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1000万吨赖氨酸发酵工艺设计

年产1000万吨赖氨酸发酵工艺设计段成茜【摘要】Lysine was one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applied to food, medicine and feedstuff.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was a simple and short production cycle, so it was used to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design for lysine. By the technology of the material balance and energy balance, a higher yield and purity of lysine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production process.%赖氨酸作为人体必须氨基酸之一,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饲料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发酵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本文选择以发酵法进行赖氨酸的工艺设计。
针对该工艺进行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经过该工艺生产工艺设计可以得到较高产率和纯度的赖氨酸。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4(000)021【总页数】3页(P174-176)【关键词】赖氨酸;发酵;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作者】段成茜【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1.9赖氨酸化学学名2,6-二氨基己酸,化学结构简式为H2N(CH2)4CH(NH2)COOH,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也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 种氨基酸之一。
赖氨酸分为D 型及L型,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是L 型赖氨酸(L-赖氨酸)。
L-赖氨酸是人体必须的八大氨基酸中最重要的一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在人和动物的生长过程中是无可替代的,而其在人和动物体内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体外供给,如缺乏会产生蛋白质代谢障碍和机能障碍。
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设计

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设计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设计分工安排: 生物工程102班第一组专业: 生物工程指导教师:金大勇完成日期:2013.06.20分组安排:第一组 1009082046-47(摘要、前言、工艺论证)第二组1009082050-55(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水平衡计算)第三组 1009082040-45(设备选型及计算)第四组1009082048-49(CAD绘图)第五组1009082056-59(整理总结)摘要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色氨酸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微生物直接发酵法最具发展前途。
随着色氨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决定设计一个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
本设计以大肠杆菌为生产菌株,利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制备色氨酸,采用深层发酵的方式,采用过滤、三效浓缩、冷却结晶、离心烘干的方法,最终获得99%的色氨酸。
本设计对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了选型。
关键词:色氨酸,发酵法,工艺,设备选型ABSTRACTTryptophan is one of eight kind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in human and animal life activity, It is useful for growth of people and animal. 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product tryptophan, and among them the microbial fermentation is the most promising.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tryptophan , we decided to design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 tons of tryptophan factory. We design the product with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using microbial fermentation , the method of deep fermentation, filtration, three-efficient concentration,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centrifugal and drying, and eventually get 99% degrees of purity of tryptophan. The design perform the material