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葛长庚念奴娇(咏雪)赏析doc格式文档
咏雪原文译文与练习

咏雪原文译文与练习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咏雪》原文与注释以及练习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译文(1)谢太傅:即(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人。
做过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9):指(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着称。
无奕,指,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字叔平,大书法家的第二个儿子,做过刺史、左将军等。
译文《咏雪》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中心思想《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
古今异义1、儿女: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一词多义1、因: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因为)文言文特殊句式1.句。
谢(于)寒雪日内集。
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之意。
咏雪文言文及翻译赏析

白雪皑皑覆天地,纷纷扬扬舞晴空。
银装素裹山川秀,玉树琼花映日红。
寒风凛冽冰封地,皎洁月光照长空。
梅花傲雪迎春开,雪景如诗画图中。
译文及赏析:《咏雪》这首诗以冬季的雪景为主题,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川的美丽画卷。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白雪皑皑覆天地,纷纷扬扬舞晴空。
(翻译:洁白的雪花覆盖了整个天地,纷纷扬扬地飘舞在晴朗的天空。
)赏析:首句以“白雪皑皑”形容雪的洁白无瑕,覆盖了整个世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观的氛围。
次句“纷纷扬扬舞晴空”则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晴朗天空中的飘舞,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银装素裹山川秀,玉树琼花映日红。
(翻译:山川被银白色的雪花覆盖,显得更加秀丽;玉树和琼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
)赏析:第二句“银装素裹山川秀”通过“银装素裹”这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雪后山川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句“玉树琼花映日红”则通过“玉树琼花”和“映日红”描绘了雪中的树木和花朵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寒风凛冽冰封地,皎洁月光照长空。
(翻译:寒冷的北风凛冽,大地被冰雪覆盖;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广阔的天空。
)赏析:第四句“寒风凛冽冰封地”通过“寒风凛冽”和“冰封地”传达了冬季的严寒和雪后的寂静。
第五句“皎洁月光照长空”则描绘了夜晚雪景的宁静,月光如水,照亮了整个天空。
梅花傲雪迎春开,雪景如诗画图中。
(翻译:梅花在雪中傲然开放,迎接春天的到来;雪后的景象如同诗画中的美景。
)赏析:最后两句“梅花傲雪迎春开”以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展现了雪中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而“雪景如诗画图中”则将雪后的美景比作诗画,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咏雪》原文及赏析

《咏雪》原文及赏析咏雪出于东晋谢安与其侄子、侄女的一段即兴对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咏雪》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咏雪》原文及赏析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赏析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
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翻译饮美酒,读《离骚》。
堪笑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那西晋名士王衍,清雅直立,像玉壁一般,却只顾清谈,最后被敌人杀害,空余遗恨。
我退隐的这一带地方,田园烟雾苍苍,山丘清寒碧碧,居住其中,闲适无比。
可到了将近岁末的时候,我却还是忧风忧雪。
我感慨地追忆那东晋的名臣谢安,虽壮志凌云,却被贬西州而病逝。
我梦想着,建起我的萧闲堂别墅,岩桂的幽香香飘十里。
胸中的种种不平之气,都随着一杯酒,无踪无迹。
天睛日暖的日子里,和友人们相聚,悠然自得,意气风发,不再有一丝一毫的遗恨。
当初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他们曾在兰亭把酒吟诗,这种心情,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啊,王羲之又何必在《兰亭集序》中记什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杏花天》等。
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四十九字;下片十句,押四仄韵,五十一字,共一百字。
追和赤壁词:即步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人生佳处,但能读《离骚》饮酒,不需他物。
《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夷甫:即王衍,字夷甫。
据《晋书·王衍传》中载,王衍虽位居宰辅却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
岩岩玉壁:东晋名士王衍,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词人借描绘岁寒翠竹以自比。
寒玉:喻寒竹;风雪:喻忧患。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引谢安故事。
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
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
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翻译艅艎大船东流下,远望千里西来的大江,只见一片烟水苍苍茫茫。
若问襄州究竟在哪里?雉堞一直与天边云霞连接的地方。
羊祜的残碑,诸葛亮的遗迹,都满载遗恨浴着残阳。
后来的人物,有几个能有您这样卓伟超常。
“其肯为我来耶?”说这话的乌重胤的礼贤下士,才能够使人们精神振奋,意志增强。
不要老是认为现在太平无事了,便避讳讨论军备武装。
眼前的江山,楼头的鼓角,都流露着英雄的慷慨悲凉。
要想得到取功名的机会,在闲暇时就应该准备停当。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酹江月》等。
双调,一百字。
上片九句,押四仄韵;下片十句,押四仄韵。
张明之:词人好友,生平不详。
京西:路名。
宋至道十五路之一。
熙宁五年(1072年)分南、北两路。
北路治所在洛阳,南路治所在襄阳。
幕:官署,幕府的简称。
艅艎:大舰名。
西江:西来之大江,指长江中上游。
烟水:江面上雾霭笼罩。
襄州:即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作掩护用。
叔子:西晋大臣羊祜,字叔子。
曾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
残碑:指羊碑,又称堕泪碑。
羊祜在襄阳十载,有惠政。
死后,襄阳百姓为之立庙建碑。
卧龙:诸葛亮。
瑰伟:同“瑰玮”,奇伟。
河阳:地名,在今河南孟县西。
言兵为讳:忌讳议论军事。
南宋统治集团执行投降政策,禁止朝野议论出师北伐之事。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词人送友人奔赴襄阳任职之时。
当时宋金两国对峙于襄阳,暂时的平静麻痹了世人,甚至让人忘记了收复失地的重任。
词人恐怕友人也被同化,所以写下该词,鼓励友人做好准备,时刻为收复失地不懈努力。
念奴娇古诗词赏析

