暗话,但是在职场当中,说暗语已经成了“潜规则”。
领导夸赞你观察能力强,没准暗指的是经常打小报告;同事们看似在鼓励你,其实却否定了某件事……人在江湖走,如果你听不懂这些暗语,在职场里混饭吃可就难喽。
领导看似表扬实则批评
小梅两年前从南京一所知名高校毕业,优秀毕业生的光环让她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做销售。
试用期的三个月内,她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考核时,业务量在同一批大学生中做得最高。
在她向顶头上司汇报工作的时候,上司常常说:“你的个人表现很突出。
”小梅听到这个评价,自然是欣喜不已,对工作更是一丝不苟。
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常常会独自完成上司交给一个组的工作。
半年以后,销售部主管调离到其他岗位,小梅一心认为这是自己升职的好机会,没想到,领导并没有考虑她。
小梅感到很不解,找到了上司,上司很坦诚地告诉她:“这个职位需要的其实是善于与团队合作的人,而你过于在乎自己的个人表现!”小梅这才意识到,上司过去“称赞”她个人表现突出,实则是在含蓄地暗示她要注意团队合作,最终她与这次升职失之交臂。
“一个聪明的下属在上司第一次说出这种话时,就应该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提醒!”小梅痛定思痛之后,格外留意上司的一言一行,学会体味上司的言外之意。
一次上司出差前说,“一切都交给你了!”但是小梅在谈业务时,仍然没有擅自做主张,长途电话与上司沟通请示,最终做成了一笔大业务,上司也跟着被公司嘉奖。
上个月,她如愿以偿升为主管。
“问下别人的看法”很流行
其实,职场暗语不仅出现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打暗语的几率也很大。
白小姐在一家公司市场部做企划,上周,她终于做出了一份自认为极富创意的企划案,在开会向领导汇报前热情地和同事做了交流。
“看起来很有意思,或许你可以询问一下别人的看法。
”比她入职早两年的师兄的这句话,让白小姐看到了希望,她又兴奋地去问别的同事,没想到,另一个人给出的也是同一句话,白小姐读出的意思是,大家都对她予以了肯定。
谁知,等到领导来开会时,领导给出的却是质疑的目光和敷衍的笑容。
她感到很困惑,找到其他部门一个交心的同事沟通,结果同事告诉她,“别人说这句话是不想打击你的积极性,你还真去挨个问别人的看法?”同事建议她考虑重新做一份企划案,而不是真的听别人的话去与人讨论,这只会让自己出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你可以问一下别人的看法”这句暗语在职场暗语中采用率非常高,不少人征询别人意见时都遭遇过,还有例如“我不确定这样是不是能够实行”,实际的语义是“这根本行不通”。
还有些时候,下级也会跟上级打暗语,比如临下班接到一个任务,波澜不惊地说一句“也许我可以加班把事情做完”,其实心里想的是,“你要我干到几点?还让不让活了?”不过,这样的暗语,还是不要被领导识破的好,否则倒霉的还是自己。
察言观色,捕捉关键信息
爸妈在线心理援助团团长、全国知名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胡煜认为,职场暗语作为一种非常正规的表达方式,不是所有人都习惯通过它去传达信息,所以,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就有很大表达差异:有些人对喜怒哀乐从不掩饰,有些人则习惯以不动声色来掩藏自己的情绪,有些人则喜欢反过来表达情感——所以,要识别别人所说的话是正话还是反话,是暗语还是明语,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说话者一贯以来的表述方式与表述习惯,从中去捕捉其语言表达中是否存在暗语。
同样,在日常沟通中,哪一些语言表述属于暗语或者存在双重意义,识别者一定要考虑到言说者所处的语境以及当下的立场,这些都是信息正确鉴别的关键因素。
快报记者钟晓敏王凡
相关链接
这些职场暗语你了解吗?
领导的暗语
1.善于社交(能喝)
2.观察能力强(经常打小报告)
3.工作态度热忱(固执己见)
4.思维敏捷(能迅速找到借口)
5.为人随和(随时可以解雇)
6.沟通能力强(常打电话聊天)
7.踏实忠诚(在别的地方很难找到工作)
同事间的暗语
1.我当然也很关心。
(谁有空管这事啊!)
2.不好意思,我并没有参与这项计划。
(别烦我,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3.他可能不太熟悉这件事情。
(他脑袋里面装的是糨糊!)
4.我会试着把这件事情插进工作进度中。
(你小子怎么不早一点儿交代?)
5.我了解,我了解。
(这家伙究竟说什么呢?)
6.所以你不太满意这件作品?(该死的,你又想挑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