balance based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select the 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Key words: tryptophan, fermentation, process, selection of equipment,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1)1 工艺论证 (2)1.1 无菌空气系统 (2)1.2 淀粉的液化和糖 (3)1.3 发酵工艺 (4)1.4 提取工艺 (5)1.5 总工艺流程图 (6)2 物料衡算.72.1 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7 2.2 制糖工序物料衡算 (8)2.3 连续灭菌和发酵工艺物料衡算.92.4 提取工序物料衡算 (11)3 热量衡算 (13)3.1 液化工序热量衡算 (13)3.2 糖化工序热量衡算 (14)3.3 连续灭菌和发酵工序热量衡算 (15)3.4 浓缩结晶过程热量衡算 (17)3.5 干燥过程热量衡算 (18)3.6 生产过程耗用蒸汽汇总表 (19)4 水平衡 (20)4.1 糖化工序用水量 (20)4.2 连续灭菌用水量 (20)4.3 发酵工序用水量 (20)4.4 提取工序用水量 (20)4.5 用水量汇总表 (21)5 设备计算与选型 (22)5.1 糖化罐215.2 发酵罐 (22)5.3 种子罐 (27)5.4 无菌空气制备 (30)5.5三效浓缩罐 (31)5.6 结晶罐……………………………………………………………………336. 参考文献 (30)前言L-色氨酸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为白色或略带黄色叶片状结晶或粉末,在水中溶解度1014 g(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
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设计可编辑

色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在制药、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一座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下面我将介绍这个工厂的设计。
首先,对色氨酸工厂的布局进行设计。
工厂分为原料处理区、反应区、分离区、收尾处理区、仓储区和办公区等几个功能区。
原料处理区主要包括原料储存、检测和准备等设施,需要确保原料的储存安全,并对原料进行质量控制。
反应区是最核心的区域,其中包括反应釜、控制室和管道等设施,需要确保反应过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分离区主要包括离心机、过滤设备和蒸发机等,用于分离和提取色氨酸。
收尾处理区包括干燥设备和制剂设施等,用于将色氨酸制成最终产品。
仓储区用于存放原料和成品,需要确保仓库的温湿度和干燥条件。
办公区用于工厂管理和员工办公。
其次,对工艺流程进行设计。
色氨酸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反应、分离、收尾处理和包装等步骤。
原料处理主要包括原料清理、粉碎和质检。
反应是最关键的步骤,采用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需要建立起合适的微生物培养基,定期监测和调整发酵条件,以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色氨酸。
分离步骤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和蒸发等,用于将色氨酸从菌体中分离出来。
收尾处理主要包括干燥和制剂等,将色氨酸制成最终的粉剂或者片剂。
最后是包装,需要对成品进行包装和质检,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设计一个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需要考虑到生产规模、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生产的连续化和智能化。
同时,要合理配置设备和设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提高生产能力和物料利用率。
在能源消耗上,可以采用低能耗设备和工艺,如高效发酵罐和废热回收装置,减少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在环境保护上,需要采用环保型工艺和设备,如生物处理废水和废气的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检和管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年产1000吨色氨酸的工厂设计

生物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题年产1000吨L-色氨酸工厂初步设计目专业:生工101指导教师:葛飞(副教授)完成日期: 2014.06.05摘要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色氨酸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微生物直接发酵法最具发展前途。
随着色氨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决定设计一个年产2000吨色氨酸的工厂。
本设计以大肠杆菌为生产菌株,利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制备色氨酸,采用深层发酵的方式,采用过滤、三效浓缩、冷却结晶、离心烘干的方法,最终获得99%的色氨酸。
本设计对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了选型。
