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视觉与心理
色彩给人的视觉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一切以色彩为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其意义都在于沟通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关系与共鸣。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1、色调与色彩心理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首避免色彩感觉上的偏差,如果色彩感觉与表达的意图不符,无论怎样的配色,都会使人觉得不协调,而色彩会对人类心理产生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事实。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看到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
鲜亮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和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朴实、素雅质感,混入黑色和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的感觉。
不管是色彩的冷与暖、湿与干、远与近、轻与重、弱与强、柔软与坚硬、华丽与朴素都通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偏向于物理感觉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物象,是我们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主观印象。
色彩与形状的关系:色彩学家通过测试发现色彩以纯色出现时会和人的许多感觉发生联想,其中造型因素有不少联系。
当某一形状与某以色彩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他们就构成了表现方面的对应关系;比如:红色的稳定、重量和不透明性给人一种静止、厚实、强烈、大方的感觉,被认为具有正方形的特征;黄色则被认为同三角形有关,是人们把改色相明快、敏锐、活跃、爽快、利落、刺激的特点同三角形的尖锐感以及好斗和进取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蓝色的轻柔、柔和、寒冷、通透、飘渺,被联想为海洋或天空之色,他给人们的感觉是浮动不定的、变化万千,因此,能滚动的圆球则成了他的造型代号;橙色的安稳、敦厚、温和、不透明,使其具有长方形的特征;绿色的冷静、清凉、自然、宽坦,对应了六角形;紫色的温和、虚无、变换、神秘同椭圆形的特征相对应。
色彩与民族传统:民族及环境文化也影响着人类对色彩的感知,这就使色彩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在西方的工业文化中,黑色象征着死亡,哀悼者都会穿黑的衣服;在古埃及人的眼里,黑色是与准备迎接新生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不是世俗生命的结束;西印度群岛的人们使用鲜艳的色彩来祭奠死亡,因为这实际上是庆祝死者进入一个更好的世界。
色彩给人的视觉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一切以色彩为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其意义都在于沟通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关系与共鸣。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1、色调与色彩心理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首避免色彩感觉上的偏差,如果色彩感觉与表达的意图不符,无论怎样的配色,都会使人觉得不协调,而色彩会对人类心理产生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事实。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看到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
鲜亮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和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朴实、素雅质感,混入黑色和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的感觉。
不管是色彩的冷与暖、湿与干、远与近、轻与重、弱与强、柔软与坚硬、华丽与朴素都通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偏向于物理感觉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物象,是我们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主观印象。
色彩与形状的关系:色彩学家通过测试发现色彩以纯色出现时会和人的许多感觉发生联想,其中造型因素有不少联系。
当某一形状与某以色彩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他们就构成了表现方面的对应关系;比如:红色的稳定、重量和不透明性给人一种静止、厚实、强烈、大方的感觉,被认为具有正方形的特征;黄色则被认为同三角形有关,是人们把改色相明快、敏锐、活跃、爽快、利落、刺激的特点同三角形的尖锐感以及好斗和进取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蓝色的轻柔、柔和、寒冷、通透、飘渺,被联想为海洋或天空之色,他给人们的感觉是浮动不定的、变化万千,因此,能滚动的圆球则成了他的造型代号;橙色的安稳、敦厚、温和、不透明,使其具有长方形的特征;绿色的冷静、清凉、自然、宽坦,对应了六角形;紫色的温和、虚无、变换、神秘同椭圆形的特征相对应。
