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制冷循环

合集下载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章节题库-制冷循环(圣才出品)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章节题库-制冷循环(圣才出品)

第11章制冷循环一、选择题1.供热系数ζ可以是()。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答案】A2.压缩气体制冷循环中,随循环增压比提高,制冷系数(),循环制冷量()。

A.增大,增大B.增大,下降C.下降,增大D.下降,下降【答案】C【解析】压缩气体制冷循环的经济性指标,所以循环增压比越大.制冷系数越小。

但增压比越大,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也越大。

因此,为了提高压缩气体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常采用加大制冷工质的质量流量。

3.与采用可逆膨胀机相比,压缩蒸气制冷循环中采用节流阀简化了系统设备,()了制冷量,()了制冷系数。

A.增加,提高B.增加,降低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答案】D【解析】压缩蒸气制冷循环中采用节流阀后,由于节流过程不可逆,熵增大,所以与采用可逆膨胀机相比,制冷量减少,失去了可以从膨胀机得到的功,循环的制冷系数下降,但简化了系统设备,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可以较方便地控制蒸发器中压力,所以压缩蒸汽制冷系统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节流阀。

4.工程上,压缩蒸气制冷装置中常常采用使制冷工质在冷凝器中冷凝后继续降温,即所谓的过冷工艺,以达到()制冷量,()制冷系数。

A.增加,提高B.增加,降低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答案】A【解析】采用过冷工艺后,制冷工质在蒸发器内的吸热量由增加到使循环制冷量增大,同时并不改变压缩耗功,达到了提高循环制冷量和循环制冷系数的目的。

5.制冷循环的工作好坏是以()来区分的。

A.制冷系数的大小B.制冷能力的大小C.耗功量的大小D.A和B 【答案】D6.(多选)制冷系数ε可以是()。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答案】ABC二、判断题1.房间温度增加会使冰箱的制冷系数降低。

()【答案】对2.一台制冷机,在对低温热源制冷的同时对高温热源进行供热,则其供热系数始终比制冷系数大1。

()【答案】对3.制冷系数是大于1的数。

()【答案】错【解析】制冷系数是指制冷循环中制冷量与消耗功的比值,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工程热力学课件11 制冷循环

工程热力学课件11 制冷循环

理想气体
p 2‘
T
2‘
绝热膨胀,温度降低
1 6 1 2 4 3 v 2 s
5
T
转回温度曲线
实际气体
TH
冷效应区
N
热效应区
TL p pN
p
经济性指标最高的逆向循环是同温限 间的逆向卡诺循环。通常制冷循环以环境 为高温热源(T1=T0),因此在以T0为高 温热源、Tc为低温热源间的逆向卡诺循环 的制冷系数:
膨 胀 阀
压缩机
w
4
q2
1
蒸发器
1-2: 2-3: 3-4: 4-1: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过程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定压放热过程 制冷剂在膨胀阀中的绝热节流过程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定压定温气化过程
4 1 3 2
q2 wnet
单位质量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热量:
T
2
q1= h2-h3
单位质量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量:
1 h
过冷度愈大,制冷系数增加愈多。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 器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过冷度一般很小。多数制冷
装置专设一回热器,使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回热器 进一步冷却,增大过冷度。回热器的冷却介质通常为离开蒸发 器的低温低压蒸气。
3 4 1
2
热泵供热原理
在所有制冷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热从冷藏室取 出并传给较高温度的环境。因此,实现制冷循环的 结果不仅使放出热量的物体被冷却,而且使吸收热 量的物体被加热。根据这个原理,可利用逆循环实 现将热从低温冷源向高源热源的输送。这种目的在 于输送热量给被加热对象(如室内供暖)的装置称为 热泵。向高温热源输送的热量qH,等于取自低温冷 源(如大气环境)的热量qL与实现逆循环从外界输入 功量wnet 之和,即qH=qL+wnet 。热泵就其实质来看, 和制冷装置完全一样,只是两者工作的温度范围不 同。制冷装置工作的上限温度为大气环境温度,其 目的系从冷藏室吸热,以保持冷藏室低温(下限温度) 恒冷;热泵工作的下限温度为大气环境温度,其目 的是向暖室放热,以保持暖室温度(上限温度)恒暖。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11)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11)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1-13)
qv
h1' h5 v1'
qv