关键词:色氨酸,发酵法,工艺,设备选型ABSTRACTTryptophan is one of eight kind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in human and animal life activity, It is useful for growth of people and animal. 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product tryptophan, and among them the microbial fermentation is the most promising.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tryptophan , we decided to design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 tons of tryptophan factory. We design the product with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using microbial fermentation , the method of deep fermentation, filtration, three-efficient concentration,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centrifugal and drying, and eventually get 99% degrees of purity of tryptophan. The design perform the material balance based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select the 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Key words: tryptophan, fermentation, process, selection of equipment,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1)1工艺论证 (2)1.1无菌空气系统 (2)1.2淀粉的液化和糖 (3)1.3发酵工艺 (4)1.4提取工艺 (5)1.5 总工艺流程图 (6)2物料衡算 (7)2.1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 (7)2.2 制糖工序物料衡算 (8)2.3连续灭菌和发酵工艺物料衡算 (9)2.4 提取工序物料衡算 (11)3热量衡算 (13)3.1 液化工序热量衡算 (13)3.2 糖化工序热量衡算 (14)3.3 连续灭菌和发酵工序热量衡算 (15)3.4 浓缩结晶过程热量衡算 (17)3.5 干燥过程热量衡算 (18)3.6 生产过程耗用蒸汽汇总表 (19)4水平衡 (20)4.1糖化工序用水量 (20)4.2连续灭菌用水量 (20)4.3发酵工序用水量 (20)4.4 提取工序用水量 (20)4.5用水量汇总表 (21)5设备计算与选型 (22)5.1糖化罐 (21)5.2 发酵罐 (22)5.3 种子罐 (27)5.4 无菌空气制备 (30)5.5三效浓缩罐 (31)5.6 结晶罐 (33)6. 参考文献 (30)前言L-色氨酸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为白色或略带黄色叶片状结晶或粉末,在水中溶解度1014 g(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
年产1万吨谷氨酸钠发酵工厂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课程设计是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本设计为年产1万吨谷氨酸钠的生产车间设计,通过双酶法谷氨酸中糖发酵以及一次等电点提取工艺生产谷氨酸钠。
本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1:谷氨酸钠;关键词2:发酵;关键词3:工艺流程ABSTRACTCourse is designed to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 very important link, is also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mportant link.This design for the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production workshop design, through the double enzymatic sugar in glutamate fermentation and a second-class mono-sodium glutamate isoelectric point extraction process production.In this pap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rocess and main equi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mono-sodium glutamate fermentation, in order to help understand the concerned knowledge of aeration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main equipment.Design content for, understand mono-sodium glutam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processing,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part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choose suitable fermentation sec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f raw material to carry on the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and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Key words: MSG; FERMENTA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1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1.1工艺流程1.1.1 谷氨酸发酵原理1.1.2 谷氨酸发酵工艺流程1.2 原料的选择[2]我国味精生产均以淀粉为原料,成本相对比较高,如全部改用玉米代替大米作原料,每吨味精成本由比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高1000元降到比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低2000元水平,同时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所形成的有机废水、废渣,实现清洁生产。
