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版古代汉语重点课内词语索引表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复习——王力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王力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王力教材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一、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着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着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王力古汉常用词271---360

王力古汉常用词271---360

271.【作】(一)起来。

论语先进:“舍瑟而~。

”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兴起”。

孟子公孙丑上:“贤圣之君六七~。

”今成语有“精神振~”,“掌声大~”。

(二)创造,制作。

论语述而:“述而不~。

”孟子梁惠王上:“始~俑者,其无后乎!”272.【为】(一)做,造作。

战国策齐策四:“王使人~冠。

”按,“为”字是一个动词,是“做”的意思,但古人“做”的含义非常广泛,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涵义比较具体。

论语先进:“~国以礼。

”又阳货:“女~周南召南矣乎?”又微子:“杀鸡~黍而食之。

”孟子告子下:“固哉高叟之~诗也!”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之所。

”又僖公三十年:“且君尝~晋君赐矣。

”我们可以随文译为“治”,“学”,“煮”,“解”,“给”......但是不能认为“为”字本身有这个意义。

引申为当作,作为。

庄子逍遥游:“世世以洴澼絖~事。

”又为变成,成为。

庄子逍遥游:“化而~鸟。

”又为叫作。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鲲。

”又为算做,算是。

论语为政:“知之~知之,不知~不知。

”“以为”连用相当於现代说:“把......当作......”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东道主。

”(二)略等於“是”。

孟子公孙丑上:“尔~尔,我~我。

”(三)介词。

被。

韩非子五蠹:“必~鲧禹笑矣。

”(四)读wâi。

动词。

为了某人的利益,站在某人的一方面。

左传僖公四年:“岂不谷是~?”(五)读wâi。

介词。

替,给。

庄子养生主:“庖丁~文惠君解牛。

”又因为。

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其象人而用之也。

”(六)语气词,常跟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

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273.【取】(一)拿,拿来占有。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不阙秦,将焉~之?”引申为采取。

孟子尽心下:“吾於武成,~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书中的一篇)又为从中取出。

荀子劝学:“青~之於蓝,而青於蓝。

”注意:“取”的反面是“舍”(舍),所以“取舍”对举(取:要;舍:不要);又和“与”(予)相对,故又有所谓“取与”(取:拿人家的东西;与:拿东西给人家);又是“去”的反面,故还有所谓“去取”(去:抛弃;取:要)。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古代汉语常识>>我们如果对古代汉语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确应该分为上古时期(一般指汉代以前)、中古时期(一般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近代时期(一般指宋元明清),甚至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

◆(二)繁体字>>“干”是盾牌(“干戈”二字常常连用)。

◆(三)异体字>>德:悳匆:悤奔:犇粗:觕、麤梁:樑◆(一)古今词义的差别>>〔无虑〕古代有副词“无虑”,不是无忧无虑的意思,而是“总有”“约有”(指数量)的意思>>醒〕在上古汉语里,睡醒叫“觉”(又叫“寤”),酒醒叫“醒”,“觉”和“醒”本来是有分别的。

古书中所谓“睡觉”,也就是睡醒,不是现代语的“睡觉”。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旋〕用作副词时读某uàn。

>>有些字,同一个意义也可以两读,例如观看的“看”,既可以读阴平,也可以读去声。

今天我们把“看”字读去声,但是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为了格律的需要,有时候也还该读成阴平。

如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中“看”字都该读kān。

◆(三)用典>>用典,就是运用古书中的话(典故)。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修门,指楚国首都郢的城门。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7.副词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

>>.介词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词。

>>形容词变动词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物变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使动”;第二种是把事物看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意>>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是经常不带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是经常带宾语的动词。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常用词(五) 63字说听毁誉劝居登临过称量鬻市假离合因改作为取求奉致得益竭坚利完备陈故穷难夷平庸已必一参什伯晦朔时世期官吏爵权衡果实聪明功名北中下253.【说】(一)说明,解释。

论语八佾:“成事不~。

”(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

)又名词。

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二)学说,主张,说法。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