(3)理论比功
w0 h2' h1' (4)单位冷凝热 qk qk h2' h4
(5)制冷系数
1'
w0
增加
(11-14)
增加
(h2' h2 ) (h2 h4 )
(11-14)
h h h h
(7)压缩机
在理论循环中,假设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而实际上,整个过程是一个压缩指数 在不断 变化的多方过程。另外,由于压缩机气缸中有 余隙容积的存在,气体经过吸、排气阀及通道 出有热量交换及流动阻力,这些因素都会使压 缩机的输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消耗的功率 增大。
p
4
pk
3 0
2 2 s
5
p0
(11-11)
在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相同的条 件下:
制冷系数愈大 (6)压缩终温 经济性愈好
t2
影响到制冷剂的分解和润滑油结炭。
(7)热力完善度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热 力完善度按定义可表示为
0 h1 h4 1 h1 h4 Tk T0 c h2 h1 Tk 1 h2 h1 T0
q0
单位制冷量可按式(11-5)计算。单位制 冷量也可以表示成汽化潜热r0和节流后的干度 x5的关系:
q0 r0 (1 x5 )
(11-6)
由式(11-6)可知,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或节流所形成的蒸气越少(x5越小)则单 位制冷量就越大。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11-7)
q0 h1 h4 qv v1 v1

第11章 制冷循环要点

第11章 制冷循环要点

第十一章 制 冷 循 环
1.基本概念
制冷:对物体进行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称为。

空气压缩式制冷:将常温下较高压力的空气进行绝热膨胀,获得低温低压的空气。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用引射器代替压缩机来压缩制冷剂,以消耗蒸汽的热能作为补偿来实现制冷的目的。

蒸汽喷射制冷装置:由锅炉、引射器(或喷射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水泵等组成。

吸收式制冷:利用制冷剂液体气化吸热实现制冷,它是直接利用热能驱动,以消耗热能为补偿将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环境中去。

吸收式制冷采用的工质是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溶液,其中沸点低的物质为制冷剂,沸点高的物质为吸收剂。

热泵:是一种能源提升装置,以消耗一部分高位能(机械能、电能或高温热能等)为补偿,通过热力循环,把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中贮存的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能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能。

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降低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即热源温度)和提高蒸发温度(冷源温度),都可使制冷系数增高。

2.常用公式
制冷系数: 2
10
q w ε=
=收获消耗 空气压缩式制冷系数
112
21
11111
T p T p κκ
ε-=
=
-⎛⎫- ⎪⎝⎭
或 1
121
T T T ε=-
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1
1,31
c T T T ε=
-
3.重要图表
图11-7蒸发温度对制冷系数的影响
图11-11蒸汽喷射制冷循环。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十一章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制冷循环1、家用冰箱的使用说明书上指出,冰箱应放置在通风处,并距墙壁适当距离,以及不要把冰箱温度设置过低,为什么?答:为了维持冰箱的低温,需要将热量不断地传输到高温热源(环境大气),如果冰箱传输到环境大气中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去,会使高温热源温度升高,从而使制冷系数降低,所以为了维持较低的稳定的高温热源温度,应将冰箱放置在通风处,并距墙壁适当距离。

在一定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愈低,制冷系数愈小,因此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要把冷库的温度定的超乎需要的低。

2、为什么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采用逆向卡诺循环?答:由于空气定温加热与定温放热不易实现,故不能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

在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中,用两个定压过程来代替逆向卡诺循环的两个定温过程。

3、压缩蒸气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就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为什么?答: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能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

