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简洁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总是没头脑地做事,让人觉得又气又笑。
有一天,小明去买菜,他明明知道妈妈让他买青菜,可他却买回了一篮子的辣椒。
当他回到家,妈妈看到辣椒气得直跺脚,小明却一脸不解地说,“我记得你说的是辣椒啊!”妈妈无奈地摇摇头,只能叹气。
小明的没头脑让他经常惹得家人不高兴。
有一次,他去超市买东西,结果把购物清单弄丢了。
他只好凭记忆买了一堆东西回家,结果家里的米都买成了面粉,牛奶都买成了酸奶,家人气得差点要把他赶出家门。
小明却一脸无辜地说,“我不是买了东西回来了吗?怎么还不高兴呢?”。
小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还有很多。
比如有一次,他去银行取钱,结果把密码都忘了,差点被保安当成小偷抓起来。
还有一次,他去见女朋友的父母,结果穿错了衣服,把女朋友的爸爸吓得差点要拿刀把他赶出门。
小明的家人朋友都很头疼他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但是,他们也都习惯了小明的样子,慢慢地对他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也就变得宽容了起来。
他们发现,小明虽然没头脑,但是总是乐天知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笑着面对,让人觉得很温暖。
有一天,小明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结果穿错了衣服,还把礼物给弄丢了。
朋友气得要发飙,但是看到小明一脸无辜的样子,却突然笑了出来。
他说,“小明,你真是没头脑,但是你总是能让我们开心,谢谢你。
”。
小明的朋友们也慢慢明白了,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事情总是会发生,但是只要能笑着面对,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开始学着像小明一样,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笑容。
小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虽然让人啼笑皆非,但也让人学会了宽容和快乐。
或许,没头脑和不高兴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能笑着面对,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梗概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梗概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两只小动物的名字分别叫做“没头脑”和“不高兴”。
他们是最好的朋友,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他们总是一起玩耍、冒险。
没头脑是一只聪明率直的兔子,他总是口无遮拦,有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不高兴则是一只慢悠悠的乌龟,他总是对各种事情抱怨不满。
尽管他们个性完全不同,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友谊。
有一天,没头脑看到一只巨大的橡树果实位于森林深处,它非常香甜。
没头脑兴奋地告诉不高兴他的发现,迫不及待地邀请他前往一同品尝。
然而,不高兴因为担心劳累或者饥饿使他无法完成这次旅程而犹豫不决。
没头脑理解他的朋友,并承诺会帮助不高兴完成旅程。
于是,他们一起计划了前往橡树的路线,设想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并充满了期待。
他们相信,只要携手合作,就能够克服所有困难。
旅程开始,没头脑引领着不高兴穿过茂密的森林、崎岖的山脉和湍急的河流。
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问题,比如被藤蔓纠缠、迷路以及体力透支。
但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没头脑总会找到办法解决,并鼓励不高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最终,他们成功地来到了目的地。
没有头脑和不高兴欣喜若狂地品尝着橡树果实的甜美,他们觉得这是一次困难而艰巨的旅程,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回程的路上,没头脑和不高兴都感到有些不舍。
他们意识到这次冒险不仅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彼此,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他们明白,即使自己可能存在缺点或者困难,只要相互扶持、信任和合作,就能够完成任何事情。
就这样,没头脑和不高兴继续他们的冒险生活,他们相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怀勇气和坚持,他们定能取得胜利。
故事结束,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友谊将永远保留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会继续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共同经历更多的冒险和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受个性差异或者困难的影响,只要我们心怀信念与勇气,相互包容和帮助,我们都能够战胜困难,创造出美好而珍贵的友谊。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全文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全文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没头脑的小男孩和一个总是不高兴的老爷爷。
小男孩叫小明,他总是做事情之前不假思索,不经大脑,因此常常闯下许多笑话。
而老爷爷则总是对小明的举止不满,脸上总是带着一副不高兴的表情。
