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电学性能简介

合集下载

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

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

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
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材料,它具有很多的优异特性和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和行业中。

下面我将会从两个方面来讨论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是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的特点。

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高温稳定性:钛酸钡陶瓷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其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承受高达1100°C的温度。

2. 高介电常数:该材料的介电常数远高于其他材料,达到了8~10,因此常用于电子和通讯设备中。

3. 良好的压电效应:钛酸钡陶瓷表现出良好的压电效应,因此在精密测量仪器、声学传感器以及医学领域应用广泛。

4.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钛酸钡陶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化学腐蚀性,可用于制造耐腐蚀的传感器和化学设备。

其次是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的应用。

目前钛酸钡陶瓷的应用领域比较
多,例如:
1. 传感器:由于钛酸钡陶瓷具有压电效应,因此可用于制造不同种类
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2. 机械零件:钛酸钡陶瓷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等,因此可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如轴承、轮轴、喷气发动机等。

3. 电容器:钛酸钡陶瓷具有高介电常数,可用于制造电容器等电子设备。

4. 医疗器械:钛酸钡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人体免疫
反应,因此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人工关节等。

综上所述,钛酸钡功能陶瓷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多
种特点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钛酸钡陶瓷将会被广泛应用到
更多的领域中。

钛酸钡陶瓷的种类

钛酸钡陶瓷的种类
掺杂改性是通过在钛酸钡陶瓷中加入其他元素,以改变其性能的一种方法。
掺杂元素如锶、钙、镁等,可以改变钛酸钡的介电常数、压电系数、热导率等性能 参数。
通过选择不同的掺杂元素和掺杂量,可以定制钛酸钡陶瓷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钛酸钡陶 瓷的表面性能,提高其与金属
或其他材料的粘附性。
高介电常数
钛酸钡陶瓷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使其在制造电容器 、电子滤波器等电子元件方面具有优异性能。
压电性
钛酸钡陶瓷具有压电性,即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电 荷,可用于制造传感器和换能器等。
热稳定性
钛酸钡陶瓷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较高温度下 保持其性能。
钛酸钡陶瓷的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
由于其高介电常数和良好的热稳 定性,钛酸钡陶瓷广泛应用于制 造电容器、电子滤波器、电子管 座等电子元件。

制备工艺
高纯度钛酸钡陶瓷的制备工艺较为 复杂,需要经过多次提纯、合成和 烧结等步骤,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纯 度和性能。
应用领域
高纯度钛酸钡陶瓷广泛应用于电子 、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作为功 能陶瓷和结构陶瓷的重要原料。
多孔钛酸钡陶瓷
孔隙结构
应用领域
多孔钛酸钡陶瓷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 ,孔径大小可调,孔隙率较高。
传感器
利用其压电性,钛酸钡陶瓷可以 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 感器等传感器件。
通讯领域
在通讯领域,钛酸钡陶瓷可用于 制造高频通讯器件,如手机、无 线电通讯设备中的元件。
02
钛酸钡陶瓷的种类
高纯度钛酸钡陶瓷
纯度要求
高纯度钛酸钡陶瓷的原料纯度要 求极高,通常需要达到99.9%以 上,以确保陶瓷的性能和稳定性
感谢观看

钛酸钡和钛酸铋

钛酸钡和钛酸铋

钛酸钡(BaTiO3)和钛酸铋(Bi2TiO5)都是常见的铁电材料,它们在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两种材料都具有铁电性和压电性,但它们的性能和应用有所差异。

1. 钛酸钡(BaTiO3):
- 铁电性能:钛酸钡是一种典型的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

- 应用:由于其优异的介电性能,钛酸钡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s)、热敏电阻、压电陶瓷等领域。

- 稳定性:钛酸钡在高温下的稳定性相对较好,这使得它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中具有优势。

2. 钛酸铋(Bi2TiO5):
- 铁电性能:钛酸铋也是一种铁电材料,但相比钛酸钡,它的铁电性能较低。

- 应用:钛酸铋通常用于制备层状结构材料,如复合氧化物,这些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电性能更为稳定。

