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机械类)(1)
专利技术交底书一例

姓名:童佳威学号:201510161713 专业:机械工程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申请人填写)图一防臭垃圾桶/箱2.桶底设有孔的家用防臭垃圾桶/箱如下图二所示为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该垃圾桶由桶1、桶壁2和桶底3组成。
桶底3上设有多个通气孔4;桶壁2和桶底3一次性注塑而成。
桶口上设有可分离的桶罩1,用于固定住垃圾袋。
使用时,将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通气孔4的设计方便排出垃圾袋与桶壁2、桶底3之间的空气,使垃圾袋在桶内服帖地充分展开:取垃圾袋的时候,空气经通气孔4从底部进入,避免塑料垃圾袋与桶壁2、桶底3之间产生负压,从而可以轻松地取出垃圾袋,不会摩擦弄破垃圾袋。
该垃圾桶的优点在于通过桶底的通气孔,套袋时垃圾袋可以充分展开,取袋时,避免了由于负压造成的垃圾袋摩擦破坏。
缺点是通风不畅容易,容易导致垃圾腐烂发臭,无法用于大型公用垃圾箱。
图二桶底设有孔的家用防臭垃圾桶/箱3.自卸式垃圾箱/桶如图三,图四所示,是该垃圾箱装垃圾状态的正视图。
在图三和图四中,箱体2的下部被局部剖开。
对于该自卸式垃圾箱,顶盖1可开启,垃圾箱的箱体2下部和底板3均为方形,底板3水平插接在箱体2的底部,底板3的一侧设有把手31,与把手31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块32。
箱体2的底部设有供底板3滑动的导轨4。
卸垃圾时,拉住底板3的把手31,底板3向一侧水平滑动,垃圾就从箱体2底部自动卸出。
所述自卸式垃圾箱不要把箱体2翻转过来倾倒垃圾,既省力又避免灰尘飞扬。
图三自卸式垃圾桶(1)图四自卸式垃圾桶(2)上图三、图四所示垃圾箱的优点在于底板设计成活动的,可沿底部导轨水平拉出,方便从底部卸出垃圾,解决了从垃圾箱顶部开口处想外倾倒垃圾容易造成的扬尘缺陷。
缺点是该垃圾箱的导轨容易积尘从而卡住底板且底板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不高。
上的活动插舌 91 和对应设置在滤水板上的插口 92,所述活动插舌与插口可以互相咬合或脱离。
锁扣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各种现有的锁扣均可以使用。
专利技术交底书(机械类)

专利技术交底书(机械类)范例参考:一种花生烘干去种衣生产线1.背景技术及技术问题:介绍技术背景,并描述已有的与本发明最相近的实现方案描述与本发明技术方案最相近的现有技术方案,并指出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点。
注意:客观的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最好是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的问题和缺点),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
例如:现有技术的缺点可以是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间等类似问题.范例:现有裹衣花生加工过程中,花生烘烤后强制冷却然后直接去皮最后进行裹衣工序,但申请人发现常会出现裹衣材料易从花生仁上脱落问题,经研究发现是由于花生烘烤后强制冷却,虽表面温度降至到了室温,但花生内部的热量并没有完全释放,这造成了在裹衣工序过程中,花生内部的热量开始释放,影响了裹2。
技术方案本部分为专利申请的核心部分,请务必填写详细完整并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无论申请发明还是实用新型,如果是产品,一定要提供产品示意图,并且提供根据附图对产品的说明,指明产品的各个部分、组件的名称。
示意图应是可编辑的电子版,例如AutoCAD图。
有CAD图请最好提供CAD格式的图,然后结合附图对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
如果申请方法专利,尽量提供流程图或者示意图,并据此进行说明。
仅仅处于构思阶段,尚未实际生产的产品、尚未实际应用的方法可以申请专利,只要能够提供上述示意图和说明性文字,构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此部分文字越详细越好,字数无限制。
范例:一种花生烘干去种衣生产线包括:烤箱(10)、风冷冷却室(12)、传送机构(11)、用于将物料进行提升的大倾角皮带输送机(2)、支架(30)、驱动电机(31)、转动平台(32)、料筒(33)、气缸(34)...。
.。
.吸皮管道(42)与吸气机相连接,其吸气口位于去种衣机主体(40)的出料口(40a)处。
工作原理:花生先经过烤箱10的烘烤脱水,然后由风冷冷却室12进行被动冷却,然后由传送机构11输送至大倾角皮带输送机2上,大倾角皮带输送机2将物料提升,然后将物料落入料筒33中,支撑盘37支撑转动平台32的旋转,所述驱动电机31使转动平台32转动,进而将装有花生且花生经过充分静置时间的料筒33转移工位,通过气缸34打开闸门35,花生从料筒33中落料落入进料斗中进而进入主动辊50和从动辊51之间,由于主动辊50和从动辊51的转动速度不同,主动辊50和从动辊51对花生进行搓皮,种皮和花生仁一起落下,在去种衣机主体40的出料口40a处, 种皮被吸皮管道42吸走,进而实现种衣和花生仁的分离。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模板(机电设备类)