色彩与民族传统:民族及环境文化也影响着人类对色彩的感知,这就使色彩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在西方的工业文化中,黑色象征着死亡,哀悼者都会穿黑的衣服;在古埃及人的眼里,黑色是与准备迎接新生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不是世俗生命的结束;西印度群岛的人们使用鲜艳的色彩来祭奠死亡,因为这实际上是庆祝死者进入一个更好的世界。
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原理

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原理
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反应:不同颜色的光线会刺激人体的视觉神经,发送特定的信号到大脑,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
例如,红色可以提高心跳和血压,使人感到兴奋和紧张,而蓝色可以有镇静和放松的效果。
2. 文化和个人经验:颜色的心理影响也因文化和个人经验而异。
不同文化对颜色的意义和符号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回忆也会对颜色产生特定的情感反应。
例如,红色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被视为爱情和激情的象征,但在东方文化中可能与喜庆和吉祥相关。
3. 色彩心理学原理:色彩心理学研究了不同颜色对人心理和情绪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颜色心理效应包括:红色激发注意和活力、黄色带来快乐和温暖、绿色与平静和自然有关、蓝色带来安静和冷静的感觉、紫色与神秘和豪华相关等。
4. 色彩组合和对比:颜色的组合和对比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反应。
例如,明亮的颜色组合可能会增加兴奋和活力,而柔和的颜色组合则可能会产生冷静和放松的效果。
颜色对比的使用也可以引起注意,例如黑白对比可以引起视觉强烈的反应。
总之,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效应,涉及生理、文化、个人经验以及色彩心理学原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不同
颜色对人的情绪和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室内设计、广告营销和心理疗法等。
色彩构成(一)色彩的基本常识和色彩与心理

⾊彩构成(⼀)⾊彩的基本常识和⾊彩与⼼理⾊彩构成(⼀)⾊彩与⼼理⼀、⾊彩的作⽤(1)决定空间的情调或⽓氛;(2)调节空间,使其产⽣更⼤或更⼩的感觉;(3)隔断和划分空间;(4)连接空间或令其和谐统⼀.⼆、⾊彩与知觉1.视觉与⾊彩适应明适应暗适应⾊适应2. ⾊彩的通感在⾃然界中有最丰富的⾊彩资源,⽐如阳光、花草、天空、⼤海等,它们⾃⾝的颜⾊已被⼈们不知不觉地接受、认同并形成⼀种意识,很多⼈对颜⾊的感觉或联想都是相似的,这种特点叫做“共通性”A.⾊彩的易见度:⾊彩在不同底⾊上的易见程度。
B.胀缩感----------⾊相⽅⾯:红橙黄给⼈以前进膨胀的感觉;蓝、蓝绿、蓝紫有后退收缩的感觉。
⾊相的胀缩感明度⽅⾯:明度⾼⽽亮的⾊彩有前进膨胀感;明度低⽽暗的⾊彩有后退收缩感。
明度的胀缩感纯度⽅⾯:⾼纯度的鲜艳⾊彩有前进膨胀感;低纯度的灰浊⾊彩有后退收缩感。
纯度的胀缩感胀缩冷暖C.进退感进退D.轻重感轻重动静F.华丽与朴素感华丽朴素G.明快与忧郁感明快忧郁空间设计中的配⾊法则:1、深⾊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低;2、淡⾊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3、蓝⾊的冷⾊调会给房间宽敞的感觉,就视觉效果⽽⾔,墙⾯和天花板就会有退缩感;带有明显红⾊系列的暖⾊调会产⽣相反的效果;4、暖⾊系的⾊彩适宜于装饰寒冷地区的房间以及朝北等较阴冷的房间,它能创造亲切,舒适,温暖的⽓氛;⽽冷⾊系则适宜于装饰炎热地区的房间或朝南的阳光充⾜的房间,因为这样的⾊彩易于形成宽敞,优雅的环境。
5、强烈,丰富,深重的⾊彩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明亮、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
6、前进⾊,对⽐⾊和⾼明度⾊彩可创造刺激,活泼的环境,多⽤于装饰餐厅和⼉童房间;后退⾊和⽆彩⾊以及⼀些较为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营造宁静,和谐的⽓氛,多⽤于卧室,书房和⽼年⼈的房间;7、对⽐⾊的选⽤应避免太杂,⼀般在⼀个空间⾥选⽤两⾄三种主要颜⾊对⽐组合为宜;8、⽆彩⾊系列的⾊彩,如⿊,⽩,灰,⾦,银等,以及彩度极低的⾊系,没有强烈的个性,易于同任何⾊彩调和,⼀般⽤作背景⾊,以烘托主⾊。
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一,色彩原理1,光的三原色:红,黄,绿1)。
三原色调配可成:橙,蓝,紫,青光2),光的七色:红橙青绿黄蓝紫光3),七种光混合成白光二,色的三原色:红黄蓝1),七种色混合成暗灰色三,色彩的视觉效果:1),大面积浅色上放置深色,视觉上深色有凹进感,浅色有凸出感。
2),大面积深色上放置浅色,视觉上浅色有凸出感,深色有凹进感3),同等面积的浅色与深色放置在一起,深色有横向延伸感,浅色有上下延伸感,及深色有压低空间感,浅色有拉高空间感。
四,色的属性:1),明度:颜色本身有明,暗;又称亮度。
高明度:清爽,明朗,软弱,一般多为女性喜好(白,粉红,粉黄)低名度:浑厚,压抑,安定,一般男性喜好(灰,深蓝,黑)2),纯度:其中基本色上添加白色多少的影响,又称清,浊度高纯度:鲜艳,活泼,积极,刺激(橙,黄,翠绿,天蓝,紫)低纯度:寂寞,老成,消极,朴素(暗紫,土黄,灰,朱红)3);色相:颜色种类分辨,有冷暖之分。
