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方法作文技巧
作文技巧写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作文技巧写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在我们的作文中,如何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生动的描写,我们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外貌和行为举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写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一、动作描写法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一个坚毅勤奋的人可以描写他每天努力学习的场景,一个善良乐观的人可以描写他帮助别人的动作等等。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在品质。
例如: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小明努力地翻阅着各种书籍,一本本厚重的知识丛书被他熟练地翻开又合上。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一颗渴望知识的心在他的胸膛中不断跳动。
他的勤奋和毅力让周围的同学都对他投以羡慕的目光。
二、对话描写法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我们可以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不同的人物之间的对话方式和用词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背景和个性。
通过对话,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你看,这幅画真美!”小芳兴奋地指着画展中的一幅作品对小明说道。
小明眯起眼睛端详着画面,微笑着说:“是啊,这位画家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仿佛能穿透时空,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小芳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的对话中透露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共同追求。
三、心理描写法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可以使其形象更加立体且富有感染力。
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矛盾冲突等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例如:面对棋盘上布满困惑和犹豫的局势,小李心生厌倦,他的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子。
不知不觉,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过去的失败经历在脑海中一幕幕浮现,让他迟疑不决。
然而,正是这种迟疑和回忆,让他在未来的棋局中充满了更多的决心和韧性。
四、环境描写法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可以衬托和突出人物形象。
人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和特点。
透过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处境和内心变化。
写人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写人作文的方法和技巧2023写人作文六大技巧:总写:1.开头写出人物特点2.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技巧3.写人作文方式一:叙事写人4.写人作文方式二:总分写人5.写人作文方式三:对比写人6.真情实感1.开头写出人物特点好的开头被视为“龙头”,独具特色的开头才会吸引读者将文章读下去。
我们可以在第一段直接写出本篇作文的描写对象的优点,可以是其坚韧不拔的品格、勇往直前的奋斗、勤俭节约的品质、不断坚持的信念,以及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人正直、心地善良等优秀品质。
选择人物特点的方向,需要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中心。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行文不拖沓,这样能够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再适当运用自己擅长的修辞手法,给大家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2.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技巧写人作文大致可以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这五个方面分别进行描写。
2.1外貌描写内容:不需要将描写对象的外貌写得很全面,这样只会使行文变得啰嗦。
可以直接写出描写对象独具特色的外貌特征,如:一条黑溜溜的长辫子,一双闪着星光的大眼睛,一对元宝似的大耳朵……2.2外貌描写顺序:做到有主有次、有详有略,从部分详写再到整体总结,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做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3神态描写内容: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可以写悲伤、失落、开心、忧愁。
神态描写考验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观察,观察程度越细致,刻画出的人物就越形象。
2.4神态描写技巧:多多运用积累素材(相关成语、谚语、修辞等),能够使文章主角的形象跃然纸上。
2.5语言描写技巧:不同的标点符号,其所具有的情感色彩也是不同的。
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能够对行文情境起到一定的渲染作用,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2.6动作描写:在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时,需要注意个别字词的使用,强调“推敲字词”的重要性。
例1:从谈话开始,他一直是两只手盖住他右边的衣襟的角。
作文写作技巧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

作文写作技巧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人物是作文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准确,是作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帮助你提高作文写作技巧。
一、直接描写法直接描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通过详细的描述来展现人物的外貌、动作、言行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1. 描述外貌:她的眼睛明亮而深邃,乌黑的秀发垂在肩上,身材高挑而苗条。
2. 描述动作:他轻轻地推开门,走进了房间,一边细心地打量着周围的陈设。
3. 描述言行:他面带微笑,亲切地和每个人打招呼,用温暖的语言鼓励着大家。
二、间接描写法间接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周围环境的描写来间接揭示人物的性格、思想或情感。
例如:1. 描写环境:教室里充满了她的欢声笑语,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一起学习。
2. 描写与他人的互动:她总是主动帮助别人,无私的行为让她成为大家的榜样。
3. 描写日常习惯:每天早上,他准时到校,专注地又认真地听课,这种坚持让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内心描写法内心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意志等内心世界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如:1. 描写心理活动:她时常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总是对自己说:“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2. 描写感受:他喜欢孤独的角落,静静地欣赏着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宁静与安宁。
