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水系综合管理计划规划

合集下载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2.01.24•【字号】鄂交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州交通运输局,省港航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2022年1月24日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现代化水运体系,是湖北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现“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

根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湖北水运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等级航道和重点港口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航运服务功能,推进水运绿色平安发展,持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水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8.8亿元,内河航道通航里程8667公里(高等级航道209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4.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02万标箱。

“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

主要成就体现在七个方面:1.高等级航道建设快速推进,互联互通的水运骨架初步形成全省航道里程9067公里(含长江1038公里),可通航里程总计8667公里,居全国第五位。

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090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24%,互联互通的水运骨架已初步形成。

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维护水深达到3.5米,城陵矶至武汉段维护水深达到4.2米,武汉以下至安庆段6米深水航道工程基本建成,长江“中梗阻”瓶颈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襄阳市大李沟滨水景观设计

襄阳市大李沟滨水景观设计
a d h lg n t a ay i f i o o l n p yo e e c n l s o r s ma P —p o en i Po l s i s b rtis n pu u d r a ttr n lb d . ln a, 01 2 1 5 1 8 o m n e mi a u sP a t 2 0, 3 : 7 —2 7.
1 河流 与城 市发 展的 关 系
3 。2- 21 北 以丘 陵 分 水 岭 为 界 ,南 抵 汉 江 北 岸 .西 起 竹 20 3 。0。 ( ) ( ) 路 , 至 小 清 河 右 岸 。主 要 涉 及 襄 阳 市 樊 城 区 的 条 熊 集 公 东
近 代 工 业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给 人 类 带 来 了空 前 的物 质 利

加 游 乐休 憩 等 功 能 , 高滨 河地 区土 地 利 用 价 值 等 一 系列 问题 。 必须 统 筹 兼 顾 整体 协 调 。 河道 景观 设 计 应 为 此 提 供 提
多样 性 的 结 构 、 能组 合 , 功 满足 现代 城 市社 会 生 活 的 多样 性

[ 键 词 ] 市 河 道 治 理 ; 观 设 计 ; 筹 兼 顾 关 城 景 统
农 田 水 利
奎 丝 皇 堇 塾 鎏 型
年 3 第0期(第2 期) 第2卷 3 总 8 9Leabharlann 襄阳市大李淘演水景潮设计
郭定 海 ( 阳市水 利规 划设计 院 , 襄 湖北 襄 阳
[ 摘
4 1 2) 40 1

要 ] 市 河道 治理 不 单 纯 是 解 决 一 个 防 洪 问题 , 应 包括 改 善 水 域 周 边 环 境 改 进 河 道 观 赏性 及 亲 水性 . 城 还 增

襄樊市水系

襄樊市水系

全市有知名常流河817条,多为山区性河流。

其中流域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3条,100平方公里以上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73条,50平方公里以上100平方公里以下的78条,小于50平方公里的沟溪653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属长江水系的有汉水、府河(损水)和沮漳河三大河流,流域面积26127.3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7.76%;属淮河水系的有游河、小林河、四十里冲河、永民河等数条小河,流域面积598.6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4%(一)汉水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自丹江口市而来,至陈家港入境,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市区,于宜城县芝麻滩出境入钟祥县。

境内流长216公里,流域面积17313.1平方公里。

汉水在境内河段多属游荡性与分汊性型河道,在老河口以上宽1200米,两岸山石士丘,河床卵石挟沙,河泓摆动频繁;老河口至太平店河宽1100米,沙质河床,左右洲滩较多,半数辟为耕地;太平店至市区段宽1500米,左岸堤防多于右岸,并屡有崩退;市区以下至出界河面均宽1400米,沙质河床,两岸土丘平岗,植被不佳。

平均比降万分之二。

襄阳水文站记载,历史上最大洪水见于1935年7月7日,洪峰流量为5.24万立方米秒,水位71.11米;最低水位见于1941年7月6日为60.61米秒;最枯流量发生于1958年为145立方米秒。

多年平均流量171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最大为651亿立方米,最小为26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435亿立方米。

1967年丹江口大坝建成后,洪峰消减调平。

黄家港(坝下6公里)站记载,建库前年最大流量平均值为20507立方米秒,蓄水后最大流量平均值降为784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由401立方米秒增至780立方米秒,水位由6.28米减至4.54米。

