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时的教材内容以“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

本课时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讲述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懂得珍惜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但是,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认识不足,容易过分追求科技产品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既要看到科技带来的好处,也要认识到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科技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能关注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能关注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的利弊。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科技发展案例材料。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教学场所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科技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科技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科技发展的案例,如手机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观看案例后,分组讨论: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8课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8课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到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世界和认识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

2.道德修养:认识到科技能够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3.责任意识:懂得科技既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也会带来危害;认识科技的价值。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科学精神及意义。

(重点)2.通过三位航海家的故事,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难点)3.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是重大的科学突破,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崇尚科学不盲从1.献身科学为求真(1)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银河系、太阳系地球)(2)提问: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预设:地球是行星,围着太阳转。

(3)过渡: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现代人们熟知的科学知识。

但是在500多年前的欧洲,限于当时对世界的认识,人们普遍接受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反对任何其他学说。

在这样迷信、教条的氛围中,却有一位科学家勇敢地站了出来,指出“地心说”是错误的。

他是谁呢?让我们打开教材,阅读第58页“活动园”第一段内容,一起去“拜访”他吧。

(学生阅读有关哥白尼的内容)(4)提问:在当时人们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哥白尼率先提出了“日心说”,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

后来,他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遭受了磨难,大家知道吗?预设:哥白尼因为“日心说”,被教会以亵渎圣经罪处死。

点评:哥白尼宁愿被处死也不愿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真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科学家。

追问:古今中外像哥白尼这样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同学们还知道有谁?预设: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后来他被判处火刑,葬身大火之中。

点评:这些科学家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令人敬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教案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3.通过对世界探索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教学难点: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查找关于航海家的相关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研究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回顾小学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2.思考: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3.师:科技的开展,改变了我们保存的天下。

在探索天下开展的进程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付出了自己一身的心血,为探索天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天下开展的进程。

4.揭示课题: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一)“地心说”与“日心说”1.观看视频《地心说与日心说》2.会商:(1)XXX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2)XXX提出“XXX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若何的影响?(3)XXX为追求真理付出了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3.师小结:波兰科学家哥XXX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

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XXX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倾注他毕生心血的《天体运行论》。

“XXX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XXX和望远镜1.观看视频《不说不知道17世纪的XXX用这种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2.同桌交流:XXX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3.出示XXX遭到教会审判的照片,师:XXX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不久便被判处终身监禁。

4.思考:XXX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5.师小结:通过XXX的“XXX说”和XXX的望远镜,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天下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8课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8课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将进入第四单元第8课的学习《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2.真理引入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找到真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家们背后的故事,一起去了解他们对世界的探索。
3.过渡:通过看视频,我们知道了蒸汽机提供的新动力,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是蒸汽机发明后被应用在火车、纺织车间、采矿业等其他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呢?请大家来说一说吧。
4.过渡:是的。蒸汽机的发明结束了人力风力和水力的历史。
5.爱迪生,大家应该都认识吧(我们来看看他与电灯泡的故事)
课题
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1.梳理学生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品质;明确迷信权威,教条的态度。
2.初步了解前人对世界的探索,认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重点
梳理学生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品质;明确迷信权威,教条的态度。
难点
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6.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瓦特和爱迪生的故事。从故事中你们受到了哪些启发呢?
7.过渡: 100多年前,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的白炽炭丝灯泡以后,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动力。你们瞧,当时的有轨电车,人类社会由蒸汽为标志的第1次工业革命时代,跨入以电器为标志的第2次工业革命时代。进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时,主题是“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本课教材从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出发,展示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数据、事例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科技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产品有较高的兴趣,同时也有一定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但在科技伦理、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科技伦理意识,理解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事例,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科技发展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图片、数据和事例。

2.准备科技发展的事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图片,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数据,呈现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过程和成果。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科技改变世界》优质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科技改变世界》优质教案设计

科技改变世界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2.能辩证地看待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到善用科技才能为人类造福。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科技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认识到善用课技才能造福人类。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环节一:观看视频,理解什么是科技1.视频导入,理解什么是科技2.引出课题---科技改变世界【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科技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便利。

(二)环节二: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1.观察一下,图中都是以什么为动力的?2.动力的升级,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呢?3.出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图片,根据课下查阅资料,你能讲出图片背后的故事吗?学生讨论: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知多少。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时间中期(大概是1760年至1850年)特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开创了以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浪潮。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机器都是以蒸汽或者水力作为动力驱动,首次用机器代替人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工厂出现,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汽车”。

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

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1840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总结: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

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分析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3.探究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和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探究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2.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和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3.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课前展示,引发学生兴趣;2.讲解、互动探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3.案例分享和分析,使学生深入考虑科技发展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安排1. 课前准备1.准备教学板书;2.展示有关科技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活动1:观看小视频根据课堂安排,观看一段有关科技发展历程的小视频,带领学生了解科技的成长历程和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并让学生就观看的视频进行讨论。

