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摘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
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
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
除分类代码外,DLG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摘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
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
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
除分类代码外,DLG 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行政要素注记
Annotation
ZJ
是
3
地貌
等高线
Line
DGX
否
高程注记点
Point
GCZJD
否
4
土地利用
地类图斑
Polygon
DLTB
是
线状地物
Line
XZDW
是
零星地类
Point
LXDL
是
地类界线
Line
DLJX
是
土地利用要素注记
Annotation
ZJ
是
5
产权产籍
宗地
Polygon
ZD
是
宗地注记
44.3
层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
44.4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44.5
土地利用land use
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 [GB/T 19231-20034.1.1土地利用]。
44.6
土地利用要素land use feature
宗地注记
2006020000
界址线要素
2006020100
界址线
2006020200
界址线注记
2006030000
界址点要素
2006030100
界址点
2006030200
界址点注记
2002030000
栅格要素
引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的分类代码
2002030100
数字航空摄影影像
2002030200
3
4
为规范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方法、内容要求和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土地登记规则》、《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和原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DLDW
point
gc172
圆废弃竖井井口
315111
圆废弃竖井井口
DLDW
point
gc173
方废弃竖井井口
315121
方废弃竖井井口
DLDW
point
gc174
废气斜井井口
315201
废气斜井井口
DLDW
point
gc175
废弃平洞洞口
315301
废弃平洞洞口
DLDW
point
gc074
蒙古包
JMD
point
gc004
蒙古包范围
224023
蒙古包范围
JMD
line
continuous
填充蒙古包点符号
无墙壁柱廊
231113
无墙壁柱廊
JMD
line
X5
廊柱实测,使用相应支柱编码
柱廊有墙壁边
231123
柱廊有墙壁边
JMD
line
continuous
门廊
231023
门廊
JMD
line
X5
檐廊
line
continuous
323225
地面上传送带辅助线
DLDW
line
continuous
地面下传送带
323335
地面下传送带骨架线
ASSIST
line
continuous
JMD
point
gc139
有向点
房屋式窑洞
221003
房屋式窑洞
JMD
line
continuous
填充不依比例窑洞符号
依比例地下窑洞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TD/T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4.1 数据库内容 (2)4.2 要素分类与编码 (2)4.3 标识码编制规则 (6)5 数据库结构定义 (6)5.1 空间要素分层 (6)5.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8)5.3 属性值代码 (22)6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7)6.1 标准图幅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8)6.2 以行政区为基础的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9)7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30)8 元数据 (30)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 (3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检验规则 (33)附录 C (资料性附录)矢量数据索引文件格式 (41)参考文献 (4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D/T 