有一天,小明听说村子里有一只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会给人们带来好运。
小明立刻决定去寻找这只神兽,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寻找神兽的征程。
老爷爷看到小明的举动,只是叹了口气,因为他知道小明又要闯下什么笑话了。
小明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森林,他边走边想象着找到神兽后会发生的种种好运。
然而,他一不小心就迷路了。
他不知不觉地走了很远,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茫茫的森林中。
他开始感到害怕,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于是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喊着,“我一定会找到神兽的!”。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音,他顺着声音走去,终于发现了传说中的神兽。
神兽是一只狐狸,它聪明伶俐,对小明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
小明高兴极了,他跑过去想抓住神兽,却被神兽躲了个闪。
神兽告诉小明,它不会给人们带来好运,只是个普通的狐狸而已。
小明大失所望,他觉得自己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于是有些不高兴地离开了。
回到村子里,小明并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编造了一个荒唐的故事,说自己和神兽有一段奇幻的冒险。
村民们都笑他胡说八道,但小明并不在意,他觉得自己很有面子。
老爷爷看到这一切,只是摇头叹息。
他知道小明依然没头脑,而且还是一点都不高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缺乏头脑,轻易相信一些荒诞的事情,而有些人总是不高兴,看到别人犯了傻也不愿意开导。
我们应该学会理智思考,不要轻易相信谣言,也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要总是对别人的无知和错误耿耿于怀。
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有头脑、乐观开朗的人,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内容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内容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
当我看完了这本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没头脑”不是不聪明,而是个马虎鬼,常常丢三落四的;他的朋友“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总是和别人唱反调。
后来他们俩要求仙人把他们变成大人。
长大后,“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不高兴”成了演员,却还是接连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读这本书,使我们懂了搞任何事情无法像是“没头脑”和“不高兴”那样,马马虎虎,随性而为。
我们必须从小培养较好的自学和生活习惯,懂汇报别人的意见,还要踏踏实实地干不好每一件事情,就可以顺利。
总之这本《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好书,坚信大家看完之后也可以很讨厌的。
暑假里,我写完作业就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
今天我读了一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讲的太好玩了,也给我了一些启发。
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两个小朋友的名字,没头脑整天糊里糊涂,干什么都毛毛躁躁,缺点零头;不高兴整天开口闭口“不高兴”,搞什么事情都很随意。
故事里没头脑设计了一栋少年宫有一千层高,结果少算一个数变成九百九十九层高,更搞笑的是没头脑居然忘记设计电梯。
去楼上的小朋友还要带着干粮被褥和炊具去爬楼,一上一下居然要一个月。
而不高兴扮演《武松打虎》居然是老虎打死了武松,因为老虎是不高兴扮演的,太离谱了。
我读《没头脑和不高兴》后晓得了搞任何事情都必须细心著眼,因为一些大贪玩可以引致小问题,也可以给别人增添麻烦,同时我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无法动不动就不高兴,忍得居住性子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搞任何事都必须一步一步地回去认真思考顺利完成。
好好学习累积科学知识,长大后才可以顺利完成自己想搞的那些事情,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幽默有有趣,所以今年暑假我又重新看了这本书。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就是出任溶溶爷爷,他就是知名的文学家,翻译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没头脑,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从前有一只名叫小猫的猫,它总是感到没头脑和不高兴。
小猫觉得自己没有头脑,是因为它总是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比如跳到树上却不知道怎么下来,或者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而且,小猫总是对周围的事情不满,觉得世界对它不公平。
有一天,小猫决定去找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
它遇到了一只名叫小鸟的鸟,小鸟问小猫为什么总是感到没头脑和不高兴。
