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文字素材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文字素材 北师大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夏,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执迷不悟,继续负隅顽抗。

据此,盟国决定对日实行摧毁性打击的最后一役。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在全国各地向侵华日军发起强有力的攻势。

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败已成定局。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4分,日本政府、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00多万日本军队,陆续向盟国投降。

其中,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

日方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同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你知道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吗?
你能归纳并理解中共七大的 主要内容吗? 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 伟大的历史意义?
1.召开:1945年5月在延安召开。
七大会场
周恩来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七大主席台上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 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 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 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 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
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 政府在受降书上签字
降参 典加 礼中 的国 中战 国区 代台 表湾 合省 影受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问题讨论
抗日战争以 中国的胜利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课后练习
1.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做准
而告终,原 因有哪些?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 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日战争的胜利
•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 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即二战)胜利结束 的标志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我国台湾是在哪个时期哪个 事件中被迫割让给日本?
知识讲解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日本侵略者又是怎样失败的?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又有哪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2课,共同 见证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国民政府 政治诱降,军事打击
敌后抗日 根据地
占领区
加紧进攻 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读课本P104,说一说日军侵华 政策有哪些改变
的 抗日战争 胜 胜利的原 利 因与伟大
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感悟和启示
随堂训练 1. 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C ) A.1931.9.18~1945.9.2 B.1931.9.18~1945.8.15 C.1937.7.7~1945.8.15 D.1937.7.7~1945.9.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 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 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 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 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国民党亲日派 国民党顽固派
汪精卫1940 年 3 月在南京建 立伪国民政府
于1941 年 1 月制造了震惊 中外的“皖南事变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国际数学联合会为纪念祖冲之而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

这源于他()A.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B.编写数学名著《缀术》C.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纪念祖冲之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祖冲之的科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解答】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祖冲之还创制《大明历》、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国际数学联合会为纪念祖冲之而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

这源于他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反映了农业生产要()A.总结生产经验和技术B.遵循自然规律C.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D.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贾思勰在农学方面的贡献的相关史实。