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与TD/T 1016—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名称改为“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部分引用文件的版本日期;----术语和定义调整了术语定义中引用标准的版本;----数据库内容中增加了“独立要素”,包括“自然保护区要素”、“城镇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二级类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删除了“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地类界线”、“宗地”、“界址线”和“界址点”层要素;“基本农田要素”名称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要素”;增加了“海岸线”、“村级调查区”、“村级调查区界线”、“临时用地”、“批准未建设土地”、“城镇村等用地”、“耕地等级”、“重要项目用地”、“光伏板区”、“推土区”、“拆除未尽区”、“路面范围”和“无居民海岛”层要素;----空间要素属性结构增加了“海岸线”、“村级调查区”、“村级调查区界线”、“自然保护区要素”、“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临时用地”、“批准未建设土地”、“城镇村等用地”、“耕地等别”、“重要项目用地”、“光伏板区”、“推土区”、“拆除未尽区”、“路面范围”和“无居民海岛”属性结构;删除了“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地类界线”、“宗地”、“界址线”和“界址点”属性结构;行政区属性结构中增加了“海岛名称”和“备注”属性字段,属性字段“控制面积”调整为“调查面积”;地类图斑属性结构中删除了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相关属性字段,增加了“线状地物宽度”、“图斑细化代码”、“图斑细化名称”、“种植属性代码”、“种植属性名称”、“耕地等别”、“城镇村属性码”、“数据年份”、“描述说明”和“海岛名称”属性字段;----属性值代码删除了“地类界线类型代码表”、“证件类型代码表”、“界址线类别代码表”、“界址线位置代码表”、“界标类型代码表”、“界址点类型代码表”和“土地使用权类型代码表”;调整了“界线类型代码表”;增加了“图斑细化类型代码表”、“种植属性代码表”、“临时用地用途分类代码表”、“临时用地具体项目用途分类代码表”、“批准建新项目业务类型代码表”、“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代码表”、“无居民海岛利用现状分类代码表”和“海岸线类型代码表”;----增加附录A,将原“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作为规范性附录进行描述,附录名称调整为“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对“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增加附录B,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检验规则。
数字地形图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5 000 1:10 000 1:25 000 1:50000 1:1000D0数字地形图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1:5000、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 数字地形图测绘时地形要素的采集、存储、检索、输出与交换。
各部门在建立地形图数据库时可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和地区特点,按本标准所规定的分类体系和编码方法适当扩延和补充。
注记由用户自行编码。
2. 引用标准GB/T 5791—93 1:5000、l:10 000 地形图图式GB/T 12342—90 l:25000 1:50000 1:100 000 地形图图式3.分类、编码方法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地形要索分为九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和二级。
分类代码采用四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 ×| | |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4. 