小猫向小鸟诉说了自己的困惑,小鸟听后笑着对小猫说,“其实你并不是没有头脑,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价值所在。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也一样。
”。
小猫想了想,觉得小鸟说的有道理。
于是,它开始思考自己的特长。
小猫发现自己虽然不擅长爬树和飞行,但它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灵活的身手,可以在夜晚狩猎。
于是,小猫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成为一名优秀的猎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猫终于掌握了狩猎的技巧,它开始在夜晚捕捉小鱼、老鼠和昆虫。
小猫发现自己在狩猎方面很有天赋,它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
同时,小猫也变得更加乐观和自信,不再感到没头脑和不高兴。
小猫还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它们一起玩耍、分享狩猎的战利品,小猫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它明白了,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只要找到自己的特长并且努力发挥,就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从此以后,小猫不再感到没头脑和不高兴,它过上了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它学会了珍惜自己的特长,也学会了尊重和欣赏别人的特长。
小猫明白了,只要肯努力,每个生物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这就是小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找到并努力发挥,就能过上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
愿我们都能像小猫一样,发现自己的特长,追求自己的梦想,过上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word完整版)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没头脑”和“不高兴“”原文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叫做“没头脑”。
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
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绝不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
玩了半天,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
”他进屋找到帽子,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又敲门了。
这回我把门打开,也不看是谁,就把一副手套塞出去:“没头脑,你的,拿去!”我进屋子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多半他回来找帽子,又把书包给丢下了。
他过十二岁生日那天,我捧了一大包东西上他家。
没头脑打开一看:“哎,叔叔,您怎么送我那么多东西呀?妈,你看,叔叔送我铅笔、本子——连名字都给我写上了——皮球、手套、手绢、《罗文应的故事》……叔叔,这顶帽子我可戴不下……”没头脑一面翻一面嚷,他妈妈就说了:“那你还不快谢谢叔叔。
”我说:“不用谢了,都是他自己的。
”他妈妈听了不由得直叹气,冲着他说:“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事情啊,唉,大起来可怎么得了!”没头脑就是这么个没头脑。
有一天晚上,他家“戒严”了。
怎么呐?没头脑坐下做功课,练习本怎么也找不着。
桌子的一个大抽屉、四个小抽屉都给拉了出来,里面的东西倒得到处都是。
弟弟妹妹一看不妙,马上蹑手蹑脚躲到屋子外面。
四岁的小胖子站在屋子门口,看见有人来就摆手,叫他不要响。
弟弟妹妹都知道,哥哥一找不着东西,准得拿他们出气:“我的本子,八成你们给拿走了!”“你们吵个没完,我头都给闹昏了,本子也不知搁哪儿去了!”“走开走开,别碍手碍脚的!”一下子,桌子上、床上、地上都是翻出来的东西。
大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橡皮,翻出来了。
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毛笔,翻出来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有一个男孩的外号叫“没头脑”,倒不是他真的没头没脑。
而是因为他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不周全,考虑到这个,就考虑不到那个。
那天晚上,“没头脑”要做功课,却怎么也不见他的练习本。
他把妈妈理得整整齐齐的房间翻得一塌糊涂,还冲弟弟妹妹乱出气,结果呢,却在自己的屁股口袋里找到了练习本。
妈妈直为他发愁,说现在就这模样,长大了可怎么干大事。
没头脑却很不耐烦,心里说这点事也犯得着嘀咕吗!等长大了,我干几件事让你们瞧瞧。
他正一人生闷气呢,窗外来了他的好朋友“不高兴”。
这“不高兴”的名儿自然也有来由,他爱耍点怪脾气,什么事都要跟人来反的。
人家高兴了,他就不高兴。
这天下雨,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看见行人都走大道,偏他一人不高兴走大道,硬要抄近路走沙泥地,结果扑通翻进了大水坑。
等不高兴爬起来,竟然见到眼前有个像老寿星一样的仙人。
这仙人说自己打算回天上去,临走之前想留给人们一点快乐。
找了老半天竟是人人快乐,唯独他不高兴不快乐,所以想帮他一个忙,让不高兴高兴起来。
不高兴这回可乐了,他记起大家曾说他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长大了可怎么办。
他决定让仙人帮他变成大人,做件大事让大家瞧瞧。
他还想到了他那位那朋友没头脑,赶忙跑去把他一块儿拉来。
仙人答应了他俩的要求,问他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工作。