- 稳定性:钛酸铋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在高温应用中可能需要与其他材料结合使用。

钛酸钡和钛酸铋都是重要的铁电材料,它们在电子元器件和陶瓷材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钛酸钡 伪立方相-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钛酸钡 伪立方相-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钛酸钡伪立方相-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钛酸钡(Barium Titanate,简称BT)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它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伪立方相结构,该结构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伪立方相不仅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非线性电学性质,使其在电子器件、传感器、电容器和储能设备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钛酸钡伪立方相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钛酸钡伪立方相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钛酸钡伪立方相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该材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钛酸钡的物理性质、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钛酸钡的物理性质,包括其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其次,我们将详细讨论钛酸钡伪立方相的结构特点,包括晶格参数、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探讨钛酸钡伪立方相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储能设备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对钛酸钡伪立方相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材料的特点和潜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为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钛酸钡伪立方相的基本背景和相关研究现状。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组织。

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分为钛酸钡的物理性质、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三个小节。

在物理性质小节中,将介绍钛酸钡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晶格参数等基本物理性质。

结构特点小节将重点探讨钛酸钡伪立方相的特殊结构特征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钛酸锶钡(BST)材料及其应用

钛酸锶钡(BST)材料及其应用

钛酸锶钡(BST)材料及其应用摘要钛酸锶钡(BST)是一种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和陶瓷工业。

本文对钛酸锶钡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重点展示了钛酸锶钡的铁电性、结构性能与掺杂改性,并详细介绍了钛酸锶钡薄膜和块体分别在微波移相器和高储能介电陶瓷中的应用。

1 BST的组成与结构钛酸锶钡与钛酸锶、钛酸钡在结构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这预示着它们之间的性能必然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1.1 钛酸钡简介钛酸钡(BaTiO3)是一种强介电材料,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被约2000)、非线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钛酸钡的电容率大(常温下介电常数r性强(可调性高),但严重依赖于温度和频率。

钛酸钡是一致性熔融化合物(即熔化时所产生的液相与化合物组成相同),其熔点为1618℃,在整个温区范围内,钛酸钡共有五种晶体结构,即六方、立方、四方、正交、三方,随着温度的降低,晶体的对称性越来越低[1]。

在1460-1618℃结晶出来的钛酸钡属于非铁电的稳定六方晶系6/mmm点群;在1460-130℃之间钛酸钡转变为立方钙钛矿型结构,此时的钛酸钡晶体结构对称性极高,呈现顺电性(无偶极矩产生,无铁电性,也无压电性);当温度下降到130℃时,钛酸钡发生一级顺电-铁电相变(即居里点T c=130℃),在130-5℃的温区内,钛酸钡为四方晶系4mm点群,具有显著的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沿c轴[001]方向,晶胞沿着此方向变长;当温度从5℃下降到-90℃温区时,钛酸钡晶体转变成正交晶系mm2点群(通常采用单斜晶系的参数来描述此正交晶系的单胞,有利于从单胞中看出自发极化的情况),此时晶体仍具有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沿着原立方晶胞的面对角线[011]方向;当温度继续下降到-90℃以下时,晶体由正交晶系转变为三方晶系3m点群,此时晶体仍具有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方向与原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111]方向平行。

钛酸钡材料综述

钛酸钡材料综述

钛酸钡材料综述1.引言钛酸钡铁电陶瓷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卓越的介电材料,即便其发展时间较短,但其具有卓越的压电性能、介电性能及热释电性等,使其一跃成为功能陶瓷领域内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其作为电子陶瓷元器件的基础材料,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

近些年,全球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其高性能、高精度、小型化的特点对主要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形中也对钛酸钡铁电陶瓷的发展也提出了较高要求[1]。

在实际生产中,要求钛酸钡铁电陶瓷粉体超细、超纯,并对主要原料掺杂改性技术方面不断完善。

2.钛酸钡铁电陶瓷的主要制备技术钛酸钡铁电陶瓷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有固相合成法、液相合成法两大类。

