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厂历史简表

合集下载

百年下关历史简介,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你知道几个?

百年下关历史简介,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你知道几个?

百年下关历史简介,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你知道几个?展开全文下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滇西的“咽喉要道”。

然而,下关茶厂的发展之路却也并非一直都顺遂无碍,曾经数度易名甚至停产。

▲沱茶今天,国家高级评茶师、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就来谈谈下关茶厂的发展史。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师从“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历年藏有百年宋聘号、1952年红印圆茶、88青饼、92方砖等珍品老茶。

如今,将多年研究老茶心得,整理发布在工··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普洱藏家总店一、沱茶的起源沱茶,产制历史悠久,现代形状由明代“普洱团茶”和清代“女儿茶”演变而来,至今约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谢肇淛《滇略》中记载;“士庶皆用普茶也,蒸而团之”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散后,加工揉制,以压缩体积,使其可以便于携带的紧压茶制法。

团茶是普洱茶紧压、包装、运输的最初形态;也是后来沱茶、砖茶、饼茶等压制茶的雏形,沱茶就是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06年下关特级沱茶·普洱藏家珍藏二、下关几经波折,独特工艺立根基当时茶厂还是用全手工操作的加工作坊,主要生产专销西藏的“宝焰牌”心脏型紧茶。

▲99年宝焰牌沱茶·普洱藏家珍藏在1944年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退股后,省茶司先是将茶厂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康藏茶厂”;后来因为业务不振的缘故,蒙藏委员会也跟着在1945年宣布退出。

于是下关茶厂遂变为由省茶司独资经营,再于1948年4月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新康藏茶厂”;最后,终于在1949年停止了生产。

到了1950年4月,事情开始有了转变,由于政府开始注重边销茶的生产,因此把下关茶厂列为定点生产边销茶的16个加工厂之一,云南省公司更指定下关茶厂为全省唯一生产“心脏”型紧茶的加工厂。

▲99年宝焰牌沱茶·普洱藏家珍藏直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

大益茶常识

大益茶常识

关于大益普洱茶的一些知识(2011-03-23 17:15:21)转载▼分类:养生标签:杂谈勐海茶厂传略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旧称佛海)。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

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

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六十六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

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今天勐海茶厂已经步入了规模发展时期,拥有占地380多亩的普洱茶综合加工厂,遍布各乡镇的茶叶收购组和茶叶初制所,以及重要原料保证的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绿色生态茶叶种植基。

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头两位为该品茶创制年份,第3位为原料毛茶等级,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

散茶用5位,第3、4位为原料毛茶等级。

现见到的最早的普洱茶唛号为7452、7562、7572、75671、76563等。

)因此,前两位是配方的创制时间,不是生产时间,有些配方的茶很多年才出一次(如7432、7452),有些常规产品会年年生产,仅看唛号是无法确定是哪年产品。

品名:7262普洱饼茶规格:357克/片类别:常规普洱饼茶备注:传统竹篮包装其他:传统普洱茶,获2006年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银奖特点简介:本产品是勐海茶厂的中档常规产品。

其以芽茶铺面、壮硕茶菁为里、滋味醇浓、香气纯正、综合品质极佳。

由于发酵适度饮用收藏效果俱佳。

品名:7552普洱饼茶规格:400克/片类别:常规普洱饼茶备注:传统竹篮包装其他:2005年新产品,浓香普洱饼茶特点简介:本产品是勐海茶厂采用红熟发酵,充分的体现了勐海茶厂熟茶纯正浓厚的优点。

勐海双狮同庆茶叶发展史

勐海双狮同庆茶叶发展史

勐海双狮同庆茶叶发展史勐海茶的第一次兴起是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普洱茶南洋通道的开辟,将勐海茶带入黄金时代。

1940年日寇犯边,这一通道被废。

而解放后虽然香港人民钟爱菊花普洱,但大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普洱茶只能通过中茶公司这一狭窄的通道与香港对接。

这样一来,勐海茶厂只沦为生产车间,而不能参与到海外蓬勃发展的普洱茶运动中去,勐海茶从而陷入空前的尴尬之中,面对大陆市场,被绿茶边缘化;面对海外市场,被消费市场边缘化。

勐海茶由此沦为守着金山要饭的花子,一直到普洱茶的价值再度被港台人突然发现,掀起了一场越陈越香的茶叶革命,勐海县的茶山资源影响力被放大,才把勐海茶从苦海中打捞出来,供在普洱茶的神坛上,勐海也因之再次成为普洱茶的圣地,成为普洱茶产地话语权的中心。