”韩非子难一:“矛楯之~也。

”(三)读shuì。

说服。

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成安君曰。

”(四)读yuâ。

喜悦。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与郑人盟。

”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悦”。

254.【听】(一)读tīng,又读tìng。

听。

礼记檀弓下:“夫子式而~之。

”引申为理会。

韩非子五蠹:“先王胜其法,不~其泣。

”(二)旧读tìng。

听从。

礼记曲礼下:“三谏而不~,则逃之。

”汉书张骞传:“其势宜~。

”(三)读tīng。

旧又读tìng。

治理,判断。

论语颜渊:“~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成语有“垂帘~政”。

〔~事〕(1)治理政事。

汉书韩延年传:“是日移病不~事。

”(2)名词。

中堂叫“~事”。

世说新语政事:“~事前除雪后犹湿。

”晋书陶侃传作“厅事”。

后代“客厅”的“厅”即由处理政事的中堂逐渐发展而来。

(四)读tìng。

任从,由着,放任。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而斫之。

”今成语有“~其自然”。

(一)损坏,伤害。

论语季氏:“龟玉~於椟中,是谁之过与?”(二)毁谤,说别人的坏话。

跟“誉”相对。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

”韩非子五蠹:“誉辅其赏,~随其罚。

”256.【誉】称赞。

墨子非攻上:“从而~之,谓之义。

”引申为好名声。

孟子告子上:“令闻广~施於身。

”现代变为双音词“名~”。

按:动词的“誉”读平声(yú),名词的誉读去声(yù)。

《古代汉语》王力版 一二单元知识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 一二单元知识点
8.鼓,象人持杖擊鼓形。
9.矢,《說文•矢部》:“弓弩矢也。”
10.病,《說文•疒部》:“疾加也。”引申指疾苦、疲憊、貧困、失敗等。
11.集,《說文•雥部》:“群鳥在木上也。”引申指落、集合、成等。
12.敗,《說文•攴部》:“毀也。”象手持杖擊壞貝殼之形。
13.兵,《說文•廾部》:“械也。”甲文象雙手持斤形,本義爲兵器。
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
背景材料:《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故本傳“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亂於晉,且貳於楚也。”杜預注:“文公亡過鄭,鄭不禮之。”
一、字詞
1.軍,篆文字形象以車圍之形。古於野外臨時駐軍,必以戰車圍成一圈以爲臨時營壘,營門則以二車交搭其轅而成,故軍營門稱轅門。以篆文字形,“軍”常用作動詞“駐軍”之意。此乃兼類詞。
四、文化知識
1.晉、虞、虢之間之關係:
太伯 周太王 虞仲
(古公亶父) 王季 文王 武王 成王
叔虞(晉)
虢仲 (西虢) 北虢
虢叔 東虢
2.桓莊之族,指獻公同族之群公子。晉文侯弟成師於晉昭侯元年(前745)封爲曲沃桓叔,傳子曲沃莊伯,莊伯傳子曲沃武公。晉侯緡二十八年(前679),武公滅晉侯,周王命曲沃武公爲晉君。其子爲晉獻公。
4.滅,《說文•水部》:“盡也。從水。”
5. 朝,《說文•倝部》:“旦也。”(倝,日始出, 光倝倝也。)字象日出於林莽之間,而月未落也。
6.介,《說文•八部》:“畫也。”但甲文象人前後有皮甲遮護之形,本義當爲皮甲。
7. 絕,《說文•糸部》:“斷絲也。從刀從卩。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甲文、金文像以刀斷絲,本義即爲斷絕,從絲取義。
3.軼,《說文•車部》:“車相出也。”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词语注释商榷四则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词语注释商榷四则