针对每个大类的合成方法下面还包含了诸多支路,其具体操作各具特色。

传统固相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但是由于该方法年代久远,因此所制备的产物粉体纯净度较低,且回收颗粒物体积大、化学活性较差,所以当前工业上使用该方法生产钛酸钡粉效果较差。

尤其是在电子产业中,对元件性能要求高,需要可靠、固态化、多功能性、多层化等高要求的元件。

面对此趋势,经过改进后的液相合成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液相合成法包括凝胶法、化学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等。

由于这些方法合成温度要求低且其各组分是在分子水平合成的,所以该方法制备出来得纯钛酸钡粉产物具有结晶性好、组成均匀、粒径可控、无团聚、纯度极高等优势,可充分发挥元器件的电子性能。

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98.0%)、硝酸钡Ba(N03):(99.5%)和草酸H2C204(99.5%)为初始原料,在微波温度为80℃,微波时间为10 min,煅烧温度为700℃和煅烧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制备一定量晶粒尺寸在30—50 nm的BaTiO,纳米粉放入研钵中,用浓度5%作为粘合剂的PVA溶液制造颗粒,再用80~120目的筛子对颗粒进行筛选。

每次称取0.35 g左右的样品放入模具中,在10 MPa 的压力下对粉体进行干压成型,最后对瓷坯进行排胶、烧结等后续处理。

纳米钛酸钡的研究

纳米钛酸钡的研究

纳米钛酸钡的研究摘要:钛酸钡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热敏电阻、光电器件等电子元件,是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

本文介绍了钛酸钡结构、性能、用途及制备方法。

制备超细,高纯和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BaTiO3粉体的制备成为了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关键词:钛酸钡,结构,性能,制备方法,粉体1. 引言钛酸钡(BaTiO3)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具有ABO3型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典型铁电体,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的介质损耗及铁电、压电和正温度系数效应等优异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介陶瓷电容器、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谐振器、超声探测器、温控传感器等,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2. 钛酸钡晶体的结构钛酸钡是一致性熔融化合物,其熔点为1618℃。

在此温度以下,1460℃以上结晶出来的钛酸钡属于非铁电的六方晶系6/mmm点群。

此时,六方晶系是稳定的。

在1460~130℃之间钛酸钡转变为立方钙钛矿型结构。

在此结构中Ti4+(钛离子)居于O2-(氧离子)构成的氧八面体中央,Ba2+(钡离子)则处于八个氧八面体围成的空隙中。

此时的钛酸钡晶体结构对称性极高,因此无偶极矩产生,晶体无铁电性,也无压电性。

随着温度下降,晶体的对称性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130℃时,钛酸钡发生顺电-铁电相变。

在130~5℃的温区内,钛酸钡为四方晶系4mm点群,具有显著地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沿c轴方向,即[001]方向。

钛酸钡从立方晶系转变为四方晶系时,结构变化较小。

从晶胞来看,只是晶胞沿原立方晶系的一轴(c轴)拉长,而沿另两轴缩短。

当温度下降到5℃以下,在5~-90℃温区内,钛酸钡晶体转变成正交晶系mm2点群,此时晶体仍具有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沿原立方晶胞的面对角线[011]方向。

为了方便起见,通常采用单斜晶系的参数来描述正交晶系的单胞。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使我们很容易地从单胞中看出自发极化的情况。

钛酸钡基材料

钛酸钡基材料

钛酸钡基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钛酸钡基材料是一类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在生物医学、电子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钛酸钡基材料是一类以钛酸钡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其化学式为BaTiO3。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铁电性能和介电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钛酸钡材料具有高的介电系数、低的损耗因子和良好的压电性能,在微波通信、电子元件、声波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在电子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外,钛酸钡基材料还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钛酸钡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骨修复材料、人工关节和牙科修复材料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钛酸钡基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钛酸钡基材料还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钛酸钡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因此可以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

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钛酸钡基材料的应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钛酸钡基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在电子材料、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相信钛酸钡基材料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第二篇示例:钛酸钡基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性材料,其在电子、光电、生物医学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钛酸钡基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丰富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储能器件、催化剂、光电器件等领域。