不高兴想了老半天,终于想到要当演员,而没头脑则要做个建筑工程师。
仙人跟他们说好,让他们一个月以后再来,他在这儿等他们。
随后口中念念有词,说一声“变”,没头脑和不高兴呼地一下就长大了,成了建筑工程师和演员。
这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首先想到要给小朋友们造个少年宫。
他画了张设计图,是个有三百层高的'大楼,里边剧场、运动场、游艺场、图书馆等等什么都有。
大楼很快就建成了,没头脑还收到张请帖,邀请他去少年宫看戏。
他来到少年宫,看见这里就跟赶集似地热闹。
小孩子们背着行军袋,穿着运动鞋,还有抬着帐篷、汽油炉、锅子、水桶什么的。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全文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全文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总是被人说“没头脑”和“不高兴”。
小明其实并不是真的没头脑,只是因为他不喜欢说话,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呆呆的。
而他不高兴,也只是因为他总是一个人呆在角落里,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小明的家人很担心他,觉得他太孤僻了,于是找了很多方法想让他变得开朗一点。
可是小明总是不为所动,他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没必要改变。
有一天,小明的家人听说村子里来了一个神奇的老人,据说他能帮助人们解决心中的烦恼。
于是,他们决定带着小明去找这位老人求助。
老人听完小明家人的叙述后,笑了笑,对小明说,“孩子,你为什么总是不高兴呢?”小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我觉得和别人交流很累。
”老人点了点头,说,“那是因为你一直在逃避,你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
其实,只要你敞开心扉,勇敢面对,你就会发现,原来交流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
小明听了老人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尝试和周围的人多交流,虽然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地,他发现和别人交流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
他开始变得开朗起来,不再像从前那样总是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终于变得开朗起来,他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他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真的“没头脑”,而且也不再“不高兴”了。
从小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面对问题时,不要逃避,而是要勇敢面对。
只有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同时,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害怕和别人交流而选择逃避,因为只有和别人交流,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小明一样,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勇敢地和别人交流,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和快乐。
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他找到帽子,走了。又一会儿,嘭嘭嘭, 门又响了。这回我也不看是谁,一开门就 把一副手套递出去:“没头脑,你的,拿 去!”进屋再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
• 他妈妈很为他发愁:“瞧你这样,长 大了能干什么呢?”
• “没头脑”有个好朋友,名字叫“不高 兴” 。
• “不高兴”的脾气有点儿怪,什么事都 要跟别人反着干。大伙儿向东,他偏要向 西;大伙儿向西了,他又要向东。别人劝 他,他就说:“我不高兴!”
阅读质疑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成长 起着重要的作用”。
内容拓展
• 你们知道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哪些人?他们 在故事中做了什么吗?
• 一个劲儿说:“不高兴,不高兴!”剧场 只好宣布暂(zàn)时休息。
• 戏一连演了好多天,武松怎么也打不 死老虎,老虎怎么也不高兴死。台下的观 众可就着急了,再这么打下去,带的粮食 就不够吃了!
• “没头脑”越看情形越不对,觉得 “不高兴”的毛病跟自己的一样,都给大 家带来了害处。他冲到台上,一把抓住老
他们都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 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去。
阅读质疑
• 最后结果呢? “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没头 脑”和“不高兴”的。他们做事有什么 特点?
• “没头脑”:做事总想不周全,丢三落四。
“没头脑”长大后,成了什么人?他干了什 么?给人们带来哪些烦恼?
• “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以后,首 先就想设计一座少年宫,让全市小朋友能 同时在里面玩儿。他画了张图纸,是一片 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剧场、运动场、游
• 艺场、图书馆……应有尽有。
• 少年宫很快就建成了。“没头脑”还收 到请帖,被邀请去那儿看戏。一路上人山人 海,热闹非凡。孩子们身上都背着行军袋, 脚下穿着运动鞋,有的还抬着锅碗瓢盆、蚊 帐被褥(rù)……“没头脑”心想:“去少 年宫玩儿怎么跟去露营一样呢?”