尴尬的“勐海共识”现在做普洱茶的言必称勐海,殊不知10年前的勐海茶还是低档茶叶的代名词。

在滇西南最大的毛茶交易市场——原思茅五一停车场内,一车车的毛茶拉进市场,茶商们忙着看茶样砍价,原思茅、景洪一带产的烘青茶,一芽二叶的可以给到15元一公斤,一芽一叶的可以给到30元一公斤,勐海产的茶呢,绝大多数七八元一公斤。

滇西南茶区形成了茶叶经济“比较优势”:景洪、普洱的茶园大都为九十年代以来新开垦茶园,按照高产茶园的标准建设,种植的很多都是卖相很好的云抗10号,加上严格按照收鲜等级标准采摘,加工设备先进而且制作得法,这样一来,这两个地方生产的绿茶,条索整齐、香气高扬、叶子翠绿、芽头白亮,深受甘肃与浙江茶商的追捧,他们纷纷坐镇普洱收茶,普洱也因此成了云南的“名优绿茶之乡”;而勐海的茶叶反其道而行之,不以卖相取胜,而靠低价来生存,跟普洱、景洪的茶叶形成错位竞争。

当时,茶商们的“勐海共识”是:勐海生产的茶叶上不了台面,只能是低劣茶叶的代表。

1930年的勐海,因普洱茶的种植、加工与贸易重心由思茅、易武一代转移到勐海,通过英属缅甸,普洱茶源源不断销往南洋,从而开创了普洱茶继清朝后的民国第二春,勐海也因活跃的茶叶贸易而被称为“茶叶城”。

新的六大茶山

新的六大茶山

新的六大茶山新的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分别为:南糯、南峤、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茶山。

其中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位于澜沧县的景迈茶山也与勐海紧紧相连。

新六大茶山其实并不“新”,它们同样有着漫长的产茶历史,新的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分别为:南糯、南峤、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茶山。

其中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位于澜沧县的景迈茶山也与勐海紧紧相连。

新六大茶山其实并不“新”,它们同样有着漫长的产茶历史,山上也遍布着古茶树。

例如,布朗茶山的主要居民——布朗族,是最早种植茶、饮用茶的“濮人”的后裔。

布朗山最大的“濮人茶园”在老曼峨寨,这里的布朗族有上千年的居住史,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古茶树。

而位于勐海县西部的巴达茶山树龄达1700多年的野生大茶树更是驰名中外。

新六大茶山的兴起并非偶然,除了历史悠久,它和古六大茶山一样具备出产优质茶叶的自然优势。

从地理环境来说,这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大茶山处在北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混交的位置上。

北面横断山脉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干冷气流的南下,南边又受惠于印度洋暖湿的热带季风,使新六大茶山年均气温在18°C左右,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

正是其典型的“山高雾大”的特征,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茶叶品质自然绝佳。

此外,新六大茶山地位的稳固还在于取材于斯的企业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建立现代化的生产销售方式,满足现实市场需求,为其带来高速的发展。

如果说江内(澜沧江东)茶区曾经代表了手工作坊入山做茶的生产方式,江外(澜沧江西)茶区更得益于抓住茶庄大量兴起、新式茶园涌现,乃至机械化办厂制茶的一个个重要机遇。

从1908年恒春茶庄的成立,到1938年至1940年间思普局南糯山实验茶厂(后归并到勐海茶厂,其旧址现为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及至佛海(勐海)茶厂的涌现,古今六大茶山在此期间已悄然完成普洱茶重要产地和技术中心的角色转换。

大益茶的发展史【范本模板】

大益茶的发展史【范本模板】

普洱江湖那些帝国—-大益上今天说下勐海茶厂,说到勐海茶厂,自然要说7542和7572,我想请问*里的朋友,7542是哪一年开始生产的?答对了有奖,说错了的,给答对的发奖.我很杯具的发现,我问1000人,没有一个人答对过一次,我等了1000年,没有遇到过正确的答案,我也打电话去问过厂里,勐海茶厂,可是没有人知道,最早的7542到底是哪一年生产的呢?号称标杆的茶就这么来历不明?这个问题,只好去问茶厂的老领导了,不错,1981年完成了配方,在1982年开始生产.好,我们就从这里讲起。

