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词语与修辞手法句子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词语与修辞手法句子总结

1、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2、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3、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拟人句1.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2.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排比句毅,忘我的质量。

2.友谊像春风,缓缓吹来;友谊像火炭,雪中送来;友谊像雨水,旱中下来。

4.大家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夸张句·1、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2、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3、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4、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5、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设问句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润物的细雨。

2谁在呼唤和平?是他。

1.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2.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3.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5.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ABCC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气势汹汹兴致勃勃文质彬彬风尘仆仆忧心忡忡气喘吁吁千里迢迢议论纷纷无所事事想入非非逃之夭夭人才济济白发苍苍AABC九九归一高高在上恋恋不舍念念不忘奄奄一息窃窃私语愤愤不平历历在目亭亭玉立津津有味芸芸众生井井有条花花世界生生不息碌碌无为ABAC十全十美人山人海古香古色不屈不挠不知不觉全心全意无声无息多才多艺有声有色公事公办ABAB火红火红思考思考研究研究打扫打扫雪白雪白彼此彼此讨论讨论比较比较乌黑乌黑交流交流反义词的四字成语上下一心举国上下古往今来黑白分明进退两难左邻右舍前因后果生死离别天崩地裂生死存亡近义词的四字成语左顾右盼成群结队不知不觉山穷水尽真心实意见多识广欢天喜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1.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______②难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______③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______2. 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吹着哨子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缩句)(2)七月的天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改为反问句)(4)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用本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3.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修改病句)②祖国的宝岛台湾风景秀丽。

祖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

(关联词连句)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全中国人民的心怎能不一齐欢跃起来?(改为陈述句)4. 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改为陈述句)(2)他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用加横线词写一句话)5. 按要求写句子。

(1)我回头看榕树。

(扩句)(2)学习写字不懂窍门怎么能行呢?(改为陈述句)(3)我听了之后,脸很红,赶紧低下头。

(改为比喻句)(4)河里的鱼真多,多得______。

(补充完整)(5)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

(改为反问句)(6)他出了很多汗,衣服都湿了。

(改为夸张句)(7)那良辰美景,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改为感叹句)(8)鲸将许多小鱼和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6.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蜂子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______②难道这样做就能挽回局面吗?______③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______④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里了。

______7.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在句后横线上。

比喻拟人反问①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全能训练1. 给下列句子选择对应的修辞手法。

A.拟人B.设问C.排比D、比喻(1)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大,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______(2)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______(3)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______(4)风儿唱着,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______2.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这是比喻句。

3. 按要求写句子。

(1)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

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他的发言我们听得糊里糊涂,像______。

(3)用拟人的方法,把下列一段话写生动。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远处,漫山遍野都是绿色的。

4. 读读想想。

①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一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②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这一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5. 下列句子中,跟例句写法不一样的一项是()例: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叶,都像一处金色的小巴掌。

A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像个大火球。

B .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好像在向秋天告别。

C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6. 按要求写句子。

①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

我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②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缩句)③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

(改成夸张句)④他非常着急。

(改成比喻句)⑤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

(修改病句)7. 按要求写句子。

(1)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改写成比喻句)(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屹昂鼎沸霎卵跃穗巢眠昧坠2)难写的字:罩、盼、犹、震、牵、卵3)多音字:笼2.词1)必须掌握的词:观潮、人山人海、滚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逐渐、齐头并进、山崩地裂、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牵着、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跃出、葡萄2)近义词: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奇妙/奇异、归/回、眠/睡、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3)反义词: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腐败、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霸占/割让、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星星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隐隐约约、踉踉跄跄、点点兢兢、业业战战、兢兢业业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知己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一道后门、一片菜园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⑤修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2.词语1)四字词语:常考形式:补充词语、相关词语、造句2)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设问句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并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 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教学PPT。

2. 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句或拟人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一些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比喻句和拟人句的魅力。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喻句和拟人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

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2. 正文:包括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区别,以及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分享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知识。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并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我会在下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尝试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够将这个知识点运用到他们的日常写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1.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布谷鸟“布谷、布谷”赚叫着。

(改写成拟人句)②秋天,高粱熟了,稻子也熟了。

(改写成拟人句)③昆明湖的潮水很平静。

(改写成比喻句)④公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改写成比喻句)⑤这是最佳路径。

(改为反问句)⑥你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努力。

(改为反问句)2. 在括号中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______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他们把石头板在木木撬上,用人或牲畜来拉。