• “没头脑”来到少年宫,刚想进门,门 卫拦住他,问他怎么没带食物和被褥。“
• 没头脑”挺纳闷儿:“看戏还 用带那些玩意儿?这可太新鲜 了!”门卫解释说:“这地方 太大了,楼房太多太高,楼里 光有楼梯,没有电梯,也没有 指示牌,要找到剧场,没有十 天半个月还真不行。不带吃的 还不饿死?”“没头脑”听了 呆住了。
• 虎》。正巧,他的老朋友“不高兴”扮演 剧中的老虎。
• 幕拉开了,锣鼓锵(qiāng)锵锵敲了 起来。武松手拿棍棒,醉醺(xūn)醺地走 出来。呼的一声,从树丛后面扑出一只猛 虎,就是“不高兴”。他向武松扑来,跳 得高,窜得快,观众都使劲鼓掌。武松迎 头给他一棒,棒断了,就赤手空拳地打。 锣声锵锵锵敲个不停,武松、老虎打个不
• 停,你来我往,一 连打了两三个钟头。 武松累得呼呼直喘 气,老虎还是精神 十足。武松轻声跟 老虎说:“够了够 了,你得倒下去装 死了!”
拓展想象
老虎回答说:“不高兴!”锵锵锵,又足足打 了四五个钟头,武松拳头都举不起来了,求老 虎快点儿躺下去,老虎还是那句话:“不高 兴!”锵锵锵,又打下去,武松累得都快不能 动了,躺在地上央求老虎,老虎到是蹦过来跳 过去。
• 有一天, “没头脑”、“不高兴”遇到一 个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老爷爷说:“你 们有什么愿望,我一定帮你们办到。”
• “不高兴”想了半天,这不高兴干,那也 不高兴干。最后他决定当一名演员。 “没 头脑”说,他想当个建筑工程师。
• 老爷爷说:“我要在这儿呆一个月,有事 儿可以来找我,一个月后我就要回到天上 去了!”老爷爷念了几声咒(zhòu)语, “不高兴”和“没头脑”呼的一下高了起 来。他们一个成了演员,一个成了建筑工 程师。
“不高兴”:做事总和大家相反,经常闹脾气。
“不高兴”长大后,成了什么人?他干了什 么?同样给人们带来哪些烦恼?
感悟明理
此时,你就是这个“没头脑”,看着自己 设计的大楼、看着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 兴”,你有什么想法?
从小养成好习惯,没有好习惯长大会给 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大家带来更 大的危害,我们要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 “没头脑”心里直懊恼:电梯和指示牌 给忘了!设计图纸的时候怎么不好好想想 呢?没办法,“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 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地往里走, 一层一层地往上爬。起先几天还好,五六 天后,大伙儿全爬得垂头丧气的,没了精 神。
• 走了快半个月,“没头脑”总算找到 了剧场。一看节目单,演的是《武松打
品选》等。现已86岁高龄,不断还有出版
社请任溶溶翻译。
内容阅读
• 我家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外号叫 “没头脑”。他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 都不周全,想到这个,就忘了那个。
• 一天啊,“没头脑”在我家玩了半天 走了。我刚关上门,嘭(pēng)嘭嘭,外面 就敲起门来。开门一看,是他。“对不起, 我忘拿书包了。”他一边摘下帽子和手套, 一边进屋找书包。他找到书包,走了。一 会儿,嘭嘭嘭,外面又敲起门来。开门一 看,还是他。“对不起,我忘拿帽子了。”以 奇 , 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
者
家 。 广 东 鹤 山 人 , 1923
简
年 生 于 上 海 , 1945 年 毕 业于上海大夏大学。长期
介
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编辑 工作。
译有《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等
大量外国儿童文学名著。著有童话集
《“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作
• 虎的尾巴,把他倒着拖下台,奔到剧场门 口,骑上楼梯扶手往下滑,只用了一天就 滑到了楼下。他们来到原先遇见仙人的地 方,看见白胡子老爷爷正要上天,急忙请 求道:“请把我们变回去吧!”
• 一眨眼,他们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阅读质疑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没头脑”做事总想不周全,丢三落四。 “不高兴”做事总和大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