坝下各站输沙量锐减,黄家港多年平均输沙量由1.13亿吨减到0.08亿吨,基本是清水下泄,下游河床刷深。

区间直接入汇支流有六股泉、苏家河、杜槽河、盂桥川、龙潭河、唐河、白河、马冲、牛车沟、姚河、打磨沟、北河、南河、黄畈河、石畈河、杜家沟、白龙沟、磨石河、萧家河、东大沟、淳河、响水沟、南渠、渭水、黑石沟、联江河、英河、木渠沟、赤湖沟、蛮河等。

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学位论文

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学位论文

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湖北省城市供水管理实施办法》等法规规定,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规范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本划分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划分范围包括湖北省范围内的县城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省拟规划建设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根据其水源地属性参照本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水源地保护区水质执行标准(一)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要求。

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的Ⅱ类标准,且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应满足该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

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的Ⅲ类标准,并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

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流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

(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要求。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水质各项指标不得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

三、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管理规定(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二)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三)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襄阳城市规划整理

襄阳城市规划整理

第三部分城市发展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11-2020)1、城市规划范围划定襄阳市区为城市规划区,规划区面积为 3673 平方公里。

其中以二广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规划的襄阳东外环合的范围加上隆中风景区、普陀堰风景区作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总面积 759.5 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目标1).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2).安全生态的宜居家园3).活力高效的工业新城4).开拓创新的文化名城3、城市发展主要方向:以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为总纲,加强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建设,提升区域地位,积极落实中部崛起战略.以向东发展为主,向北适度发展,其他方向控制和优化。

汉江以东、唐白河以南地区的用地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南部襄城片区发展应以调整优化为主;控制二广高速公路以西地区的发展;汉江和唐白河以北地区为规划期内在积极控制的基础上适度发展。

4、主要规划内容及概要1).整合市场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空间、整合优化城市空间。

2).提升汽车产业水平、提升城市区域地位。

3).协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区域发展和城乡关系。

4).发展城乡经济、创建和谐社会。

经济建设规划:1)走多元化、综合化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和龙头,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建材、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地方特色工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2)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巩固优势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推动传统服务业体系向现代服务业体系的过渡,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

3)限制污染行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文化建设规划:1)充分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保护自然山水景观,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底,塑造山青、水秀、城美的滨江城市空间形象。

2)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发展现代文化。

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地处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东临随州、南邻荆门、北接南阳、西邻十堰,拥有丰富的汉江水系资源,汉江流经襄阳长达195km ,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1-2],为水产产业的流通与养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现代设施渔业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等多学科为一体[3],是一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产业。

通过人为模拟水产动物生活环境,将鱼养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实现水产养殖动物的精准喂养、高效养殖。

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是告别传统水产养殖“靠天收”的时代,是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也是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指示精神。

1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发展现状襄阳市现有设施渔业市场主体基地共45个,规模化养殖户5家,占地面积约为667hm 2,预计2023年商品鱼产量1.3万t ,苗种20.5亿尾,年产值可达55768万元[4],单位面积产值每667m 2为5.5768万元,是水库养殖单位面积产值的25.5倍,是池塘养殖单位面积产值的9.5倍,是稻渔综合种养单位面积产值的14.1倍[1]。

现代设施渔业养殖具有土地利用率高、产量高、效益高等优点,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是实现渔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1.1主要渔业养殖技术及市场主体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技术主要有5种:池塘“零排放”圈养模式、漏斗形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在襄阳市9个县市区应用最广的是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企业数达到23家,占比51.1%。

襄阳市现有10多家渔业重点养殖基地,分别为湖北五合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谷城县,主养鲟鱼、鲈鱼商品鱼及苗种繁育)、湖北富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襄州区,主养南美白对虾及常规商品鱼)、襄阳市千亩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襄城区,主养罗非鱼、鮰鱼)、顶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樊城区,主养鲈鱼、鳜鱼商品鱼)、谷城汉丹大鲵科技有限公司(谷城县,主养大鲵商品鱼)、湖北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保康县,主养鳇、施氏鲟、俄收稿日期:2023-09-20作者简介:高可丽(1994—),硕士,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学研究。

襄阳最新版本规划图(高清)