我们从大益7542讲起的目的,是因为现在包裹在大益后面的神话是越来越多了,可是你去问无数的大益粉,无数的商家,很多不知道7542是哪年的,也有许多茶商对着我傻笑,或者是因为觉得我傻,说自己卖的茶是70年代的7542,如果你明白一些历史,本身就是具备辨别茶品的基本能力了,识别市场上的假货就非常容易了,所以,大家要用耐心,关注一些跟茶的口感没有关系的东西,比如,茶厂、茶园、茶的包装纸等等。

说起大益,这样一个帝国,上次我把中茶比作日不落帝国——英国,那么大益就是现在的美国了。

关于勐海茶厂,有无数的东西可讲,大滇只讲一些小的方面,也许是不为认知的方面,第一,勐海茶厂是为了做红茶而成立的,即为了做滇红成立,1940年成立,而中茶公司是1938年成立,勐海茶厂是下属工厂,讲这段历史,是为了再次否定40年代初红印普洱的历史,40年代,勐海茶厂并没有生产所谓的红印普洱茶,我们在讲中茶的时候,也以商标注册时间为1951年否定了所谓红印普洱产于1940年代的说法,为什么做滇红呢,因为滇红可以换外汇,就这么简单,下一步,我们跳到了1973年。

普洱熟茶开始的年代,73年是没有成品出来的,都是内部实验,1974年,勐海茶厂开始生产熟茶出口了,年产量6担,也就是600公斤,出口的名字叫做“云南青",当时跟昆明茶厂的有一定距离,昆明茶厂发酵的叫做普洱茶,勐海茶厂发酵的叫做云南青,原因就是勐海茶厂1974年发酵技术不过关。

老班章历史简介概括

老班章历史简介概括

老班章历史简介概括老班章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海拔1700米至1900米,年平均气温18-21℃,年降水量1374-1655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

老班章村分老班章、新班章两个村小组,老班章是拉祜族寨,新班章是布朗族寨。

老班章在普洱茶界被誉为“茶王之乡”,其名声和地位在普洱茶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老班章的茶树以古茶树为主,树龄较大,茶树粗壮,枝叶茂盛,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口感独特。

老班章村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地之一。

老班章村的茶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被誉为“普洱茶之王”。

在普洱茶市场,老班章村的茶叶价格一直较高,但也因其品质优良而备受推崇。

此外,老班章村还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老班章村所在的布朗山地区是古代濮人、傣人、哈尼人等族群长期居住的地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老班章村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雕刻和壁画等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老班章村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普洱茶产区,其茶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被誉为“普洱茶之王”,是普洱茶爱好者的必选之一。

老班章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茶树品种:老班章的茶树品种主要是老班章茶树,这种茶树的根系较深,能够吸收土壤中的丰富营养,因此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口感独特。

2.茶叶品质:老班章的茶叶品质很高,其茶叶色泽墨绿,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甘迅速,被誉为“普洱茶之王”。

3.生产环境:老班章的生产环境独特,海拔较高,气候湿润,云雾较多,阳光充足,这些条件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采摘方式:老班章的采摘方式独特,以手工采摘为主,采摘标准较高,一般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

5.制作工艺:老班章的制作工艺独特,一般采用传统晒青工艺,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6.口感特点:老班章的口感特点主要是苦涩味重,回甘迅速,茶汤口感饱满,层次感强,香气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大益品牌发展史

大益品牌发展史

第三节 领先产业的研发
• 广纳贤才 四海精英扎根茶乡 • 不遗余力 组建高端科研机构 • 2010年8月,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国
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权公司建立“ 大益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此,大 益集团成为云南省首家拥有博士后科研工 作站的茶叶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博士 后科研工作站的技术研究,立足解决普洱 茶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产 学研结合,与相关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战略 合作,引进博士,整合科研资源,利用我 公司在普洱茶生产、产品开发、技术研发 等方面的优势,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关 键性技术问题,并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推动公司及茶产业的技术进步。
第二章
• 国茶光荣-产品篇 • 第一节 流传于世的时间杰作 • 印级茶:时光雕刻 价值连城 • 在普洱茶届,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印、绿印皆是如雷贯耳的名字,是无人不识的传世精
品。 • 文革砖:疯狂年代 岁月遗珠 • “文革砖”制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其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
。 所以一直以来都被众多喜茶之人争相收购收藏
• 2012年3月17日,在第二届中国茶叶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 坛上发布了《2012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大益茶业集团的“大益”品牌当之无愧,名列榜首。
• 2012年4月,大益茶业集团又荣获第三届金远奖“新十年 引领消费趋势品牌大奖”。
• 从厂庆到嘉年华:一年一度的茶人盛会 • 2008年:见证辉煌,感受大益-68周年厂庆 • 2009年:缘聚大益,共启未来-69周年厂庆 • 2010年:茶有大益,世纪传奇-70周年厂庆 • 2011年:大益之恋,以茶相约-71周年厂庆 • 2011年:发现茶道之美-首届大益嘉年华(昆明) • 11月6日晚,首届“大益嘉年华”迎来了万众期待的盛典

