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2014-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珍藏版)历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 知识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珍藏版)历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 知识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1.(2015·福建高考·T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减数分裂的过程、伴性遗传病、染色体数目变异。

(2)图示信息: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XXX、XXY。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杂交、减数分裂以及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知识。

A项中,DNA探针应用于DNA分子杂交技术,采用与待测DNA上一段相同的碱基序列荧光标记而成的原理,故正确。

B项中,据图分析可知,妻子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伴性遗传病,故错误。

C项中,妻子多出的一条X性染色体只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父母双方中只可能有一方患有多一条X性染色体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故错误。

D项中,该夫妇的子代中可能出现的性染色体组成类型有四种:XY、XX、XXX(女)、XXY(男),其中后两种为患者,即该夫妇的子代中男女都有可能患病,故错误。

2.(2015·全国卷Ⅱ·T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解题指南】(1)题目关键信息:“缺失”“数目增加”“数目成倍增加”“增加某一片段”。

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4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含答案

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4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含答案

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一、选择题1.(2013•安徽高考•T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1)正确理解联会发生的时间、场所及意义。

(2)正确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的各种类型。

选C。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之间的联系,重点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①人类47,XYY综合征是由于精子异常导致的,卵细胞不可能提供Y染色体,因此YY染色体来自于精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个Y染色体进入了同一个精细胞所致,与联会无关;②线粒体DNA 突变发生在细胞质内,与联会无关;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由于联会发生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导致的,与联会有关;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配子形成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生分离,自交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联会有关;⑤卵裂属于有丝分裂,个别细胞21号染色体异常分离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与联会无关。

故C项正确。

2.(2013•福建高考•T5)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题指南】准确快速解答本题需要弄清以下两点:(1)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5年高考试题G单元 生物的变异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5年高考试题G单元  生物的变异

G单元生物的变异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6.F1、F3、G1[2015·四川卷]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6.C[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此基因突变为插入了3个碱基对,mRNA增加了3个碱基序列,并没有影响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而是增加了一个密码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DNA中,嘌呤核苷酸数与嘧啶核苷酸数相等,基因突变后,不影响嘌呤核苷酸的比例,A项错误。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应是脱氧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B项错误。

mRNA增加的3个碱基可以在原来2个密码子之间,也可以是插入到其中一个密码子中,最多会改变2个密码子,从而使2个氨基酸不同,C项正确。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相对应反密码子最多为61个,根据反密码子情况,最多需要tRNA 61种,D项错误。

15.G1[2015·江苏卷] 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15.A[解析] 白花的出现是X射线诱发的基因突变而非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故A项错误。

19.G1[2015·海南卷] 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19.B[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因突变的理解。

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4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1生物的变异及育种Word版含答案汇总

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4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1生物的变异及育种Word版含答案汇总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1)正确理解联会发生的时间、场所及意义。

(2)正确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的各种类型。

选C 。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之间的联系,重点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联会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①人类 47,XYY 综合征是由于 精子异常导致的,卵细胞不可能提供丫染色体,因此丫丫染色体来自于精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个丫染色体进入了同一个精细胞所致,与联会无关:②线粒体DNA 突变发生在细胞质内,与联会无关;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由于联会发生紊乱 ,难以形 成正常配子所导致的,与联会有关;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配子形成时同源染色体发生 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生分离,自交后代才会出现3 : 1 的性状分离比,与联会有关:⑤ 卵裂属于有丝分裂,个别细胞21号染色体异常分离形成人类的 21三体综合征个体,与联会无 关。

故C 项正确。

2(2013?畐建高考?T5)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 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丢失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5用 ® M 号:!I 号U 异染色体 甲【解题指南】准确快速解答本题需要弄清以下两点考点11生物的变异及育种、选择题1.(2013?安徽高考?T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 人类的47,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 线粒体DNA 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咼度不育④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 3:1的性状分离比⑤ 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 ①②B. ①⑤C. ③④D. ④⑤(2)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画简图展示图乙细胞减数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组成。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豆丁网和百度文库中的那个名为“2016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pdf”文件是假的,实际上是2015年的,大家别上当了。

第1章(2016四川卷)2.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2016四川卷)6.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2016天津卷)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

(2016北京卷)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2016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 2O 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答案】A【解析】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错误;氨基酸之间脱去的水分子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正确;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需蛋白酶催化,蛋白酶属于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D正确。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遗传和变异》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遗传和变异》

