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大家都来做》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大家都来做》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大家都来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家都来做》是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习简单的剪纸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剪纸作品的示例,如人物、动物、植物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提供创作的灵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他们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还在发展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学会使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出简单的人物、动物或植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学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剪出符合轮廓线的人物、动物或植物形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剪纸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分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和示范剪纸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技巧。

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创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剪纸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握剪刀的方法、剪纸的步骤等,并进行示范。

3.学生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努力。

赣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剪剪乐》说课稿

赣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剪剪乐》说课稿

赣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剪剪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剪剪乐》是赣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剪纸图案,以及创作剪纸作品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剪纸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之前的美术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剪纸技巧,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期待。

然而,学生的剪纸技能和创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既要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要激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创作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学会创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剪纸技巧运用到实际作品中,创作出有创意的剪纸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剪纸作品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剪纸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剪纸的特点。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剪纸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剪纸技巧的应用。

4.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剪纸技巧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剪纸的基本技巧、创作方法和步骤。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剪纸创作的整个过程。

《小学剪纸》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剪纸》校本课程纲要




1、学会对称纹样的图形折剪。会剪小蜻蜓。
2、在折剪的过程中掌握方法的同时,认识各种小昆虫,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美术造型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




1、对学生剪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评。
2、让有创新设计的学生交流想法,展示作品。
3、让学生评价自我表现,交流自己的收获。
3、中高年级要掌握剪纸方法的同时最好要有创新,能活学活用。
第四单元:
课时
3
周次
10——12
第10课:
日期
5.4——5.8
内容
基础篇:
低年级:剪纸欣赏
中年级:甲虫的折剪
高年级:连折对称图形剪纸
实施要求
1、指导低年级学生欣赏剪纸作品,了解传统剪纸的吉祥寓意,能正确判断单独纹样与对称纹样的剪纸作品。
2、中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立体折剪甲虫,教师做好指导的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更多的剪纸形式。
4、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剪纸作品。
5、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剪纸作品,鼓励学生创编故事,进行创意剪纸。
第六单元:
课时
2
周次
16——18
第16课:
日期
6.15——6.19
内容
提升篇:
低年级:综合剪纸
中年级:综合剪纸
高年级:剪纸故事
实施要求
1、低年级尝试利用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剪纸。
2、中年级复习各种折剪方法进行综合剪纸,鼓励学生创新,剪出优秀作品。
第9课:
日期
4.27——4.30
内容
入门篇:
低年级:各种各样的动物(对称折法)

剪纸社团活动教案完整版

剪纸社团活动教案完整版

剪纸社团活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剪纸艺术》教材第四章“对称与不对称的剪纸”,详细内容涉及对称剪纸的基本技法与创作,以及不对称剪纸的创意应用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称剪纸的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一幅对称剪纸作品。

2. 培养学生运用不对称剪纸技法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了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称剪纸的折叠与剪切技巧,以及不对称剪纸的创意构思。

教学重点:对称剪纸的基本技法,以及不对称剪纸的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纸教材、剪刀、胶水、彩纸、展示板。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对称剪纸的基本技法,包括折叠、剪切等,并通过示范进行讲解。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对称剪纸的折叠与剪切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对称剪纸作品。

4.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不对称剪纸的创意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构思。

5. 创作实践(20分钟):学生运用不对称剪纸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7.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对称剪纸的基本技法折叠、剪切2. 不对称剪纸的创意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幅对称剪纸作品。

2. 答案:(1)作品要求:运用对称剪纸技法,展现春天的元素,如花朵、树叶等。

(2)评价标准:技法熟练,作品美观,创意新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对称剪纸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不对称剪纸的创意构思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将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绘画、手工等。

(2)组织学生参观剪纸艺术展览,进一步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称剪纸的基本技法教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对折剪纸_剪窗花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对折剪纸_剪窗花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对折剪纸_剪窗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寓意,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对折剪纸设计制作窗花的技能。

3. 引导学生感受窗花的对称美,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窗花的寓意,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制作窗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窗花。

难点:如何运用对折剪纸设计出具有美观、寓意丰富的窗花。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胶水、铅笔、橡皮、教程PPT。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户上的窗花,让学生说说窗花的寓意和美感。

2. 展示一些寓意丰富的窗花作品,让学生感受窗花的对称美和寓意。

二、新课学习1. 讲解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对折剪纸的特点,如对称、重复等。

3. 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对折剪纸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设计制作窗花。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制作心得。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窗花的寓意和对称美。

2. 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窗花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设计制作窗花。

板书设计:1. 窗花的寓意和对称美2. 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3. 窗花的设计与制作作业设计:1. 课后继续设计制作窗花,要求寓意丰富、对称美观。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欣赏窗花的美丽。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了解窗花的寓意和对称美的基础上,掌握了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制作窗花。