分类与代码表1000测量控制点2000居民地3000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31004000 交通及附属设施5000管线和垣栅6000水系及附属设施7000境界8000 地貌和土质9000 植被9400 其他植被代码名称说明1100 三角点含导线点1110一等1120二等1130三等1140四等1200 土堆上的三角点含导线点1210一等1220二等1230三等1240四等1300小三角点含导线点13105″级132010″级1400 土堆上的小三角点含导线点14105″级142010″级1500水准点1510 一等1520 二等1530三等1540四等1600埋石图根点1700土堆上的埋石图根点1800GPS网点1810A级1820B级1830C级1840D级1850E级1900其他控制点1910天文点2100单幢房屋2110普通房屋2111不依比例尺的2112半依比例尺的2113依比例尺的2120突出房屋2121不依比例尺的2122依比例尺的2130高出房屋十层以上2140损坏房屋2141不依比例尺的2142依比例尺的2200街区2210高层建筑区2220破坏的街区2230主要街道2240次要街道2300房屋附属建筑2310门洞2320柱廊2400窑洞2410地面上的2420地面下的2421不依比例尺的2422依比例尺的2430石窟2500其他建筑2510蒙古包、牧区帐篷2520棚房2521不依比例尺的2522依比例尺的2600居民地行政等级2610首都2620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驻地2630省辖市(地级市)政府驻地2640地区、自治州、盟政府驻地2650市辖区、地辖市(县级市)政府驻地2660县、自治县、旗政府驻地2670省直辖行政单位政府驻地2680乡、政府驻地2681乡级以下居民地2690农场、林场、牧场3100矿山开采设施3110钻孔3120浅探井3130探槽3131不依比例尺的3132依比例尺的3140开采的矿井3141竖井3142斜井3143平峒3144小矿井3150废弃的矿井3151竖井3152斜井3153平峒3154小矿井3160石油井、盐井、天然气井3170露天矿、采掘场3180盐田、盐场3181不依比例尺的3182依比例尺的3200工业设施3210发电厂(站)3220变电站3230露天设备3231不依比例尺的3232依比例尺的3240油库、燃气库(液体、气体存贮库)3241不依比例尺的3242依比例尺的3250窑3251不依比例尺的3252依比例尺的3260水泥预制品场3270塔形建筑物3271不依比例尺的3272依比例尺的3280水塔、烟囱3281水塔3282烟囱3283水塔烟囱3290装卸设备3291传送带固定的3292起重机固定的3293吊车固定的3294装卸漏斗固定的3300农牧设施3310粮仓3312依比例尺的3320磨房3321风磨房、风车3322水磨房、水车3330水轮泵、抽水机站3340打谷场、贮草场、饲养场3341不依比例尺的3342依比例尺的3350粪池、氨水池、沼气池3351不依比例尺的3352依比例尺的3360药浴池3370菜窖、温室、花房3400气象台、水文站、科学观测站3410气象台(站)3420水文站3430科学观测站3500古迹旧址3510古遗迹、遗址3511不依比例尺的3512依比例尺的3520文物碑石3530古塔3531不依比例尺的3540钟楼、鼓楼3541不依比例尺的3542依比例尺的3550烽火台3600宗教设施3610庙宇3620土地庙3630教堂3640清真寺3650敖包、经堆、麻尼堆3700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3710纪念碑、柱、墩3720彩门、牌坊(牌楼)3730纪念像、艺术塑像3800公共设施3810游览娱乐场所3811游乐场3812亭3813假石山3814不依比例尺的栈桥3815依比例尺的栈桥3820运动场所3821有看台的露天体育场3822无看台的露天体育场3823不依比例尺的体育馆3824依比例尺的体育馆3830电讯设施3831电视发射塔3832卫星地面接收站3833无线电杆、塔3840学校3850医院3890其他设施3891观礼台3892岗亭、岗楼3893旧碉堡3894独立坟3895不依比例尺的坟地3896依比例尺的坟地3897不依比例尺的厕所3898依比例尺的厕所4100铁路4110单线铁路4120复线铁路4130建筑中的铁路4140窄轨铁路4141单线4142复线4150轻便轨道、缆车道4160火车站及附属设施4161车站4162会让站4163机车转盘4164车档4165信号机4166天桥含过街天桥4167站线4168水鹤4200公路4210高速公路4211不依比例尺的4212依比例尺的4213建筑中的4220等级公路4221不依比例尺的4222依比例尺的4223建筑中的4230等外公路4231不依比例尺的4232依比例尺的4233建筑中的4240高架公路4241不依比例尺的4242依比例尺的4243引道4244架空部4250汽车站及公路附属建筑物4251汽车站4252加油站4253公路收费站4254公路监管站4255停车场4256路标4257里程碑4300其他道路4310机耕路、大车路4320乡村路4330小路4340时令路、无定路4350内部道路4360栈道4370滑道4380架空索道4400道路附属设施与山隘4410路堤4420路堑4430涵洞4440隧道4441不依比例尺的4442依比例尺的4450明洞4451不依比例尺的4452依比例尺的4460山隘(垭口)4470地下建筑物出入口4500桥梁4510立交桥4520车行桥4521不依比例尺的4522依比例尺的4530人行桥4531不依比例尺的4532依比例尺的4540双层桥4541主桥4542引桥4550级面桥4551不依比例尺的4552依比例尺的4560铁索桥4600渡口、码头及停泊场4610渡口4620徒步场4630顺岸式码头4631不依比例尺的4632半依比例尺的4633依比例尺的4640堤坝式码头4641不依比例尺的4642半依比例尺的4643依比例尺的4650浮码头4660停泊场(锚地)4670码头台阶4680干船坞4681不依比例尺的4682依比例尺的4700助航标志4710灯塔、灯桩4720灯船4730浮灯4740岸灯4750信号杆4760系船浮筒4770通航河段起止点4800飞机场4810直升飞机场4820水上飞机场5100电力线5110地下电力线出入口5120有方位作用的电力杆架5130杆上的电力线5140塔上的电力线5200通信线5210地面上的5220地下通信线出入口5230有方位作用的通信线杆5300输油、气、水管道5310地面上的5320地面下的5330架空的5340地下管道出入口5400围墙5500栅栏、铁丝网、篱笆5600不依比例尺的城墙、长城5610城楼、古关