p trc 叩 4 0 7t o e, 抽 l盯7 ‰ o
i Jtn B ,I nc , t m h A e

si f 咖 tl l i h n te
I 日 A w s删 I I . 曲 硼 I 洲
t 曲 d嗍 剥
} mB h e R 瑚 c e
l 埘出 : r 工; l h e ( 鲫 w丑B jc出 c i s 停 I Cn ̄
进行了 比较大的修订 , 于 18 年荣 获 国家 教委授予 的“ 并 97 全
就应该 译为 :稍 稍更加喜欢 吃点东 西 。这 样译来 实在 扦格 “ ”
难通 , 原因就 在 于“ 稍 ” “ 稍 与 更加 ” 相剌 谬 。既然 只是 稍 稍 , 就不可能有 “ 更加 ” 既然 已经“ ; 更加 ” , 不可能 只是 了 就
加。耆 , ‘ ’喜 爱。 ( 古代江语》 订重排本 。 通 嗜 , ” 见《 校
以下 简赫 《 古汉 语 》 《 酱说 赵 太后 》 中 毕 书局 , ,触 ,
l孵 年 5月第三版) 9
这在古 汉语里是一种 习见的语词现象 。训诂学 大师俞樾 、 刘 师培在其著作《 古书 疑 艾举例》 古书 疑义举例 补》 和《 里均 有
作者简介 : 刘志生(94一) 男 , 娄底 人 , 16 , 湖南 长秒电力学院讲师 , 文学硕 士 , 主要从事投语史研究。
无足赤 。 人无完 人 由 于该书 出 自 众人 之手 , 一开始就存 在
这样 那样 的问题 . 其中有疏漏不妥之处 , 至还有不少错误 . 甚 前辈时贤耐它提 出过 一些指误 意见 , 内容 涉及 到文 选注释 、 通论 、 常用词 以至引文 、 标点等 方方面 面。基于此 , 编者 对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居 合 益 夷 朔 实 征 叔 获 贻 阻 庭 领 迁 扶 怨 贪 检 俱 干 胜 购 察 夺 壮 阴 部 壁
9 登 因 竭 平 时 听 归 振 纲 怀 悠 宇 武 徙 刺 忍 廉 英 并 谒 败 抑 裁 至 大 阳 曹 案
10 临 改 坚 庸 世 明 陟 援 交 慕 皇 亩 仇 遗 折 快 轻 灵 而 徇 守 按 断 止 多 休 邻 字
2 称 为 完 必 官 名 流 秉 被 悼 孔 骖 征 存 问 废 食 然 尔 效 骑 擢 敕 寐 专 机 狱 项
3 说 量 取 备 一 吏 北 放 举 住 淑 亟 驷 收 处 对 变 服 且 建 留 伏 挟 委 恨 壹 要 阙 乳
4 听 鬻 求 陈 参 爵 中 游 斯 负 幸 庶 策 发 坐 许 曲 饰 或 置 遣 围 将 捐 惊 稍 祖 祠 体
5 拜 遂 披 独 惟 殷 竖 财 节 赠 恃 舒 残 奥 极 木 籍 泽 抚 析 拟系 拉 特 霄 周 臧 贿 度 颠 玩 张 暴 精 甚 谷 状 帷 游 判 测 偶 聊 铭 韻 弟 几
7 谀 务 累 奸 丑 汉 胡 获 性 议 覆 肆 弛 甘 众 最 壑 类 盖 扬 切 当 丹 匪 诔 律 形 始

419

510

576

788
1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怜 迭 县 公 素 邑 优 业 拳 谪 寓 损 可 寒 速 孩 墟 趣 末 没 闻 丽 宁 简 旨 范 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言 反 亡 堪 二 女 辞 来 引 谋 因 帝 礼 哀 窃 正 著 家 臭 入 树 诚 烈 攻 关 年
2 语 复 逐 有 兵 族 谢 去 却 会 侈 后 乐 衅 诛 邪 相 社 先 之 艺 伪 瞻 教 官 岁
8 藉 役 讯 垂 漫 傅 颖 槛 砾 蹈 睇 怅 央 烦 阁 洲 簪 管 赏 住 涵 濯 肖 慢 遍 纂
9 凌 戍 诘 尊 赤 仪 轩 梁 掇 蹑 眄 慨 阑 急 甸 渚 缨 弦 料 依 蒙 拂 暨 妄 尘 床
10 厉 募 叙 盛 碧 容 冕 陵 控 升 瞻 警 清 忽 藩 皋 绂 鼓 想 倚 蔽 逆 逮 层 霭 蓐
2 悯 代 结 私 白 鄙 伎 货 脚 斥 寄 刻 以 温 弥 亲 材 涕 纪 通 宿 工 豫 篇 风 规 常
3 吊 替 绝 偏 方 边 皂 赂 端 宣 禁 勒 凡 幽 愈 眷 才 泣 载 达 随 博 尚 词 骚 则 纲
4 除 成 擅 全 夙 塞 宦 资 绪 褒 戒 郁 圣 冥 尤 竹 簿 膏 监 辨 沮 核 攸 赋 翰 准 维