襄阳最新版本规划图(高清)

线的桥梁两座(总长约


1150米)。


可编辑ppt
唐白河大桥 汉江五桥
11
为了适应城市交通快 速发展的需要,在本次内 环线建设中预留9处立交 桥建设用地。
可编辑ppt
12
可编辑ppt
8
内环线全长约50公里。
内环线建设需改造利用现
有道路约17公里,新建道
路约26公里。
汉 江


可编辑ppt
唐白河大桥 汉江五桥
9
内环路需要新建桥梁3
座(汉江三桥3.3公里、汉
江五桥3.04公里及唐白河大

桥770米)。



可编辑ppt
唐白河大桥 汉江五桥
10
内环线建设尚需建
设跨越汉丹、焦枝铁路
樊城 襄城
可编辑ppt
张湾 东津
3
内环线将城市的”两心、 三园、四城”融为一体,有 利于城市主要功能区之间的 快速、便捷联系。
两心:综合服务中心 中心居住区
综合服务中心 中心居住区
可编辑ppt
4
三园:樊西都市纺织工业园 湖北深圳工业园பைடு நூலகம்东津工业园
樊西都市纺织工业园
湖北深圳工业园 东津工业园
可编辑ppt
5
四城:樊城、襄城 张湾、东津
樊城 襄城
张湾 东津
可编辑ppt
6
内环线建设是我市城市建设 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举,是建设省 域副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对城 市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可编辑ppt
7
二、内环线规划方案
从邓城大道 经西内环(乔 营路)跨汉江三桥至檀溪,经 环山路至庞公跨汉江五桥至东 津,经东内环跨唐白河大桥至 邓城大道。

襄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襄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襄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1、地理位置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江中游,地跨东径110°45'-113°43',北纬31°14'-32°37'。

东起枣阳市新市镇最东端,与湖北省随州市和河南省桐柏县为邻;西止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与十堰市的房县相交,东西两端相距220公里;南起南漳县东巩镇最南端,与荆门市和宜昌市的远安县相交;北止老河口市赵岗乡最北端,与河南省淅川县和邓州市相接,南北两端相距154公里。

边界线长1332.8公里。

版图面积19724.41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襄樊市地形为西高东低,根据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点,全市分为三大地形区。

西部山区由武当山脉东端和荆山山脉北段组成,覆盖保康、谷城、南漳3个县,海拔多在400米以上,最高点在保康县官山,海拔达2000米。

中部多为岗地平原。

岗地主要分布在襄阳区、枣阳市、老河口市3个县(市)区,海拔在85-140米之间。

东部低山丘陵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带以及与随州、钟祥、荆门交界地带,主要包括宜城市。

宜城八角庙海拔44米,为全市最低点。

3、水域资源全市现有可养水面71.5万亩,其中堰塘19万亩,水库33.5万亩,精养鱼池18万亩,其它水面1万亩。

此外,全市还有大小河流649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66条。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我市境内全长195公里,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水面面积75万亩。

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详见水域分布图)。

(二)水文气候条件1、水文气象气温:我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4月15-16℃,7月27-28℃,10月16-17℃。

最高气温40-42℃,最低气温零下19.7℃。

无霜期228-249天。

日照: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市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工作大纲1 任务来源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游,是汉水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市。

汉江自西向东穿越襄阳城区,唐白河由东北角汇入汉江。

江北为樊城区和襄洲区,江南为襄城区,江东为东津新城。

襄阳市交通发达,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四省通衢之称”。

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襄阳市因汉水而兴,城市水系发达。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襄阳市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令人堪忧。

尤其是内河污染较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

“环境友好”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水环境和谐是“环境友好”的核心。

为此,开展水系综合治理规划,指导、规范城市水域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新区建设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出现问题再解决的老路,对实现襄阳市“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水环境,构筑具有古城文化、河流文化特色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规划范围、任务和总体目标2.1 规划范围根据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北至汉十高速,西至襄荆高速,东、南至中环,城市规划总面积约800km2。

2.2 规划任务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固堤防、河道整治,构建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构建良性水生态系统,③引水补源,江河相通提升水体环境承载力,④水景观建设,打造襄阳市河流文化。