必修二《遗传和变异》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遗传的基本规律1. (2016全国卷11)32.( 12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 D 、d 表示,后者用F 、f 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 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 、无毛黄肉B 无毛黄肉C )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卖验1回答下列问题: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 、无毛黄肉B 和无毛黄肉a 的基因型依次(3) 若无毛黄肉B 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毛黄肉(2) DDff 、ddFf 、ddFF (3)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 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 ddFF 、ddFf【解析】(1 )由实验一:有毛 A 与无毛B 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毛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 由实验三:白肉A 与黄肉C 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 此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 有毛白肉止乂无毛黄那 无毛黄肉E X 无毛黄肉C有毛白肉止X 无毛黄肉匚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上1全郎为无毛黄肉莹部为有毛黄肉一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再i;l”可判斷黄肉B沖杂合的.(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卫、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灰为:DDff. ddFf. ddFF a ⑸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凰因型艮比例为ddFF;ddFf ;dd£f=l:2;l,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岀1⑷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三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衙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艮比例背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 =9:3:3:1. *(5)实验二中的无毛黄肉片(ddFf】和无毛黄肉C (ddFF)棊交*子代的基因型再ddFf和diFF西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

2015-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共17个专题)

2015-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共17个专题)

2016高考生物复习辅导——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目录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 - 3 - 考点1 细胞中的有机物................................................ - 3 - 考点2 有机物的鉴定及细胞中的无机物.................................. - 3 - 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 4 - 考点1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4 - 考点2 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 4 - 专题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5 - 专题四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 6 - 考点1 酶与ATP ...................................................... - 6 - 考点2 细胞呼吸...................................................... - 6 - 考点3 光合作用...................................................... - 7 - 专题五细胞的生命历程...................................................- 10 - 考点1 细胞的增殖....................................................- 10 - 考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10 - 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 10 - 考点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10 - 考点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0 - 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 13 - 考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 13 - 考点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3 - 考点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17 - 专题八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19 -考点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9 - 考点2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 19 - 专题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1 - 专题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2 - 考点1 神经调节......................................................- 22 - 考点2 体液调节......................................................- 24 - 考点3 免疫调节......................................................- 27 - 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9 - 专题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29 - 专题十三种群和群落.....................................................- 31 - 专题十四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3 - 考点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5 - 专题十五生物技术实践...................................................- 36 - 考点1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36 - 考点2 酶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37 - 专题十六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9 - 考点1 基因工程......................................................- 39 - 考点2 细胞工程......................................................- 41 - 考点3 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43 - 专题十七实验与探究.....................................................- 44 -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点1 细胞中的有机物考点2 有机物的鉴定及细胞中的无机物(2015福建卷,1,6分)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基本知识,考查识记和判断能力。

【人教版】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试题汇编专题10生物的变异及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人教版】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试题汇编专题10生物的变异及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专题10生物的变异及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接帰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 (2011年安徽理综卷)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仙1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累在细胞内的131|可能直接()A. 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 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 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 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131I具有放射性,可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但131I不能直接插入DNA分子中或替换DNA中的碱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体细胞,其中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C。

2.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 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 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 细胞的DNA含量D. 细胞的RNA含量解析: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中的碱基种类,花色基因均含有A、T、C G四种碱基;基因突变不会改变细胞中DNA的分子数目;细胞中的RNA含量与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强弱有关,与基因突变不相关;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他们的差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

答案:B。

礙耳口本题考查基因的化学组成和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细胞中DNA和RNA的作用。

基因突变的关键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中的碱基序列。

3. (2010年福建理综卷)下图为人WNK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iniC G A AC CA C »C C TT C G T C—' I止営责白质■-,甘靈醱-t 16fl L 1 170甘氨酸:GGG 赖氨酸:AAA AAG谷氨酰胺:CAG CAA谷氨酸:GAA GAG 丝氨酸:AGC 丙氨酸:GCA 天冬酰胺:AAUA. ①处插入碱基对G-CB. 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 ③处缺失碱基对A-TD. 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转录、翻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1.(2014·江苏高考·T13)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出发菌株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选出50株选出5株多轮重复筛选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解题指南】隐含知识:该菌株能形成糖化酶,则一定是真核生物,因为蛋白质的糖化是在内质网中完成的,所以该菌株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选D。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和诱变育种过程。