※(
本发明方案采用简单的部件机构,实现了电源端子引脚的折弯,对
比现有生产技术,人工劳动生产效率每小时生产800件产品上的电源端
子引脚折弯工作,时候用该技术以后,每小时可以完成2000件产品的弯
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人工介入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
4、 附图:(必填)
提供本发明的机构或装置的附图,要求能够清楚表达本发明的结构,其中的主要部件均应 标号。 附图应为白底黑线条图, 如CAD图或CAXA图。
※( 上图中各零件分别表示: 1、压弯气缸;2、压弯气缸安装座;3、红外开关;4、电源端子; 5、空电路板;6、止动气缸1;7、止动气缸2;8、自动流水线;9、上 顶气缸 )
弯引脚的电源端子脱落,造成效率底下,而翻转后工人使用尖嘴钳对引
脚进行折弯时,有可能对电路板上的印制线路造成损坏,在这样的情况
下,不仅使得生产线上的劳动力增加,并伴随了生产效率低下,次品率
高等不足。为了解决上述的工艺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本发明设计出了一
种专门针对电源端子引脚折弯的机构。
) 3、 发明的目的及亮点:(选填)
※(
)
技术交底书模板(机电设备类)
技术联系人: 电话或手机: E-mail: ※请申请人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并在红色括号内填写,谢谢。
1、 发明名称:(必填)
简单而明了的反映发明的主题。例如:燃烧器、加工轴的磨削方法、一种加速齿轮及其制 造方法等。
※(一种电源端子自动弯脚机构) 2、 背景技术:(选填)
描述与本发明密切相关的现有技术。说明研发背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而进 行研发、改进。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种问题和缺点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曾经遇 到的困难。请注意,由于代理人未必精通本领域,即使是领域内公知的常识,也请做出必要的 介绍。
专利技术交底书