2.3 总体目标通过襄阳市水系综合治理,依托汉江汉江崔家营梯级水库构建城市生态水网,实现防洪保安,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江河相通,改善河流生境,提高水体自我修复能力,遏制河流湖泊生态退化趋势,恢复河流湖泊健康的生命力,打造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即襄阳市城市生态水利示范基地,彰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实现人水和谐共生,为“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防洪、排水:汉江干堤及其连江支堤按1964 型洪水进行设防,城市内部河流防洪标准为50 年一遇,小型水库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城市排水系统达到重现期为1年的城市排渍标准,或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日排完。

(2)污染控制:老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0%,新城区污水处理率达100%;老城区面源处理率达40%,新城区面源处理率达70%。

(3)水生态环境:水域面积率大于5%,水生植被面积率大于水域面积的15%,生物多样性指标有所提高;老城区内河流、库塘水质达到Ⅳ标准,新城区内河流、库塘水质达到Ⅲ标准。

(4)构建生态连续、环境宜人的水网体系,彰显襄阳市的滨江滨湖特色。

3 工作内容3.1 技术线路3.2 综合调研与资料收集3.2.1 综合调研为做好襄阳市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应对襄阳市水生态、水环境、城市发展等方面,以及其它制约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调研。

调研的区域包括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和东津新城、庞公新区、樊西新区、襄州新区、襄南新区、隆中新区,并就襄阳市水系综合治理的有关问题与地方水利、交通、城市规划等部门交换意见,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2.2 基本资料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规划区内的水系、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等资料。

2)经济社会主要包括规划区域内的人口、工业、农业、水利、林业、渔业、市政、交通、旅游等现状与发展规划资料,城市的历史沿革等资料。

(1)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及产值构成等资料。

(2)人口资料主要包括城市现状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情况等资料。

(3)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的具体布局,城市用地的综合评价资料。

(4)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水资源特征、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供需状况、水资源配置等资料;生活、工业、农业等现状取用水量,取水位置及用水特点、取水设施技术指标;再生水可利用量、再生水厂分布等资料。

3 )公用设施主要包括城市防洪排涝、供水水源、市政工程等现状与规划资料。

(1)防洪排涝主要包括历次发生洪水的水位、洪量、持续时间、洪水频率、受灾情况等资料;城市防洪标准、排涝设计标准、现有防洪与排涝设施、堤防情况、抗洪与排涝能力等资料。

(2)供水水源资料应主要包括城市饮用水水源位置、水量、水质及水源区陆域植被、水土保持、环境布局、生态状况等;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水源位置、水量和水质资料。

(3)市政工程主要包括城市给水排水管网布置、雨污泵站、道路、居住规划、景观规划、经济开发区位和格局等。

4 )水污染防治主要包括城市污水排放、污水处理等资料。

(1)污水排放主要包括城市入河湖排污口位置、排放量、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浓度,以及水污染事故发生和危害分析等资料。

(2)污水处理包括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和处理率、污水管网覆盖率、生活污水和工矿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和处理情况等资料。

(3)水污染防治包括水污染防治现状与发展规划、污染源管理、达标情况等资料。

5 )现状水系资料应主要包括流域水系现状、城市水系概况、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及其他水域的基本情况等资料。

城市水系现状基本情况调查表见附录Ⅰ。

(1)流域水系城市所在流域的现状调查及其与城市水系关系分析。

(2)城市水系概况主要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布局、集水区域与排水关系、供水关系与服务范围、城市水系生态状况等资料。

(2)河流现状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河道起讫位置、长度、上下口宽度、河底高程、堤岸高程、设计及现状水位与流量、水位控制地点及控制幅度、等级、水面面积、规模、功能、水生生物、供水服务范围、集水区域、航道等级、水利工程、水质、排污口、河段在水系中的地位及其与上下游(级)河道的相互适应关系、河道硬质化情况等资料。

(3)湖泊和水库现状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湖泊和水库位置、岸线长度、水面面积、水深、水位变幅、等级、功能、水生生物、供水服务范围、集水区域、航道等级、水利工程、水质、排污口、湖库在水系中的地位及其与上下游(级)河道的相互适应关系等资料。

(4)湿地现状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湿地位置、岸线长度、面积、水位变幅、物种统计等资料。