小班美工区《剪纸》游戏观察与记录

小班美工区《剪纸》游戏观察与记录
教师指导策略: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过程是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是通过幼儿和材料的不断作用而达到学习目的的,因此,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先观察再指导,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让他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展。
实录二:
第二次游戏时,蔓蔓坐下来很熟练的剪下香蕉,转动着双面胶寻找双面胶的开头,将香蕉也粘贴在盘子中,用手心按了一下,取苹果图案,沿轮廓弧线剪下来到一半, 将剪下来的废纸放在垃圾盒子里。在剪双面胶时第一次撕开后剪刀直接剪下来掉在了地上,第二次剪时就将双面胶的一头贴在左手的食指上, 将双面胶粘贴在苹果背面的中间,熟练的撕下来用手压平在葡萄的左边。取葡萄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将剪下来的废纸放在垃圾盒子里。用手压平。直接起身将剪下来的垃圾剪到垃圾盒子取香蕉图案,沿轮廓4线剪下来,将剪下来的废纸放在垃圾盒子里。用手压平。取苹果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粘贴双面胶在盘子上。取橘子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粘贴双面胶时有所调整,将双面胶的一头直接粘在橘子的背面,自己目测着差不多了剪刀斜着剪下来,发现剪下来的双面胶要多出来一点,拿剪刀对比着轮廓线剪时发现双面胶会粘贴在剪刀上,转动着用了更多的一些力气剪了下来。粘贴在盘子上了。取橘子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粘贴双面胶她发现刚刚粘贴的方法不利于剪刀操作,就还选择了一开始的粘贴方法。在上。一位女孩走过来说:“蔓蔓,我做了-一个七星瓢虫”,蔓蔓看看没有回应。女孩走了。取苹果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粘贴双面胶在盘子.上。取橘子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看到地上有纸屑捡起来看 了看盒子的水果图说:“剩两个了”从柜子中取下粘贴有风车和水果的卡片,取葡萄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粘贴在卡片上。取葡橘子图案,沿轮廓线剪下来,粘贴在卡片上。站起来将卡片上的橘子沿轮廓剪下来。音乐响起,将纸屑放在垃圾盒子中。

剪纸作品简介介绍

剪纸作品简介介绍
跨界合作
剪纸艺术家与其他艺术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如与绘画、雕塑等艺术 形式结合,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剪纸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
值。
艺术教育
通过学习剪纸艺术,可以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包装设计
剪纸艺术可以作为包装设 计的元素,提升产品的文 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室内设计
在室内设计中,剪纸艺术 可以作为墙面装饰、窗帘 、隔断等元素,营造出独 特的氛围和风格。
剪纸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
剪纸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承和弘扬剪纸艺术,可以加 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价值取向
剪纸艺术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上。 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元素,以及作者独特 的艺术风格和技巧,都是评价剪纸艺术价值的重要依据。
剪纸艺术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评价标准
评价剪纸艺术的标准主要包括作品的创意、构图、线条、色彩、技艺等方面。创意新颖、构图巧妙、线条流畅、 色彩协调、技艺精湛的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
评价方法
评价剪纸艺术的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审、观众投票、市场反馈等多种方式。专家评审可以从专业角度对作品进行 深入分析和评价;观众投票可以反映大众对作品的认可程度;市场反馈可以反映作品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
剪纸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 术魅力。在文化交流中,剪纸艺术可以 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增进国际社 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 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人美版 (29)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 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人美版 (29)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人美版 (29)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概念和吉祥纹样的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运用剪纸技巧创作吉祥纹样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剪纸的基本概念:介绍剪纸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吉祥纹样的文化背景:讲解吉祥纹样的寓意和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3. 剪纸技巧:教授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划等。

4. 创作吉祥纹样: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剪纸技巧创作出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剪纸的基本技巧。

2. 吉祥纹样的寓意和创作方法。

难点1. 剪纸技巧的熟练运用。

2. 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吉祥纹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纸示范视频、PPT、剪纸作品展示。

2. 学具:剪刀、彩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剪纸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文化背景介绍:讲解吉祥纹样的寓意和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4. 剪纸技巧教授:分步骤讲解和示范剪纸的基本技巧。

5.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剪纸技巧创作出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

6.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吉祥纹样作品。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剪纸中的吉祥纹样2. 提纲:基本概念、文化背景、剪纸技巧、创作指导3. 关键词:剪纸、吉祥纹样、寓意、技巧、创作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所学的剪纸技巧,创作一个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

2. 提交方式:将作品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

3. 评价标准:创意性、技巧运用、寓意表达。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还了解了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各具特色。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剪纸技巧的运用上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
缺乏
我这样评价自己:
同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等级分别为A.B.C.D;
4、定性评价部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剪纸》评价标准
学校:班级:姓名:
等级
项目
A等
B等
C等
D等
个人
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对剪纸知识的认知能力
了解剪纸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种剪纸符号、阴刻、阳刻等并流畅的剪出各种作品。
能够合理的运用剪纸符号,设计作品。
对剪纸知识了解不深。
对剪纸知识了解的不多。
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剪纸工具准备齐全,能认真、及时、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不够好。
对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剪纸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喜欢民间剪纸艺术、会欣赏,能够设计简单的作品。
对剪纸的兴趣浓厚,会欣赏作品。
能够分析剪纸作品的优劣。
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欣赏。
创新情况
能创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创作出的作品有一定的新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