【解答】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反映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3.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A.戏曲艺术B.诗歌艺术C.绘画艺术D.书法艺术【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八年级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屈原‛“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 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 都以失败而结束,为什 么抗日战争却能够取得 胜利?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
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国家 英国 英、法 日本 英法日美德俄 意奥 结果(中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4、中共七大召开的历 史意义:
为抗战胜利和实 现中国的光明前途 准备了条件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1、1945年8月8日,百万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东军发起猛烈进攻。这是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中国人 民欢呼庆祝的情景。
2、1945年8月6日和 9日,美国在日本广 岛和长崎投下了两 枚原子弹。这是执 行轰炸任务的战机 和原子弹爆炸后形 成的蘑菇云。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意义是什么? 2.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过程和时间如何? 3.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会议背景:
(1)、为了争 取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 (2)、为了在战 后建立一个独立、 自由、民主、统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 一、富强的新中 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 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出席大会 国。 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7-1945
日本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评述。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作业素材:准备相关作业素材,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策略日军改变策略:①对国民政府进 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②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③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 治和经济掠夺。
2. 在日本诱降下,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 1940 年 3 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 府;国民党顾固派于 1941 年 1 月制造“皖南事变”。
3.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 破日、伪军的封锁。 4.共同抗敌民族英雄:①在枣宜会战中,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牺牲。 ②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 ※5.中共七大:①时间、地点:1945 年 4 月;延安 ②内容:(1)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6)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 的奋斗方向。 6.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1945 年 8 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 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7.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1931 年 9 月 18 日--1945 年 9 月 2 日 14 年抗 战) 8.抗战胜利的原因:(1)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 的民族抗争;(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9.抗战胜利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共带领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27张PPT)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成功自学(目标已明确,高效来自学)
• (1)阅读课本P104——P105,完成下列填空,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
• 全民坚持抗战:亲日派________公开叛国,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
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________________。在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1.背景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 ,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 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 困境。
第六单元
2.表现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②。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 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 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系军发起进攻。 ③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冠的最后一战》声明,号 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 侵略者。
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华侨文艺界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丌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4.战争结果: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②③
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成功测学(效果好不好,检测才知道)
• 基础题(实验班+精英班)
D •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1945年8月8日,苏联履行《雅尔塔协定》,宣布对日作战。174万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 2000千米长的战线上向日本陆军的精锐之师关东军(约100万)发起猛烈攻击。苏联红军出 兵中国东北,对加速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失 1001452506千克
205222头 507886只 6311357件 3987530件 60000人 1228800公亩 96000000人
牛马骡驴损失 猪 羊 损 失
农具家具损失 被 服 损 失
敌抓走壮丁数 碉堡公路沟墙 敌 抓 伕 要 工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作用
冀中区
232000人 480000间 3939775200千克 450000头 378000只 120000件 13020000件 120000人 6451200公亩 218400000人
冀热辽区
225000人 690000间 5156352000千克 60000头 2016000只 1800000件 3200000件 260000人 6844416公亩 34800000人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中(1937~1945)敌伪对晋察冀边区烧杀抢掠统计表
冀晋区
人 房 粮 口 屋 食 死 损 损 亡 失
152000人 1006195间
冀察区
100800人 390500间 3224629462千克 215000头 801200只 6100000件 4125000件 65000人 528384公亩 12000000人
抗日战争的胜利
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群众性的纺纱运动
大生产运动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军民一致、上下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 统。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 八 路 军 战 士 在 编 制 草 鞋
王震
1908.4.11~1993.3.12 湖南省浏阳人 邓小平时期的治国八老之一
昭和天皇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侵略者,通过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 布无条件投降。接着,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在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了无条件投降书。不 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怎样赢得最后胜利的?这一伟大胜利向世人昭示了什么?
八路军解放山东新泰县城
八路军解放山海关
新四军解放江苏淮安城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广州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 盟的签字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电影《地道战》
1942年的冀中平原上,高家庄的男女民兵齐集村口。为与日军展开斗争,冀中根据地人 民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 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第四学习主题
日军修建碉堡分割抗日根据地
第四学习主题
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要据地投票的农村妇女
↑根据地人民在进行民主选举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抗击日军“扫荡”的同时,积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根据地政权 建设采用“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 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名额。按 此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大会听取并通过了毛泽东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是夺取胜利的组织保证。
第四大会在历史的转 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 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 的旗臶下实现了空前的团 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 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 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
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弱国打败强国的典范,对殖民地、半殖民
地的民族解放斗争是极大的鼓舞;
3.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生产运动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毛 泽 东 题 词 : 发 展 经 济 , 保 障 供 给
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的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 运动。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军队、党政机关、团 体、学校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的运动。
毛泽东为大生产运动的题词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冉 庄 地 道 战 遗 址 北 京 顺 义 焦 庄 户 地 道 战 遗 址
冉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地道战示意图
1941年,河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不普遍,也不完 善。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 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 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 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就整风问题与中共高级干部谈话(1942年)
整风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左”、右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克服党内存在的,诸如主观主 义、宗派主义等错误倾向,以增强党的战斗力。整风运动的结果,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 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学习主题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1945.8.9)
与此同时,中国军民也转入全面大反攻。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 战》的号召,人民军队冲破了美国和国民党政府设臵的种种障碍,向日伪发起攻击,收复城 市250多座。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河北怀来前线展开反攻的八路军炮兵
1.中共倡导并作出很大的让步促成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制定并贯彻全面抗战路线,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为中
国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
3.中共开辟的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是抗日的主战场,决定性地消 耗了敌军力量; 4.中共始终高举抗日旗帜,采取军事、政治、经济等措施反对妥 协投降和分裂倒退的逆流,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四学习主题
调整土地政策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农民丈量土地
党为了调动广大群众的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团结一切抗日阶层坚持抗战,实行了减租 减息政策。中央政治局1942年1月通过关于土地政策的决定。
第四学习主题
开展整风运动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2年前后中共在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第四学习主题
课堂小结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 的艰苦斗争
1.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2.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和调整土地政策 3.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1.召开目的、时间 2.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3.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4.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形势 2.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3.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 4.中国抗日战争的结束(时间) 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四学习主题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
第四学习主题
导入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昭和天皇 本名裕仁 1901.4.29~1989.1.7 第124代天皇(1926.12.25~1989.1.7)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封面)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2年1月,26国发表《联合国家
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形成。 1943年初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 勒保卫战的胜利。这一胜利成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5月,盟军攻克柏林,法西 斯德国战败投降。 在亚太战场上,1942年6月,美军 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扭转了战局。 1945年3月,美军进逼日本本土。中国 军民也展开了局部反攻。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第四学习主题
第4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1年汪兆铭接待一些德国纳粹党员
汪精卫政权,是以汪兆铭为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 院长、周佛海、李士群等为主要成员,在日本侵略军扶 持下于1940年至1945年间在南京统治的“中华民国国民 政府”。因时已经迁都重庆(战时首都)的中华民国国 民政府(重庆政府),不承认汪的“国民政府”及“行 政院长”之职,所以称其汪伪政府,或南京“伪国民政 府”,日本则称之南京国民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