工质在节流阀中的过程就是不可逆绝热过程,不可逆绝热节流熵增大,所以不但减少了制冷量也损失了可逆绝热膨胀可以带来的功量。

而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在膨胀过程中,因为工质的干度很小,所以能得到的膨胀功也极小。

而增加一台膨胀机,既增加了系统的投资,又降低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装置的简化及运行的可靠性等实际原因采用节流阀作绝热节流。

4、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循环压缩比、循环制冷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142314-----o o net k o q q h h w q q h h h h ε===(a) (b)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状态参数图空气视为理想气体,且比热容为定值,则:()()142314T T T T T T ε-=--- 循环压缩比为:21p p π=过程1-2与3-4都就是定熵过程,因而有:1322114k k T T P T P T -⎛⎫== ⎪⎝⎭ 代入制冷系数表达式可得:111k k επ-=- 由此式可知,制冷系数与增压比有关。

第十一章 制冷循环3ppt课件

第十一章 制冷循环3ppt课件
吸收式制冷装置
吸收式制冷装置—依靠高温热源向环 境传递热量作为代价而实现制冷的装置。
吸收式制冷装置—采用吸收器、蒸气 发生器和泵来取代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 的压气机。
常用工质:氨(制冷剂)+水(吸收剂) 水(制冷剂)+溴化锂 (吸收剂)
工作过程(氨+水):吸收器中,氨水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的 氨蒸气。由于氨溶解时产生溶解热,为了保持溶液的吸收能力,要 用冷却水冷却吸收器。泵浓溶液加压后送入蒸气发生器。蒸气发生 器加热浓溶液,使其中所溶解的氨蒸发产生氨气。
析说明之。
11-4 压缩式制冷依靠消耗机械功而实现制冷,吸收式及喷射 式制冷则是依靠消耗高温的热能而实现制冷,试根据热力学第二 定律说明两者的一致性。
11-5 高增压比的空气压缩制冷装置采用回热措施而降低增压 比时,若考虑到压气机及膨胀机中的不可逆损失,是否不论采用 回热与否循环的制冷系数仍相同?
完整版PPT课件
装置的发展较快,常用来作为大型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设备。
完整版PPT课件
2
11-5 制冷剂及其热力学性质
例 11-5 一台氨蒸气压缩制冷装置,其冷库 温度为-10℃,冷凝器中冷却水温度为20℃, 试求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装置消耗的功、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以及制冷系数。
解: 按题意 T1=T4=263 K T3=293 K32 34
1
完整版PPT课件
4
思考题
11-1 当冷库温度及环境温度一定时,试证明逆向卡诺循环具 有最大的制冷系数。
11-2 空气压缩制冷为何不能像蒸气压缩制冷那样采用节流阀 降压,而要采用膨胀机降压膨胀。
11-3 当冷库温度及环境温度一定时,为增加单位质量的制冷
量,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总要有所降低,试用T-s图分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制冷循环(圣才出品)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制冷循环(圣才出品)

第11章制冷循环一、选择题1.在T-s图上,任意一个制冷循环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研]A.吸热大于放热B.吸热等于放热C.吸热小于放热D.吸热与放热关系不定【答案】C【解析】依据公式:,吸热小于放热。

2.某制冷剂的制冷系数等于4,则该制冷剂作为热泵用时,其制热系数等于()。

[湖南大学2007研]A.6B.5C.4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制冷系数,所以作为热泵时,制热系数,所以选B。

二、判断题1.判断题:蒸汽压缩制冷循环采用比热小的工质作制冷剂可以降低节流损失。

()[同济大学2005研]【答案】对2.在相同工况下,供暖系数一定大于制冷系数。

()[天津大学2004研]【答案】对3.若热源与冷源的温差愈大,则循环热效率愈大,且制冷系数也愈大。

()[东南大学2002研]【答案】错【解析】因为如果温差越大,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则制冷系数越小4.压缩空气制冷装置循环的制冷系数ξ越大,其制冷量越小。