3. 描写决心: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坚定地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对比描写法对比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与其他人或事物进行对比,凸显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例如:1. 外貌对比:她身着白色衣服,与周围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散发出一股纯洁和温柔的气息。
2. 性格对比:他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成熟稳重,做事更加扎实有条理。
3. 行为对比: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不计回报地伸出援助之手,彰显出他的善良与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以上几种表达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写人物,使其形象栩栩如生。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灵活运用,使作文更加生动而有深度。
总结起来,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包括直接描写法、间接描写法、内心描写法和对比描写法。
作文技巧讲义人物描写篇汇总

作文技巧講義~人物描寫篇
3.人物特寫法 掌握人物最具特色的部分,進行精細的 描繪和刻畫。如同電影利用近距離鏡頭 拍攝人物的某一部分來製造放大效果, 人物特寫意指圍繞人物最突出及顯著的 特徵深入描寫,以加強讀者的印象。
作文技巧講義~人物描寫篇
4.動靜結合法 指將人物靜態時的外貌特色和行動時的 動作特徵結合起來描寫,既要敘述靜態 時的衣著外表,又要穿插活動時的神情 姿態,以反映人物整體的性格特點,並 增加文章的變化。
作文技巧講義~人物描寫篇
1.粗筆勾勒法 概略描寫人物的肖像及輪廓、如身材、 體型、容貌、衣著、神情、姿態、風度 等。亦可在一個或某些方面作簡要傳神 的敘述,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或留 給他人的基本印象。
作文技巧講義~人物描寫篇
2.工筆細描法 對人物肖像的特徵作精雕細琢的描寫。 即從多角度、多面向的觀察,透過細膩 、具體的刻畫,來反映人物的外貌、性 向、品格及思想的特點,使讀者能在腦 海中浮現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Hale Waihona Puke 作文技巧講義~人物描寫篇5.比較描寫法 採用比較的方法,描寫人物外貌、神態 與眾不同之處,並客觀的進行說明,使 人物與他人的區別更加明顯,以彰顯人 物本身的特色,進而讓讀者留下深刻的 印象(但要避免故意貶損他人)。
写人作文的写作技巧优秀5篇

写人作文的写作技巧优秀5篇关于写人作文的写作技巧篇一一.写人作文在记叙文中,写人作文占有重要地位。
写人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事例,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写人作文的类型一般有一事写人、几事写人两种。
一事写人就是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几事写人就是通过几件事(一般是二或三件事)来反映人物的一个精神品质或多个品质。
因此,写人的作文,应通过对事件的具体描述和对人物的外表(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内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着重刻画人物在事件中是怎样体现自身的精神品质的。
写人作文的基本写法1.①介绍人物及人物外貌。
②直接描写人物外貌,带出要写的人物及其品质。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详有略地写清人物在事情中的表现。
(若是几事写人的,重点事例要放到前头写,具体写;次要的事例后面写,略写。
)3.①总结全文,点明人物品质。
②照应开头,自我勉励。
(说明:开头、结尾的①与①相对应,②与②相对应。
下同。
)我的同学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一张能说会道的大嘴巴,黑黑的皮肤,总是扎着粗大的马尾辨。
大家都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高雅。
我和高雅都是数学科代表,可是高雅收作业特别认真,有一次,陈子莹课堂作业还没有做完,可是已到了放学时间,贺老师留我和高雅在教室继续收作业,晚上我还要上培优,我就对高雅说:“高雅,我先走了,你收吧。
”“好的。
”后来我才知道高雅那天收本子到6点,还主动教别人做题。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收作业本,一直到快放学时才收齐,我数了数本子,一共55 本,还差一本,到底是谁呢?我们俩问了每列的组长,他们都说交齐了。
我心理烦死了,高雅安慰我“黄心宇,咱们在找找吧,一定能找到的,不要灰心。
”我不耐烦地说:“找什么找,肯定找不到。
万一那个儿单独交给老师,没跟我们说:或是就算那个人没交,我们一个个问时,他说交了呢?我们是找不到的,交给贺老师处理吧,贺老师肯定找得到的。
”高雅生气地说:“怎么可以这样呢?你又不是没看到,贺老师今天要改4大摞本子,贺老师那辛苦,如果还要管这些小事,要我们两个科代表做什么?”“好好好,我跟你一起找,行吧。
人物写作的四种方法

写人四法一、肖像描写〔一〕画眼法画眼法, 就是通过刻画人物的眼睛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表现人物的性格的一种常见的写人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 能够入木三分地描绘出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变化, 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性格特征, 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切的印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的喜、怒、衰、乐等情绪变化和内心活动, 总是通过各种眼神表现出来。
因之, 抓住眼睛神态变化来写人的心理状态, 是表现人物性格牲的一条最有效的捷径,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倘假设画了全部的头发, 即使画得逼真, 也毫无意思。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祝福》里关于祥林嫂眼睛的几处描画, 便是很好的例证。
运用画眼法来写人物, 最好是将人物设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 让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比较大的波动和变化, 内心的冲突有较强的节奏, 而这些内在的变化必然要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口来得以外在的显现, 这时, 抓住眼睛的特征和眼神的变化予以突现, 人物性格就会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亦随之而呼之欲出了。
运用画眼法还应注意, 要防止琐细, 紧紧抓住眼神变化及其特征, 用极简洁的语言加以描绘和刻画, 做到简练、逼真、传神, 个性鲜明深刻。
〔二〕白描法白描, 原指国画创作中只用线条勾画物像轮廓而不着色彩渲染的一种创作手法。
用于文学创作和作文写作中, 它是指用简朴平易的文字不加渲染雕饰地勾画出人物形象及主要特征的一种写作方法。
运用白描法进行人物肖像描写, 可以使人物形象线条更清晰, 特征更鲜明, 更自然真切, 更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
运用白描法写人物肖像, 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突出一个"简"字。
语言要简洁朴实, 尤其线条一定要清晰单纯, 头绪不可繁多和杂乱, 以便给读者留下一个简明而清楚的印象。
其次是要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对人物肖像的描写, 愈其简, 就愈要突出重点, 一定要把人物的外部主要物征显示出来, 否则就谈不上清晰。
作文指导写人物描写的技巧

作文指导写人物描写的技巧人物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将人物形象展现出来,增强读者对人物的形象感知。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写人物描写的技巧,希望对你的作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观察细致入微要写好人物描写,首先需要观察细致入微。
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举止动作、表情神态等方面,捕捉到那些细节,以便在文中进行生动的描写。
例如,可以观察人物的身材、面部特征(眼睛、鼻子、嘴巴等),以及他们的着装风格、头发发型等。
二、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在描写人物时,应该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展示他们的形象特点。
可以借助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描写更生动,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特征。