塞5620城门5630损坏部5640豁口5700依比例尺的城墙、长城5710城楼、古关塞5720城门5730损坏部5740豁口5750城墙外侧线5760城墙内侧线6100河流、湖泊、池塘6110常年河6111单线河6112双线河6120常年湖6130时令河、时令湖6131单线时令河6132双线时令河6133时令湖6140消失河段6141单线河6142双线河6150地下河段6151地下河段出口6152地下河段入口6160池塘6170高水界6180不固定水涯线6200运河、渠道6210单线渠6211高于地面的6220双线渠6221高于地面的6230干沟6231单线6232双线6240渠头6250沟堑6260堤岸6300水利设施6310水库6311泄洪洞口6312溢洪道6320输水槽6321不依比例尺的6322依比例尺的6330堤6331一般堤6332不依比例尺主要堤6333依比例尺主要堤6340水闸6341不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42不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6343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44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6350滚水坝(溢流坝)6351不依比例尺的6352依比例尺的6360拦水坝6361不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62不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6363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64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6370防波堤、制水坝6380加固岸6381有滩加固岸6400其他水系要素6410井6411水井6412大口井6413坎儿井6414地热井、地热池6420贮水池、水窖6430泉6440瀑布、跌水6441不依比例尺的6442依比例尺的6450石滩6451不依比例尺的6452依比例尺的6460陡岸6461土质有滩陡岸6462土质无滩陡岸6463石质有滩陡岸6464石质无滩陡岸6470沼泽6471能通行的6472不能通行的6480岸垄6481单线6482双线6490台线6500海部要素6510海岸线6520干出线6530干出滩6531沙滩6532沙砾滩、砾石滩6533岩滩、珊瑚滩6534淤泥滩6535沙泥滩6536红树林滩6537贝类养殖滩6540干出滩中的河道、潮水沟6541单线河道6542双线河道6543潮水沟6550危险岸6560明礁6561单个的6562丛礁6563对航行有危险的单个明礁6564对航行有危险的丛礁6565依比例尺的明礁6570暗礁6571单个的6572丛礁6573对航行有危险的单个暗礁6574对航行有危险的丛礁6575依比例尺的暗礁6580干出礁6581单个的6582丛礁6583对航行有危险的单个干出礁6584对航行有危险的丛礁6585依比例尺的干出礁6590水产养殖场6600水系附属说明6610河流、沟渠流向6620潮流流向6630水深注记点6640等深线6650当地平均海水面6660特殊高程点6661水位点6662最大洪水位高程点6670干出高程注记点7100行政区划界7110国界7111界桩、界碑7112同号三立的界桩、界碑7113未定界7120省、自治区、直辖市界7121界标7130自治州、地区、盟、地级市界7140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7150乡、镇、国营农场、林场、牧场界7200其他界限7210特殊地区界7220自然保护区界8100等高线和高程8110实测等高线8111首曲线8112计曲线8113间曲线8114助曲线8120草绘等高线8130示坡线8140高程点8150比高注记点8160深度注记点8200冰川地貌8210粒雪原8220冰川8230冰裂隙8240冰陡崖8250冰8260冰塔8270冰斗湖8280雪山范围线8300黄土地貌8310冲沟8311单线冲沟8312双线冲沟8400岩溶地貌8410岩峰8411孤峰含黄土柱8412丛峰8420山洞、溶洞8430岩溶漏斗(溶斗)含黄土漏斗8500干燥地貌8510平沙地8520沙丘8521新月形沙丘、沙丘链8522垄状沙丘8523灌丛沙堆8524鱼鳞状沙丘8525窝状沙地8530沙砾地、沙砾质戈壁含泥石流8540石块地、石质戈壁8550残丘地(风蚀残丘地)8560干河床(河道干河)8561单线8562双线沙质8563双线沙砾质8570漫流干河8571沙质8572沙砾质8580干涸湖8581沙质8582沙砾质8600人工地貌8610石垄8620石堆8630土堆8631不依比例尺的8632依比例尺的8640土坑8641不依比例尺的8642依比例尺的8650梯田坎8700其他地貌8710火山口8720溶岩流8730陡崖(陡坎)含固定的贝壳堆、矿渣堆8731土质的8732石质的8740陡石山、露岩地8741陡石山8742露岩地8750岩墙8760崩崖8761石质8762沙土质8770滑坡8780独立石8800土质8810盐碱地8820小草丘地8830龟裂地9100地类界9200耕地9210稻田9220旱地9230水生作物地9240经济作物地9250菜地9300林地9310成林9311针叶林9312阔叶林9313针阔混交林9314小面积树林9315狭长林带9316行树9320灌木林9321密集灌木林9322稀疏灌木林9323小面积灌木林、灌木丛9324狭长灌木林9330疏林9340幼林(未成林造林地)9350苗圃9360迹地9361采伐迹地9362火烧迹地9370零星树木、独立树、独立树丛9371零星树木9372针叶林9373阔叶林9374棕榈树9375针叶树丛9376阔叶树丛9377针阔混交树丛9378棕榈树丛9380经济林9381大面积经济林9382小面积经济林9390竹林9391大面积竹林9392小面积竹林、竹丛9393狭长竹林9400其他植被9410草地9420半荒草地9430荒草地9440高草地9450防火带9451不依比例尺的9452依比例尺的9460 花圃、花坛。