()[湖南大学2007研]【答案】错【解析】制冷系数,一般越大,吸热量越大,制冷量大。

三、名词解释制冷量。

[东南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答:制冷量是指在1个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四、简答题1.试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的机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2006研]解:机理如图11-1所示。

图11-1空调制冷、制热均利用热机的逆卡诺循环,外界对热机作功,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

制冷时,室内作为高温热源,热量被吸走,降温,达到制冷目的;制热时,室内作为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升温,达到制热目的。

2.试画出蒸气压缩式热泵下的T-s图,并用各状态点的焓表示出其制热系数。

[天津大学2005研]解:蒸气压缩式热泵下的T-s图如图11-2图所示:图11-2制热系数为:。

3.实际空气制冷循环不可逆损失主要来自哪里?如何减少?[同济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解:(1)空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常温下将较高压力下的空气进行绝热膨胀将获得低温低压的空气这一原理获得所需的低温,其工作原理图如11-3所示,p-V、T-S图如图11-4所示。

第十一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第十一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2014-9-23 29
工作原理:混合气体进入空气 分离器后,氨气在套管内的空间中 冷却凝结,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则被 分离出来,凝结的氨液通过器外支 管路节流后回收部分冷量,冷凝混 合气体,分离出来的空气与其他不 凝性气体由空气分离器筒体上的放 空气管通过盛水容器放入大气 ,蒸 发出的氨气进入制冷系统的回气管 路。
2014-9-23 18
位置:一般位于冷凝器之后, 安装必须保证冷凝器内液体能借其 液位差流入高压储液器中。 结构: 氨系统使用; 氟系统使用。
容器装有安全阀。
2014-9-23
19
氨用
2014-9-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对于只有一个蒸发器的小型制冷 装置,特别是氟利昂制冷装置,因气密 性较好,高压储液器容量可选择得较小, 或者不采用高压储液器,仅在冷凝器下 部储存少量液体。
2014-9-23
6
2014-9-23
7
三、填料式油分离器 填料式氨油分离器中,由特殊 导流片作用,高压氨气中的油在离 心力作用下初步分离后,通过不锈 钢填料层,使油得到进一步分离。 气体在分离器内经过填料层不 断改变流动方向,且流速减慢,使 油滴分离出来,存于容器底部。
2014-9-23
8
2014-9-23
9
四、过滤式油分离器
是干式 油分离器的 一种,用于 小型氟利昂 系统,分油 效果较好。
2014-9-23
10
五、集油器 作用:是氨制冷系统中收集从油分 离器、冷凝器、储液器、中间冷却器、 蒸发器和排液桶等设备放出的润滑油的 设备;并使润滑油在低压状态下排放至 油处理系统,同时减少氨的损耗。 结构:由容器钢板筒体及封头组 焊接而成的一种储存设备,其上设有 进油口、放油口、抽汽口及压力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在回热器中的预热过程代替一部分绝热压缩过程,从
而降低增压比。
1-2为空气在回热器中的定压预热;2-3为压气机中空气的绝热压缩;34为冷却器中空气的定压放热;4-5为回热器中空气的定压回热;5-6为 膨胀机中空气的绝热膨胀;6-1为冷藏库的换热器中空气定压吸热。
非回热循 环 循环 过程 制冷 量q2 放热 量q1 净耗 功w 0 13’5’61 h1-h6 h3’-h5’ (h3’-h1)(h5 ’-h6)= (h3’- h5 ’)(h1 -h6) Q2 / w 0 P3’/p1
k 1 k
p3 p4
k 1 k
T3 T4
1 T2 1 T1 T1 T2 T1
T2 T3 T2 T1 T4 T1
cop
思考题
1.能获得的最低冷室温度是多少? T1
2.冷却水的最高温度为多少? T3 3.使用同样的冷却水、获得同样的冷室温度时,逆卡诺循 环T-S图怎样?制冷系数为多少? T1
2
绝热压缩过程1-2 定压放热过程2-3 绝热膨胀过程3-4 定压吸热过程4-1
4
1
2.制冷系数
q2 q2 COP w0 q1 q2
1 T2 T3 1 T1 T4