年产1000吨苏氨酸发酵工艺课程设计

年产1000吨苏氨酸发酵工艺课程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苏氨酸简介 (1)1.1.2 苏氨酸的作用来源及发展 (2)2 菌种的选择与制备 (3)2.1 菌种选择与保藏 (3)2.1.1 菌种选择 (3)2.1.2 菌种保藏 (3)2.2 培养基的设计 (3)2.2.1 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3)2.2.2 培养基类型 (3)2.2.3 培养基配方(百分比) (5)2.2.4 培养方法: (5)2.3 培养基的营养要求 (6)2.4 发酵条件的研究 (7)2.5 灭菌 (7)2.5.1 灭菌方法 (7)2.5.2 培养基的湿热灭菌 (8)2.5.3 分批灭菌 (9)2.5.4 分批灭菌的操作方法 (9)2.5.5 空气除菌 (10)2.6 种子扩大培养 (11)2.6.1 生产车间种子制备 (12)2.6.2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12)3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13)3.1 发酵过程 (13)3.1.1 补料的控制 (13)3.2 发酵条件的影响 (13)3.2.1 初始 pH 对苏氨酸影响 (13)3.2.2 温度对苏氨酸发酵的影响 (14)3.2.3 溶氧对苏氨酸发酵的影响 (14)3.2.4 发酵过程泡沫的控制 (14)3.3 发酵终点的判断 (15)3.4 染菌的控制 (15)4 发酵罐的设计 (17)4.1 发酵罐标准尺寸 (17)4.2 发酵罐的计算 (17)5 物料衡算 (17)5.1 总物料衡算 (19)5.2 原料用量计算 (19)5.2.1发酵罐原料计算 (20)5.2.1 发酵罐原料计算 (20)5.2.2 种子罐的物料衡算 (21)5.2.3 补料培养基的物料衡算 (22)6 下游加工 (23)6.1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23)6.2 发酵液残液的处理 (24)6.3 离心 (25)6.4 干燥 (26)7 后记 (27)参考文献 (28)1 绪论1.1 苏氨酸简介L-苏氨酸是一种必需的氨基酸,苏氨酸有四种异构体,天然存在并且对机体有生理作用的是L-苏氨酸。
发酵工厂设计(附提纲)并展开写

发酵工厂设计(附提纲)并展开写
发酵工厂设计
概述:
发酵工厂是基于微生物代谢过程的一种自动化工厂,它可以利用细菌、酵母或其他微生物,在生物学上利用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进行发酵,从而产生农业应用产品或医药产品。
设计要求:
1、发酵工厂的设计应该考虑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
配套的监测和控制系统设计。
2、发酵工厂应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以提高可操作性、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发酵工厂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以确保发酵过程不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发酵工厂应拥有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发酵产
品在质量、安全和卫生方面达到最高标准。
设计步骤:
1、了解发酵工厂的功能及其配套设备的原理和功能。
2、制定发酵工厂的设计蓝图,确定其规模、布局和配套
设备。
3、制定发酵工厂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发酵过程顺利
进行。
4、深入研究环境问题,并制定发酵工厂的节能减排措施。
5、认真论证发酵工厂的设计方案,对其进行模拟和综合
评价。
6、定型试验发酵工厂,以确保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7、发酵工厂设计完成后,随时对设备、系统、过程等进行维护及改进。
年产1000吨黄原胶发酵工厂的设计

摘要黄原胶是由甘蓝黑腐黄单胞菌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的一种胞外杂多糖,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增粘性、假塑性和耐酸碱、耐盐及耐酶解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印染、纺织等领域。
此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年产1000 吨黄原胶发酵工厂设计。
为满足生产任务的要求,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收集黄原胶发酵生产资料,从而设计出经济合理的黄原胶发酵生产路线。
随后对工艺流程中所涉及的物料和热量等进行了衡算,同时完成了对主要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合理选型。
另外,绘制出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发酵车间的平面布置图、发酵车间立体布置图、全厂的工艺流程图、发酵罐的结构图和精馏塔的结构图。