图示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的要求,A正确;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B正确;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类特定要求菌株的过程,C正确;相同的射线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不会明显提高,因为每轮诱变的不一定是相同基因,故D错误。

2.(2014·江苏高考·T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解题指南】关键知识:染色体结构变异、多倍体育种。

选D。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所以A选项错误。

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不利于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B选项错误。

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有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所以C 选项错误。

远缘杂交获得杂种,其染色体可能无法联会而导致不育,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异源多倍体从而培育出作物新品种类型,故D选项正确。

3.(2014·江苏高考·T25)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下图)。

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D.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后不再与鸟嘌呤配对,而是与腺嘌呤配对。

(2)关键知识:基因发生突变后,不一定引起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因为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选B、D。

本题考查DNA复制和基因突变。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不一定都发生改变,如果发生转变的两个胞嘧啶在DNA分子的同一条链上,那么,另一条互补的正常链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A错误;因羟化胞嘧啶不再与鸟嘌呤配对,故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对在总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下降,B正确;这种变化为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错误;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含DNA,复制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图示的错配,D正确。

4.(2014·广东高考·T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兰花传粉、蛾的细长口器。

(2)关键知识: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的方向。

选C。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

变异是不定向的,故A项错误。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B项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故C项正确。

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因为吸食花蜜而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5.(2014·浙江高考·T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抗性突变体”“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2)隐含信息:基因突变的原因、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选A。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A项中,由于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敏感基因随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消失,剩下的是隐性的抗性基因,故正确。

B项中,1对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都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其概率极低,已经缺失的片段不可能再恢复,故错误。

C项中,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再经诱变具有恢复的可能,故错误。

D项中,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该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使控制的肽链提前终止或者延长,不一定是不能编码蛋白质,故D项错误。

知识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1.(2015·福建高考·T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 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减数分裂的过程、伴性遗传病、染色体数目变异。

(2)图示信息: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XXX、XXY。

选A。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杂交、减数分裂以及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知识。

A项中,DNA 探针应用于DNA分子杂交技术,采用与待测DNA上一段相同的碱基序列荧光标记而成的原理,故正确。

B项中,据图分析可知,妻子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伴性遗传病,故错误。

C项中,妻子多出的一条X性染色体只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父母双方中只可能有一方患有多一条X性染色体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故错误。

D项中,该夫妇的子代中可能出现的性染色体组成类型有四种:XY、XX、XXX(女)、XXY(男),其中后两种为患者,即该夫妇的子代中男女都有可能患病,故错误。

2.(2015·全国卷Ⅱ·T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解题指南】(1)题目关键信息:“缺失”“数目增加”“数目成倍增加”“增加某一片段”。

(2)关键知识: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及“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染色体“数目增加”或“数目成倍增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选A。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原因。

猫叫综合征是患者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因婴儿时有猫叫样啼哭而得名,故A正确,B、C、D错误。

3.(2015·江苏高考·T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减数分裂都正常A.甲、乙杂交产生的F1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选D。

本题主要考查对染色体变异原理的理解及图形识别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1号染色体正常,乙为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B项错误;甲和乙的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由于1号染色体的形态不同,不能通过正常减数分序不同,故C项错误。

甲、乙杂交产生的F1裂产生配子,故A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D项正确。

4.(2015·广东高考·T5)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

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 )A.0、2、3、4、5、6B.0、4、5、6、7、8C.0、5、7、8、9、10D.0、3、6、9、12、15【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秋水仙素、愈伤组织、预实验。

(2)图表信息:秋水仙素的浓度为6g/L时,四倍体植株数量最多。

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染色体变异以及预实验在实际中的应用。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处理二倍体愈伤组织是为了获得四倍体植株。

从表中数据可判断,秋水仙素在浓度为4~8g/L范围内,诱变效率比较高,四倍体植株数量较多,所以进行实验时应在这个范围内设置浓度梯度,还要有空白对照实验,因此B项正确。

5.(2015·江苏高考·T15)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选A。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及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X射线照射引起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利于生存,故A项错误;X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B 项正确;通过杂交实验,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故C 项正确;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个体,可确定为可遗传变异,否则为不可遗传变异,故D 项正确。

6.(2015·海南高考·T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基因”“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