______3. 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吹着哨子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缩句)(2)七月的天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改为反问句)(4)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用本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4.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这句话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 .举例子B .打比方C .分类别D .作比较5. 照样子,写句子。

(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2)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6. 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改为陈述句)(2)他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用加横线词写一句话)7.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______②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吗?是的。

______③鱼儿在水中快乐地跳舞。

______8. 选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①我国捕获过一头四十吨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

______、______②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单的喷泉一样。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 2 单元第 7 课《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 2 单元第 7 课《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 2 单元第7 课《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知识归纳引言:在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中,《呼风唤雨的世纪》带领我们领略了科技的神奇魅力。

这篇课文不仅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份宝贵的复习资料。

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这篇课文,挖掘其中的重点知识。

一、课文基本信息1.写作背景:20 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者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篇文章,旨在让人们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2.主题:本文通过介绍20 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热情。

3.文学体裁:说明文。

4.作者信息: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20 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中心思想:赞颂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科技发展的赞叹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三、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词义:●唤(huàn):左右结构,部首是“口”。

词义:呼叫,喊。

●纪(jì):左右结构,部首是“纟”。

词义:记载。

●技(jì):左右结构,部首是“扌”。

词义:才能,手艺。

●改(gǎi):左右结构,部首是“攵”。

词义:变更,更换。

●程(chéng):左右结构,部首是“禾”。

词义:进展,限度。

●超(chāo):半包围结构,部首是“走”。

词义:越过,高出。

●亿(yì):左右结构,部首是“亻”。

词义:数目,一万万。

●核(hé):左右结构,部首是“木”。

词义: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

●奥(ào):上下结构,部首是“大”。

词义:含义深,不易理解。

2.多音字:●奇:qí(奇妙)、jī(奇数)。

3.近义词:●依赖—依靠。

●洞察—观察。

●改善—改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小学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小学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优秀教案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辨析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能够熟练运用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能够熟练运用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我们上几节课结束了第四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有很多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大家回顾一下。

2、知识精讲1)观察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呢?◇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我发现:这两组句子的第一句话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上更加有气势一些。

谁能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勇敢尝试一下。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问号的用法,再照样子写一写。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竺可贞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做科学研究的。

点拨: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按要求写句子3)观察下面的句子,想一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3、小结1.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2.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强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3.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了人的情感。

作用:把事物人物化。

增加了人的情感,使文章生动活泼,读起来惟妙惟肖,富有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修辞手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21分)
1.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2.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形容。

()
5.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
6.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7.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3题每小题4分,4题每空2分,共30分) 1.我的心里很害怕,悄悄地走过去,生怕鹅看见了会追过来。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海上,每晚我都会看闪闪烁烁的繁星。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如同溪流,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是您欢快的旋律。

(仿写句子)
您如同____________,没有太阳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月亮______________,但夜空中的那点光亮,是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如同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练习。

(49分)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②凌晨2点半,我开始登山。

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

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③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④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⑤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

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⑥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

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

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1.用“——”画出第⑤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完成练习。

(10分)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泰山山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画“——”的句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云雾。

作者笔下的云雾可以用词语________来形容。

(12分)
3.选文按________的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物,重点写了________的景物。

(10分)
4.文中的老大爷有着怎样的精神?遇到老大爷后“我”心里会怎样
想?(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你感受到东岳泰山有怎样的特点?除了东岳泰山,你还知道其他几岳分别是哪些山吗?(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修辞手法
一、1.夸张 2.拟人 3.设问 4.引用
5.排比 6.反问7.比喻、夸张
二、1.示例:我害怕得像一只受惊吓的小猫,悄悄地走过去,生怕鹅看见了会追过来。

2.梅兰芳先生难道不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吗?
3.示例:在海上,每晚我都会看眨着眼睛的繁星。

4.示例:星星耀眼的光芒迷人的浪漫生命价值的闪现
小石子大山伟岸的身躯溪流悠闲的情态山水间的那点铺垫默默的奉献
三、1.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山路瀑布陡峭险峻高大
2.比喻排比棉絮绸带浪花姿态万千
3.游览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对松亭
4.老大爷有着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老大爷这么大年纪了仍不畏困难,坚持攀登,我一定要向老大爷学习,坚持爬到山顶,决不能认输。

5.我感受到的泰山的特点是:山峰高拔、云海奇美、山路险峻。

其他几岳分别是: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