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DOC)

鞍山市规划局1:500、1:1000、1: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 (1)4 编码方法 (2)5数据采集规范综述 (3)5.1 数据加工平台及成果格式要求 (3)5.2 空间参考 (3)5.3 成果要求 (3)5.4符号、图式 (4)5.5分层编码 (4)5.6属性的调查及属性录入 (4)5.7实体的划分 (4)5.8 CASS软件使用的注意事项 (6)6 鞍山市市地形图属性数据标准 (6)7 鞍山市市地形图元数据规范 (7)8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9)8.1测量控制点类 (9)8.2居民地类 (10)8.3工矿建筑类 (16)8.4 交通类 (22)8.5管线类 (33)8.6水系类 (37)8.7境界类 (43)8.8地质地貌类 (44)8.9植被类 (47)8.10等高线 (48)8.11高程点 (48)8.12地图整饰类 (49)附注一:面状要素处理细则 (52)附注二:电力线、通信线、管道的处理 (52)附注三:扩展属性的处理 (52)附注四:元数据的处理 (51)附注五:检测软件的注意事项 (51)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鞍山市地形图要素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绘制方法等,适用于鞍山市规划局基础地形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鞍山市基础地形图航测成果的编辑整理。
是数据成果监理、检测的重要依据。
2 引用标准本规范以如下标准为依据制定。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17160—1997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鞍山市建库与系统开发总体技术方案》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要素的分类和编码是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系统内数据的组织、采集、存取、编辑和使用等方面,更影响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因此可以称作是空间数据库的“生命线”,必须标准、规范、合理。
DB33_T 817-201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

字体特征
4 要素分类
4.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采用线分类法,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 4.2 大类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8 类;中类在上述各大类基础上划分出 44 类,见附录 A。地名要素作为隐含类以特殊编码方式在小类中 具体体现。 4.3 小类、子类按照 1:500 1:1 000 1:2 000、1:5 000 1:10 000、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1:250 000 四个比例尺段进行类别划分,见附录 B。 4.4 大类和中类不得重新定义和扩充。小类和子类不能重新定义,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6.2 要素注记表达编码
6.2.1 要素Biblioteka 记表达代码结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采用6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类别码、字体码、字 型码、颜色码和字大码,具体代码结构见图3。
图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代码结构
a) 左起第一位为类别码,用“9”表示; b) 左起第二位为字体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体特征,代码参见表 2; c) 左起第三位为字型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型特征,代码参见表 3; d) 左起第四位为颜色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颜色特征,代码参见表 4; e) 左起第五、六位为字大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大特征,代码参见表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数据分类分层
8.1测量控制点类
8.2居民地类
8.3工矿建筑类
8.4 交通类
8.5管线类
8.6水系类
8.7境界类
8.8地貌土质类
8.9植被类
8.10等高线
8.11高程点
8.12地图整饰类
注:本标准中所有的要素的骨架线必需完整,图廓等块不能炸开,否则,数据不予验收!!!
