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学案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学案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学习导引】一、浓硫酸的特性思考:实验室为什么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是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脱水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蔗糖变黑的本质是:C12H22O1112C+11H2O思考: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怎么办比较:比较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吸水性脱水性含有“H2O”去______为“吸”无“H2O”去______、______为“脱”义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探讨1: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探讨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各是什么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探讨3:考虑本实验的产物为有毒气体,请你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若想同时证明SO2溶液显酸性,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画出简图。

(2)浓硫酸与非金属(如C)的反应思考: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现象,你能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吗(3)浓硫酸能跟铁、铝反应,为什么还能用铁、铝容器来盛放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的比较】二、硝酸的氧化性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课件 人教版

高三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课件 人教版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③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加热时反应。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2)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
①反应规律:非金属单质+浓硝酸―→最高价氧化物
或高价含氧酸+NO2↑+H2O。 ②反应举例: C+4HNO3(浓)==△===CO2↑+4NO2↑+2H2O。
(2)浓H2SO4具有吸水性,通常用作 干燥剂 。浓H2SO4溶 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 缓缓 加入到 水中 并不断地 用玻璃棒 进行搅拌。
(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分析,H2SO4中的硫元素、
HNO3中的氮元素
只有氧化性。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2)与非金属反应: 加热时浓硝酸与木炭发生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 (3)王水: ①组成: 浓硝酸 与 浓盐酸 ,体积比为1∶3; ②性质: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 金、铂 等溶解。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3.思考:Cu和一定浓度的HNO3充分反应后铜过量, 若向反应后混合物中滴加稀H2SO4,铜能否继续 溶解? 答案:能。因为加入的稀 H2SO4 提供了 H+,溶液 中的 NO-3 、H+和 Cu 能继续反应,即 3Cu+2NO-3 +8H+===3Cu2++2NO↑+4H2O。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硝酸的强氧化性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1.具体表现 (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 金属。 如3Ag+4HNO3(稀)===3AgNO3+NO↑+2H2O。 ②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HNO3的浓度不同, 还原产物不同。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衡水杯”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衡水杯”一等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1.理论背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化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教材背景本节课的地位比较重要,其内容是建立在初中《酸的通性》、《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学生对稀硫酸性质已有较全面的认识,而对浓硫酸、硝酸只有初步认识,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则与学生原有认知矛盾冲突。

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式教学,学生认知结构完全可能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对以后研究其他物质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硫酸和硝酸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掌握硫酸和硝酸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水平;学会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培养、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运用化学理论分析、推理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提高思维能力;了解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提高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三、重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H2SO4 、HNO3的性质。

难点:浓H2SO4、HNO3的氧化性。

难点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四、教法方法本节课将演示实验全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设计为“实验→思考与讨论→归纳总结→分析和解决问→拓展与应用”的课型,强调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

1.创设了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情景。

本节创设了如下情景:生产情景—生产硫酸情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实验情景;以实验现象设疑—探究情景;分析、讨论—合作、交流情景。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名师教学设计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并对现象做出客观解释的科学探究素养,以及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

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本节主干知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浓硫酸和硝酸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硝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根据现象推测实验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过程设计【提问】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具体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5、与活泼金属反应【思考】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的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可能是具有某些性质使它们不能制取氨气【新课】浓硫酸的氧化性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就知道了,首先来复习浓硫酸的两个特性。

1、吸水性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

2、脱水性【演示实验】观看浓硫酸与蔗糖实验视频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碳,而产生了气体使它变得疏松多孔(辨析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提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呢?稀硫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而浓硫酸不能制取氢气,下面我们以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导学案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导学案

命制人丁玲审核人【学习目标】1.掌握浓硫酸的特性2.掌握浓硝酸的强氧化性3.学会通过现象分析反应的产物【学习重点】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学习难点】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课前延伸学案【知识回顾】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遇无色酚酞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如: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4.与碱反应,如:5.与某些盐反应,如:【新课预习】1.浓硫酸能和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吗?若能反应,会生成H2吗?2.浓硫酸能和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吗?3.铁、铝制容器能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吗?【问题反馈】通过你的自主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课内探究学案【思考与交流】阅读教材100页思考与交流,然后小组讨论回答一、浓硫酸【自主梳理】1.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色体,沸点,挥发,密度比水,溶于水,并大量的热。

【自我检测】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何稀释浓硫酸呢?2.浓硫酸的特殊性质(1)吸水性[小组讨论]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干燥哪些气体不能干燥等碱性气体和等还原性气体。

浓硫酸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换成浓盐酸呢?【实验探究】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现象:结论:(2)脱水性【小组讨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只有一字只差,有什么区别呢?【启发诱导】根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现象,推测产物是什么?(3)强氧化性a.与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反应碳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在这个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b.与金属反应【实验探究】浓硫酸能和铜反应吗?【引导讨论】(1)本实验反应的条件是什么?(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片有哪些变化?(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有何变化?说明什么?(4)盛品红溶液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探讨】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并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反应方程式:【小组讨论】1.浓硫酸表现出了什么性质?2.1molCu 和2molH2SO4(浓)共热能否得到1molSO2?C.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比如浓硫酸可以和等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于干燥这些气体。

【教育资料】《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学习专用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下一页 1 2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硝酸硫酸和氨》。

新课标将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二课时:氨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谈一谈关于《硝酸硫酸和氨》第一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的设计:一:说教材1.地位和功能: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酸、硝酸的酸性以及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

(2)、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2)、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二、说教法本节内容无论从本章还是从整个教材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知识点多,难点多,同时又是考试热点。