从茶编号看普洱茶茶厂

从茶编号看普洱茶茶厂

从茶编号看普洱茶茶厂对于以前的老茶有学习意义,对茶品本身没有直接关联,仅做参考普洱茶上编号原本的含义(编号和茶品的价格没有直接关系)早期生产普洱茶的厂家虽然众多,但是早期比较具有规模的有三家:1昆明茶厂2勐海茶厂3下关茶厂为了在产品上有所区别,于是由当时的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制定饼茶统一的编号。

例如:7242,72表示72年茶菁配方,4表示4级茶,尾码2是指勐海茶厂生产的。

第一、二码表示茶菁配方研发成功的年代;第三码表示茶菁级别;第四码表示生产厂家。

尾码1代表昆明茶厂生产的、2代表勐海茶厂生产的、3代表下关茶厂生产的。

昆明茶厂(中茶牌)(吉幸牌)成立于1938年,现下辖昆明茶厂、云南茶厂。

茶饼的外纸正面标志为8个“中”字围绕着“茶”字,为中国土产畜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商标。

世纪70年代,昆明茶厂发明了渥堆发酵普洱茶技术,改变了普洱茶发展模式和历程,开创了普洱茶生产的新时代,而昆明茶厂也成为一个知名品牌企业。

“盛世中茶、惠泽天下”,云南大叶种茶造就了普洱茶,普洱茶成就了“中茶”牌,“中茶”牌推动了普洱茶的发展,这是大自然和人的和谐贡献。

勐海茶厂(大益牌)1938 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

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

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六十六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

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下关茶厂(松鹤牌)(宝焰牌)创建于1941年,位于云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集散地——大理市。

苍山洱海优良的生态环境,大理地区悠久精湛的制茶技艺,为下关沱茶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勐海茶厂历史简表
1938~1966 :
·1938年民国政府令中国茶业公司派专员郑鹤春与技师冯绍裘来滇,经调查,云南有发展茶叶事业之经济价值。

于当年12月16日成立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1944年改名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此名称沿用至1950年。

·1940年创建佛海实验茶厂,由范和钧先生担任厂长。

·1941年秋,完成基础厂房,试验生产第一批滇红。

“….绿茶销印度78箱,销缅甸56箱,七子饼茶销泰国462担,…”,
·1942年持续建厂,因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役爆发,中茶公司下令所有职员工撤退制昆明。

职员工一周内快速完成建厂任务,但机房通电后隔日立即拆迁,所以当时佛海茶厂应并未制茶,而所生产的紧茶及圆茶并非由厂方自制。

而是“扶助茶农茶工自产自销,凡自愿经营紧茶业务的,皆可由我厂出面担保,向当地富滇银行贷款,制成紧茶后,交由我厂验收,合格者由我厂统一运销…”(范和钧口述)。

·1944年一度复业又立即停业,“恢复生产红茶43担收购当地私商紧茶3268驮”。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创立,简称省茶司。

·1952年佛海茶厂再次复业。

“注册商标统一为中茶牌,开始是红印中茶牌,就是中茶的茶字是红色的,到了50年代末期改为绿印。


·1964年省茶司改名为“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期间也更改过多次名称。

1972~:
·1972年6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并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正式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标号。

勐海茶厂为74、75开头,末尾为2。

·1976~79年勐海茶厂外销出口多以麻袋与纸箱包装的散茶为主,紧压茶只有7452及7572二种。

·1979年以后外销出口开始出现多样化拼配的茶品唛号,如7542、7532、7582等。

·1981年省茶司接受香港利安茶行订单,由勐海茶厂制作7572青饼。

·1985年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开始向省茶司订制8582青饼,由勐海茶厂制作。

·1988年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开始启用,此时期只生产茶砖。

·1989年6月20日大益牌正式注册为勐海茶厂主要之外销品牌。

·1994年开始生产大益牌七子饼茶。

开始筹备股份制公司化。

·1996年正式改制成立为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999年省公司营运不善,茶厂自行接受茶商订单,茶品规格包装多样化。

·2004年10月24日转制.隶属于博文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