比如,可以用“他的眼睛如同明亮的星星,透露着聪明和狡黠”来形容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物。
三、注重人物的内在特质除了外貌特征,人物的内在特质也是描写的重点之一。
人物的性格、情感、目标、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受,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四、结合环境背景描写在描写人物时,可以适当结合环境背景来进行描写,以凸显人物的特点。
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处境境况。
例如,可以描述一个人物在嘈杂的市场中娴熟地售货,来突出他的聪明才智和胆识。
五、展现人物的变化与成长写人物描写时,有时可以通过展示人物的变化与成长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让人物在情感、经历、成就等方面有所变化,增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吸引力。
人物的成长可以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懦弱到勇敢,或者是由困惑到明朗等等。
以上是写人物描写的一些技巧,希望对你的作文写作有所启发。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在特质,结合环境背景描写和展现人物的变化与成长,你的人物描写将更加生动、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祝好运!。
描写人物作文的方法技巧

描写人物作文的方法技巧描绘人物作文的方法技巧一、描绘技巧一、人物言语的描绘要契合人物的年纪、阅历、身份、文明教养等特色。
二、人物言语的描绘,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成功的对话描绘,不只要契合人物的身份、年纪、作业等特色,并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维感情,体现人物的性情特征。
三、人物言语要力求简练,防止有话必录和牵丝攀藤的现象。
四、具有明显特性的人物言语描绘,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经过艰苦的尽力才干取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规划言语,更应该如此。
心思描绘,是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绘。
深化描绘人物的心里活动,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
事出有因。
任何心思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思活动的原因写清楚,关于展现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心思描绘来展现人物形象,必定要把心思活动的进程展现出来。
否则,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思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开展相同,都是有层次的。
咱们把人物心思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现也会越来越具体。
写心思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榜首人称写人时,能够写“我”的心思活动,但不能写他人的心思活动。
因为他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在现实日子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情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涵性情的改变,常常处在不协调的对立状况之中。
为了显现人物性情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经过比照加以体现,将他们面临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响抖落出来,然后杰出人物的形象。
经过比照描绘来杰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一、运用比照描绘,不应该牵强将就,首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合适选用比照的写法。
假如材料自身需求用比照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干够经过比照来写人,完结自己的写作目的。
假如材料的自身不合适选用比照的手法,那么也不要人为的顺理成章,为比照而比照。
二、两个人进行比照,不能分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环绕中心作业叙说,描绘两个人不同的思维性情。
写人,假如从一个旁边面去描绘,人物形象往往单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
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一、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
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
如:“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鲁迅《藤野先生》)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
如:“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
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
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
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
”(王润滋《卖蟹》)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
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
如:“……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阿累《一面》)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
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神态揭示法“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
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譬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
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
这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炼,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于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行动反映法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曾经说过:“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
”可见,具有人物鲜明个性的动作对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往往具有特别传神的效果。
譬如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这样通过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来反映其心理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因为孔乙己从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些短衣帮,所以对来自他们的嘲笑丝毫不在意。
相反,为了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他便将九文大钱——“排”在柜台上。
“排”这一典型化的动作充分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你们是些什么东西!只能花四文大钱,有我阔气吗?三、语言透露法古语云:“言为心声。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在不同的场合,人物会因心境的不同而说出不同的话,这些不同的话语恰恰透露出人物特定的内心世界。