cp (T1 T4 ) cp (T2 T3 ) cp (T1 T4 )
T2 p2 T1 p1
T 2 4 3 3’ 2’
4’
1 5’ 5 s
2.提高蒸发温度
此时,耗功减少: (h2-h1)-(h2-h1’)=h1’- h1
T 2 3
4
冷量增大:
(h1’-h5’)-(h1-h5)
显然制冷系数增大
5’ 5
1’ 1 s
五、对制冷剂的要求
1.蒸发温度下,压力不宜过低,以稍高于大气压为宜,以免内漏空气。
(2)
h1' h3 h1 h5 h3 h1 h1' h5 '
四、优缺点:
优点:可直接利用热能制冷;
缺点:只能获得0℃以上的冷媒;性能系数较低。
第三节 吸收式制冷循环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1.特点及基本原理
原理:溶液温度升高,溶剂吸收溶质的能力下降;反之亦然。 特点:压缩制冷循环以消耗机械功为代价吸收式制冷以消耗热量为代价 常用工质对:①氨(溶质) + 水(溶剂) ②溴化锂(溶剂) + 水(溶质)
二、理论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特点: 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节流阀代替膨胀机(即绝热节流)。
2.原理 T
2 3 3’ 1
4
S
3.能量分析 蒸发器中吸热量(即制冷量)
T
2 4 3 1
q2 h1 h5
5
冷凝器中放热量
S
q1 h2 h4
制冷系数
h1 h5 h1 h5 q2 q2 q1 q2 (h2 h4 ) (h1 h5 ) h2 h1 w0
T
2
循环
1’345’1’
1’3451’ 3
制冷 量 q2
耗功 w0 制冷 系数ε
H1’-h5’
h1’-h5
减小 (h5-h5’)
增加 (h4-h5’) 减小 7 6
4
(h3-h1’)(h4-h5’) q2/w0
h3-h1’
5’
5
1’
1
q2/w0
S
8 9 10 11
问题:节流阀代替膨胀机后制冷量的减少2.制冷理图第五节热 泵
热泵又称热量采掘机,它以高品质的电能为代价,自低温环境中采掘热 量,并将热量提供给高温的环境。它是按逆循环工作的。
一、工作原理
与制冷循环相同,只是目的不同,目的是为房间提供热量
房间
Q1
T0
Q2
T0
二、能量分析
lnp
q1
4
T 3 2 2 4 3
5
1
q2
w
h
1 5 s
q2 h1 h5
2.冷凝温度下,压力不宜过高,以降低设备对密封及耐压的要求。 3.工作温度范围内,汽化潜热较大,以减少之后的循环量。
4.制冷剂液态比热要小,即T-S图中饱和液线要陡,以减少节流损失。
原因解释
T
q cp t 4 t6
q可用面积46784表示,显然 t4-t6一定时, q小,比热就 小。此时饱和液线越陡。
回热循环 回热循环 与非回热 循环比较 234562 h1-h6 h3-h4 (h3-h2)(h5-h6) 不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因为 h3’=h3 h5’= h2 h 5 = h1 相同 P3/p2 减小
结论:采用回热循环后,在
制冷效果相同时减小了压比, 从而可采用高效的透平压缩 机以及透平膨胀机
2
2 1
4
1
5
6
S
2.能量分析
制冷量:q2=h1-h4; 散热量:q1=h2-h3; 净耗功:w0=q1-q2=(h2-h3)-(h1-h4) =(h2-h1)-(h3-h4)
p
C
3 4
2 1
q2 h1 h4 ε1 w0 (h2 h1 ) (h3 h4 )
3.思考
5
6
S
压缩机与膨胀机均在两相区工作,故理论上可以,但实 际上是严格禁止的。
T m2 5’ 4 5 m1+ m2 m1 1’
m1
水泵
5
3 2’ 2 1 S
5’
锅炉
二、工质的两个循环 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 1’2’2345’1’ 512345 循环量 m2 循环量 m1