对于硫酸的通性,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难度并不大,教学时以预习学案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在初中学生虽有了解,但比较浅显,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也未做过,二者的区别学生并不是太清楚,因此,必须做好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实验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且浓硫酸、硝酸与铜、碳的反应不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逻辑,为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困难。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教案

硫酸、硝酸和氨要点精讲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硫酸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易吸水,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2.硫酸的化学性质: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①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②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③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④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⑤能和某些盐反应。

2)浓硫酸的特性: ①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

如:使蓝色的胆矾晶体变为白色固体。

②脱水性:将别的物质中的H 、O 按原子个数比2:1脱出生成水。

如:HCOOH CO + H2OC12H22O11 12C + 11H2O③强氧化性: a) 活泼性在H 以后的金属反应:(条件:Δ)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Ob) 与非金属反应:(条件:Δ)C + 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c) 冷的浓H2SO4使Fe 、Cr 、Al 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发生“钝化”;d) 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2HBr + H2SO4(浓)== Br2 + SO2↑ + 2H2OH2S + H2SO4(浓)== S + SO2↑ + 2H2O“黑面包实验”中,硫酸体现出的性质:脱水性(使蔗糖炭化)、强氧化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二)硝酸1.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化学性质——特性(1)不稳定性——保存硝酸装在棕色瓶,放在冷暗处。

4HNO3或光照∆====2H2O + 4NO2• + O2•(2)强氧化性①与金属(除Au 、Pt )反应:Cu +4HNO3(浓)==Cu(NO3)2 +2NO2• +2H2O3Cu+8HNO3(稀)==3Cu(NO3)2 + 2NO • + 4H2O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保护内部的金属不再跟硝酸反应,所以可以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浓硝酸。

“硝酸、硫酸氧化性”教学设计

“硝酸、硫酸氧化性”教学设计

“硝酸、硫酸氧化性”教学设计摘要:为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硝酸、硫酸氧化性”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氧化性;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课设计的4个特点为:重视知识构建。

通过实验构建浓硫酸、硝酸的主干知识强氧化性;(2)重视环境教育。

由于浓硫酸、硝酸的反应均有污染物产生,实验重点改进是减少浓硫酸、硝酸的反应时对环境的污染;(3)加强思想方法教育。

强调分类观和氧化还原理论在分析物质性质和反应特点上的运用,通过内外因关系理解量变引起质变,深化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4)比较归纳法的运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元素化合物、氮和硫的氧化物的污染问题、酸的主要性质(通性)及氢前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规律等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研究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知识承前启后方面,本节课强化了如下两个设计:(1)先运用分类法,从物质类别、化合价等角度预测硫酸和硝酸的性质;(2)实验探究之后,对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全面小结。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硝酸、浓硫酸的氧化性,对全面认识金属与酸的反应。

2.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逐步掌握比较研究法;(2)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化学兴趣;(3)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浓硫酸、硝酸的主干知识就是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部分金属反应,也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氮的氧化物。

四、教学方法本文采用教学方法有:实验探究、对比研究及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堂的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并对现象做出客观解释的科学探究素养,以及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

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本节主干知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浓硫酸和硝酸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硝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根据现象推测实验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具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思考】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的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可能是具有某些性质使它们不能制取氨气
【新课】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就知道了,首先来复习浓硫酸的两个特性。

1、吸水性
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

2、脱水性
【演示实验】观看浓硫酸与蔗糖实验视频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碳,而产生了气体使它变得疏松多孔
(辨析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
【提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呢?稀硫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而浓硫酸不能制取氢气,下面我们以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条件
2、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产物
3、写出反应方程式
4、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讲解】: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硫元素
请同学们写出稀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以及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
讨论稀硫酸与浓硫酸氧化性的不同
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还能和一些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
C+2H2SO4(浓)==CO2↑+2H2O+2SO2↑
所以在脱水性实验中,刺激性气味是SO2,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形成黑色的炭,多余的浓硫酸和炭继续反应产生SO2
【小结】:
1.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在化学方程式中起氧化作用的硫酸只有1mol,故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当硫酸的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变成稀硫酸,反应不再进行。

三、硝酸的氧化性
【思考】浓硫酸不能和活泼金属制取氢气时因为它的强氧化性,硝酸是否具有一样的性质呢?
【观看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通过实验现象判断产物,写出反应方程。

Cu + 4 HNO3 ( 浓)=Cu(NO3)2+2 NO2↑+2H2O
3Cu+8 HNO3 (稀)=3Cu(NO3)2+2 NO ↑+4H2O
【小结】:
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属,但不生成H2。

②常温下,Fe、Al等金属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

③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如稀HNO3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而浓HNO3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④一般来说,金属与HNO3反应,浓HNO3的还原产物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O。

活泼金属与极稀HNO3反应时,还原产物复杂,可为NO、N2O、NH4NO3等。

如:4Zn+10HNO3(稀)== 4Zn(NO3)2 + N2O↑+5H2O
4Zn+10HNO3(极稀)== 4Zn(NO3)2 + NH4NO3 +3H2O
⑤王水(浓HNO3和浓HCl按体积比1:3配制)具有更强氧化性,能溶解Au、Pt。

⑥非金属单质可被HNO3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

板书设计
一、硫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硫酸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

⑵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3.强氧化性C+2H2SO4(浓) CO2↑+2SO2↑+2H2O
二、硝酸
1、硝酸的酸性
2、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
3、硝酸的强氧化性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浓)=4NO2↑+CO2↑+2H2O
王水浓硝酸:浓盐酸(体积比)=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