冷色:寒冷,沉着,理智,素净(灰,白,蓝)暖色:温暖,活跃,甜美,华美(绿色,红,黄)1.暖色与冷色: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象征着:太阳、火焰。
绿色、兰色、黑色--为冷色,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
灰色、紫色、白色--为中间色;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2.兴奋与沉静:红色和明亮的黄色调成的橙色--给人活泼、愉快、兴奋的感受。
青色、青绿色、青紫色--让人感到安静、沉稳、塌实。
3.前进与后退:色彩可以使人有距离上的心理感觉。
黄色有突出背景向前的感觉,青色有缩入的感觉;其排列如下:红色 > 黄色≈橙色 > 紫色 > 绿色青色;暖色为前进色--膨胀、亲近、依偎的感觉。
色彩明亮--前进!冷色为后退色--镇静、收缩、遥远的感觉。
色彩暗 --后退!在家庭装修中,面积较小的房间要选用"暗色调的地板";使人有面积扩大的感觉。
色彩对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色彩对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所处的环境中,除了天然色彩,还有很多经过人工调配的色彩。
色彩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理感觉,还对我们的心理和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色彩对心理的影响不同的色彩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红色常被认为是一种激动人心的色彩,黄色则是温暖、明快的色彩。
蓝色是冷静、温和的色彩,绿色则是静谧、生机盎然的色彩。
这些色彩不仅会引起我们的视觉注意力,还会引发我们的情感反应。
红色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颜色,它让人们更加兴奋和激动。
研究表明,红色能够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心率和血压,这些反应都让人感觉更加兴奋。
黄色则是一种温暖而平静的颜色。
黄色被认为是一种对情绪有积极影响的颜色,能够带来愉悦、舒适的感受。
对于陷入季节性抑郁症的人来说,黄色更是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蓝色是一种冷静、温和的颜色,它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增加自信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绿色则是一种自然而生机勃勃的颜色,能够带来平衡和安宁的感受。
绿色能够缓解压力和焦虑,让人们更加放松和自在。
二、色彩对生理的影响色彩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是无处不在,它们能够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健康,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白色和浅色的环境能够减轻眼部疲劳、防止近视,黑色和深色的环境则能够显著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红色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对肌肤和血液循环有好处,橙色能够帮助肝功能和食欲的增进,黄色能够平稳神经,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绿色能够舒缓紧张情绪,促进身体免疫系统的健康。
蓝色能够降低人的血压、心率,让身体更加放松,紫色则能够促进人的神经功能和免疫力,降低身体的疲劳感。
三、色彩对环境的影响色彩也会对我们所处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装饰物品的颜色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办公室的墙壁颜色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蓝色的墙壁能够增加员工的创造性思维,黄色的墙壁能够增加员工的情感互动和社交需求,绿色的墙壁则能够带来平静和安宁,促进员工的健康和好心情。
色彩与心理

(4)兴奋与沉静
暖色系能够让人兴奋,冷色系能够让人心情沉静。
对比度对兴奋度的影响 • 色彩组合的对比度强弱程度直接影响兴奋与沉静感,强者 使人兴奋,弱者使人沉静。
纯度对兴奋度的影响 • 纯度方面,高纯度色具有兴奋感,低纯度色具有沉静感。
• 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 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
6. 华丽色与朴素色 华丽感:红色系列
文静、沉着感:蓝色系列
(5)华美与质朴
纯度高的色彩是自我主张强烈的色彩。这种色彩给人的印 象非常明快的。与低纯度的色彩相比,高纯度的色彩更加华美, 而低纯度的色彩显得比较质朴。
(6)膨胀与收缩
相同大小的物体,白色的看起来比较大,黑色的看起来比
较小。因此,色彩还会影响对物体大小的判断。使物体看起来
色彩心理和色彩联想