3. 活动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就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进行讨论和分享,每个小组发言3-5分钟。

4. 活动3:案例分享老师给学生分享科技发展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活动4:珍惜科技成果从社会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科技成果,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同时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6. 活动5: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在教学中,采用了课前展示、活动讨论、案例分享、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8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8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一、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理解科技的定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2.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3.掌握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其正反两方面的意义;4.引导学生以科技为主导思想,探究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Key and Difficult Points)1.理解科技对人类的重要作用;2.掌握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3.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其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1. 什么是科技?科技是指人们为了解决问题和满足人类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集合。

科技是指符合自然规律、经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达到一定水平后,被用于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各项技术和方法。

2. 科技的作用科技的发展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技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生活质量: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人们可以享受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2.提高生产效率:科技的发展使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3.促进产业升级:科技的进步使得旧的产业模式被淘汰,新的产业模式得到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4.推动教育进步:通过科技的渠道,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全面、系统、高效的教育。

5.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深化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3. 科技的发展历程•古代科技:古代科技以手工业为主,主要包括制陶、砍伐、种植、烹饪、武器制造等方面。

在科技发展的初期,人们还未形成系统的科技体系,技术水平相对简单,但是却为后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1750年-185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科技革命,标志着人类从手工作坊、家庭经营等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向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3.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寻找生活中的科技
2.教师准备:课件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对世界的认识
1.播放视频:
《地心说vs日心说》
2.补充背景: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师生讨论: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
3.科学的佐证:伽利略望远镜播放视频;《不说不知道,8世纪的伽利略用这种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
4.指名交流:
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
5.出示资料: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
思考: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活动二伟大航行
1.了解我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2.航海家的积极探索: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它们的故事。

根据交流出示相关资料
3.整理15世纪初开始的航行大事件
4.观看视频,师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作用?
5.小结
活动三对自身的认识
1.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人类起源的说法:
1.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人类起源的说法:
(1)神创论:你了解哪些关于神创作人类的故事?
(2)自然进化论,也就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

3.介绍达尔文及《进化论》
板书设计: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追求真理
新航路的开辟
自然进化论
第二课时
活动一: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
1.各小队交流汇报。

2.教师根据小队交流汇报的内容作适当的补充。

(1)人类早期科技萌芽:如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来发展农业,中国人很早就种稻、栽桑、养蚕,这就是最早的农业科技;埃及发明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几何学,希腊人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最初的物理学,中国人锻铜铸铁、发明火药,就是最初的化学。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的标志是动力革命,先是用蒸汽机等机器来代替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天然动力,带动了采煤、钢铁、交通等事业的发展。

(媒体出示:瓦特和当年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媒体播放一段早期的电影制作)
(3)19世纪电的发现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带动了电灯、电话、电报等发明,更带动了电车、电影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活动二联系生活,感受当代科技的崭新成果
师过渡: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七色光,领略科技在当代的迅速发展吧!
1.学生观察课文上的四幅图片内容,自由谈新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电子阅览室,通过网上冲浪,搜索世界现今发展的高新科技。

3.说一说,在我们看到的科技新成果中有哪些是中国创造的,你有什么感受?4.小结:从我国的科技新成果中,可以看到我国在当代科技发展新潮流中正急起直追,并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为此你想说什么呢?
5.小结:是啊,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浪潮中,我们中国不能再落后,一定要努力称为科技强国,这责任重担就落在今天在座同学的肩上。

6.师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项目涉及面越来越广,需要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单靠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力量,已经不能跟上世界的步伐,唯有合作、共享,才能共同创造新的奇迹。

7.教师展示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图片,让学生们画出时间轴,并表达发现了什么规律?
活动三:合作探究,科技如何影响生产、生活
1.引导学生寻找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

2.讨论这些科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活动四:辩论科技的利与弊
1、准备:分成正反两方,应该发展科技,让科技继续造福人类。

反方:不应该发展科技,以免人类遭受苦难。

2、辩论会开始。

倡议书。

1、倡议主题。

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确定科技利弊的正反方
2. 展开辩论
3.小结
第三课时
活动一:人类对飞行的探索
1.播放视频:
《科技让“飞行”梦想成真》
2.师生讨论:
科技对于人类飞行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3.认识人类对飞行的探索
4.小组讨论:
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无数的先驱们就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冲.上云霄。

近两百年来,他们已经掌握了空气运动的原理,,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将飞行变成可能。

活动二:中国的航天梦
1.播放视频:
《中国航天发展史》
2.认识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
3.播放视频:
《中国航天的迅速崛起》
4.师生讨论:
中国航天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思考: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直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回望过去;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活动三:
科普在身边
1.师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科普活动?
2.小组讨论: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有哪些收获?3.探究: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调查:科技在我家)
板书设计: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科技让梦想成真
爱科学飞行的探索学科学
中国航天梦用科学
科普在身边讲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