附注一:面状要素处理细则
1、面状要素处理原则
(1)采用端点捕捉及“C”功能使面状要素严格闭合;
(2)两个或多个图形要素共用边且不在同一层时,将公共边复制到面状要素所在层,并赋给该线以面状要素相同的代码,然后截取公共边、捕捉公共线段端点使面状要素闭合,例如:防洪墙与双线河流共线,需要复制防洪墙边线到双线河流层,使河流严格封闭。
(3)同层不同属性、结构的面状对象,各自独立闭合采集。
(4)所有面状要素都需要添加“面心点”,对于一般房屋要求输入相应的扩展属性,其它面状要素参考标准,需要在Thickness字段中输入相应编码。
(5)面状地图在图廓边处不需要使用辅助线闭合,除非自由边。
2、部分面状要素处理举例
(1)植被面
植被面要素主要指公园、街心广场、学校内部的草坪等。
对于边界不独立的地块,在构面时使用构面线在绿地外圈出范围即可。
植被层统一使用植被面心点构面,不在细分类别。
构面线与面心点都放在GMFZ层。
打图时不打印。
注:小区里的绿地、绿化隔离带、农田可以不构面。
(2)水系面
水系面要素主要指塘、水库、运河、双线河道等。
不同类别水体,使用相应的面心点编码来区分其类别。
水体面过路、过桥或与其它地物产生共公边时,水系层的公共边部分使用水系构面辅助线表示,辅助线及面心点放在GMFZ层,打图时不打印。
但要与水系层线对象严格捕捉。
(3)房屋面
房屋面要素主要一般房、棚房、简易房、架空房、过街楼等。
对于一般房边线不在按结构细分,统一使用211007即可,不同类或不同结构房屋在采集时要独立封闭采集。
除一般房屋需要扩展属性外,其它房屋面只需要点入面心点,并在Thickness字段中输入相应编码,不需要扩展性。
除以上设置书只几何类形要求为polygon的地物需要构面外,其它对象在标准中没有要求的,不需要点入面心点只要边线即可。
附注二:电力线、通信线等特殊地物的处理建意
电力线、通信线的通常做法是,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测量点位,在CASS环境中使用线型连接,这样会导致电杆重叠。
建意在工作站上测量点位后,使用临时编码,在CASS下连接后,用批处理删掉临时数据以避免电杆重叠。
附注三:扩展属性的处理
居民地层的一般房屋及道路层的道路中心线要录入扩展属性,要求使用鞍山市规划局提供的
CAD扩展属性输入工具输入、编辑。
居民地:每个一般房屋内需要且只能有一个面心点,不可以重输,漏输。
对于图内房屋面,软件自动生成面心点同时,会自动计算多边表面积。
对于图廓边缘不闭合的多边形,软件会提示面积无法生成,但其它属性可以输入。
对于图廓边缘面积不能计算的多边形,软件会在生成的标识点中标注另类编码,在数据入库后拓扑生成面积。
道路:同一道路,在一幅图内要求使用一条中心线表示走向及位置,不能打断。
遇隔离带或街心广场,路中心线要保持连续,可以穿过并与之交叉。
三条以上道路在相交处,能生成的结点的要捕捉到结点上。
因用图时,要使用道路调图,所以有名的路无论大小等级,都需要生成中心线并输入道路名称到扩展属性当中。
附注四:元数据的处理
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格式如下表所示与图形数据一同提交验收。
下表中元数据内容为必须部分,其它扩展部分可在表后自行添加。
元数据提交时,与数据一并提交,每幅图对应数据库中一条记录,所以图幅记录在一个元数据文件中。
文件名称为测图单位名加提交日期。
附注五:检测软件的注意事项
1.图廓必须为块,不能炸开。
2.检测工具只查错误,定位错误图元位置。
其中对象一致性检测工具可以自动更正与标准不符要素
之颜色、字高、块缩放比例等内容,默认不修改,如需要请参阅使用手册或更新说明。
3.检测软件中,图层一致性检测、要素一致性检测、相交检测、重叠检测要求必须100%通过软件
检测合格。
对于软件无法自动检测的错误对象,不合理对象,由人工交互处理。
对检测软件的使用有如下流程可供参考。
图中所示红色部分为严重缺陷检测,出现一处即为不合格;兰色部分为重要缺陷检测,出现次数不得超过5处,超过5处即为不合格;其它为次要缺陷检测,出现次数不得超过15处,超过15处即为不合格。
注:检测软件所列内容为计算机可自动判读部分,数据的验收及监理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此。
CAD数据自查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