• (3)色彩的软、硬感 •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 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 感略改。明度高、纯底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 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 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 彩都呈硬感,如它们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色相与色彩 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 (4)色彩的前、后感 • 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 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后面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 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
研究结果:
取红、橙、黄、绿、蓝、青、紫及黑、 灰、 白九个纯色作为图形色和底色。 • 可视度高的配色顺序: 图形色 黄 黑 白 黄 白 白 白 黑 绿 蓝 底 色 黑 黄 黑 紫 紫 蓝 绿 白 黄 黄 顺 序 1 2 2 4 4 6 7 7 9 9
色彩心理学效应

色彩心理学效应
色彩心理学研究颜色对人们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和情感效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心理学效应:
1. 红色(Red):
-激发活力和能量:红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激发活力和能量的颜色,能够引起注意并提高警觉性。
-表达激情和爱:红色与激情、浪漫以及爱情相关联。
2. 蓝色(Blue):
-冷静和安宁:蓝色被认为能够传递冷静、宁静和安宁的感觉,对于降低紧张和焦虑有一定效果。
-专业和可信:蓝色也常用于表示专业性和可信度,因此在商务领域中广泛使用。
3. 黄色(Yellow):
-活力和快乐:黄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活力、快乐和积极的颜色,可以提高心情。
-引起注意:黄色在视觉上很显眼,常被用于吸引注意力。
4. 绿色(Green):
-平静和和谐:绿色与大自然相关,被认为有平静和和谐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压力。
-环保和健康:绿色也与环保、健康和生机有关。
5. 紫色(Purple):
-神秘和豪华:紫色通常与神秘、豪华和创意相关,常被用于高端品牌和创意产业。
-提升创造力:一些研究表明,紫色能够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6. 橙色(Orange):
-活力和温暖:橙色被认为是一种活力和温暖的颜色,能够激发积极的情绪。
-引起兴奋:橙色也常被用于引起兴奋和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心理学效应在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为个体的文化背景、个性和经历等因素也会影响对颜色的感知和反应。
此外,颜色的效应也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色光混合
– 色料混合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色光混合
4/68
• 色光混合
– 又称加色混合,是指不同的色光或色料的反射 光同时或在极短的时间内刺激视网膜,从而产 生了另一种色调的混合形式。
– 实质
• 能量叠加,越混越亮。
E1+E2=E12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5/68
• 色光三原色:
§2 色彩视觉的对比效应
色料混合
16/68
• 色料混合
– 不同的色料经混合后,吸收的光谱增加而体现 颜色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减少了,这种混合称减 色混合。
– 实质
• 从复合光中减去色料选择性吸收的可见光,越混越暗 。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17/68
• 色料
– 指那些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后而呈现出 各种不同色彩颜料或染料类物质。
色彩视觉与心理
王琪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第二章 色彩视觉现象
2/68
• §1 色彩混合 • §2 色彩视觉的对比效应 • §3 视觉适应 • §4 色彩恒常性 • §5 色觉缺陷 • §6 视觉错觉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1 色彩混合
3/68
• 色彩混合
– 将一种(或几种)颜色加入另一种颜色中,以 构成与原来两种(或几种)颜色完全不同的颜 色
– 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年规定
• 红(R 700nm)、绿(G 546.1nm)、蓝(B 435.8nm)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6/68
• 把红、绿、蓝作为色光三原色的原因
– 红、绿、蓝在可见光谱中占据的面积最大 – RGB三种色光混合可得其他色光,而这三种色光相互独
立,其中任一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色光混合产生 – 人眼中有三种锥体细胞分别感受红、绿、蓝光。Fra bibliotek24/68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25/68
• 减色法应用
– 彩色印刷、摄影都利用了减色混合原理。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26/68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27/68