专利技术交底书专利技术交底书本交底书涉及一种新型的机器人输送器,用于将工件或材料在生产线上进行输送。
本机器人输送器具有较高的移动速度和精度,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生产线。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输送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工件和材料在生产线上进行输送的机器人输送器。
背景技术在生产线上,工件和材料需要在不同的工序之间进行输送,并且需要精确地进行定位以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输送器通常是采用气缸或电机进行控制,但是移动速度有限,且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不够灵活和精确。
近年来,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线上,使得生产过程更为自动化和高效。
但是,机器人的控制需要精确的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技术,且机器人的成本较高,制约了机器人在生产线的应用。
发明内容针对传统输送器无法满足生产线精确定位和高速移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机器人输送器。
该机器人输送器由一个机器人底盘和一个可旋转的输送架组成,输送架上装有夹持器或吸盘,用于夹持或吸取工件或材料。
机器人底盘具有四个驱动轮,可进行前后、左右、旋转运动。
机器人底盘上装有控制模块和传感器,用于实现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
当机器人输送器需要换向时,输送架可通过旋转运动改变方向,以实现输送的需求。
机器人输送器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技术,以保证机器人的精确定位和高速移动。
路径规划算法根据生产线的布局和工件的位置进行计算,并生成相应的运动路径。
反馈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对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和方向进行实时调整。
同时,机器人输送器装有安全保护装置,如避障感应器和急停按钮,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机器人输送器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生产线和工件需求。
通过更换夹持器或吸盘,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和形状工件或材料的夹持和运输。
同时,机器人输送器可以与其他机器人一同工作,实现协作作业和智能化生产。
优点相较于传统输送器和单独的机器人,本发明的机器人输送器具有以下优点:1.移动速度快,精度高,实现了精准定位和快速输送;2.灵活性好,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线和工件需求;3.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和反馈控制技术,保证了机器人的安全和稳定性;4.成本较低,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高效性的目标。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一、发明创造的名称具体的发明创造名称二、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涉及具体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更具体的技术分支领域。
三、背景技术(一)现有技术的状况目前,在相关技术领域中,常见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列举现有技术方案 1、列举现有技术方案 2等。
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所解决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二)现有技术的缺陷1、缺陷 1 的详细描述例如,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现有技术方案具体方案名称由于原因1,导致产生的具体问题 1,从而影响了受影响的方面 1。
2、缺陷 2 的详细描述再如,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现有技术方案具体方案名称因为原因2,引发了产生的具体问题2,对受影响的方面2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现有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1、技术原理上的限制现有技术所基于的技术原理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实现期望的技术效果。
2、材料或工艺的限制在涉及的材料或工艺方面,由于具体的材料或工艺限制,使得产生的不良后果。
3、设计思路的局限以往的设计思路侧重于某个方面,而忽视了被忽视的重要方面,从而导致了相应的问题。
四、发明创造的内容(一)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体的解决方案,以解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实现预期的技术效果或目标。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1、整体技术方案的概述本发明创造包括主要的组成部分 1、主要的组成部分 2、主要的组成部分 3等部分。
通过这些部分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整体的技术功能或效果。
2、各组成部分的详细描述(1)组成部分 1 的名称组成部分 1 的详细结构和功能描述,其在整个技术方案中起到了具体的作用。
(2)组成部分 2 的名称组成部分 2 的详细结构和功能描述,该部分与其他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实现了具体的技术功能。
(3)组成部分 3 的名称组成部分 3 的详细结构和功能描述,通过具体的工作原理或方式,为整个技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或保障。
专利技术交底书格式(机电类)

专利技术交底书
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什么?即针对现有技术的哪些方面做出的改进。
二、详细介绍技术背景,着重说明与申请文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内容
(包括两部分:完整的背景技术及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应详细介绍,以便于代理人、审
三、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什么?针对这些缺点,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什么?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针对本发明的优点来说的。
现有技术的缺点可以是成本高,效率低,
四、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应该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结构、说明、原理说明、动作关系说明等,凡于要解决问题有关的方案都要说明清楚)要求:
1、清楚说明各部件、系统的连接关系、或工作关系及工作过程。
2、要求清楚说明所采用的完整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
3、要求结合附图说明。
五、本发明的关键点和保护点是什么?(结合技术方案具体说明)
八、需要提供附图的发明创造,最好提供便于修改的格式(如CAD格式)。
注:上述各项内容应尽量详细。
总之,只有技术方案公开充分并清楚,申请才能得到保护。
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5篇

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5篇第一篇: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1、发明(实用新型)名称:……(简单明了地反映该发明的技术内容)2、现有技术的缺点:……(改进之前的不足)3、发明内容:……(技术方案)4、发明效果:……(能够实现的功能或者优点)5、附图及其简要说明:……(可以举些实施例子)详见样本。
样本:一种新型真空转子泵背景技术在食品灌装行业中,尤其是火腿肠生产行业,灌装机应用广泛。
常见的灌装机有叶片灌装机、活塞式灌装机、齿轮灌装机和转子泵,其中,由于转子泵具有拆装简单,维护、清洗方便,易损件少等众多优点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由于转子泵的泵腔内真空度较低,也不能外接抽真空装置,用于对粘稠度大、流动性较差的物料进行灌装时,经常不能正常灌装,导致灌装时流畅性较差,耽误工时,灌装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外接抽真空装置的新型真空转子泵,泵腔内能达到较高的真空度,物料的灌装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转子泵主体,所述的转子泵主体包括壳体、上泵盖、设置在壳体型腔内的左转子和右转子,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可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真空腔,所述的真空腔与所述的型腔连通,与所述真空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的左转子左侧设置有左下料槽,所述左下料槽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的右转子右侧设置有右下料槽,所述右下料槽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的上泵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左下料槽和所述右下料槽相通的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壳体内设置有可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真空腔,通过外接抽真空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壳体内部的真空度,使处于真空腔位置的转子凹槽迅速达到一定的真空度,这样继续转动至下料槽位置时,由于真空度较高,物料很容易的通过进入下料槽,提高了转子泵的灌装能力,尤其对于粘稠度较高、流动性不好的物料,其优势和效果更佳明显。
在左转子左侧设置左下料槽,右转子右侧设置右下料槽,其位置与真空腔、出料口均不发生冲突,在保证正常进料的情况下,兼容了真空腔。
专利交底书模板-机械设备