(5)其他水域情况6)水系管理主要包括城市水系现状管理体制、机制、办法、机构、人员设置及运行管理费用来源等资料。

7)水系历史收集城市及其所在流域主要水系的历史情况、功能演变过程、大事件、历史水面面积、历代治水与主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情况等,了解城市水系自然演变规律和城市建设对水系的影响,为城市水系规划提供历史借鉴和指导。

8)相关规划收集城市及其所在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和有关科研成果,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土地利用的需求、布局。

9)水文、水质、底泥、排污、水生生物、地形、地质等技术资料要求详见收资清单,附录Ⅱ。

3.3规划编制内容与要求3.3.1区域概况3.3.1.1自然条件按照前述基本资料要求内容编写。

应特别重视生态与环境方面的资料。

3.3.1.2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前述基本资料要求内容编写。

应特别重视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弄清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现状对水系造成的影响、土地利用布局规划对城市水系的潜在影响,为城市水系整治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的协调提供基础。

3.3.1.3供水排水按照前述基本资料要求内容编写。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排涝、供水水源、市政工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也非常重要,对城市水系的布局具有重要影响。

3.3.1.4污染源分析1)污染源分类污染源按类型主要包括点源、面源和内源。

点源主要包括集中点源和分散点源,集中点源又包括城市市政点源和工业点源,分散点源主要指远离城区、管网短期内难以配套的旅游度假村、一定规模的生活集聚地和农家乐餐厅等;面源包括城市面源和农业面源;农业面源包括种植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源。

内源主要指湖泊、河流等水体的内源污染,主要是比较严重的底泥污染。

2)污染源调查分析(1)点源①城市市政点源:市政污水的产生量(同时需要常住人口、城市市政用水量等资料信息);市政污水收集情况;市政管道配套情况(包括配套率、合流制管网、分流制管网);市政污水处理率;市政污水处理厂详细情况(规模、工艺、服务区域和人口、处理标准、运行情况等);市政排污口情况(包括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污量、排污浓度、排污口所在的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情况等);市政污染治理中的问题和建议。

②工业企业点源:工业企业的污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特征和数量;污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情况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情况等;污水排放方式:进市政管网还是直排等工业企业在污染源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③分散点源:在界定分散点源类型的基础上,明确分散点源的分布和数量;了解每个分散点源的污染产生量、处理量、排放量;分散点源周围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等(为就地处理处置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了解分散点源的处理需求(问题、建议等)。

(2)面污面源污染又称为非点源污染,指在较大范围内,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的作用下,通过地表或地下径流进入受纳水体,从而造成的水体污染。

①城市面源城市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地形地貌情况等;城市雨水排水体制(合流制、分流制);城市暴雨径流污染特征。

②种植业污染源主要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等开展肥料、农药、农膜的施用量、回用量和残留量等内容进行调查;③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主要针对舍饲、半舍饲、农村散养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量及处理处置情况进行调查;④水产养殖污染源主要针对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鱼、虾、贝、蟹等产生的污染及相关的处理处置方式进行调查。

(3)内源湖泊、河流底泥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4)降尘污染物调查分析(5)入湖入河污染物总量及构成。

3.3.1.5水污染防治1)水污染防治过程及相关措施现有生活点源截污控污工程及相关参数,工业污染企业控制排放情况,河湖底泥疏浚工程,城市水域生态养殖措施,城市和农村面源控制措施,减轻内源污染以及相关制度建立情况,污染物削减和水域水质改善情况。

2)存在问题从投入、治理措施、水质水生态、监测、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3.3.1.6河湖水环境质量状况1)收集近10年城市涉及汉江段、唐白河段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其水质变化趋势。

2)收集城市内河、湖、库所有水域的所有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其水质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

3)补充监测目前,城市水质监测资料均不能满足规划设计需要,根据河湖水污染控制工程规划的需要,在现有监测点的基础上设置补充监测点,包括水质、排污口、底泥等。

3.3.1.7河湖生态特征调查分析河湖水生动植物生态演变情况。

3.3.2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3.3.2.1现状水系按照前述基本资料要求内容编写。

应重点弄清城市水系与流域水系的关系,如:城市水系在流域水系中的位置、及其对流域防洪排涝、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染物输移通道等方面的影响;同样还有流域水系对城市的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