念奴娇古诗词赏析●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当时他南归已经七个年头,而他期望的抗金复国事业,却毫无进展,而且还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
词人在一次登建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宫留守史致道,以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
全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写景时,寓情于景,感情极其浓郁;抒情时,吊古伤今,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这首词分以下几个方面下笔:建康的地理形势、如今的败落景象,并用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表达词人缺乏知音同志之士的苦闷,最后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抒发内心感情基调。
然后再围绕主题,一层一曲地舒展开来。
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是说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
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
闲愁,是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他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
四、五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
虎踞龙蟠何处是问话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凉。
据《金陵图经》记载:石头城在建康府上元县西五里。
诸葛亮谓吴大帝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
‘正因为如此,建康曾经成为六朝的国都。
但在辛弃疾看来,而今却徒留空名,和一片败亡的气息。
这里暗中,谴责南宋朝廷不利用建康的有利地形抗击金兵、收复中原饱含感情的问答异常生动地勾画出词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气愤填膺的形象。
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柳外斜阳五句,是建康如今的景象,把兴亡满目落到实处,渲染一种国势渐衰悲凉凄楚的气氛:夕阳斜照在迷茫的柳树上;在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巢;垅上的乔木,被狂风吹打,飘落下片片黄叶;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边驶;不知何人,吹奏起悲凉的笛声。
宋代葛长庚酹江月(罗浮赋别)赏析样式模板范文

酹江月(罗浮赋别)赏析样式模板范文酹江月(罗浮赋别)葛长庚宋代酹江月(罗浮赋别)原文:罗浮山下,正秋高气爽,凄凉风物。
瘦落丹枫飞紫翠,峭拔青山石壁。
客鬓萧疏,诗肠清苦,病骨如冰雪。
怒髯铁立,有怀不下三杰。
袖里宝剑生寒,中宵起舞,引酒清歌发。
襟曲屡兴猿鹤梦,坐看月痕生灭。
露沁桃花,云笼芝草,任长莓苔发。
如今话别,橙黄橘绿时月。
酹江月(罗浮赋别)拼音解读:luó fú shān xià,zhèng qiū gāo qì shuǎng ,qī liáng fēng wù。
shòu luò dān fēng fēi zǐ cuì,qiào bá qīng shān shí bì。
kè bìn xiāo shū,shī cháng qīng kǔ,b ìng gǔ rú bīng xuě。
nù rán tiě lì,yǒu huái bú xià sān jié。
xiù lǐ bǎo jiàn shēng hán ,zhōng xiāo qǐ wǔ,yǐn jiǔ qīng gē fā。
jīn qǔ lǚ x ìng yuán hè mèng ,zuò kàn yuè hén shēng miè。
lù qìn táo huā,yún lóng zhī cǎo ,rèn zhǎng méi tái fā。
rú jīn huà bié,chéng huáng jú lǜ shí yuè。
念奴娇原文及赏析

念奴娇原文及赏析念奴娇原文及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念奴娇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注释:1.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2.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是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遥想:远想。
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5.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6.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
这里代是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7.故国:这里是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是指古战场。
8.华发:花白的头发。
9.尊:通“樽”,酒杯。
10.大江:长江。
11.淘:冲洗。
12.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13.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咏雪)赏析doc格式文档
念奴娇(咏雪)
葛长庚
宋代
念奴娇(咏雪)原文:
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
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
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
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
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佳人偷觑。
溪畔渔翁蓑又重,几点沙鸥无语。
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
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
念奴娇(咏雪)拼音解读:
guǎng hán gōng lǐ,sàn tiān huā、diǎn diǎn kōng zhōng liǔ xù。
shì chù lóu tái jiē sì yù,bàn yè fēng shēng bú zhù。
wàn lǐ yán chéng ,qiān jiā zhū wǎ,w
ú rèn péng lái chù。
dàn hū tóng 、qiě qù tàn méi huā、pān nà shù。
chuí lián wèi gǎn xiān kāi ,shīér chū niē jiù,jiā rén tōu qù。
xī pàn yú w ēng suō yòu zhòng ,jǐ diǎn shāōu wú yǔ。
zhú shé tíng qián ,sōng jiāng lù pàn ,mǎn mù dōu rú xǔ。
wèn yào qíng ,gèng dài jī hén xiāo ,xū wú yǔ。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
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
“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
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
入道武夷山。
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
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
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
」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
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
」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
作者书法成就: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
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
仙之道,心即佛之道”。
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生成论和精、气、神的修为。
掺揉易学禅学的“知止”说,认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
”白玉蟾师承陈楠的内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尤以神霄雷法著称。
在雷法及符咒应用上,认为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内炼功夫高下而定。
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
而内炼功夫,全赖心之作用。
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
”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际上是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白玉蟾对内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宝,隐在丹田,轻如密雾,淡似飞烟”(见《道藏辑要》之《冬至小参文》),他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融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于丹道一炉之中。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
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
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
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
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还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
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
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法。
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
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作者藏书: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纵二四·五厘米,横五二·五厘米,全诗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