如图3所示,底座由底座支架13、底座支架后壳19、底座盖板22、脚垫21等部件组成。脚垫21固定安装在底座盖板22上,脚垫21功能在于减少整体鼓风机的噪音和提高耐磨作用。
2、特别需要指出现有技术的缺陷以及缺陷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各种电器越来越朝向节省能源、使用方便、节约空间、安全高效、一机多能等特点的方向发展。鼓风机作为人们生活电器当中重要的一员也不例外。
通常的鼓风机是由单个风鼓组成,风向单一、送风范围小。为了适应节约能源需求,增大送风范围,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双出风口鼓风机结构,其中以美国专利申请(US2006/0263210A1)公开的结构最具代表性(如图1所示)。该结构在两风鼓之间设置有一平板,平板形状与风鼓外壳相对应,在平板外侧设有多个孔,在风鼓外壳对应于平板孔处设有孔槽,通过销或螺钉将风鼓外壳和平板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的两风鼓可以同时从不同方向出风,增大了送风范围,但是由于风鼓的外壳和平板采用的是固定连接,其送风方向不可调,或不易调节,大大限制了鼓风机的使用。
三、技术方案
1、详细说明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例如介绍设备包括哪些零部件,每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并在图纸上做出相应标记。
2、结合图纸说明机械产品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使用方法。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鼓风机由电机1、右进风口网栅2、调配器3、左进风口4、右风鼓5、左风鼓6、右外主壳盖7、左外主壳盖8、右外主壳9、左外主壳10、右出风口网栅11、左出风口网栅12、底座支架13、开关和开关帽14、插座15、提手16、控制盒17、电机支架18、底座支架后壳19、复位开关20、脚垫21、底座盖板22、弹簧23、塑胶弹头24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书模板(机械类)
技术联系人:
电话或手机:
E-mail:
※请申请人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并在红色括号内填写,谢谢。
一、发明名称:
方法等。
※()
二、技术领域:
涉及工厂用的零件箱等。
※()
三、背景技术:
产品的工艺过程等,并指出现有技术相对于本发明来说存在有哪些缺点或不足之处;最好还能提供理解本发明内容所需的其他背景知识,例如:已经公开的论文或专利文献、现有技术的原理图等。
请注意,由于代理人未必精通本领域,即使是领域内公知的常识,也请做出必要的介绍。
※()
四、发明的目的及亮点:
指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目的,或者说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什么缺陷。
※()
五、附图:
※()
六、技术方案(产品类)描述(重点):
例如:本装置包括X、XX、XXX三个部件,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是:X与XX的上表面铰接,XX螺接在XXX的开口上;其中XXX的边缘上还设有XXXX,所述XXXX的形状为圆形,其中X的作用是……,XX的作用是……,XXX的作用是……,XXXX的作用是……。
注:如果是几个部件的组合连接所形成的功能,只需阐述组合连接的功能即可。
※()
及连接方式进行描述。
※()
七、技术方案(方法类)描述(重点):
例如:一种……方法,其步骤为:a、……;b、……;c、……。
※()
八、技术效果:
※()
注意:
针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是否还有别的替代方案同样能完成发明目的
1、如果有,请尽量写明,内容的提供可以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防止他人绕过本技术去实现同样的发明目的。
2、“替代方案”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技术方案的替代。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