关键词:年产1000吨黄原胶;发酵;工厂设计AbstractXanthan gum is an anionic extracellular hetero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the bacterium Xanthomonas campestris XUB-11.It has good water solubility and viscosity, plasticity and 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acid and alkali, salt and enzyme-resistant ability.Xanthan gum is widely used in petroleum, printing and dyeing, food, textile and other fields.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an annual output of 1000 tons of xanthan gum fermentation plant desig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task, by reviewing some relevant articles and books, collecting the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xanthan gum, thus scheme out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of xanthan gum fermentation route. Subsequently to compute material and heat balance involved i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complete a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In addition, draw the layout of the factory, chief fermentation workshop, floor plan, three-dimensional layout of the fermentation plant, whole plant process flow diagram,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fermentation tanks and distillation column chart.Keywords:an annual output of 1000 tons of xanthan gum; fermentation; plant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黄原胶的结构特性 (1)1.3 黄原胶的物化性质 (2)1.4 黄原胶的生产制备 (4)1.4.1菌种 (4)1.4.2培养基 (4)1.4.3发酵工艺 (5)1.4.4提取工艺 (7)1.5 黄原胶的应用 (9)1.6 国内外黄原胶的发展研究现状及生产消费状况 (10)第二章工艺计算 (12)2.1 物料衡算 (12)2.1.1总物料衡算 (12)2.1.2发酵物料衡算 (13)2.1.3酒精沉淀分离物料衡算: (14)2.1.4干燥和破碎物料衡算 (15)2.1.5酒精回收车间物料衡算 (15)2.2 热量衡算 (16)2.2.1发酵车间热量衡算 (17)2.2.2干燥过程热量衡算 (19)2.2.3回收过程热量衡算 (19)2.3 发酵车间无菌空气耗量的计算 (20)2.3.1发酵罐的个数确定 (20)2.3.2发酵无菌空气耗量 (21)2.3.3种子培养等其他无菌空气耗量 (21)2.3.4发酵车间高峰无菌空气消耗量 (21)2.3.5发酵车间无菌空气年耗量 (21)2.3.6发酵车间无菌空气单耗 (22)第三章设备的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 (23)3.1 概述 (23)3.1.1设备工艺设计及选型的意义 (23)3.1.2设备工艺设计及选型的原则 (23)3.1.3设备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的依据 (23)3.2 发酵车间 (24)3.2.1发酵罐的选型 (24)3.2.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的确定 (24)3.2.3发酵罐个数的确定 (25)3.2.4主要尺寸的计算 (25)3.2.5冷却面积的计算 (25)3.2.6搅拌器设计 (26)3.2.7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27)3.3 酒精回收车间 (29)3.3.1塔板数的确定 (29)3.3.2塔径的计算 (31)3.4 换热器的计算 (32)3.4.1冷却面积的计算 (32)3.4.2最高热负荷下的耗水量 (33)3.4.3冷却管组数和管径 (34)3.4.4冷却管总长度计算 (34)3.5 设备材料的选择 (35)3.5.1发酵罐壁厚的计算 (36)3.5.2种子罐 (38)3.6 空气分过滤器 (46)3.6.1种子罐分过滤器 (46)3.6.2发酵罐分过滤器 (47)3.7 板框过滤设备计算 (48)3.8 流化床干燥器的计算 (49)3.8.1临界流化速度 (49)3.8.2操作流化速度 (50)3.8.3流化床几何尺寸 (51)3.8.4物料在干燥器内停留时间 (52)第四章厂址选择及车间布置设计 (54)4.1厂址选择 (54)4.1.1厂址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54)4.1.2从投资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厂址选择 (54)4.1.3厂址的选择依据 (54)4.2 总平面布置设计 (55)4.2.1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55)4.3车间布置 (56)4.3.1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56)4.3.2年产1000吨黄原胶工厂的车间布置 (57)第五章发酵工厂配套工程 (58)5.1 黄原胶发酵有机废水的处理 (58)5.2 黄原胶发酵废气的处理 (58)5.3 黄原胶发酵废渣的处理 (59)5.4 黄原胶发酵工厂供电系统 (59)5.5 黄原胶发酵工厂给排水工程 (59)第六章设计结果及总结 (60)参考文献 (62)致谢 (64)附录 (64)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许多微生物都分泌胞外多糖,它们或附着在细胞表面,或以不定型粘质的形式存在于胞外介质中,这些胞外多糖对于生物体间信号传递、分子识别、保护己体免受攻击、构造舒适的体外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色氨酸的分子式为:C11H12N2O2分子量为214.21,含氮13.72%,仅一氨基氮6.86%。
色氨酸有三种光学异构体,L-色氨酸呈绢丝光泽、六角片状自色晶体,无臭,有甜味,水中溶解度1.14 g/l(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
色氨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