三、能量分析
制冷量
吸热量
T
m2 5’ 4 m1+ m2 1’
Q0 m1 h1 h5
Q1 m2 h1' h5 '
制冷 系数ε 压比 β
第二节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由于空气压缩制冷有其局限性(单位工质制冷量小、制冷系数小), 故考虑采用低沸点工质,且在两相区内进行循环,从而两个等压吸、 放热过程便可成为两个等温过程,以使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
一、理想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流程图及T-S图
3
冷凝器 膨胀机 蒸发器 压缩机 T C 3 4
4 m2 节流阀 m1 水泵 5’ 锅炉 5 冷凝器
m1+ m2 3
T
扩压管
混合室
m2
1’
1
2 2’ 喷射器
5’
4 5
m1+ m2 m1
3
2’ 2 1
蒸发器
1’
S
对混合器列能量方程
由m1 h1 m2 h1' m1 m2 h3
(2)代入(1)得:
h h3 m1 1' m2 h3 h1
c
4.ε 1与ε c比较大小如何?
T3 T1
5.空气压缩制冷的缺点是什么?
1、ε小 (因无法使工质实现等温吸放热) 2、单位工质制冷量小(因为空气的比热小,因此, 制冷量一定时工值的质量流量大,故设备庞大。
3.回热式空气压缩制冷装置的循环
从循环1-2-3-4来看,如果提高压比可获得较低温度,但 将加重压气机和膨胀机的负荷。为此,可采用回热器,用
h4 h5
4.干压缩代替湿压缩的优缺点
优点:提高了压机的效率和寿命 缺点:引起ε 减小。 5.膨胀阀代替膨胀机的优缺点 优点:系统设备简化,易调节
缺点:引起ε 减小,原因q2减小且w0增大。
6.具体的能量分析(理论循环)
节流阀代替膨胀机的比较
膨胀机 节流阀 节流阀 代替膨 胀机的 结果
q1 h2 h4
2
q1 h2 h4 w0 h2 h1
三、热泵的分类
空气源热泵
水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 电动热泵 燃气热泵
与净耗功的增加有什么联系?
制冷量q2的减小:(h5-h5’) 耗功w0的增加:(h4-h5’) T
2
因为 h5 h4
所以:节流阀代替膨胀机后,制 冷量的减小量与耗功的增加量相 同。
4 3
从图中看:
h4 h5 h4 h6 h6 h5 (h4 h6 ) (h5 h6 ) 面积4654
lnp 4
q1
T 3 2 4 2
3
1 s
5
1
q2
w
h
5
q2 h1 h5
w0 h2 h1
q1 h2 h4

q2 h1 h5 w0 h2 h1
四、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
制冷系数是评价制冷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冷凝 温度和蒸发温度。 1.冷凝温度
显然,如将冷源温度降低,此时由原循环123451变为 12’3’4’5’1,耗功减少,制冷量增大,因此制冷系数增大, 但受冷却水温度的限制。
6
5’
5
1’
1
S
7 8 9
h5 h5 面积55895
面积55895 面积4654
面积F45‘6被称之为节流损失,并 且饱和液线越陡(制冷剂液态比热 越小),节流损失越小
三、制冷剂的压焓图
因为理论循环是由两个等压过程、一个等熵过程和一个节流过 程组成,而节流过程的前后焓值相等,因此,为进行制冷计算 的方便,通常都采用lnp-h图进行分析和计算。 1、压焓图的介绍
6 4 3
2
5’
5
1’
1
S
7 8 9
5.工作温度应远离临界温度(保持大的汽化潜热)和凝固温度。
6.不燃、不爆、无害、稳定、不腐蚀设备、价格低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