933

1065 沈 革 秀 舛 三 典 表 轨 练 辱 1188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 创 胁 吹 诉 虚 青 祥 庾 津 扪 缘 迴 惕 澄 但 苑 涯 绶 声 占 雕 荫 凋 暝 乔 峦 妆

41

131

216

317
1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过 作 利 已 期 功 降 操 错 惩 永 所 耦 失 戮 兴 饭 豪 若 矫 破 拔 奏 寤 笃 咎 里 画
册第 8 告 侵 图 乱 君 池 属 赴 具 衰 固 庙 观 措 忠 慎 盗 文 行 福 害 钱 钧 野 贾 9 谏 袭 虞 整 师 田 托 战 给 崩 再 诗 望 拱 信 苟 贼 质 走 决 比 饥 钟 途 旅 10 讨 奔 克 两 姑 馆 往 击 计 匮 三 书 矜 攻 谅 湿 国 色 出 治 喻 滋 倍 江 徒
8 诬 积 羁 回 陋 景 虏 禄 情 论 率 敷 是 辛 便 夫 亭 寿 梗 抗 推 须 红 厥 赞 荣 迹 终
9 辩 聚 系 雅 秽 曜 戎 位 声 讽 诣 化 非 鲜 嘉 妇 台 命 概 奋 移 饶 允 经 章 华 绮 羞
10 诉 寻 牵 俗 玄 都 倡 产 响 贬 历 加 能 敝 遽 婴 郊 志 本
3 谓 舍 及 无 车 怀 责 从 冯 习 靡 王 知 憾 翦 辟 帅 稷 前 适 事 善 共 法 府
古代汉语重点词语索引 4 5 6 7 访 请 召 报 次 如 驰 骤 执 免 享 荐 昭 穆 勤 乏 甲 介 卒 乘 仇 河 防 城 让 违 据 疾 寡 侯 识 恕 修 好 士 仁 后 进 畜 淫 同 术 衣 争 即 约 病 少 子 见 愤 讲 恶 仆 义 内 退 保 凶 殊 势 冠 使 就 解 饿 微 息 示 患 设 恭 御 道 外 踰 爱 疏 异 数 屦 令 趋 释 厌 强 宗 视 持 立 敬 右 德 间 逸 伤 戚 斤 朝 商

1322

1475

1610
2 造 迫 唱 摹 枉 苍 殃 廪 浦 把 偃 还 欲 浑 星 陇 塘 衾 僚 卜 制 炙 零 黯 耿 岩 奁
3 潜 陨 叩 写 和 乍 条 帛 畴 挑 仆 逝 感 安 辰 堑 垠 襦 群 戏 生 啖 屠 纤 渺 阿 厨
4 藏 落 弹 排 顺 暂 理 缕 陌 搔 毙 分 酌 闲 岳 坟 辇 袄 辈 弄 消 饷 灭 悉 缛 隅 筵
5 毁 市 奉 故 什 权 下 浮 伐 施 偷 裘 矢 封 遇 省 直 布 曾 罢 逢 突 烝 详 冀 略 宾 第 意
6 誉 假 致 穷 佰 衡 遵 集 稼 用 薄 褐 躬 弃 接 审 长 斗 更 学 候 禽 亨 诈 贵 辄 郎 屏
7 劝 离 得 难 晦 果 徂 采 穑 制 险 裳 身 俟 承 虑 小 式 渐 养 延 纵 顾 与 贱 犹 男 帐
5 步 运 读 攘 凛 每 支 扃 晡 投 倾 诀 酹 乖 丘 蹊 毂 羹 思 动 淹 敛 馨 赢 稠 畔 肌
6 履 输 啼 窜 凝 既 叶 牗 曛 掷 聆 悸 酣 互 岭 径 辕 飧 索 定 漏 贡 尽 短 综 际 肤
7 枕 徭 号 列 烂 卿 朵 楹 块 递 眺 恸 觉 繁 栈 汀 辙 丝 鉴 驻 泛 激 了 骄 杂 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