钛酸钡基材料主要是由钛酸盐和钙钛矿材料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

其中,钛酸盐是一类含有四面体氧阵列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无机骨架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储电荷的能力。利用钛酸钡材料的这一性质可制备电容器
。如多层陶瓷电容器、埋入式电容器等。
多层陶瓷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它具有高电容密度从而 使得芯片小型化,广泛应用于信息、军工、移动通讯等行业。钛酸 钡是目前主流的制备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介质材料,被誉为“电子陶 瓷工业的支柱”。
埋入式电容器的电介质材料要求具有高的介电常数、低的介 电损耗、好的加工性能和低廉的价格。钛酸钡是很合适的 材料。
钛酸钡的结构与性能
钛酸钡的物理性质
化学式:BaTiO3 分子量:233.1922 外观:白色粉末或透明晶体 溶解性:难溶于水,可溶于浓硫酸、盐酸及氢氟酸 熔点:1618℃
钛酸钡陶瓷主要特性
①铁电性 ②介电性
③热释电性
④压电性
钛酸钡晶体结构
不同温度下钛酸钡的晶胞形状
钛酸钡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在居里温度(120℃)以上: 立方晶格常数: a = 0.40 nm r(Ba2+)= 1.43 Å r(O2-)=1.32 Å r(Ti4+)= 0.64 Å • 钛-氧离子间距为2.005 Å r(Ti4+)+ r(O2-)=1.96 Å,晶格中 的氧八面体的空隙比钛离子大,允许钛离子向6个O2-中的任何一个 移动 • 在120℃以上,Ti4+的热运动较大,足以破坏Ti4+位移后所形成的 内电场对Ti4+的定向位移效应;平均来说,八面体中央的Ti4+向周围 六个O2-靠近的几率相同,并不会稳定地偏向某一个O2-,故不会形成 自发极化
钛酸钡的压电性
压电性是固体具有由施加应力产生额外电荷的性能。如果晶体无
对称中心,则这种外加压力将使电荷分布有变化,产生偶极矩,产
生压电效应。钙钛矿型晶胞结构钛酸钡陶瓷材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
泛的压电陶瓷,主要用于制造换能器(水声、电声、超声)、陶瓷滤
波器、电光器件、陶瓷变压器以及高压发生器等。
钛酸钡的热释电性
由于温度的变化,钛酸钡晶体会出现结构上的电荷中心相对位移,
使它们的自发极化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在晶体两端产生异号的束缚电
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在钛酸盐材料中,钛酸钡是最早发现
的具有热释电性的材料。 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制造红外传感器,与光
子传感器相比,它不会发生任何类型的辐射、传感效果好,在红外
探测方面开始表现出快效应、高灵敏、宽光谱等优点。
器、稳压器、频率调制、开关等。
钛酸钡的介电性能
由非自发极化状态→自发极化状态,或由一个自发极化相转变→另 一个自发极化相时,钛酸钡介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①不同温度下,晶格参数有规律地变化
②钛酸钡单晶的介电常数ε与温度T的关系
钛酸钡介电性能的应用
钛酸钡功能材料是介电体,有较高的介电常数,有很强的存
钛酸钡晶体电畴结构
四方钛酸钡晶体电畴结构示意图
偏光显微镜观察的电畴
晶片的不同区域在不同位置消光,那么就表示这些不同的 区域包含有不同极轴方向的畴。
电滞回线是电畴 在外电场作用下 运动的宏观描述
钛酸钡铁电性的应用
钛酸钡具有铁电性,常用作信息存储、光记忆、图
像显示、全息照相器件、制造介质放大器、脉冲发生
在居里点120 ℃以下,钛酸钡中的钛离子从原来的平衡位置沿(001 )方向位移,变成四量较低的钛离子, 就不足以克服钛离子位移后 Ti-O 间形成的内电场作 用,而向着某个氧离子(如c轴方向的氧离子靠近) ,产生自发位移,产生自发极化

如果周围晶胞中钛离子的热运动能量较低,这种自 发位移就会波及到周围晶胞中所有的钛离子,使它们 同时沿着同一方向发生位移,这种极化波及相邻的晶 格,形成一个自发极化的小区域,即电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