• 物体、色料呈色——光吸收、色料减色混合 • 人眼接受的是色光——加色混合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28/68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 青、品红、黄是色光三原色红、绿、蓝的补色,可以调 节色光三原色进入人眼的比例,从而形成不同的色觉。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19/68
• 理想的三原色色料是不存在的。
– 实际所用的三原色色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反(透)射不 彻底(透过基本色不足,反射相反色过量)
– 它们的光谱反(透)射率曲线与理想曲线有较大差别, – 色料的颜色亮度低、饱和度小、色调不纯正并且不鲜明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 色光混合的类型
– 空间混合
• 印刷网点并排排列
– 时间混合
• 颜色转盘
12/68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13/68
• 色光加色法应用
– 彩色电视、显示器都利用了加色混合原理。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14/68
• 格拉斯曼色光混合定律:
– 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色相、明 度、饱和度。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9/68
不等量混合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10/68
• 补色
– 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
• 红——青 • 绿——品红 • 蓝——黄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11/68
• 颜色环
– 把饱和度最高的光谱色按顺序围成一个圆环, 再加上紫红色便构成颜色环。
– 颜色环可以用来表达颜色混合的各种规律。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22/68
不等量混合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23/68
• 补色
– 两种色料相加得到黑色,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
• 红——青 • 绿——品红 • 蓝——黄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 色料混合类型
– 透明色彩的叠合
• 透明虑色片呈色 • 彩色油墨叠合呈色
– 色料的调合
• 专色油墨、颜料
– 色光连续变化规律:由两个色光的混合匹配中 ,其中一色光连续变化,则混合色外貌也连续 变化。由此可推出中间色律和补色律。
• 中间色律:任两色(非补色)相混合,产生中间色光 ,色相取决于两光的相对数量,近似于比例大的色光 ,饱和度取决于两混合色光在色相顺序上的远近。
• 补色律:每一种彩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一种色光 与另一种色光相混合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7/68
• 色光混合规律
– 等量混合:相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 混合产生另一种色光。 • R+G=Y • R+B=M • G+B=C • R+G+B=W • R+C=W • G+M=W • B+Y=W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8/68
– 不等量混合
• 遵循质量中心定律,混合的结果偏向于相对含量比较 高的一方。
– 三个单色光,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其余两种色光混合 产生,而其他色可以由这三种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
• 色光三原色的选择
– 色光三原色并不是唯一的
• 选择任意三个单色光都符合独立性和混合性的要求 • 例如
– R 650nm、G 530nm、B 460nm – R 630nm、G 550nm、B 460nm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15/68
– 外貌相同的色光不论光谱组成是否一样,在颜 色混合中有相同效果。即凡是视觉效果上相同 的颜色都是等效的。由此可推出代替律。
• 代替律:凡视觉上相同的色光可以互相代替。
– 混合光的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颜色光亮度 总和。
明度=明度1+明度2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 分类
• 颜料 • 染料
• 色料三原色
– 调整色料三原色的比例可混合出所有的色彩;色料三原 色不能由其他色料混合得到。
– 选择:
• 色料三原色是青( C )、品红( M )、黄( Y )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18/68
• 把青、品红、黄作为色料三原色的原因
– 青、品红、黄按不同比例调配,可混合出所有色彩,而 其本身不能由其他色料混合得到。
。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20/68
• 色料混合规律
– 等量混合
• 相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产生另一种颜 色。
• Y+M=R • Y+C=G • C+M=B • Y+M+C=K • Y+B=K • M+G=K • C+R=K
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工程系
21/68
– 不等量混合
• 遵循质量中心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