在生物体从L-色氨酸出发可合成4 一羟基色胺等激素以及色素、生物碱、辅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
可预防和治疗糙皮病。
同时具有消除精神紧、改善睡眠效果等功效。
另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的氨基酸。
用它强化食品和傲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
1.1 设计项目概述(1)设计课题:年产1000t色氨酸工厂初步设计(2)厂址:皖南地区(3)重点车间:提取车间(4)重点设备:发酵罐(5)需要完成的设计图纸:全厂工艺流程图、全厂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侧视图。
1.2 设计依据(1)学校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可行性报告,以及可靠的设计资料;(2)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和安装设计的规与标准;(3)其他氨基酸的发酵工艺及色氨酸的特性发酵。
1.3 设计围(1)厂址选择及全厂概况介绍(地貌、资源、建设规模、人员);(2)产品的生产方案、生产流程、及技术条件的制定;(3)重点车间详细工艺设计、工艺论证、设备选型及计算;(4)全厂物料、能量衡算;(5)车间布置和说明;.专业.专注.曾华辉: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设计(6)重点设备的选型和计算;(7)对生产、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方案。
1.4工厂设计原则[7](1)设计工作要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
首先要做到精心设计,投资省,技术新,质量好,收效快,回收期短,使设计工作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原则。
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设计人员进行生物工程项目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设计工作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需大量查阅文献,搜集设计的技术基础资料并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
(3)要解放思想,突出创新,力求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和先进性,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环境保护上有可行性。
(4)设计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工厂设计要体现其通用性和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5)设计需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明确设计进度。
1.5 工厂组成工厂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容:(1)生产车间:糖化、发酵等车间;(2)辅助车间;(3)动力车间;(4)行政部门;(5)绿化区域;(6)道路等运输设施和各类地上、地下工程管网;(7)三废治理。
1.6 产品生产方案及建设规模(1)生产方案:以淀粉为原料,经糖化生产可发酵性糖,然后利用色氨酸高产菌,在适宜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发酵,生产L-色氨酸。
并通过后续工作,使产品达到国家规定。
(2)建设规模:年产1000吨,生产天数300天,连续生产。
1.7 生产方法及产品规格(1)生产方法:L-色氨酸的生产最早主要是依靠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水解法制造。
随对微生物法生产色氨酸的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法发酵生产色氨酸。
现已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
微生物法大体可分为微生物发酵法和酶- 2 -促转化法。
近年来还出现了直接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直接发酵法和转化法相结合生产色氨酸的研究。
另外,基因工程、酶的固定化和高密度培养等技术在微生物育种和酶工业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直接发酵法和酶法生产色氨酸的工业化进程[15]。
本设计采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生产色氨酸,因为这种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且成本较低,易实现经济最大利益化。
(2)产品规格:食品级色氨酸,纯度95%,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
水中溶解度1.l4g(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
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
1.8 公用工程(1)供热:由电热厂供给蒸汽,自备锅炉;(2)供电:由发电厂供给,自备发电机;(3)供水:由自来水厂供给及本厂附近水渠供给;(4)压缩空气及制冷:由本厂动力车间制备。
厂址选择总原则:(1)尽可能利用当地有力的条件,不免或克服不利的条件。
(2)尽可能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3)尽可能是企业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产品消费地。
(4)经济效益好,能加快国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选址原则,我们暂定厂址为皖南地区。
因为我们此次项目中色氨酸生产主要原料为玉米,玉米是皖南地区省重要的旱粮作物,年种植面积近5.3万hm2 万,在粮食作物中列于水稻、大豆、番薯和小麦之后,居第5位,年总产量在20万t以上,位列水稻、番薯、大豆之后,居第4位。
皖南地区是典型的南方玉米种植区,适播期长,种植类型多,种植模式多样,种植效益高,完全不同于北方玉米的单一模式。