譬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是这样通过语言来刻划“母亲”的心理的: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他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回来了。
……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两次截然不同的语言,形象地透露出在“母亲”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有钱没钱,准确地刻划了“母亲”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心理特征。
四、环境衬托法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话皆情语。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总是为刻划人物,反映主题服务的。
因此,特定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往往能折射出人物特定的心态。
譬如在《社戏》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我”去看戏途中的心理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田地里碧绿的豆麦、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宛转悠扬的歌吹作了尽情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地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神态、行动、语言等描写,有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融为一体,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次,要力求使所描写的神态、行动、语言等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的心态,不能为描写而描写。
第三,要强调描写的真实性。
唯有真实才能透露出人物内心的秘密,才能打动读者。
五觉法描写景物美国新闻学家D。
C。
雷特狄克在谈到描写技巧时说:“在人们的心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记忆,如果你能唤起他们心中的这些形象,你的描述就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
”用什么唤起读者的记忆呢?答案只有一个,用生动的语言。
生动的语言,能够在读者的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从而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人们心中那些深刻的各种各样的记忆并不是只从视觉得来,也来自嗅觉、味觉、听觉、触觉。
同学们在写作时很重视视觉形象,只写自己看到的一切,而实际上,要反映出一种景物的特征,仅仅调动一种感官是不够的。
只有突破视觉印象的单一描写,综合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多种印象,才能立体地反映景物特征,丰富客观画面,加强景物形象的高度真实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因此,在绘景时,要把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受结合起来,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
这样可以多角度地展示景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准确、全面、深刻的印象,唤起读者心中的记忆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再创造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境界。
运用“五觉法”绘景,就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描写景物。
课本中很多名家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运用此法的范例。
如朱自清的《春》(苏教版七上)在描写春风时,就是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突出春风和煦与清新的特征。
文章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
作者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既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又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接着用一个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更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
再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使得春风中带着一种特有的芳香了。
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
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但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演奏了一支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作者从不同感觉写来,把难以捉摸的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作者在文中描写春花的那段文字,我们阅读时也不难发现,同样是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个角度描绘春花竞放景象的。
多种感官的感受勾连映衬,烘托渲染,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写出了百花争春的“形”和“神”,画面立体感很强。
老舍先生在《在烈日和暴雨下》(苏教版九上)描写天气炎热时,也运用了“五觉法”。
“干巴巴地发着白光”“每一个颜色都刺目”从视觉上写热,“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喘不过气来”从触觉上写热,“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每一个声响都难听”从听觉上写热,“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是从嗅觉上写热,作者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的感受的描写,渲染出烈日之猛,酷热之甚,把“热”写得逼真形象,使人感到“热”无处不在,仿佛亲历一般。
鲁迅先生也是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的高手。
他在《社戏》(苏教版七上)中描写去看社戏途中见闻感受,从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从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水草的清香,从触觉上,感到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从听觉上,写了宛转悠扬的歌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渗透着主人公当时愉快而又急切的心情,同时表现了主人公对航行在船上所见到乡村美景的喜爱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版七下)的第二自然段,描绘了儿童心中美丽欢愉、富有情趣、充满生机的百草园生活,从中表现出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儿童心灵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作者一样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同样也是运用“五觉法”,从视觉、听觉、味觉几个方面描写所产生的效果。
“五觉法”的妙用是多渠道的,富有立体感的:用视觉,可以察形观色巧描绘,使人如见其状,历历在目;用嗅觉,可以吞芬吐芳妙描摹,使人如闻其馨,沁人心鼻;用味觉,可以含英咀华泼浓墨,使人如品香茗,秀色可餐;用听觉,可以聆听妙音精绘画,使人如雷贯耳,余音绕梁;用触觉,可以身临其境细体会,使人如影随形,真实可亲。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调动了各种不同的感官,从各种不同的感觉进行描写,读来生动细腻,引人入胜。
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绘景方法。
我们要想在写作中运用“五觉”法来描写景物,首先要在观察景物时,学会使用多种感官,从多方面感受景物特征,其次在描写时要注意围绕景物最主要的特点,把多种感官感受结合起来写,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以使描写对象清晰完整,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