且随着近些年的客观发展需求,皖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皖南交通发达,便于运输。
1.9 全厂定员及劳动保护(1)全厂定员:根据色氨酸生产特点,糖化、发酵、提取车间,一般按照每天3个班次来安排工人上班,即每人每天上8个小时班,实行4班3倒制;包装车间可以视情况而定,可安排1或2个班一天;机修车间一般是日班,中夜班给安排2个人;电房要3班都要有人;行政人员全安排在白班。
(2)劳动保护:发酵车间需佩戴耳塞、安全帽;提取要佩戴防护眼镜和耳塞;糖化车 .专业.专注.曾华辉: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设计间要有防暑降温设备、空调间和防尘口罩;倒粉处要有防压皮鞋和防尘口罩;压力设备要定期检查,规操作。
要尽可能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1.10 三废处理a.废水:色氨酸生产主要的污染是高浓度废水,在建设项目中本公司将采用先进的喷浆造粒技术将高浓度废水制成有机无机复,即可以解决环保问题,又可以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
b.废气:主要来源于发酵罐产生CO2气体,采用蒸汽集气包杀灭活菌体,然后排入大气中。
由提取车间产生的氯化氢气体逸出,采用设备加盖和酸雾吸收,车间安装风机。
c.废渣:制糖滤渣可制砖;发酵液除菌后所得湿菌体烘干后可作饲料出售。
d.噪声:由污水处理站鼓风机产生的噪声最高,采用防噪声隔音措施,并包括出风口消声器,进、出风口的软接头及机器的减震器等,其它工艺设备均采用相同的隔音,消声,减震措施。
1.11 技术经济指标本次设计的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流动资金1500万,场地20000平方米(约30亩)由于该项目建设是工厂初步建设、设备的选购和安装调试,预计全部建设18个月即可完成。
有关经济指标可见下表:表1-11 L-色氨酸生产相关指标一览表项目名称项目参数项目名称项目参数生产规模(t/a)1000 设备总花费(元)4000万生产天数(d/a)300 工程造价(元)2000万产品日产量(t/d) 3.34 环保费用(元)300万生产成本(元/kg)100 员工工资(元)400万市场价(元/kg)300 能源消耗(元)300万征地面积(亩)30开发标准(元/亩)100000- 4 -第二章色氨酸生产工艺2.1生产方法摘要:生产色氨酸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天然物质提取法、化学合成及光学拆分组合法、发酵法、酶法等等,目前主要采用发酵法生产色氨酸。
发酵法生产色氨酸。
其优点是可利用廉价的葡萄糖原料直接生产产品。
制糖可采用美国高效喷射液化技术和复合酶糖化技术。
提高淀粉糖的转化率和 67 值。
降低生产成本。
色氨酸生产菌特性专一。
提纯后产品质量好。
成本低。
易于大规模生产。
选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产酸、高转化率大肠菌种生产色氨酸。
不但附加值更高。
而且能够发挥氨基酸发酵企业自身的优势。
改变氨基酸发酵企业产品单一,利润较薄的状况。
[8]2.2发酵法生产L-色氨酸生产工艺特点:色氨酸以玉米淀粉为原料。
经液化、糖化制得高质量糖液。
既而经大肠杆菌发酵、膜过滤、脱色、离交、浓缩、结晶、离心干燥、包装得到色氨酸产品。
生产可采用国外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产酸、高转化率菌种、成熟的先进技术。
使色氨酸生产工艺达到更高水平。
2.3 L-发酵法色氨酸生产工艺关键过程:2.3.1 发酵原料:根据本地条件。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选用合适的碳源和氮源。
采用淀粉糖作为主要的碳源。
酵母抽提物作为底料的氮源。
同时辅以适量的无机盐和其他微量元素。
2.3.2 发酵工艺流程:斜面→摇瓶种子→一级种子罐→主罐从摇瓶到一级罐最佳接种量为1%左右,从一级种子罐到主罐最佳接种量为10%左右。
根据一级罐和主罐的体积接种量可适当调整。
2.3.3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1]L-色氨酸生产菌是一种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分裂不稳定性发酵过程中菌种的质粒稳定性对发酵水平高低有严重影响,维持发酵高产酸就要保证发酵过程菌种质粒稳定,在培养过程可以通过调节适当罐压、培养温度、溶氧控制水平、底料中酵母抽提物添加量等方面进行控制保证发酵过程中不发生质粒丢失现象。
L-色氨酸发酵液中乙酸浓度高时对L-色氨酸生产菌的生长和产酸均有抑制作用。
因此发酵过程中代谢副产物乙酸的多少对发酵水平高低有严重影响。
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 .专业.专注.曾华辉: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设计调节溶氧控制水平初始葡萄糖浓度,发酵葡萄糖浓度及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等方面进行控制减少,发酵液中乙酸的生成。
L-色氨酸发酵过程中产大量的热,为了维持发酵温度的稳定必须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在发酵罐外部加上冷却盘管采用冰水降温,控制发酵温度33度左右,L-色氨酸发酵过程中由于无机盐的消耗及产酸引起PH变化所以发酵过程中适当流加氨水或液氨调节PH控制最佳PH值在6.9左右。
L-色氨酸发酵为耗氧发酵并且产酸过程中用氧量比较大,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代谢的方向进而影响产酸和转化率溶氧低于20%容易发生菌体自溶、乙酸产量增加,所以在主发酵过程中必须控制溶氧大于20%,这要求我们采用先进的通风搅拌装置设计合理的发酵罐径高比增加通气量提高溶解氧。
L-色氨酸发酵过程中采用高糖流加技术,使发酵糖浓度始终处于低浓度从而有效减少残糖对发酵产生的抑制作用避免发酵后期产生乙酸上升的现象保证高产酸及转化率。
此外L-色氨酸发酵生产可采用先进的培养基连消技术,高精度空气膜滤技术使发酵污染程度控制最低水平,确保发酵产酸水平。
对发酵车间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提高环境清洁度。
对排污要控制对排污口要用漂白粉处理对空气过滤系统要定期清理减少染菌机率。
2.3.4精制工艺条件及控制发酵液的质量高低决定着精制收率与产品质量所以发酵液必须经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